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5-01-20王霞

甘肃教育 2014年24期
关键词:作用语文教学多媒体

王霞

〔关键词〕 语文教学;多媒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4—0095—01

多媒体集视频、图像、图形、文字、动画、声音等功能于一体,表达的信息量大,创设的情境真实形象,生动感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静态的教学内容变为动态的画面,可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又具体,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开阔学生视野

语文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动物过冬》《蟋蟀的住宅》等讲的是动物的世界;《黄河象》《琥珀》讲的是化石的形成;《将相和》《草船借箭》讲的是历史故事。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往往对课文中的形象、意境感受不彻底,似懂非懂。这时,就需要教师提供海量的信息,丰富学生的感知,增加学生的见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品味课文。运用多媒体可以无限延伸人的各种感官,无限拓展时间和空间领域,通过多媒体的图像、声音和色彩传递教学信息,使学生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地认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一切客观存在,开阔视野。

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起着巨大的引领与推动作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所表现的人和物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尽管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而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灵活,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以其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唤起学生的形象思维,给学生以置身其中的真实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美丽的蝴蝶谷》一课时,尽管文中对蝴蝶谷的景象作了生动的描绘,但只靠教师的语言,有的学生还是难以感知,倘若教师利用多媒体把各式各样的蝴蝶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情形就大不相同了。

三、缩短时空限制

纵观现今的语文教材,其中有不少是反映过去甚至远古的作品,包括《两小儿辩日》《圆明园的毁灭》等,也有不少是反映异地风情的文章,包括雨果的《船长》。语文学科的教学更多的是一种情感教学,但久远的社会环境、中西方文化差异、异地风情等,不是靠教师的一张嘴就能说清楚的,更不要说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了。这时,如果借助多媒体手段,把当时、当地的情形重现,就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特定的环境中,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四、提高识字水平

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一年级学生好玩,百玩不厌,故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有选择地设计各种与生字有关的游戏,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质量。例如,射气球游戏。每个气球上有一个生字,请一个学生来读,读对了才能射气球。读对一个生字得10分,读对十个生字就得100分。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产生新鲜感,增强识字欲望,而且能充分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

五、培养学生能力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动画等手段于一体,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多种语文能力。如,在上口语交际课“皮球掉进池塘了”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说说电脑屏幕上显示的两幅图的内容,然后出示一幅空白的画面,同时放出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有了前面说的练习,又创设了情境,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能创造出个性化、交互式、开放性的动态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编辑:马德佳endprint

猜你喜欢

作用语文教学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