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肺骤停诱发多脏器衰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观察
2015-12-26陈利平内蒙古凉城县中蒙医院护理部内蒙古乌兰察布013750
陈利平(内蒙古凉城县中蒙医院护理部,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3750)
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肺骤停诱发多脏器衰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观察
陈利平
(内蒙古凉城县中蒙医院护理部,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3750)
【摘要】目的 观察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肺骤停诱发多脏器衰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0月本院收治的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肺骤停诱发多脏器衰竭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相应急救与护理,统计本组患者痊愈出院以及复苏后脏器衰竭情况。结果 本组64例患者均行心肺复苏手术,其中完全恢复自主呼吸并痊愈出院25例,死亡39例;患者复苏后发生外周循环衰竭85.94%,发生肺功能衰竭67.19%,发生肾功能衰竭31.25%,发生胃肠道功能衰竭23.44%。结论 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肺骤停诱发多脏器衰竭患者应用科学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急救;护理;心肌梗死;心肺骤停;多脏器衰竭
大面积心肌梗死易导致患者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和心力衰竭等,若患者发生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肺骤停后,未得到及时、完全的复苏则易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增加死亡几率[1]。为此,本研究回顾64例该病症患者资料,并对本院急救与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1月~10月收治的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肺骤停诱发多脏器衰竭患者64例的资料,男女比例34:30,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7.48±0.21)岁;包括广泛前壁梗死29例,下壁梗死22例,下壁合并正后壁梗死13例。本组所选患者基线资料对研究结果均未造成严重影响,具重要研究价值。
1.2 方法
急救:护理人员为患者建立两条静脉通路,积极配合医师急救工作,做好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手术准备;行胸外按压、电复律,以肾上腺素(小剂量)等药物纠正心律失常,对患者原发病进行抗感染、休克等对症治疗,行机械通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以甘露醇、地塞米松减轻脑水肿;严密监测患者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及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则及时报告医师。
多脏器衰竭护理:①复苏后严格注意患者呼吸节律、频率和动脉血气情况,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恰当给氧方式;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切开气管,但应注意消毒以控制肺部感染。②每天记录患者肌酐、尿常规等情况,监测患者肾功能变化,若发现肾衰竭则立即停用肾毒性药物,必要时予以血液透析,留置导尿管者需对其实行无菌操作。③若患者出现腹痛、黄疸、柏油样便等则应检查是否为肝功能衰竭,指导患者多食营养而无刺激性食物;若患者病情严重则禁食并行对应治疗。④循环衰竭患者则在复苏过程中及早予生理盐水或者高渗盐水,以补充血容量、解除内脏血管痉挛。⑤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基本知识和治疗方法,指导患者改善饮食结构、运动计划等生活方式[2]。
1.3 观察指标
统计本组患者痊愈出院情况以及复苏后脏器衰竭类型。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 ±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
2 结 果
2.1 患者治疗效果
本组64例患者均行心肺复苏手术,完全恢复自主呼吸者25例,并在住院25~35天后痊愈出院,死亡39例。
2.2 患者复苏后脏器衰竭情况
本组64例患者复苏后出现的脏器衰竭类型有外周循环衰竭、肺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胃肠道功能衰竭。见表1。
表1 患者复苏后脏器衰竭情况 [n(%),n=64]
3 讨 论
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肺骤停诱发多脏器衰竭病情凶险,患者死亡率较高,因而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急救措施以降低患者病死率一直是临床研究难点[3]。此次研究主要从患者疗效与复发后脏器衰竭情况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临床对该病症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心肺骤停主要是由心肌梗死合并心室颤动引发,因而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肺复苏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关键所在。本次研究数据显示,本组64例患者中,共有25例在接受心肺复苏手术后完全恢复自主呼吸,并于住院25~35天后痊愈出院,由此可知:科学、及时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肺骤停诱发多脏器衰竭患者的生存率。本研究中护理人员尽快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有助于医师及时开展电击复律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可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根据病情应用多种药物有助于改善预后;主动告知家属疾病相关情况,有助于消除不安心理,进而增强配合度、保证效果[4]。
同时根据本研究结果,患者复苏后发生的脏器衰竭以外周循环衰竭和肺功能衰竭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85.94%、67.19%,提示临床进行急救时应当着重给予患者循环系统和肺部护理。循环系统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当加强注意患者循环系统指标的变化情况,保证患者心肌氧的供求平衡,减轻心脏负荷,以阻断机体损害进展;肺部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当及时清除患者气道内的分泌物,以确保气体能够充分交换;若患者处于昏迷或者呼吸阻塞状态,则可切开其气管或者行气管插管,但应注意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以防止感染[5]。由于受环境、时间、样本量等多种因素限制,本研究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科学、及时的急救与护理有助于提高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心肺骤停诱发多脏器衰竭患者的生存率,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加强专业素质,以更好地配合临床医师治疗工作。
参考文献
[1]岑梅珠,刘凯东.35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临床预后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2,1(31):71-73.
[2]王冬香,化红霞,王 香.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脏骤停复苏后的溶栓治疗[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22):37-38.
[3]王 霞,李红岩,刘 超,等.急诊科心肺复苏中使用喉罩与气管插管的急救效果比较[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3,4(25):245.
[4]钟 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肺骤停护理措施及预防多脏器衰竭的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4,21(4):140-142.
[5]王 炜,谭红梅,刘 静,等.院内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6例报告[J].中国民康医学,2012,4(24):406-448.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4.175.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