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泼尼龙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40例临床观察

2015-01-21马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甲泼尼龙临床观察带状疱疹

马磊

【摘要】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巴喷丁胶囊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天及7天后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634±103)分、(511±102)分;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711±111)分、(623±110)分。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所改善,而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疼痛;甲泼尼龙;加巴喷丁;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58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33-01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导致的皮肤疾病,而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为其主要并发症,它多发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和老年人[1],多导致患者出现灼烧样、针刺样为主的剧烈性疼痛。若不对此进行有效及时的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糖皮质激素及加巴喷丁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的主要药物,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神经细胞炎症,缓解炎症导致的疼痛,加巴喷丁为常用抗癫痫药物,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神经疼痛[2]。笔者对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患者给予甲泼尼龙及加巴喷丁联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及病理特征确诊为带状疱疹,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及神经疼痛,排除合并有心、肝、肾及肺等严重疾病患者、肿瘤患者及有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3~76岁,平均年龄(622±32)岁,免疫功能正常;脸部患病9例,四肢17例,躯干14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3~77岁,平均年龄(625±31)岁,免疫功能正常;脸部患病10例,四肢13例,躯干1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患病部位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伐昔洛韦片(湖北益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699)治疗,03g/次,2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巴喷丁胶囊(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268)联合甲泼尼龙(Pfizer Italia,注册证号H20110064)治疗。加巴喷丁胶囊起始剂量300mg,1次/d,睡前服用,以后根据患者疼痛情况,每天增加30mg,最大剂量不宜超过360mg,可分3次服用,老年人应减量治疗[3]。口服甲泼尼龙片剂量一般为04~05mg/kg/d,治疗7天后根据病情将激素逐渐减量直至停药,避免激素撤药反应,所有患者均治疗10天,观察治疗效果[4]。

13效果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共10分,10分表示疼痛剧烈,0分表示无疼痛。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用(x±s)表示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为临床常见疾病,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对患者生活及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带状疱疹可在几天内自行消退,但神经疼痛可持续较长时间,故需采取一定的治疗手段以缓解神经疼痛。加巴喷丁为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在治疗神经疼痛方面具有一定疗效,其主要机制可能为加巴喷丁可拮抗中枢神经系统钙通道及抑制其周围神经传导。糖皮质激素也为缓解神经疼痛的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为该药可抑制神经细胞炎症,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最终缓解炎症产生的神经疼痛。笔者对我科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再给予甲泼尼龙片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疼痛症状均有所缓解,但观察组缓解情况显著性优于对照组,说明该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具有满意治疗效果。综上所述,甲泼尼龙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帆,蔡玉玲, 潘鹏等. 加巴喷丁, 泼尼松和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2, 28(2): 148-149.

[2]Tsavaris N, Kopterides P, Kosmas C, et al. Gabapentin mon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nearopathic pain: a pilot study[J]. Pain Med, 2008, 9(8): 1209-1216.

[3]敖杰. 加巴喷丁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 24(2): 294-295.

[4]姜迎海, 夏令杰. 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剧烈神经疼痛76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15(21): 81-83.

(收稿日期:20140428)

【摘要】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巴喷丁胶囊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天及7天后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634±103)分、(511±102)分;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711±111)分、(623±110)分。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所改善,而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疼痛;甲泼尼龙;加巴喷丁;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58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33-01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导致的皮肤疾病,而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为其主要并发症,它多发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和老年人[1],多导致患者出现灼烧样、针刺样为主的剧烈性疼痛。若不对此进行有效及时的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糖皮质激素及加巴喷丁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的主要药物,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神经细胞炎症,缓解炎症导致的疼痛,加巴喷丁为常用抗癫痫药物,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神经疼痛[2]。笔者对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患者给予甲泼尼龙及加巴喷丁联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及病理特征确诊为带状疱疹,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及神经疼痛,排除合并有心、肝、肾及肺等严重疾病患者、肿瘤患者及有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3~76岁,平均年龄(622±32)岁,免疫功能正常;脸部患病9例,四肢17例,躯干14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3~77岁,平均年龄(625±31)岁,免疫功能正常;脸部患病10例,四肢13例,躯干1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患病部位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伐昔洛韦片(湖北益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699)治疗,03g/次,2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巴喷丁胶囊(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268)联合甲泼尼龙(Pfizer Italia,注册证号H20110064)治疗。加巴喷丁胶囊起始剂量300mg,1次/d,睡前服用,以后根据患者疼痛情况,每天增加30mg,最大剂量不宜超过360mg,可分3次服用,老年人应减量治疗[3]。口服甲泼尼龙片剂量一般为04~05mg/kg/d,治疗7天后根据病情将激素逐渐减量直至停药,避免激素撤药反应,所有患者均治疗10天,观察治疗效果[4]。

