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15-01-21俞越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临床价值

俞越红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引用了我院352例动态心电图及临床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对于心律失常和无症状心肌缺血比一般的心电图有着更高的检出率。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心律失常和无症状心肌缺血比一般的心电图有着更高的检出率,临床医生掌握并合理使用动态心电图,有利于评估预后,指导治疗,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86-01

对于心律失常的诊断而言,心电图是非常实用的诊断方法。动态心电图自20世纪60年代投入使用以来,经过不断地改革与研发,从最原始的双通道、三通道,到目前最先进的十二通道,已经成为目前心脏病诊疗最先进的手段之一,拥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准确性。本次研究以我院352例心电图资料做研究,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就医的心电图资料352例,其中的男女比例为167:185,其平均年龄为(5920±735)岁。在这些资料中,病人主诉的病情与心电图反应的情况吻合的有78例,病人主观反映自己有心悸现象但是心电图并没有捕捉到心律失常的有137例,病人主观反映自己有胸闷的症状或者心前区有不适感,但是心电图没有观测到ST段有异常的有93例;剩余的患者主观反映自己有眩晕乏力以及脑梗死患者,常规的心电图并没有捕捉到有心律失常的现象和ST段的异常表现。

12方法本次使用的是美国GE动态心电图仪,三通道,进行连续不间断的24小时数据记录。在24小时之内,仪器对患者进行连续不间断的观测,包括患者的活动情况、相关症状和用药情况,在检测结束之后,将连续监测数据回放,进行详细的分析处理。

13判断标准对于心肌缺血的诊断,要以心电图上ST段J点之后008s作为测量点,在进行诊断时,首先要排除体位、药物和导联接触等影响因素。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有以下四点:①ST段线型呈水平或者是下斜型下移,移动距离大于等于1mm;②在原有的下移基础上再次下移,下移距离超过1mm;③持续的时间等于或超过1min;④间隔时间等于或超过1min。由此可以判断分为两种情况,如果心电图上ST段所反映的状况与患者表现的症状相符,就是有症状心肌缺血;如果不符,就是无症状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的广泛应用,可以大大的提高SMI在临床上的检出率。动态心电图与一般的心电图相比,对于心肌缺血和心肌断层现象检出对比,动态心电图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763%,准确性为75%。临床上动态心电图的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一过性心律失常和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对于判断心肌缺血的缺血程度,观测药物治疗的效果,有着其它检查检验手段无可替代的作用,有着很高的临床价值。

动态心电图携带方便,患者可以随时随地随身携带,可以观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各种状态下,各种情绪下的心电图,对于以下短暂性心律失常和一过性心肌缺血的检出有着独特的效果。临床医生熟练地掌握动态心电图,并合理地运用到治疗中去,有利于评估预后,指导治疗。

参考文献

[1]谭振朝.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2,(5).

[2]唐燕.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律变异性分析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2011,(21).

[3]吴帅,文丽.24h动态心电图对280例心律失常的临床监测[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12).

[4]段宗艳.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治中的价值[J].中医临床研究,2011,(11).

(收稿日期:20140419)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引用了我院352例动态心电图及临床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对于心律失常和无症状心肌缺血比一般的心电图有着更高的检出率。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心律失常和无症状心肌缺血比一般的心电图有着更高的检出率,临床医生掌握并合理使用动态心电图,有利于评估预后,指导治疗,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86-01

对于心律失常的诊断而言,心电图是非常实用的诊断方法。动态心电图自20世纪60年代投入使用以来,经过不断地改革与研发,从最原始的双通道、三通道,到目前最先进的十二通道,已经成为目前心脏病诊疗最先进的手段之一,拥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准确性。本次研究以我院352例心电图资料做研究,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就医的心电图资料352例,其中的男女比例为167:185,其平均年龄为(5920±735)岁。在这些资料中,病人主诉的病情与心电图反应的情况吻合的有78例,病人主观反映自己有心悸现象但是心电图并没有捕捉到心律失常的有137例,病人主观反映自己有胸闷的症状或者心前区有不适感,但是心电图没有观测到ST段有异常的有93例;剩余的患者主观反映自己有眩晕乏力以及脑梗死患者,常规的心电图并没有捕捉到有心律失常的现象和ST段的异常表现。

12方法本次使用的是美国GE动态心电图仪,三通道,进行连续不间断的24小时数据记录。在24小时之内,仪器对患者进行连续不间断的观测,包括患者的活动情况、相关症状和用药情况,在检测结束之后,将连续监测数据回放,进行详细的分析处理。

