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愉快教学法”

2015-01-20刘建波

江西教育C 2014年12期
关键词:愉快教学法创设信息技术

刘建波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愉快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是符合现代教学规律和初中生的实际的,它能有效地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 并把情感作为贯穿于其中的一根红线,串联并带动起原有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

一、创设愉快学习情境

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着思维的火花,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古人语:“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尤其是鼓励学生不盲从、不唯书、不唯师,大胆提出问题,善于质疑,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师设置的问题必须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并富有启发性。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能预测学生接受知识时可能存在的问题,抓住学生认知上的矛盾,选准问题的切入点,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求,激化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赏心悦目的课件对愉快情境的创设更是锦上添花,运用视觉、听觉的结合,使多个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使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悟出信息技术的奥妙与真谛。如在讲授PowerPoint时,教师可以精选一些学生参加国家级比赛中获奖的作品来进行情境创设,学生在图、文、声、乐并茂的课件中感受了PowerPoint的强大功能,学生会更认真学习,力求做出更优秀的作品。

三、用生活中的事例教学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小品,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物轶事、有效的比喻、小游戏等等,一般要短而精,占时二到三分钟,适合穿插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多种形式的教学小品都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材料,实践证明:这些小品能使学生的大脑神经兴奋,强化并活化抽象、难理解的知识。如讲到计算机系统时,可以讲一个小故事:计算机处理的数据量是极为庞大的,就好比一个人在堆满了谷物的仓库里打谷子,那怎么施展得开,工作效率又怎会高呢?于是,人们把谷子堆在仓库中,自己拿了一部分谷子到场院中去打,打完了再送回去。这就没什么碍事的东西了,打谷子的速度快多了,效率也提高了。计算机也是这样解决问题的,它把大量有待处理和暂时不用的数据都存放在硬盘中,只是把需要立即处理的数据调到内存中,处理完毕立即送回硬盘,再调出下一部分数据。硬盘就是计算机的大仓库,内存就是它干活的场院。又比如我在讲文件夹时,将文件夹比作某个同学的一个黄色的小书包,书包里装着六大科的课本,课本里还夹着试卷,这些课本就是小文件夹,试卷就是文件。在讲查文件的路径时,请一位同学来说出他上学和回家的路线,将这种“路线”引申为查找文件的路径。再问路径是唯一的吗?你走不同的路线回家会不会迷路?学生在简单的比喻中愉快地接受新知识。

四、把竞争意识引入课堂

初中生好胜心很强,因此把竞争意识引入课堂很有必要。在教学中,一般会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在小组中既有信息素养较好的,也有信息素养很差的学生,让他们在一起共同协作学习。对于某些问题将它设计成抢答方式,本组其他学生可以补充,有时对一些易出错、模糊的问题展开辩论或讨论,比如,什么样的一部计算机才算是高性能的计算机?然后再由本组一位学生综合回答,这样辩论或讨论使问题得以澄清,这也是学生倍受欢迎的方法之一,每到此时,学生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踊跃发言。学生忽而屏息思索,忽而眉飞色舞。当然,回答问题出错也在所难免,可能造成不愉快,不过教师处理恰当及时鼓励,以充分信任的情感帮助其自我纠正,让其进一步思考,把可能出现的不愉快心情巧妙地化解,使其愉快地进入学习角色。例如,在讲到计算机硬件时,分别拿两条不同类型的内存,要学生从外观分辨它们的类型并说出它们的不同。通过愉快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由内到外得到延伸,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当然,愉快教学情境的创设远不止这些方法,只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发现、分析新问题,还会有更好的创意。

总之,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不是作为一种艰苦任务要学生去负担,而是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活动具有乐趣,富有感情色彩”,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学生接受的信息量、思维活动与情绪有极大的关系,情绪高涨、精神愉快则记忆增强,接受的信息量增多,思维活跃。同时,初中生是身心逐步发育的阶段,他们的特点是开朗、活泼、易动,对他们的长处教师要加以引导,不能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来授课。否则,教师就难以与学生沟通,产生共鸣,使课堂气氛沉闷、压抑,课堂不再是传授知识的神圣殿堂,而变成了磨难场所,这样会极大限制学生的智能发展和潜能发挥。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前景即“情景”相联的,在实际的情景下进行学习,可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好的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撩起求知欲,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

(作者单位:江西省广丰县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endprint

猜你喜欢

愉快教学法创设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愉快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