APP下载

利斯的明中间体立体拆分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2015-01-21周方方付路平李永红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斯的明罗丹明脂肪酶

周方方, 付路平, 李永红,2

(1.郑州大学 药学院 郑州 450001;2.郑州大学 新药研究开发中心 郑州 450001)

利斯的明中间体立体拆分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周方方1, 付路平1, 李永红1,2

(1.郑州大学 药学院 郑州 450001;2.郑州大学 新药研究开发中心 郑州 450001)

自土壤中筛选出44株能够拆分利斯的明的菌株.通过薄层色谱、高效液相及核磁分析发现一株菌种编号为Rnn02的菌株对利斯的明外消旋物的拆分效率最高.通过菌株形态学及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证该菌株为季也蒙毕赤酵母(Meyerozymaguilliermondii).

利斯的明; 拆分; 鉴定

0 引言

利斯的明(Rivastigmine),又称卡巴拉汀,化学名(S)-N-乙基-[3-(1-二甲基氨基)乙基]-N-甲基-氨基甲酸苯酯,结构式如图1,是氨基甲酸酯类脑选择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能够选择性地作用于大脑区域内并且有长持续时间的活性[1-2].

利斯的明的酒石酸盐的商标名称为艾斯能(Exelon).它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症(AD)有温和节制效果,对震颤麻痹[3]和路易小体[4]引起的痴呆症以及血管性痴呆[5]也同样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研究证明其耐受性和安全性较好,无肝脏毒性,是唯一不经过P450代谢的药物,其疗效较其他胆碱酯酶抑制剂更好.

近几年随着酶固定化、生物反应器等多种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拆分中的酶法具有副反应少、立体选择性强、拆分效率高、成本低、周期短、不受季节影响、能重复利用、可大规模生产并且环保等优点,因此在手性化合物制备中逐渐引起大家的极大兴趣.在今后,化学法与酶法的结合将是制备手性化合物的新切入点.文献[6]在2009年报道了化学-酶法制备S型利斯的明的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77%)及光学活性较高(ee值97%),但动态动力学拆分(DKR)所用金属钌配合物及脂肪Novozym-435价格昂贵.因此,筛选立体选择性强、催化效率高且稳定性好的微生物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备S型利斯的明的新工艺,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筛选出一株可以高效拆分利斯的明中间体的菌株,意义重大,有应用于工业化的潜质.生物拆分所用的酶大部分由微生物产生,因此本研究旨在筛选合适的微生物,为利用化学-酶法制备利斯的明的研究做准备.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核磁共振(瑞典Bruker DPX-400型超导核磁共振仪),高效液相色谱(Waters 1525).HYG-Ⅱa 型自动摇瓶柜(上海欣蕊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R-1005型旋转蒸发仪(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Waters 1525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Lux 3u Cellulose-1柱(4.6 mm×250 mm×3 μm,美国Phenomenex公司), DP-88型SensoQuest LabCycler系列PCR仪.

1.2 材料与试剂

底物(化学物2)自制,利用HPLC图谱通过归一化法计算纯度为98.3%,琼脂粉、蛋白胨、酵母膏、丙酮、葡萄糖、乙酸乙酯及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3 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1.3.1 样品来源 从郑州、南阳、南宁、柳州、济南、北京6个地区采集到富含油脂的6份土样.

1.3.2 培养基 斜面保藏培养基(g/L):酵母浸膏2,蛋白胨5,琼脂23,葡萄糖10, pH自然.

富集培养基(g/L):酵母浸膏2,蛋白胨5,葡萄糖10,pH自然.

平板分离培养基(g/L):以底物为唯一碳源,NH4NO31.0,底物10,NaCl 10.0,K2HPO41.5, KH2PO40.5,MgSO40.2,琼脂23, pH自然.

罗丹明B选择培养基(g/L):橄榄油15,酵母膏20,蛋白胨50,琼脂粉23,罗丹明B 2, pH自然.

斜面保藏LB培养基(g/L):酵母膏 5,蛋白胨10,NaCl 10,琼脂20,pH 7.5.

