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国有大中型企业风险导向审计的难点与对策

2015-01-20丘君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导向风险管理人员

丘君

国有大中型企业风险管理成为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热点,如何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展风险导向审计是一个重要研究价值的问题。该文主要根据风险导向审计中存在的相关现象与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展望风险导向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风险导向审计是国际内部审计发展的新趋势,它是一种新型的审计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管理的信息化、经营的多元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所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多,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和制度导向审计的模式,已经无法滿足现代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风险导向审计的模式应运而生。风险导向审计在一些发达国家已逐步深入开展,我们国家才刚起步,对这种审计的模式还不够熟悉,尚在探讨完善和推广应用之中。

一、以国有大型销售企业为例开展关于大中型企业的风险审计探究

将战略思想作为指导。战略思想认为企业的发展与扩大应当与生产力相结合,企业在进行具体活动时应当根据现实状况开展企业活动。在近期提出的风险导向审计活动,主要是按照以下思路进行:从战略思想分析进行入手,使企业经营环节与剩余风险紧随其后,通过这种套路进行相关分析研究。战略思想分析指的是将具有决定性的测试实质、相关时间与范围等进行建立风险与战略之间的必然联系,也是在较为传统的审计方法上进行新思路的探索。例如审计人员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对国有大型销售企业下属分公司负责人实行经济责任离任审计,要从战略的角度审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找出对企业效益影响最主要的相关因素:企业长期发展规划、国家政策因素影响、库存(存货)管理、销售量、销售价格、加油站数量与发展数量、加油站在营率、油库数量与在营率、进货数量与价格、销售费用管理以及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审视审计风险,以更好地实现审计目标,直接为提高企业效益服务。

以风险为出发点,以企业高风险领域为评价重点。风险导向审计最为主要的就是风险,在这之中以了解审计单位与环境为主要主要任务,在这之中还包括了审计单位的性质、目前行业状况,未来目标导向、内部控制等诸多方面。审计人员在进行大中型企业经营风险导向审计时,要以企业高风险领域为评价重点,主要运用立体观察方式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经营方式、内部管理机制等进行判断,将经营风险纳入审计风险评价中去。如对国有大型销售企业的风险导向经济责任审计,要综合考虑企业库存(存货)管理、进货数量与价格、加油站数量与发展数量、加油站在营率、油库数量与在营率、销售费用等。

通过例会制度实现风险预警牵制作用完善预警机制。在我国较多的大中型企业中风险管理部分已经形成了相互依赖的整体状态,将相关预警机制进行完善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中所存在的风险。完善预警机制也可以使企业中的管理者与员工共同承担风险,使相应的风险责任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整体。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将风险预警机制进行完全统一,但各企业都有一些类似风险预警办法,主要体现在:(1)企业领导班子会议(或办公会)。企业班子会议一般由企业班子成员参加,主要是对企业的经营重大经营决策、重大人事调整、重大投资项目等进行商议、讨论、决策,形成会议纪要。这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体现集体决策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一定的风险预警牵制及风险防范效果作用。(2)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会议。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会议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会议,参加会议的成员主要包括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主要业务部门经办人,原则上各企业每月(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在经济活动分析会议上它将系统分析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分析优势、劣势经营因素,提出下一步工作措施。(3)企业信息收集、传递机制。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都在努力建立一个良好的企业风险预警分析系统,希望能够预先防范经营风险的发生。如国有大型销售企业收集的信息数据包括本企业的近十年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包括成品油进、销售价格及数量、加油站座数等及同行业国内外竞争对手的信息。但由于我国企业领导人受任期(四年)政绩影响,企业信息收集、传递机制还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完善规范。

注重审前调查工作与流程控制。 在进行开展风险导向审计的活动中,可以有效将风险控制管理相关机构的内部运行进行决策前控制。特别是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参加阅读公司会议纪要、文件等了解企业运行情况,通过参加各种会议参与流程控制,这种方式对相关的风险评估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在风险导向审计中主要对了解设计单位的环境以及内部工作流程进行强调,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自始至终以风险分析和评估为导向,对相关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流程控制以及相关管理办法进行较为全面的测试与评价,这样可以对相关企业进行更为客观的评价,同时可以使财务报表中发生错误的几率降低到最小,这样有利于实施接下来的相关审计程序,也可以更方便提出相关建议与意见,有助于协助企业自身管理与内部风险控制,为企业自身增值,降低审计风险。

二、国有大中型企业风险导向审计中的棘手问题

我国相关理论体系尚未完备。现今在我国众多企业内部通常使用的都是国际统一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这份管理办法和美国国家反欺诈性财务报告委员会《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所提及的风险管理相关理论框架还未能全面使人们信服,这是因为管理办法中尚未具有较为严谨与科学的整体理论体系很难形成统一的理论作指导。我国现存的风险导向审计应用中,明确要求了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相关了解测试,然后形成对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整体评价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可以直接对发生错误的领域与方向进行确定,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相关风险审计进行评估。但就我国目前状况而言,尚未出台一种较为专业的框架理论作为依托,所以注册会计师仍然很难对审计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评估。我国审计人员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工作过程中,由于我国相关的政策法规尚未完善无法进行较为完备的处理其造成了可参考对比的规范依据不齐,审计人员的底气不足,风险导向审计效果较差。

