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之心促小学科教
2015-01-20邓信哲
邓信哲
要做好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用心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里,每一位教师都饱含爱心、耐心、专心、细心、包容心……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创新心”,努力营造符合孩子终身发展的学习氛围。笔者现就如何用创新之心促进小学科学教学。
一、用创新之心改造实验内容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实验居多。由于实验器材的匮乏,造成许多实验无法进行,这就导致学生无法提高学习兴趣,也给我们一线教师造成困扰。如果教师放弃实验,照本宣科,就会加大学生的烦躁情绪,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这是违背《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因此,实验内容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时,教材中所利用的材料过多,有橡皮泥、空瓶、玻璃杯、针筒等,为了变繁为简,笔者从生活出发,采用常见材料,用普通的纸杯、塑料袋等,辅助水槽、橡皮筋等,替代了书本实验中的较繁杂的实验器具,让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引导他们进行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以水压将纸杯中的空气压进塑料袋的方式,得到空纸杯里面有空气这一科学现象。一点点的创新,一点点内容的改变,让学生在体验实验的情趣中领悟科学的美丽,提高了他们探究的兴趣和科学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用创新之心改变教学模式
经过许多科学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小学科学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学生听到学生练,最后发展到现在学生探究、学生应用的模式。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发展越来越关注“人性化”,越来越注重“以生为本”的理念。但模式的发展是不断前进的,笔者也在教学中不断追求模式的创新,大胆尝试,给学生一种新奇的感觉。在常态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采取“学生讲课——教师总结”的教学模式,大胆放手,先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用讨论的形式完成课程的学习,并让他们推选代表进行教授,教师在其中不予评价。学生教授完毕后,让他们互评补充,并自行凝结知识点的概述。最后,教师进行课程总结,并对知识点和操作点进行概括说明,让学生自身体会感受。新模式的运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感觉到被尊重和被重视,教学效果自然好了不少。
三、用创新之心丰富教学方法
“常教常新”是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教学手法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尤为重要。千篇一律的教学,甚至有些教师的教案多年不改,实在有误人子弟之嫌。专家说过“我们备的是学生,不是教材”。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差异。有些方法放在上一届学生有用,用在这一届学生就失效了;有些方法在这个班有用,放到另外班级就失效了;同样一个班,这个学期适用,下个学期就不适用了。因此,教学方法必须创新,而且要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调整。例如,“让学生做小老师”的方法,许多教师都在使用,但不能总是使用,因为一旦形成了习惯,学生自然就会丧失兴趣。所以要不断改变教学手法,如不光“让优秀学生做小老师”,还“让后进生做小老师;”优秀学生做督学,或做“校长”等等。一点点的方式改变或角色转变,“椰壳效应”就凸显,学生也非常喜欢这样的改变。虽然只是一点点的创新,但让教法绽放青春,发挥功效。
四、用创新之心激发学生创新之心
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重点不是教了多少知识,关键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为以后学习更高要求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让孩子学会“创新”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解决问题的欲望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注重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探究,不光比计划,比设计,更要比创意,而且加大“创新”在评分中的权重,以自身行为带动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在教授《光和影》时,本课难点是说明影子形成的必备条件和投影的概念。在教授投影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和了解什么叫投影,笔者没有采取书上的方法,而是进行了创新,通过课件出示多个不同形状的影子,要学生猜测分别是什么物体,学生回答各不相同,最后教师公布答案,这些不同形状的影子其实就是光源从不同角度照射物体所得。结果一公布,学生哗然,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接着问:你们看到后,有什么感受?学生思路一下活络起来,联想丰富。这种物理现象,有学生认为影是光和物体角度变换的产物;有学生认为看的人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有学生则认为做事的方式不同,取得的效果也不同。学生的回答也让笔者吃惊,没想到一点点的改变就衍射出孩子们惊人的想象。
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教育改革的最大动力,也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最大保证。任何民族、国家都需要创新,作为教师更应懂得创新的可贵和重要,常怀一颗“创新之心”用以教学,才是教之大道,生之大福也!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邓 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