转化培养基(g/L)配方:玉米浆5,蛋白胨10,蔗糖20, pH 8.0(Tris-HCl缓冲体系).

配制方法见文献[7-13].

1.3.3 菌株的筛选 1) 称取1.5 g土样,溶于无菌水中,振荡器震荡10 min后,将上层清液倒入富集培养基中培养48 h.

2) 将1)中培养液用无菌水稀释后,涂布至以底物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平板上,于28 ℃培养.

3) 将2)中长出的菌落挑出,分离纯化至单菌落.

4) 将3)中纯化后的菌种用罗丹明B指示平板,28 ℃培养48 h后,进行复筛.在365 nm紫外灯下观察,产脂肪酶的菌株周围有红色的荧光环.

5) 将4)中筛选出的菌种摇瓶发酵培养后,加入0.1% 底物进行拆分试验,用TLC法检测有无产物生成,保留有产物点的菌株.

6) 将5)中筛选出的菌种经摇瓶发酵培养后,加入0.1%底物进行拆分试验,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后,蒸干溶剂,用HPLC法检测产物的ee值,选出ee值最高的菌种保留.

7) 将拆分产物经柱色谱提纯后用核磁共振仪(NMR)测定其结构.

根据TLC、HPLC和NMR结果确定目的菌株.

1.3.4 转化条件 以10% 的接种量将培养48 h后的种子液转接入含110 mL 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于28 ℃,220 r/min条件下培养16 h.发酵液以5 000 r/min 离心10 min,得到的湿菌体用缓冲溶液洗涤后悬浮于相同的缓冲液中,加入底物后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转化16 h.

利斯的明和中间体的拆分是由微生物菌体中的脂肪酶催化的,酶催化受各种因素调控.因此脂肪酶活性并不能更好地表示优化效果,故用转化率来表示转化效果.用转化16 h后目的产物量占加入底物量的百分比来表示转化率.

1.3.5 菌株的鉴定 菌落形态特征按常规方法进行[14].在初步判断菌种类型的基础上,采用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以其18S rRNA进行基因序列分析,PCR扩增并测序,引物设计及反应参数参照文献[15].在NCBI数据库中将测序结果Blast比对分析,进行最后鉴定.

1.4 菌株转化产物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1.4.1 转化产物的提取 用相同体积乙酸乙酯萃取转化液3次,得到乙酸乙酯相,用饱和的NaHCO3洗3次,饱和NaCl溶液洗3次,最后再用蒸馏水洗1次.将得到的饱和NaHCO3相和饱和NaCl相用乙酸乙酯反萃取一次.合并所有有机相,无水Na2SO4干燥后用TLC和HPLC法测定.

1.4.2 TLC分析方法 将样品点于硅胶GF254薄层板上,氯仿∶甲醇(10∶1,V/V)为展开剂进行检测.

1.4.3 HPLC分析方法及ee值计算方法 固定相为手性Lux 3u cellulose-1柱,正己烷-异丙醇(9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7 nm,柱温25 ℃,流速0.8 mL/min进行HPLC分析.据样品在HPLC图谱中的峰面积计算ee值.公式为:

eeR(%)=(R异构体峰面积-S异构体峰面积)/(S异构体峰面积+R异构体峰面积)×100%.

2 结果与讨论

2.1 菌株的筛选

经过初筛得到能够在以底物为唯一碳源的平板上生长的44株菌株,用LB斜面培养基保藏菌种,用于后续研究.

采用罗丹明B平板筛选法[16-17]对初筛出的44种菌株进行复筛,由于脂肪酶或酯酶可将平板上的油脂降解产生脂肪酸,脂肪酸可以与罗丹明B阳离子发生反应,形成的物质在紫外灯下显现橙黄色荧光现象(如图2).因此若菌株产生脂肪酶或酯酶,其周围会出现荧光圈,罗丹明B平板筛选法筛选出19株有荧光的菌株.

