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策并举缓解小企业融资贵问题
2015-01-20赵春鹏
赵春鹏
摘要:虽商业银行不断加大小企业贷款投放力度,但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得到实质性解决。小企业融资贵问题需多方协作、多措并举,不断降低小企业融资成本。本文就如何多策并举缓解小企业融资贵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多策并举;小企业;融资成本
一、小企业融资成本的构成
小企业融资成本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一是融资过程中为弥补信用风险损失付出的成本,可称为直接成本,包括贷款利息、抵押物评估费、抵押物登记费、担保费等;二是融资过程中为弥补信息不对称等付出的成本,可称为间接融资成本,包括审计费、公证费、工商查询费;三是隐性成本,包括银行的存款回报费用、资金闲置成本;四是续贷过程中,因资金周转向小贷公司、典当行等支付的资金过桥拆借费用。
二、小企业融资贵成因分析
(一)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经营模式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
小企业融资贵的直接原因是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经营规模小、经营模式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针对小企业融资可能面临更大的信用风险损失。因此,相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商业银行需要收取更高的风险溢价来弥补信用风险损失。通常,商业银行为减少出现风险后的最终损失,要求小企业提供抵质押担保。再有,商业银行针对不认可的担保方式、不足值的担保品,还需引入担保公司等第三方来增信。
(二)小企业信息不对称
小企业融资贵的间接因素主要源于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融资决策过程中需获得真实且确定的信息,有效支撑审批决策。小企业处于起步阶段,银行所需的各项信息积累不规范,如财务信息不健全,商业银行通常要求报表审计;经营信息积累不连续,商业银行需调阅银行对账单,查实税务、海关等信息验证经营数据;企业用款金额小且分散,商业银行调查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不易形成规模经济;小企业出现违约后,执行难问题突出,需要第三方进行强制执行公证,上述因素均会增加融资成本。目前,针对企业及个人的信用体系虽不断健全,但是相对银行决策而言,许多信息仍然无法获得,或是分散在各职能部门,尚无强有力的第三方对各项信息进行整合分析,这种情况在小企业身上更为突出。
(三)小企业隐性成本复杂
小企业融资贵过程中面临的隐性成本成因较为复杂,既有商业银行因素,也有面临监管要求的无奈。隐性成本中最主要的构成是“存款成本”,是商业银行为完成监管部门存贷比要求“创造存款”而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再有,就是资金闲置成本或称为机会成本。小企业用款分散,单笔金额小、交易频繁,逐笔按照资金需求金额放贷,交易成本太高,小企业需要专人经常跑银行,不现实;同时,商业银行在规模控制的情况下,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信贷规模难以得到保证,也不能够。此外,部分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以及民间信贷中介机构在小企业贷款过程中不但收取额度较高的手续费,而且往往提前收取企业的利息,导致小企业融资的隐性成本进一步提高。
(四)小企业融资备用信贷额度缺乏
小企业融资银行家数少、信贷额度使用充足,与大中型企业比较,几乎没有备用的信贷额度。除带有自偿性的贸易类周转贷款,大多数资金已经投入生产,融入经营周转之中,业务到期很难全部抽出资金还款。因而,业务到期前从小贷、典当等渠道短期拆借部分资金时有发生,但付出的融资成本也相当可观。
(五)缺乏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
从目前我国的小企业融资情况来看,一方面监管部门长期以来处于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在政策上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进行了限制,造成了我国银行业市场经营相对垄断的局面;另一方面相对于小企业而言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很难准入,小企业的外源资金主要依靠从银行贷款,在这种缺乏中小金融机构竞争的情况下,银行自然设立了更高的贷款利息,导致小企业融资成本升高。
三、探索解决之道
直接融资成本中最主要的部分为利率定价成本,商业银行利率定价受多种因素影响,降低利息成本可综合考虑小企业自身信用状况、经营实力、担保方式等因素。
(一)规范小企业自身经营行为,提升企业信用等级
小企业需管理、经营自生信用,避免出现信用卡超期还款、发生临时性欠息等情况。小企业需注重自身经营的规范程度,交易记录连续、规范,账务处理清晰,企业账户与个人账户之间管理规范,使信息可信度、透明度更高。
(二)建立与小企业结构相匹配的信贷体系
构建与企业构成相匹配的信贷体系,形成中小银行支持中小企业、民间资本支持民营企业、草根金融支持草根经济的金融格局。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投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限制,建立小额贷款公司评级体系,按照信用等级设定小额贷款公司向金融机构融资额度标准,鼓励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制为村镇银行。大力发展城市民营金融机构,允许设立由民间资本控股的城市社区中小银行,鼓励运营良好的小额贷款公司向社区银行转变。发展农地金融和科技金融,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和科技型企业创业、创新。建立专门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提供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金融服务。
(三)整合优势资源,增加还款保障
一般而言,小企业信用贷款遵循风险覆盖收益及大数定律原则,单一小企业很难获得。小企业需整合自身资源,提供有效担保方式,降低融资成本。传统制造业、商贸企业可提供有效的房产抵押、存货质押等,高新技术企业可利用知识产权质押,或积极引入担保机构增信。处于产业链、核心企业上下游中的小企业,可依托产业链、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增信,如采取订单融资、商票贴现、保理、保兑仓等获得银行融资。通过提供担保,或依托平台增信,看上去增加融资成本,但从贷款的可获得性、对贷款定价的降低程度上看,实质是降低融资门槛,融资成本。
(四)注重不同银行之间产品的比较和使用
小企业在符合融资条件的前提下,选择“网络”信贷的方式,即通过银行网上端口即可实现贷款的发放与归还的方式,往往比传统方式成本更低;如小企业能选择具有随借随还功能的产品,且与“网络”操作相结合,融资成本会大大降低。
(五)加快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改进
通过推动相关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改进,能够为小企业提供集约化、共享式服务。利用投融资平台公信力的特有优势,推行会员代理制,建立中介机构筛选、准入登记、对外公开展示、场内执业等多项制度,为各类机构进入市场执业和有序竞争建立高效顺畅模式。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定期向小企业介绍投融资扶持政策,积极鼓励小企业利用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融资项目的洽谈合作。
此外,针对信息不对称问题,无非是通过信息的可获得性、提升获得信息的真实性两方面着手来缓解。现阶段应重点解决小企业征信体系中信息的可获得性,须全面整合税务、工商、海关、环保、司法、银行等部门资源,推动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先使数据可获得,增加企业违约成本,再此基础上再督促信息提供机构及小企业逐步提升信息的真实性。关于隐性成本,成因复杂,受商业银行监管指标、考核机制等多重因素影响,建议尝试对小企业贷款在一定范围内,不纳入或弱化存贷比考核,同时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小企业贷款由监管机构下达专项贷款规模,专款专用。至于续贷成本,政府部门组建的应急转贷资金方式、商业银行推出的年审制贷款方式,均为比较好的尝试。
四、从更加宏观视角解决融资贵问题
小企业在发展的早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此时由于小企业还处于孕育阶段,企业的整体结构还处于不稳定阶段,同时由于受到多重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较高。面对当前小企业融资贵的问题,相关部门应该放入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这能够为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来源。同时,各小企业应该加快内部结构调整的步伐,推进企业的转型升级、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有效缓解我国小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推动我国小企业的不断发展,从而推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郑建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体制创新[J].中国电子商务,2013(20):183-183.
[2]张妍.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研究[J].118-119.
[3]张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2013(22):78-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