13效果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共10分,10分表示疼痛剧烈,0分表示无疼痛。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用(x±s)表示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为临床常见疾病,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对患者生活及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带状疱疹可在几天内自行消退,但神经疼痛可持续较长时间,故需采取一定的治疗手段以缓解神经疼痛。加巴喷丁为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在治疗神经疼痛方面具有一定疗效,其主要机制可能为加巴喷丁可拮抗中枢神经系统钙通道及抑制其周围神经传导。糖皮质激素也为缓解神经疼痛的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为该药可抑制神经细胞炎症,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最终缓解炎症产生的神经疼痛。笔者对我科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再给予甲泼尼龙片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疼痛症状均有所缓解,但观察组缓解情况显著性优于对照组,说明该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具有满意治疗效果。综上所述,甲泼尼龙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帆,蔡玉玲, 潘鹏等. 加巴喷丁, 泼尼松和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2, 28(2): 148-149.

[2]Tsavaris N, Kopterides P, Kosmas C, et al. Gabapentin mon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nearopathic pain: a pilot study[J]. Pain Med, 2008, 9(8): 1209-1216.

[3]敖杰. 加巴喷丁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 24(2): 294-295.

[4]姜迎海, 夏令杰. 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剧烈神经疼痛76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15(21): 81-83.

(收稿日期:20140428)

【摘要】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巴喷丁胶囊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天及7天后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634±103)分、(511±102)分;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711±111)分、(623±110)分。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所改善,而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疼痛;甲泼尼龙;加巴喷丁;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58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33-01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导致的皮肤疾病,而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为其主要并发症,它多发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和老年人[1],多导致患者出现灼烧样、针刺样为主的剧烈性疼痛。若不对此进行有效及时的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糖皮质激素及加巴喷丁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的主要药物,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神经细胞炎症,缓解炎症导致的疼痛,加巴喷丁为常用抗癫痫药物,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神经疼痛[2]。笔者对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患者给予甲泼尼龙及加巴喷丁联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及病理特征确诊为带状疱疹,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及神经疼痛,排除合并有心、肝、肾及肺等严重疾病患者、肿瘤患者及有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3~76岁,平均年龄(622±32)岁,免疫功能正常;脸部患病9例,四肢17例,躯干14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3~77岁,平均年龄(625±31)岁,免疫功能正常;脸部患病10例,四肢13例,躯干1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患病部位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伐昔洛韦片(湖北益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699)治疗,03g/次,2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巴喷丁胶囊(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268)联合甲泼尼龙(Pfizer Italia,注册证号H20110064)治疗。加巴喷丁胶囊起始剂量300mg,1次/d,睡前服用,以后根据患者疼痛情况,每天增加30mg,最大剂量不宜超过360mg,可分3次服用,老年人应减量治疗[3]。口服甲泼尼龙片剂量一般为04~05mg/kg/d,治疗7天后根据病情将激素逐渐减量直至停药,避免激素撤药反应,所有患者均治疗10天,观察治疗效果[4]。

13效果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共10分,10分表示疼痛剧烈,0分表示无疼痛。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用(x±s)表示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为临床常见疾病,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对患者生活及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带状疱疹可在几天内自行消退,但神经疼痛可持续较长时间,故需采取一定的治疗手段以缓解神经疼痛。加巴喷丁为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在治疗神经疼痛方面具有一定疗效,其主要机制可能为加巴喷丁可拮抗中枢神经系统钙通道及抑制其周围神经传导。糖皮质激素也为缓解神经疼痛的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为该药可抑制神经细胞炎症,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最终缓解炎症产生的神经疼痛。笔者对我科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再给予甲泼尼龙片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疼痛症状均有所缓解,但观察组缓解情况显著性优于对照组,说明该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具有满意治疗效果。综上所述,甲泼尼龙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帆,蔡玉玲, 潘鹏等. 加巴喷丁, 泼尼松和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2, 28(2): 148-149.

[2]Tsavaris N, Kopterides P, Kosmas C, et al. Gabapentin mon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nearopathic pain: a pilot study[J]. Pain Med, 2008, 9(8): 1209-1216.

[3]敖杰. 加巴喷丁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 24(2): 294-295.

[4]姜迎海, 夏令杰. 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剧烈神经疼痛76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15(21): 81-83.

(收稿日期:20140428)

猜你喜欢

甲泼尼龙临床观察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诊治释疑
警惕带状疱疹潜伏恶性肿瘤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喘定与吗啡或甲泼尼龙联用缓解晚期肿瘤呼吸困难的效果对比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分析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
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球后视神经炎的临床分析
一部治疗带状疱疹的创新之作——读《带状疱疹治疗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