分别将罗丹明B平板筛选法筛选出有荧光的19种菌株进行摇瓶发酵培养,转化底物,用乙酸乙酯萃取转化液,然后用薄层色谱法进行产物监测,从中得到14株有产物点出现的菌株.分别将薄层色谱法筛选出的14种菌株摇瓶发酵培养,转化底物,用HPLC法进一步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所示,编号Rnn02的菌株ee值和转化率均较好,菌株Gxnno2B、Gxnno1A和zz03虽然转化率较高,但是ee值过低,菌株zz01C的ee值虽然较高,但是转化率较低.综合考虑Rnn02菌株对外消旋底物的拆分效果最好,可能是符合要求的菌株.

2.2 高效拆分菌株的确定

2.2.1 HPLC法验证 利用Rnn02菌株催化拆分的反应体系(包括反应底物和产物)和利用文献中所用的Novozym453酶催化拆分的反应体系的HPLC色谱保留时间进行比较(见表2,图3和图4).

从图4及表2可以看出新出现化合物(R)-1和化合物(R)-2的峰面积小于(S)-2的峰面积,说明化合物(R)-2部分转变成(R)-1,而(S)-2的峰面积基本不变,且没有(S)-1的峰出现,说明得到的拆分产物是化合物(R)-1.HPLC谱图前面基线不太平稳,这是由于所用的正己烷和异丙醇均为分析纯,保留时间小于8 min的峰是溶剂中含的杂质.对化合物1、化合物2及消旋化合物1转化12 h后产物的HPLC谱图结果分析得出,化合物1的R-异构体和S-异构体保留时间分别为(17.045±0.3) min和(14.618±0.2) min,化合物2的R-异构体和S-异构体保留时间分别为(10.334±0.3) min和(12.037±0.3)min.

2.2.2 核磁氢谱对比分析 转化产物的1HNMR谱图解析显示:1HNMR(400MHZCDCL3),d7.31(t,1H,Ar-H),d7.17(d,1H,Ar-H),d7.12(s,1H,Ar-H),d7.00(d,1H,Ar-H),d4.86(q,1H,PHCHCH3),d3.42(dq,2H,NCH2CH3),d3.14(d,3H,NCH3),d2.2(s,1H,OH),d1.44(d,3H,PHCHCH3),d1.22(dq,3H,NCH3).

为进一步确定进行拆分的化合物的种类,将转化产物的1HNMR谱图与化合物(R)-2的1HNMR谱图进行比较分析(见图5),发现两张谱图完全一样,因此进一步确定转化拆分的是(R)-2.

通过对拆分反应底物和产物的HPLC保留时间及核磁氢谱的研究,从而确定编号Rnn02的菌株是符合本研究要求的菌株.

2.3 菌株的鉴定分析

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具体形态不同,通过观察菌落形态、菌体形状和大小、有无孢子和菌丝生成以及繁殖方式对菌种进行初步鉴定.Rnn02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共同特征如下:呈乳白色,表面褶皱,有光泽,湿润,无孢子和假菌丝,呈黏稠状,无特殊气味,细胞有椭圆形(4 μm×4.5 μm~5.5 μm×6 μm)和圆形(4.5 μm)两种类型.生长方式多数为裂殖,少部分为芽殖.根据编号Rnn02的菌株的细胞形态和菌落形态的结果及与相关资料对比,初步判断该菌为酵母菌.

最后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做最终鉴定.以酵母菌保守序列18S rRNA进行基因序列分析,PCR扩增并测序.在NCBI数据库将测序结果用Blast比对同源分析.鉴定出该菌为季也蒙毕赤酵母(Meyerozymaguilliermondii).

3 结论

经过初筛、复筛,通过TLC、HPLC、NMR分析发现一株编号为Rnn02的菌株对利斯的明中间体外消旋物的拆分效率最高.经菌落形态分析及分子生物学手段确定为季也蒙毕赤酵母(Meyerozymaguilliermondii),并已于2012年12月7日经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GMCC No.6783.该菌株可对手性中心含有酰基或羟基的化合物进行对映体拆分,拆分所得产物单一,拆分效率高,价格低廉,工艺简单,有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潜力.

[1] 宫鹏飞,许建和,沈端,等.(R)-酮基布洛芬乙酯对映选择性水解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特性[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1,7(6):582-587.