13判断标准对于心肌缺血的诊断,要以心电图上ST段J点之后008s作为测量点,在进行诊断时,首先要排除体位、药物和导联接触等影响因素。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有以下四点:①ST段线型呈水平或者是下斜型下移,移动距离大于等于1mm;②在原有的下移基础上再次下移,下移距离超过1mm;③持续的时间等于或超过1min;④间隔时间等于或超过1min。由此可以判断分为两种情况,如果心电图上ST段所反映的状况与患者表现的症状相符,就是有症状心肌缺血;如果不符,就是无症状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的广泛应用,可以大大的提高SMI在临床上的检出率。动态心电图与一般的心电图相比,对于心肌缺血和心肌断层现象检出对比,动态心电图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763%,准确性为75%。临床上动态心电图的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一过性心律失常和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对于判断心肌缺血的缺血程度,观测药物治疗的效果,有着其它检查检验手段无可替代的作用,有着很高的临床价值。

动态心电图携带方便,患者可以随时随地随身携带,可以观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各种状态下,各种情绪下的心电图,对于以下短暂性心律失常和一过性心肌缺血的检出有着独特的效果。临床医生熟练地掌握动态心电图,并合理地运用到治疗中去,有利于评估预后,指导治疗。

参考文献

[1]谭振朝.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2,(5).

[2]唐燕.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律变异性分析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2011,(21).

[3]吴帅,文丽.24h动态心电图对280例心律失常的临床监测[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12).

[4]段宗艳.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治中的价值[J].中医临床研究,2011,(11).

(收稿日期:20140419)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引用了我院352例动态心电图及临床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对于心律失常和无症状心肌缺血比一般的心电图有着更高的检出率。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心律失常和无症状心肌缺血比一般的心电图有着更高的检出率,临床医生掌握并合理使用动态心电图,有利于评估预后,指导治疗,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86-01

对于心律失常的诊断而言,心电图是非常实用的诊断方法。动态心电图自20世纪60年代投入使用以来,经过不断地改革与研发,从最原始的双通道、三通道,到目前最先进的十二通道,已经成为目前心脏病诊疗最先进的手段之一,拥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准确性。本次研究以我院352例心电图资料做研究,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就医的心电图资料352例,其中的男女比例为167:185,其平均年龄为(5920±735)岁。在这些资料中,病人主诉的病情与心电图反应的情况吻合的有78例,病人主观反映自己有心悸现象但是心电图并没有捕捉到心律失常的有137例,病人主观反映自己有胸闷的症状或者心前区有不适感,但是心电图没有观测到ST段有异常的有93例;剩余的患者主观反映自己有眩晕乏力以及脑梗死患者,常规的心电图并没有捕捉到有心律失常的现象和ST段的异常表现。

12方法本次使用的是美国GE动态心电图仪,三通道,进行连续不间断的24小时数据记录。在24小时之内,仪器对患者进行连续不间断的观测,包括患者的活动情况、相关症状和用药情况,在检测结束之后,将连续监测数据回放,进行详细的分析处理。

13判断标准对于心肌缺血的诊断,要以心电图上ST段J点之后008s作为测量点,在进行诊断时,首先要排除体位、药物和导联接触等影响因素。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有以下四点:①ST段线型呈水平或者是下斜型下移,移动距离大于等于1mm;②在原有的下移基础上再次下移,下移距离超过1mm;③持续的时间等于或超过1min;④间隔时间等于或超过1min。由此可以判断分为两种情况,如果心电图上ST段所反映的状况与患者表现的症状相符,就是有症状心肌缺血;如果不符,就是无症状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的广泛应用,可以大大的提高SMI在临床上的检出率。动态心电图与一般的心电图相比,对于心肌缺血和心肌断层现象检出对比,动态心电图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763%,准确性为75%。临床上动态心电图的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一过性心律失常和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对于判断心肌缺血的缺血程度,观测药物治疗的效果,有着其它检查检验手段无可替代的作用,有着很高的临床价值。

动态心电图携带方便,患者可以随时随地随身携带,可以观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各种状态下,各种情绪下的心电图,对于以下短暂性心律失常和一过性心肌缺血的检出有着独特的效果。临床医生熟练地掌握动态心电图,并合理地运用到治疗中去,有利于评估预后,指导治疗。

参考文献

[1]谭振朝.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2,(5).

[2]唐燕.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律变异性分析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2011,(21).

[3]吴帅,文丽.24h动态心电图对280例心律失常的临床监测[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12).

[4]段宗艳.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治中的价值[J].中医临床研究,2011,(11).

(收稿日期:20140419)

猜你喜欢

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临床价值
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分析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变化的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