众多企业风险导向审计意识淡薄。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工作尚未普及,审计人员还在熟悉、探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大部分企业的管理层还缺乏风险审计意识,对风险导向审计不甚了解,还未能积极、主动、系统地进行风险管理工作,对风险导向审计的意识薄弱。表现在部分企业领导层对风险管理重视不够,对风险导向审计的新方法更不感兴趣,抵触、不主动接受风险导向审计的观念;一些企业风险管理活动是间断不连续的,管理层对任期内政绩考虑得多,对其他关联事项考虑少;有些企业只顾眼前利益,对安全、环保治理项目不考虑不重视等诸多因素,将会给企业的未来发展造成巨大风险。

企业管理框架尚未完善。 在我国众多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框架治理问题,例如:缺少风险控制部门、风险承担者不明、相关部门推卸责任、缺少相关制约机制等。这就导致我过企业无法将企业中的风险管理上升到一定高度。

企业审计人员未将风险导线审计程序合理利用。单签我国理论界对风险导向审计程序的开发研究程度还不够,很多企业在审计实践中进行风险导向分析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大部分审计工作人员都是根据审计程序表中的审计当年度前数与以前年度审定数作简单比较外加计算相关综合性财务比率再对相关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由于相关审计人员对行业分析了解不够透彻,就导致无法采用因素分析、回归分析和各类调查表综合分析。国外在这方面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探讨,国内也陆续出现了先进的风险导向分析性审计程序,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探讨和应用。

企业中缺乏风险导向审计人才。通常情况下,企业中的风险导向审计人员要求较高,进行工作时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发展战略眼光,更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关于企业中管理、财务、营销、人事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同时风险控制分析也需要具有一定经验。现今企业中的审计人员普遍业务水平较低,在计算机应用、知识广度、防范风险意识等方面较为匮乏。这就导致较多审计人员无法对相关企业进行合理审计,从而导致审计效率低下。能开展风险导向审计的跨专业复合型审计人才很少,企业的风险管理人员特别是风险导向审计人员严重不足。

三、 风险导向审计的对策

完善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体系,提升审计地位。 风险导向审计与早期查错具有较大区别,审计的主要重点是事前监督,主要将风险管理设为中心服务于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亚洲金融风暴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风险审计理论体系的成熟与发展,逐渐风险管理在企业中的相关重要性也开始被政府等相关部门普遍接受。企业中的内部审计主要是通过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转型,把一部分内部审计工作纳入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之中,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也在企业成立了风险防控领导小组,从而提升了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独立性。我国各级审计人员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在审计行业内、外的努力和国家政策制定部门、司法机构的共同作用下,推动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的逐步完善。

更新观念,提高企业风险意识。开展企业风险导向审计,首先要求企业班子及中层以上管理层要对以往的就观念进行转变,不断增加相关风险管理意识,在适当的时间内将风险导向审计移动到最主要的位置上来,目的是为了正确的将风险与利益的关系进行有效控制,将企业的发展与未来走向作为根本目标,将企业中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进行完善,形成由企业最高决策层直接负责、系统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主动做风险导向审计的推动者,积极宣传推行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促使企业领导层树立和接受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并取得大力支持,在企业尝试开展风险导向审计项目,不断总结提高,做风险导向审计的宣传者、践行者,促进提高企业整体的风险意识。

加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预警机制。就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中现有的风险管理主要体现在班子会、党政联席会、经济活动分析会等集体决策(讨论)会议,内部控制、风险预警机制尚不完善。内部审计是是公司治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企业的治理与监督、检查、评价、分析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在正常工作中應当对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复核并证实信息是否可靠并符合相关法律政策和程序,并协助相关的管理者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等提供相应的防范治理风险保证书。因此,审计部门应在尽可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都介入参与企业经营发展的各关键环节,在参与风险评估工作时,应当协助管理层将企业风险管理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不断内部监管方式改革,抓住重点,帮助完善公司风险预警机制。

提高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对于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目前我国的风险导向审计工作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审计人员应当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为复合型人才,要在日常工作中特别关心企业战略目标和面临风险时,根据风险导向的思路,将风险控制措施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相结合。因此,审计人员一方面要加强学习企业战略、业务、财务等与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要努力学习与内审工作相关的法律、金融、管理、工程知识、IT技术等,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勇于开拓并探索性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审计任务,实现防风险、促发展、为企业增值服务的目的。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石油分公司)

猜你喜欢

导向风险管理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如何缴费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偏向”不是好导向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