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不佳护理措施探讨
2015-01-20祁美兰
祁美兰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不佳的原因,并对相关护理措施进行探讨。 方法 将60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气道湿化不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采用气道湿化不佳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本研究中,试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气道切开是保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系统畅通的重要方法,给予患者有效合理的气道切开湿化护理措施,能预防呼吸道感染,降低其死亡率,提高临床疗效,对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气道湿化不佳;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3-139-03
重型颅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主要指外力作用下所致的损伤,约占脑损伤的20%,患者在伤后存在意识、吞咽反射能力障碍,同时合并窒息、呕吐、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导致患者脑水肿和脑缺氧症状进一步恶化[1],成为临床致残疾、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类患者伤后或术后早期给予气道切开清除呼吸道异物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以改善患者脑组织的血氧循环。本次研究通过对本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气道湿化不佳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该类患者的临床护理相关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气道湿化不佳患者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20~67岁,平均(31.6±12.7)岁,患者GCS评分均在8分以下,符合临床重型颅脑外伤相关诊断标准,气管切开时间9~51d。其中存在痰液黏稠21例,血性痰痂4例,8例痰液稀薄。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即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泵入0.9%氯化钠湿化法。试验组采用气道湿化不佳针对性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 湿化方法 本组采用雾化加湿的方法,利用高速氧气把湿化液变成雾状,在患者吸气时随吸入气体一起进入气道而达到湿化的目的。
1.2.2 保持呼吸道畅通 对于该类患者,实现气道合理湿化的关键在于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应及时对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理,合理、正确地使用化痰、消炎药物;对于存在高热表现的患者,应定时监测体温,及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同时需对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以进一步改善呼吸道分泌物堵塞气道情况。
1.2.3 合理选择湿化液 满意的湿化效果一方面取决于湿化措施,另一方面取决于湿化液的选择:(1)研究显示,灭菌注射水通过湿化吸入,为气管黏膜补充水分,保持黏膜-纤毛的正常功能,主要用于气道分泌物黏稠、气道失水及高热、脱水患者。但对气道的刺激较大,若用量过多,可造成气管黏膜细胞水肿,增加气道阻力;(2)氨溴索为黏液溶解剂,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还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因此对于痰液黏稠无法自行咳出的患者,建议使用氨溴索进行湿化;(3)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能够有效对气道平滑肌的毒蕈碱受体起到抑制作用,促进大中气管的舒张,同时具有一定的抑制气道黏液分泌的作用,因此建议对于痰液稀薄且多的患者给予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进行气道湿化[2]。除此之外,部分患者由于合并呼吸系统感染,对于此类患者可给予碳酸氢钠进行气道湿化,以降低病原菌的繁殖率[3]。
1.2.4 及时对湿化液的量进行调整 护理人员在给予患者吸痰护理时,应注意对痰液的性质和量进行及时评估,并结合当时的湿化环境,对湿化液的雾化速度和剂量进行合理调整,以防止发生湿化过度或湿化不足[4]。若患者出现痰痂、痰液黏稠,不便吸引时,应适当提高湿化液雾化速度和量;若患者出现明显的痰液增多,同时存在可闻及肺部湿啰音,应及时加强吸引,降低湿化液的量,避免发生湿化过度。一般把湿化效果归为以下三种。1度:湿化满意。痰液稀薄,能顺利吸出或咳出,人工气道内无痰痂,听诊气管内无干鸣音或大量痰鸣音,呼吸通畅,患者安静。2度:湿化过度。痰液过度稀薄,需不断吸引,听诊气道内痰鸣音多,患者频繁咳嗽,烦躁不安,可出现缺氧性发绀、脉搏氧饱和度下降及心率、血压改变等。3度:湿化不足。痰液黏稠,不易吸出或咳出,听诊气道内有干鸣音,人工气道内可形成痰痂,患者可出现突然的吸气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及脉搏氧饱和度下降等。
1.2.5 改善环境质量 对于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需保持病室内定时空气消毒,维持室温恒定舒适(温度22~24℃,湿度60%~70%),每日按时对病室地面和设备进行消毒清洗,尽量避免人员走动,为患者康复营造有利条件。
1.3 疗效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是否出现血痂、痰痂及气管堵塞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由气道湿化不佳引起的血痂、痰痂及气管堵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气道湿化不佳改善情况比较
本研究试验组患者护理后气道湿化不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endprint
3 讨论
当前临床上对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主要采用气管切开以畅通呼吸道保证患者脑部供氧,若在气道湿化期间未得到有效护理,极易发生气道湿化不佳,引起血痂、痰痂等症状,造成呼吸道堵塞,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5]。气道湿化不佳主要包括气道湿化不足和气道湿化过度两种情况,临床研究显示,气道湿化不足是最常见的一种气道湿化不佳症状,本次研究中,60例气道湿化不佳患者中47例为气道湿化不足,同相关资料中的结论基本一致。
本次研究认为,引起该类患者出现气道湿化不佳的原因主要如下:(1)湿化液选择不合理,导致无法有效排出气道分泌物,引起湿化不足;(2)湿化方式不当,传统方法主要为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泵入0.9%氯化钠湿化,易引起呛咳,血痂、痰痂吸水膨胀,造成气管堵塞,同时不利于痰液稀释,引起湿化效果不佳;(3)湿化液浓度不合理,由于患者在湿化过程中其痰液性质及量会发生一定变化,由于护理人员缺乏对患者痰液变化情况的掌握,未及时对湿化液的量及浓度进行调整,对气管造成刺激,影响湿化效果。此外还包括病室环境因素、患者自身疾病因素等[6-8]。
