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措施在狼疮性肾炎患者发生感染中的临床效果

2015-01-20简金莲刘妙芳王利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23期
关键词:护理措施感染临床效果

简金莲+刘妙芳+王利平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狼疮性肾炎(LN)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2~2013年间62例LN患者被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和护理干预组,比较分析两组之间感染情况及治疗效果。 结果 护理干预组发生感染率低于一般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一般治疗组。 结论 LN患者易发生感染,应加强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减少LN患者感染的发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LN并发感染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感染;护理措施;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93.2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3-142-03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导致机体产生自身抗体攻击自身器官而引发的全身多脏器功能受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肾脏是SLE最常累及病变的主要器官之一,当SLE累及肾脏所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则称之为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2-3],是我国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继发性肾脏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发病年龄以青年和壮年为主, 女性较男性多。由于LN患者多长期应用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且本身免疫功能低下,所以易并发感染。研究显示LN患者因感染导致的死亡高达45.5%[4-6]。可见感染已成为危及LN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我们探讨护理干预对狼疮性肾炎感染情况及治疗效果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LN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排除入院即并发感染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一般治疗组。其中护理干预组31例,男4例,女27例,年龄16~61岁,平均(44.13±2.62)岁,病程7~83个月,平均(37.5±3.6)个月;一般治疗组31例,男3例,女28例,年龄15~63岁,平均(45.16±2.83)岁,病程6~85个月,平均(36.2±3.8)个月。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采用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标准[7]。

1.2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组给与激素常规治疗和环磷酰胺(CTX)冲击疗法;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8]。

1.2.1 心理护理[9] (1)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根据LN患者心理压力大,易产生不良情绪特点进行疏导。主动了解患者心理变化特点,用鼓励、治疗性语言和患者对话,让其了解不良情绪可加重病情,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排除对治疗不利的不良心理因素。并掌握自我护理的要点。(2)做好家属工作,减少家属的顾虑,学会对患者护理并监督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

1.2.2 饮食护理[10-11] 针对患者病情指导其合理饮食。做到少食多餐,进食优质蛋白质。(1)鼓励

患者进食牛奶、瘦肉、鱼肉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量宜0.8~1.0g/(kg·d),以补充每日丢失的蛋白质。忌食豆类等植物性蛋白,少食海鲜等易引起变态反应的食物,血尿素氮高者应限制蛋白摄入量。(2)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干果,补充B族、C族维生素。饮食应低盐、清淡、易消化。(3)严重水肿及少尿者应根据尿量、体重、血压等决定摄水量或按医嘱要求准确输入液体或者口服用药,注意营养补给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4)血糖升高者注意控制血糖。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分析采用SPSS11.5软件包完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之间感染情况,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治疗效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LN患者并发感染率

两组经治疗后,护理干预组并发感染10例,感染率为32.3%。一般治疗组并发感染25例,感染率为80.6%。护理干预组发生感染情况明显少于一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42,P<0.01)。各感染部位分布情况详见表1。

2.2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

两组经治疗后,护理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24,P=0.045)。见表2。

3 讨论

感染是LN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是引起患者死亡和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有研究显示,LN死因中45.5%为感染,是LN死亡的第一位死因。由于LN患者病情需要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引起自身免疫力降低,更易发生感染。本研究发现LN并发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为常见,其次是泌尿道、消化道、皮肤组织,这与魏桂玲等的报道结果相一致[12]。除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外,针对LN患者特点加强心理疏导和饮食指导能更好地促进疾病的转归和康复。本研究发现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国内也有研究报告实施护理干预后可以有效地降低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13-14]。

感染是LN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引起患者死亡和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感染并能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文,周姣丽,王新珠.护理干预对狼疮性肾炎维持治疗期病人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0,8(2):480-482.

[2] 邹万忠,王海燕.狼疮肾炎病理学分类的演变和现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4,20(5):377-379.

[3] Weening JJ,DAgati VD,Schwartz MM,et al.The classification of glomerulonephriti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revisited[J].Kidney Int,2004,65(2):521-530.endprint

[4] 刘旭,黄慧.狼疮性肾炎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6):787-789.

