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语设计
2015-01-21张鸥翔
张鸥翔
摘 要:精彩的教学过渡语是优质课堂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对如何设置有效的课堂开篇导语、过渡语、结束语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对广大同仁的历史课堂教学起到一些具体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历史课堂 过渡语
教学过渡语包括一堂课的导语、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和最后的课堂结束语。精彩的教学过渡语是优质课堂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本文围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过渡语设计”这一主题,结合“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一课的若干教学案例,谈谈作者的感悟。
一、开篇导语——开宗明义、直抓注意力
怎样让独立的学生个体的注意力在同一时间内不由自主地被集中到一处,这是每个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思考的问题。课堂开篇导语要如同黑暗中擦亮的火柴,简洁、快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随着“火苗”的移动,展开一幅尘封的历史卷轴,让学生思维的火苗燃烧成一团熊熊火焰,在碰撞、激荡中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在一次全市的历史教学研讨活动中有两位教师对本课同课异构,展示了各自不同的导语构思,给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
甲老师的开篇是这样的:展示利玛窦的图片,并向学生介绍利玛窦中国之行的目的。利玛窦是一个意大利的传教士,1583年的一天,他接到教会的命令,要求他进入中国,让中国人接受主的感召,皈依天主教。利玛窦将天主教引进中国,但国人记住他却是因为利玛窦同时还带来一些东西:经纬仪、自鸣钟、望远镜、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钢琴、圆规……(此处有相关实物图片一一对应)。这些科技成果在16世纪的西方是司空见惯的东西,但是在当时的中国,连明代的士大夫们都觉得很稀奇。利玛窦见他们喜欢,就直接把这些东西无偿地送给他们了。甲老师介绍完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在西方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到了中国却如此稀奇?明朝的士大夫们对此又做了什么?
乙老师展示了本课的课程标准要求及要点提示后,这样导入新课:近代的中国,一直在做两件事:一是挨打,二是读书。挨西方人的打,读他们的书;再挨打,再读书。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人率先开眼看世界……这些人是谁(展示林则徐、魏源、容闳、郭嵩焘等人的图片)?今天我们来了解第一章“从早期‘西学东渐到近代‘西学东渐——寻背景”。
有效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没有固定的模式。同样是讲中国早期西学东渐的背景,甲老师以“图”夺人,重现历史中的一个小场景,以人物为引子,以“疑”入题,探究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乙老师在明晰课程标准和课堂要点的基础上,以对历史的论述导入新课,以“情”入境,宏观地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特点,一语命中近代中国的艰难境地,带动学生的民族情感,顺势导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四位重要人物。两位教师一个“以小见大,由微知著”,一个“大处着眼,单刀直入”,都很好地避开了松散的开篇,简洁快速地把学生的思路牵引到主题中来,顺利实现了开篇导语开宗明义、创造悬念、直抓注意力的作用。
二、过渡语——衔接上下文、激活思维
如何把课堂教学中的各个板块有效地连缀起来,使整个课堂教学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呢?“过渡语”应该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教师对课堂过渡语的良好运用,不仅使得教学环节的转换如行云流水,淡而无痕,技巧高超的教师还能 “语不惊人死不休”,充分利用过渡语,把学生的思维再次聚拢,提升学生的专注力,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达到逻辑思维的递进。下面还是以“从早期‘西学东渐到近代‘西学东渐——寻背景的具体教学片段为例来分析过渡语的设计。
甲老师:清朝统治者对于中西方的差距闭目塞听,因为这时候他们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对现实的回避,只能使现实更严酷。清朝在经历了“康乾盛世”的荣光之后,危机不可避免地从海上袭来。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英国人的坚船利炮撞开。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开始了最艰难的一段日子。接着是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94年日本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再次战败。一次次的失败挨打终于惊醒了一批先知先觉的中国人,他们被惊醒之后看到了什么?又有什么作为?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盘点近代中国最具眼界的人物榜单,并说明你的推荐理由是什么?
乙老师: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政府、社会制度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残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也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开始思考。从“闭眼”到“开眼”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个个堪称典范的人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他们的高瞻远瞩。
“三尺讲台,演绎历史大剧”,过渡语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保证科学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启发性和艺术性。甲老师在过渡时用时间作桥梁,线索明确地强调清朝统治者依然故我的施政措施必然招致一次次的被动挨打,再配以一幅幅战争图片,把残酷的现实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民族情感酝酿发酵到一定阶段后,自然萌发出“如何挽救民族危亡”的想法。乙老师摘录了高翔《近代的初曙:18世纪中国观念变迁与社会发展》中的一段话,作为第一章“从早期‘西学东渐到近代‘西学东渐——寻背景”到第二章“从‘闭眼到‘开眼——识典范”的过渡语,直接点明下一教学环节的主题,进入人物分析环节。两位教师看似不同的过渡语,实则都是通过对近代中国的危亡境地的描绘论述,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如何改变民族命运”这一问题上来,都创设了较好的教学情境,起到了对下一教学环节的铺垫、引导作用,激发了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促使学生积极地为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思索良方。
三、结束语——深化主题、思维留白
“良好开头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但良好结尾是更了不起的一门艺术。”这是朗费罗对诗歌的理解,这句话对于教学也同样适用。结束语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就像跋涉到了知识旅途中的最后一个落脚点,重心沉稳又蓄势待发。如果开篇导语卖了个关子,那么这些“不置可否”“投石探路”,在课堂结束时也应有“拨云见日”“柳暗花明”的结果。课堂结束语还可基于历史学科以史为鉴的功能,设置一些问题作为课堂的外延,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并适当留白,营造历史课堂的余音绕梁之感。
那么,如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呢?让我们继续研究两位教师的教学实例。
甲老师:国人的不理解、清政府的愚昧无知,时刻羁绊着开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追寻中国富强之梦的脚步。纵使艰难痛苦,中国人仍然风雨无阻,继续前行。那么肩负追寻中国复兴之梦重任的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继续前行呢?
乙老师:《假如历史是一双眼》
假如历史是一双眼,
那么近代中国是一双“迷蒙”的眼,
在沉睡中等待着睁开双眼;
假如历史是一双眼,
那么近代中国是一双“厚肿”的眼,
在挨打中祈盼着睁开双眼;
假如历史是一双眼,
那么近代中国是一双“智慧”的眼,
在学习中渐渐地睁开双眼;
感谢那些引领历史发展的开眼人……
一节课能否圆满落幕,结束语的精彩与否至关重要。甲老师意在把自己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感悟内化为对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他在结尾处对学生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疑问和希冀,凸显了历史的借鉴意义,让历史课堂成为植根于现实的有生命的教育。乙老师用一首诗歌结尾,文字洗练,表述精当,别具韵味。特别是这位老师紧贴本课题目“开‘眼看世界的人”,紧紧抓住“眼”字,引入一首历史哲理诗,既揭示了课堂主题,又深化了教学重点,可谓本课之眼。 “感谢”一词更是尽显身为人师的人文情怀,升华了民族精神,彰显了历史教学无可替代的育人功能。
由此可见,对于一堂好课,导语、过渡语、结束语的力量不可忽视。作者作为一线历史教师,对于过渡语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也是深有感触,既然过渡语在课堂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让我们利用好过渡语,创建更加优化的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