本研究通过分析造成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不佳的原因,对试验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气道湿化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保持呼吸道畅通、改进湿化方法、合理选择湿化液、及时对湿化液的量进行调整及改善环境质量五个方面,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措施,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气道湿化不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试验组患者血痂、痰痂等气管不适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充分表明较好的气道湿化能够及时的降低患者的痰液黏稠度,对于呼吸道梗塞,肺部感染等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9-10]。
综上所述,气道切开是保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系统畅通的重要方法,给予患者有效合理的气道切开湿化护理措施,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预防并发症,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对于提高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1-12]。
[参考文献]
[1] 宣宏飞.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 21(20):4383-4384.
[2] 王晓荣.加热湿化器应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1, 27(13): 2050-2051.
[3] 龙登英.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合并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原因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3):2775.
[4] 王东.持续气道湿化与间断雾化在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6):1292-1293.
[5] 梅喜岚,周依群,傅昭华.18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31): 2940-2941.
[6] 李育苏,谭丽萍.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不佳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1):1981-1982.
[7] 绣华,陈红艳.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不同湿化护理方法效果观察[J].中华实用治疗杂志,2010,26(5C): 64.
[8] 廖迎春,梅支国.康复治疗早期介入对脑出血患者ADL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9):27.
[9] 刘旭,李红梅,张玉兰,等.对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治疗114例的ADL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5):676.
[10] 张京利,赵霞,王力红,等.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疗干预措施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187-189.
[11] 邓钰,吴守彩,王书会,等.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0,27(1):61-63.
[12] 张雨晴,贾进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6(15):3796-3798.
(收稿日期:2014-07-18)endprint
3 讨论
当前临床上对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主要采用气管切开以畅通呼吸道保证患者脑部供氧,若在气道湿化期间未得到有效护理,极易发生气道湿化不佳,引起血痂、痰痂等症状,造成呼吸道堵塞,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5]。气道湿化不佳主要包括气道湿化不足和气道湿化过度两种情况,临床研究显示,气道湿化不足是最常见的一种气道湿化不佳症状,本次研究中,60例气道湿化不佳患者中47例为气道湿化不足,同相关资料中的结论基本一致。
本次研究认为,引起该类患者出现气道湿化不佳的原因主要如下:(1)湿化液选择不合理,导致无法有效排出气道分泌物,引起湿化不足;(2)湿化方式不当,传统方法主要为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泵入0.9%氯化钠湿化,易引起呛咳,血痂、痰痂吸水膨胀,造成气管堵塞,同时不利于痰液稀释,引起湿化效果不佳;(3)湿化液浓度不合理,由于患者在湿化过程中其痰液性质及量会发生一定变化,由于护理人员缺乏对患者痰液变化情况的掌握,未及时对湿化液的量及浓度进行调整,对气管造成刺激,影响湿化效果。此外还包括病室环境因素、患者自身疾病因素等[6-8]。
本研究通过分析造成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不佳的原因,对试验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气道湿化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保持呼吸道畅通、改进湿化方法、合理选择湿化液、及时对湿化液的量进行调整及改善环境质量五个方面,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措施,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气道湿化不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试验组患者血痂、痰痂等气管不适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充分表明较好的气道湿化能够及时的降低患者的痰液黏稠度,对于呼吸道梗塞,肺部感染等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9-10]。
综上所述,气道切开是保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系统畅通的重要方法,给予患者有效合理的气道切开湿化护理措施,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预防并发症,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对于提高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1-12]。
[参考文献]
[1] 宣宏飞.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 21(20):4383-4384.
