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2015-01-21定西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甘肃定西743000
刘 波(定西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甘肃 定西 743000)
老年患者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刘 波
(定西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甘肃 定西 743000)
【摘要】目的 对老年患者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调查。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3例60岁及以上的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老年组,以同期收治的102例60岁以下的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非老年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特点。结果 43例老年组患者中窦房结综合征24例(55.81%),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歇74例(71.15%)。老年组患者的窦房结综合征的比例显著高于非老年组,而非老年组的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歇的比例显著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严重性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应行心电图检查,明确患者的心律变化,确定昏厥原因,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特点
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为老年患者突发晕厥的重要原因,一般多见于心脏窦房结起博和房室传导功能障碍等,严重会致残或者猝死[1]。为了更好的对老年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探讨,笔者对我院收治的145例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3例老年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老年组,其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70.2±11.4)岁;合并高血压10例,冠心病20例,糖尿病9例,心脏瓣膜病3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选择同期收治102例60岁以下的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非老年组,其中男63例,女39例;年龄44~59岁,平均年龄(50.2±6.4)岁;合并高血压24例,冠心病57例,糖尿病17例,心脏瓣膜病3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两组患者除了年龄之外,其他的基本资料如性别、病情等基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如接近昏厥、昏厥。黑曚及脑供血不足等临床表现进行检查。并以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根据患者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的适应症进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治疗,对比患者的基础心率、缓慢心律失常类型、频率等情况,并按时进行门诊随访。
1.3 统计学处理
对所得数据以SPSS 22.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特征
4 3例老年组患者中窦房结综合征2 4例(55.81%),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1例(25.58%),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歇8例(18.6%)。102例非老年组患者中窦房结综合征10例(9.62%),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8例(17.31%),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歇74例(71.15%)。老年组患者的窦房结综合征的比例显著高于非老年组,而非老年组的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歇的比例显著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老年组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
老年组43例患者中经常规心电图检查有明确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9例(20.93%),其余34例患者均行1~4次24小时动态检查检查,平均(1.5±0.2)次;患者中最长R-R间歇为2~8 s,平均为(3.2±0.4)次。经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4例(9.3%),缓慢心率失常并发快速心律失常者17例(39.53%)。
3 讨 论
老年人因为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率比较高,心脏起搏及传导系统功能在不断退变,颈动脉窦反射高敏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更容易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而且老年患者的心血管老化更容易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2]。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乏力、头
(下转第75页)(上接第73页)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应对患者的心脏基础疾病及严重程度等进行准确判断,找出相应的导致诱因,如药物不良反应、洋地黄过量、电解质紊乱、亚临床或临床甲状腺功能障碍等。本研究中,43例老年组患者中窦房结综合征24例(55.81%),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1例(25.58%),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歇8例(18.6%)。表明窦房结综合征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为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主要的临床表现。永久起搏是治疗接近昏厥及昏厥患者的有效方法[4]。
对于老年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在确定同黒曚、头晕、昏厥相关之后,应进行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再配合相应的抗心律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发杰,孟庆云.老年患者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188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15):3050-3051.
[2]Linyuan Jing, Kathleen Brownson, Abhijit Patwardhan. Role of slow delayed rectifying potassium current in dynamics of repolarization and electrical memory in swine ventricles[J]. Springer Journal,2014,64(3):1038-1044.
[3]Zhenzhen Liu, Lupei Du, Mingyong Li.Update on the slow delayed recrified potassium current(IKS):role in modulating cardiac function[J]. Bentham Journal, 2012,19(9):2462-2469.
[4]常 瑜,路长鸿,赵玉红,等.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及随访程控[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2011,14(1):3372-3373.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4.073.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5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