[5] Noel V,Lortholary O,Casassus P,et al.Risk factors and prognostic influence of infection in a single cohort of 87 adul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Ann Rheum Dis,2001,60(12):1141-1144.

[6] Rosner S,Ginzler EM,Diamond HS,et al.A multicenter study of outcome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I Causes of death[J].Arthritis Rheum,1982,25(6): 612-617.

[7] Juarez MR,Misischia GS,Alarcon.Infections in systemic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cleroderma,and 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J].Rheum Dis Clin North Am,2003,29(1):163-184.

[8] 胡雁,杨英华.关于“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48.

[9] 陈红,谢其冰,王永芝,等.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病例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1):818-819.

[10] 尹静.37例狼疮性肾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4):193-194.

[11] 王海英,孔玉玲.狼疮性肾炎合并呼吸道感染的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1(6):86.

[12] 魏桂玲,刘志红,章海涛,等.狼疮性肾炎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分析[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2,21(3):232-236.

[13] 柳莉莉.循证护理干预狼疮性肾炎并发感染的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11,18(10):116-117.

[14] 钱红.狼疮性肾炎并发感染的循证护理研究[J].临床护理,2010,48(16):60-61.

(收稿日期:2014-10-30)endprint

[4] 刘旭,黄慧.狼疮性肾炎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6):787-789.

[5] Noel V,Lortholary O,Casassus P,et al.Risk factors and prognostic influence of infection in a single cohort of 87 adul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Ann Rheum Dis,2001,60(12):1141-1144.

[6] Rosner S,Ginzler EM,Diamond HS,et al.A multicenter study of outcome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I Causes of death[J].Arthritis Rheum,1982,25(6): 612-617.

[7] Juarez MR,Misischia GS,Alarcon.Infections in systemic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cleroderma,and 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J].Rheum Dis Clin North Am,2003,29(1):163-184.

[8] 胡雁,杨英华.关于“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48.

[9] 陈红,谢其冰,王永芝,等.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病例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1):818-819.

[10] 尹静.37例狼疮性肾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4):193-194.

[11] 王海英,孔玉玲.狼疮性肾炎合并呼吸道感染的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1(6):86.

[12] 魏桂玲,刘志红,章海涛,等.狼疮性肾炎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分析[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2,21(3):232-236.

[13] 柳莉莉.循证护理干预狼疮性肾炎并发感染的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11,18(10):116-117.

[14] 钱红.狼疮性肾炎并发感染的循证护理研究[J].临床护理,2010,48(16):60-61.

(收稿日期:2014-10-30)endprint

[4] 刘旭,黄慧.狼疮性肾炎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6):787-789.

[5] Noel V,Lortholary O,Casassus P,et al.Risk factors and prognostic influence of infection in a single cohort of 87 adul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Ann Rheum Dis,2001,60(12):1141-1144.

[6] Rosner S,Ginzler EM,Diamond HS,et al.A multicenter study of outcome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I Causes of death[J].Arthritis Rheum,1982,25(6): 612-617.

[7] Juarez MR,Misischia GS,Alarcon.Infections in systemic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cleroderma,and 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J].Rheum Dis Clin North Am,2003,29(1):163-184.

[8] 胡雁,杨英华.关于“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48.

[9] 陈红,谢其冰,王永芝,等.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病例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1):818-819.

[10] 尹静.37例狼疮性肾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4):193-194.

[11] 王海英,孔玉玲.狼疮性肾炎合并呼吸道感染的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1(6):86.

[12] 魏桂玲,刘志红,章海涛,等.狼疮性肾炎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分析[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2,21(3):232-236.

[13] 柳莉莉.循证护理干预狼疮性肾炎并发感染的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11,18(10):116-117.

[14] 钱红.狼疮性肾炎并发感染的循证护理研究[J].临床护理,2010,48(16):60-61.

(收稿日期:2014-10-30)endprint

猜你喜欢

护理措施感染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