[2] 王晓荣.加热湿化器应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1, 27(13): 2050-2051.
[3] 龙登英.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合并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原因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3):2775.
[4] 王东.持续气道湿化与间断雾化在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6):1292-1293.
[5] 梅喜岚,周依群,傅昭华.18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31): 2940-2941.
[6] 李育苏,谭丽萍.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不佳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1):1981-1982.
[7] 绣华,陈红艳.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不同湿化护理方法效果观察[J].中华实用治疗杂志,2010,26(5C): 64.
[8] 廖迎春,梅支国.康复治疗早期介入对脑出血患者ADL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9):27.
[9] 刘旭,李红梅,张玉兰,等.对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治疗114例的ADL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5):676.
[10] 张京利,赵霞,王力红,等.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疗干预措施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187-189.
[11] 邓钰,吴守彩,王书会,等.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0,27(1):61-63.
[12] 张雨晴,贾进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6(15):3796-3798.
(收稿日期:2014-07-18)endprint
3 讨论
当前临床上对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主要采用气管切开以畅通呼吸道保证患者脑部供氧,若在气道湿化期间未得到有效护理,极易发生气道湿化不佳,引起血痂、痰痂等症状,造成呼吸道堵塞,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5]。气道湿化不佳主要包括气道湿化不足和气道湿化过度两种情况,临床研究显示,气道湿化不足是最常见的一种气道湿化不佳症状,本次研究中,60例气道湿化不佳患者中47例为气道湿化不足,同相关资料中的结论基本一致。
本次研究认为,引起该类患者出现气道湿化不佳的原因主要如下:(1)湿化液选择不合理,导致无法有效排出气道分泌物,引起湿化不足;(2)湿化方式不当,传统方法主要为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泵入0.9%氯化钠湿化,易引起呛咳,血痂、痰痂吸水膨胀,造成气管堵塞,同时不利于痰液稀释,引起湿化效果不佳;(3)湿化液浓度不合理,由于患者在湿化过程中其痰液性质及量会发生一定变化,由于护理人员缺乏对患者痰液变化情况的掌握,未及时对湿化液的量及浓度进行调整,对气管造成刺激,影响湿化效果。此外还包括病室环境因素、患者自身疾病因素等[6-8]。
本研究通过分析造成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不佳的原因,对试验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气道湿化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保持呼吸道畅通、改进湿化方法、合理选择湿化液、及时对湿化液的量进行调整及改善环境质量五个方面,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措施,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气道湿化不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试验组患者血痂、痰痂等气管不适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充分表明较好的气道湿化能够及时的降低患者的痰液黏稠度,对于呼吸道梗塞,肺部感染等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9-10]。
综上所述,气道切开是保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系统畅通的重要方法,给予患者有效合理的气道切开湿化护理措施,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预防并发症,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对于提高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1-12]。
[参考文献]
[1] 宣宏飞.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 21(20):4383-4384.
[2] 王晓荣.加热湿化器应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1, 27(13): 2050-2051.
[3] 龙登英.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合并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原因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3):2775.
[4] 王东.持续气道湿化与间断雾化在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6):1292-1293.
[5] 梅喜岚,周依群,傅昭华.18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31): 2940-2941.
[6] 李育苏,谭丽萍.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不佳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1):1981-1982.
[7] 绣华,陈红艳.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不同湿化护理方法效果观察[J].中华实用治疗杂志,2010,26(5C): 64.
[8] 廖迎春,梅支国.康复治疗早期介入对脑出血患者ADL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9):27.
[9] 刘旭,李红梅,张玉兰,等.对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治疗114例的ADL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5):676.
[10] 张京利,赵霞,王力红,等.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疗干预措施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187-189.
[11] 邓钰,吴守彩,王书会,等.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0,27(1):61-63.
[12] 张雨晴,贾进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6(15):3796-3798.
(收稿日期:2014-07-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