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堂中学生情感体验的实践与思考
2015-01-21吴宁
吴宁
摘 要:本文基于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性质以及新课程标准的相关实施建议,提出思想品德课堂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并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对如何培养学生情感的三个方面——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做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德智兼容的学科,它蕴涵着一定的关系性、情境性和情感性以及大量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缄默知识”,对它们的把握不能靠学习客观事实知识所采用的一系列认知操作方式来实现。《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也提出: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
可见,思想品德课堂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而“被认为是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学科情感,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得到充分体现。
一、巧设情境,体验道德感
德谟克利特说过:“对善的无知是犯错误的原因。”人们只有对一定的道德关系及道德要求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才能增强道德感,才能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但是占有了大量的道德知识,不代表你就具有道德感,明辨是非并不能保证惩恶扬善,明知其恶而为之的大有人在。
作者认为,只有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把学生置于研究现实未知问题的情境中,引发学生的知识或道德冲突,在内化与领会、感受与体验、冲突与选择、调整与体悟中,使学生处于主动和活跃的能动状态中,让学生自主操作、深入实际,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然后再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进行再实践,最后解决问题。
冲突性与真实性,是设置情境时必须注意的两个方面。
作者曾设置过这样一个情境:
假如你是一名司机,你的前方道路上有一辆侧翻的人力三轮车,车下还压着一个人,你会选择怎么做?学生基本上都回答要停车去看看能不能帮助这个人。作者继续说,这件事真实地发生在江苏如皋的殷师傅身上。司机殷师傅靠边停车后,和乘务员一起将压在车下的伤者搀扶起来,伤者神志还算清醒,此时正好有位认识受伤老太太的人路过,他们便将老太太托付给她,并让其联系老人家属,便驾驶公交车载着乘客离开了事发现场。但是随后他们接到了车队打来的电话,说是有人报警说他们的公交车肇事逃逸,让他们回站后接受调查。
作者问学生,如果你知道最后是这样的结果,你还会选择去扶起老人吗?有的学生开始犹豫了,答案不一。作者没有对任何一方的意见给出正确与否的论断,只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老人摔倒无人去扶?如果老人是自己的亲人你会有怎样的感受?选择扶起老人的同学你的理由是什么?如果扶起老人,如何才能避免给自己带来麻烦?作者最后说了此事的结果,车内的监控录像将殷师傅整个的救人过程记录了下来,真相大白后老人全家倍感内疚,老人的儿子专程给助人为乐的司机和乘务员送来锦旗致谢,如皋市有关方面也为殷师傅申报了南通市的“见义勇为好司机”称号。
此时,在教学中不必教师去强调与人为善的含义、重要性等,只需在充满矛盾的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了解每一个选择之后种种事物发展的可能性,让学生感受到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要常怀仁爱之心,体会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
二、自主探究,体验理智感
现代教育理论,尤其是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没有受教育者的自我建构和自我经验,任何教育活动所产生的教育意义都是外在的,从而不能深切地影响受教育者的生活。理智感是因客观事物与人的智力活动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情绪感受,所以理智感总是与人的求知探索、解决问题、科学研究、追求真理密切关联。在理智感的体验过程中,自我的建构、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种方式。
1.自学辅导式教学
基本操作程序是:设疑自学—质疑释疑—精讲精练。教师通过设置疑问或自学提纲,保证学生自学活动的方向;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围绕问题开展学习活动,通过自学解决问题。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互相质疑解疑,在你问我答中明辨是非。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无法解决的共性疑难问题和课程重点进行讲解。
2.小组合作式教学
基本操作程序是:自学自探—讨论共探—总结提高。也就是以问题为运作中心,在系列问题的导引下,以学生的自学自探为基础,通过生生、师生讨论,促使学生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
以上两种方式可以单独开展,也可以合二为一,相互结合。作者在“走近法律”一课中,设置了这样的活动:各学习小组同心协力,共同寻找生活中的规则。作者将学生所找到的规则写在黑板上,同时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将刚才找到的规则按照道德、规章纪律、法律进行分类。要求:分小组讨论,每个小组由1人负责记录本组成员的发言,3分钟后推选1名代表发言。
作者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全班巡视,对学生存在的疑惑及时解答。在全班达成共识后,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法律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
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在探索未知事物时表现出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还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因出现新问题而产生的疑惑感(如体育比赛中禁止使用兴奋剂是不是法律规定),或是因多次失败而产生的焦虑感(如判断某种规则是否是法律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或是因问题终于得到解决而产生的欣喜感以及因有所发现而产生的陶醉感(如认识到对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使用兴奋剂的处罚是取消成绩或禁赛而不是送进监狱,由此可看出它应属于纪律),这些都是学生在探索活动和求知过程中产生的理智感。
三、内容呈现,体验美感
以文载道,以文传道。思想品德课只有充实教学内容,努力展现课程魅力,使学生感受到思想品德知识的力量,才有可能产生科学的美感,唤起学生愉快的情感。但正如黑格尔在《美学》中所认为的:“形象是美的母体。” 美感本身是一种使人愉悦的感受,美感教育离不开形象,离不开形象对感官的直观刺激,思想品德课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验美感的重要途径。
1.精美的学科素材
教材选入的大量名言警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如诗词、绘画、寓言等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宝贵的生活经验,能给人以智慧和美感。在教学中适当地对其进行挖掘利用,可以发挥其审美作用。人类的勤劳勇敢、顽强不屈,推动社会进步、追求美好理想的崇高的行为美,也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课程载体呈现给学生的。
2.丰富的语言艺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一些幽默的语言,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用充满情感色彩的艺术化语言说明中国的国情、国策,可以把学生带入饱含爱国情感的意境之中,让他们在心灵深处受到强烈震撼而产生共鸣;用平民化的语言讲述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使理论知识很容易地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并用于指导学生的行动。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身姿、表情、目光配合语言来引起学生的共鸣。
3.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利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展现鲜明形象是渗透美感教育的必由之路。在投影、幻灯、录像等多媒体的协助下,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使学生在课堂上随时都能感受美的形象,在自然、社会千变万化的形态中把握美的真谛。
例如,在“竞争合作”一课的最后,伴随着音乐,作者用“魅客”将学生日常生活的照片一张张呈现出来,画面最后定格在班级集体照上,课程虽然结束了,却留下了至诚的情感,留下了至真的感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朱小蔓.中小学德育专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李小平.新编基础心理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谢树平.思想政治课的理念与实践范式[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