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5-01-21张肖红

关键词:内科心血管风险管理

张肖红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张肖红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郑州450002)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根据相应的病情制定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进而促进患者更好更快地康复。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及记录数据显示,实验组发生不良事件2例,包括药物给予错误1例及意外伤害事件1例,对照组共发生不良事件14例,主要有药物给予错误及管路脱落等现象,以及压疮、意外事故的发生,实验组调查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保障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有了更充分的保障,一方面加速患者康复,另一方面提高了患者满意程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减少了不必要的医患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护理风险管理;心血管内科;应用效果

通常情况下,心血管内科主要是针对老年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逐渐开始退化,有的患者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这对于基本的治疗都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对于医患纠纷的发生也是一个重要的促成因素。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在实际的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而引发的操作、处置、配合等环节对患者甚至医院造成的伤害现象,因此对于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显得极为重要,一方面为了减少患者的心理身体负担,更快的恢复健康,另一方面为了促进医院更好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56岁;观察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5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按照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的规定,对患者进行严格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对风险因素的预估及防范,避免任何情况下发生的危机,进而威胁患者的身体及心理健康。

1.3 风险因素

(1)意外事件因素:由于患者的病情影响,导致身体的各个器官发生相应的功能退化现象,使患者的基本生活受到相应的影响,因此在一些基本的活动期间,患者极易发生一些无法预测的危险,如下床时发生跌倒、坠床现象,上厕所滑例摔伤甚至用力排便而引发心肌梗塞等,这些意外随时有可能发生在患者的身上,在治疗护理期间必须引起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

(2)药物因素:因为患者服用的药物种类繁多,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发生由于不在意导致药物配送出错,并且患者所需药物的剂量极少,对于一些特殊药物的给予及输送速度等必须严格控制,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医护人员的大意而给患者的健康造成重大的威胁,这些常见的风险因素必须加以控制防范。

(3)管理因素:在各个行业中,新晋人员由于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和操作了解,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各种问题,护理人员由于缺少操作技巧,引发一系列的操作失误,继而导致医患纠纷的层出不断,必须加强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从根本上提升护理质量。

1.4 效果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投诉率、护理服务质量综合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控制评分,对风险管理效果进行评价

2 结 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及记录数据显示,实验组发生不良事件2例,包括药物给予错误1例及意外伤害事件1例,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14例,主要有药物给予错误及管路脱落等现象,以及压疮、意外事故的发生,实验组调查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对于护理风险管理范畴、某些风险事故的发生,要时刻谨记把全部护理人员当做风险管理对象进行相应的界定管理,在发生管路脱落、护理意外等情况时,及时对负责的人员进行批评惩罚,并且要按时按照规定开展护理会议,为了防止风险事件的进一步恶化,加强对于类似事件的总结和分析,避免意外现象的发生[2]。

由于心血管内科实际的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多种多样的高风险影响因素,一方面是由于医院自身的规章制度不完善导致风险事件的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由于医护人员整体素质的有待加强,即护理工作人员的玩忽职守、责任心低下、护理操作不规范等,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必须从心血管内科内部抓起,相关制度、人员素质、服务水平等一系列问题入手,制定系统全面的风险护理管理方案,继而防止意外时间的发生,降低医患纠纷的概率[3]。

对心血管内科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可以进一步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与护理风险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因而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按照规定对风险护理管理进行预防,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同时也提高医院整体的服务水平、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1] 黄海燕.探讨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5,01:64-65.

[2] 韩 莹.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01:148-149.

[3] 李玉芹,白 玫.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9:141-143.

本文编辑:杨 志

R473.5

A

ISSN.2095-6681.2015.21.149.02

猜你喜欢

内科心血管风险管理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内转科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