[2] 王荫华,陈清棠,张振馨,等.卡巴拉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研究[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34):210-213.

[3] Reading P J, Luce A K, Mckeith I G. Rivastigm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rkinsonian psychosis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Preliminary findings from an open trial [J]. Movement Disord, 2001,16(6): 1171-1174.

[4] Ian M K, Teodoro D S, Pier F S, et al. Efficacy of rivastigmine in 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international study [J]. The Lancet, 2000,356(9247): 2031-2036.

[5] 陈霞,张振馨,钱彩韻,等.卡巴拉汀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开放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38(8):483-487.

[6] Kiwon H, Cheolwoo K, Jaiwook P, et al. Synthesis of Rivastigmine via dynamic kinetic resolution as a key step[J]. J Org Chem, 2010, 75(9):3105-3108.

[7] 梅乐和,岑沛森.现代酶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06.

[8] 金波,罗杰,余斐,等.产脂肪酶假丝酵母的筛选及其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5):111-113.

[9] 王小花,洪枫,朱利民.米曲霉产胞外脂肪酶培养条件的优化[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4):25-28.

[10]Frederic M T,章克昌.从非洲土壤中分离新的产生脂肪酶的细菌[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0,19(1): 41-44.

[11]王金主,袁建国,杨丹,等.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及紫外-光复活诱变[J].食品与药品,2011,(13):192-195.

[12]鄢洪德,汪钊,李光伟.产酯酶微生物菌种的筛选研究[J].工业微生物,2007,37(6):44-48.

[13]雷晓燕.土壤中产碱性脂肪酶霉菌的筛选[J]. 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6,20 (1):9-11.

[14]Schmid R D, Verger R. Lipase: interfacial enzymes with attractive applications[J]. Angew Chen Int Ed, 1998,37(12): 1608-1633.

[15]Urtzman C P, Robnett C J. Identification and phylogeny of ascomycetous yeasts from analysis of nuclear large subunit (18S) ribosomal DNA partial sequences[J].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998,73(4): 331-371.

[16]Jaeger K E, Eggert T. Lipases for biotechnology[J]. Curr Opin Biotechnol, 2002,13(4): 390-397.

[17]叶选怡. 高转化率酵母的筛选、鉴定及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01.

(责任编辑:王浩毅)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Strains for Rivastigmine Intermediates Stereo-resolution

ZHOU Fangfang1, FU Luping1, LI Yonghong1,2

(1.SchoolofPharmaceuticalSciences,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450001,China; 2.NewDrugResearch&DevelopmentCenter,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450001,China)

The screening of 44 strains from soil that could resolute Rivastigmine was conducted. By using TLC, HPLC and NMR analysis methods, a strain numbered Rnn02 was identified, which had the highest resolution efficiency for racemic Rvastigmine. It was identified to beMeyerozymaguilliermondiiby morphology and it’s 18S rDNA analysis.

Rivastigmine; resolutiont; identification

2015-07-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1402178.

周方方(1990—),女,河南许昌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微生物药物研究;通讯作者:李永红(1970—),女,河南安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微生物药物研究,E-mail:lyh224@163.com.

周方方,付路平,李永红.利斯的明中间体立体拆分菌株的筛选与鉴定[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15,47(4):71-75.

TQ460.1

A

1671-6841(2015)04-0071-05

10.3969/j.issn.1671-6841.2015.04.014

猜你喜欢

斯的明罗丹明脂肪酶
胰脂肪酶升高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FeS/BT异相Fenton法降解罗丹明B的研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可溶微针贴片中罗丹明B的含量
超声强化Fe-AC催化H2O2降解罗丹明B
脂肪酶Lip2在蚕丝表面交联固定及其催化性质
复合纳米材料Cu2O@Au对水体中罗丹明B的检测应用研究
复方山莨菪碱新斯的明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药行为研究Δ
无机盐对小麦胚芽脂肪酶结构和活性的影响
纤维素酶及其与蛋白酶和脂肪酶的复配在洗涤剂中的应用研究
HPLC法测定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