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对叶圣陶文学教育思想的新认识

2015-01-20冯丽娟

文教资料 2014年27期
关键词:叶圣陶文学作品语感

冯丽娟

(宁夏大学 人文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试论对叶圣陶文学教育思想的新认识

冯丽娟

(宁夏大学 人文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出于对实际的需要,叶圣陶先生虽重视文学教育,却未将文学教育放在语文教育的中心地位,但也提出了培植欣赏文学能力的重要性、坚持涵泳和体味的综合感受及注重积累生活经验、培养敏锐的语感和善找作品留白、理解作者精魂等重要的文学教育思想,对今天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叶圣陶 文学教育思想 新认识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编辑和语言学家。他的一生大半时间都致力于语文教育,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卓著。他的文学教育思想立足于语文教育思想当中,具有较强的体系性。他充分认识到文学教育的特殊性,强调培植欣赏文学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对于文学教育也提出了一些相当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对今天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对于文学教育的定位

(一)肯定文学教育的价值

文学作品具有强大的触及灵魂的精神力量,它为人们提供广阔而深刻的生活图景的同时,使人们受到审美熏陶、达到对人生的体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一千次地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可见,文学教育具有巨大作用,而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期从事文学创作实践和语文教育实践的现代作家,如鲁迅、茅盾、胡适、朱自清等人很早就认识到了文学的教育作用,倡导要加强学校的文学教育,把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作为文学家兼教育家的叶圣陶先生也从来没有轻视过文学的教育价值,他很早就指出:“人们最高精神的连锁是文学,使无数弱小的心团结而为大心,是文学独具的力量。文学能穿透黑暗,迎接光明,使人们抛弃卑鄙与浅薄,趋向高尚和精深。”[1]“一个人即不为文艺家,也需具有欣赏文艺的能力。”[2]他在《略读指导举隅》前言中说道:“国文教育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由此可见叶老对文学教育的重视。

(二)出于实际需要,并未将文学教育置于语文教育的中心地位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纵观叶圣陶先生的整个语文教育思想,语文学习的实用主义色彩浓厚,他虽然重视文学教育,但并没有将其置于中心地位。他始终认为:“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3]语文教学当中的阅读和写作多半是为了以后的生活而为之的。因此,对于中学的语文教学,他关注的首要之处在于应付生活的实际需要。他认为:“国文包括的范围很广,文学只是其中较小的范围”[3]阅读、写作是人人必需的技能,对于中学生而言,虽然文学作品的阅读必不可少,但是中学生没有必要从事文学创作。因此,中小学生的学习目标重点应该是: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和写作文字的技能。在1940年的《六年一贯制中学国文课程标准》中,叶圣陶先生指出:要使学生“养成阅读书籍之习惯,培植欣赏文学之能力”,并且要“诱发文学上创作之能力”,在课文比例上,提出“小说诗歌及戏剧为纯文学,必渐有深造而后能欣赏,故取递增办法”[3]。由此可见,他把文学欣赏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特殊部分,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各个时代、各个方面的生活,培养他们的思想品德;将纯文学置于普通文与应用文之上,因此也在教材的编选当中降低了文学作品的比重而选入了很大一部分议论文、说明文等实用文章。

二、文学教育的具体思想

(一)逐层递进的文学教育思想

叶圣陶在《略读指导举隅》前言中将“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作为国文教育的一大目标,在达到欣赏目标之后,他又为学习者指出了——鉴赏,这一文学欣赏的更高层次。

1.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阅读,达到欣赏的水平。

艺术的价值在于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而文学属于艺术范畴。所以,在文学教育当中,个性化的自主阅读是文学教育的基础。叶圣陶先生说:“要有真切的印象,还得自己去阅读作品。”[3]唯有学生主动地、自由地阅读原著,才能获得对文学作品的真切印象和独特的内心感受。而“所谓欣赏,第一步还在透彻了解整篇文章,没有一点含糊,没有一点误会才行。然后再进一步体会作者意念发展的途径及其辛苦经营的动力。体会而有所得,那踌躇满志,与作者完成一篇作品的时候不相上下;这就是欣赏,这就是有了欣赏的能力。”[3]可见,叶圣陶主张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阅读,真正品味文学作品,透彻、无含糊地理解作品的形象,这就是达到了欣赏的地步。但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随时指点和诱导,切忌逐句讲解,因为逐句讲解便会剥夺学生运用心力品味文学作品的机会。

2.认真读作品,达到鉴赏的地步。

好的文学作品就如同采矿,只有真正地亲自动手挖掘,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和汗水,才会找到晶莹剔透的宝石。叶圣陶说:“读一篇文学作品不仅要认真地读,还要研究、考察。”[3]一篇作品是好是坏,判断的理由是什么?只有这样不断地质疑、考察和探究才能够走上文艺鉴赏的途径。他还强调:“好的文艺作品值得一回又一回地阅读,它不仅能给你一点赏美的兴趣,也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面发展。”如果看着作品而不仔细挖掘、研究,那么你的思想情感就不会有提升、有飞跃。换句话说,即使那是一座矿山,你也看不到绚丽的宝石。

(二)坚持综合感受,注重涵泳和体味

文学作品是作家以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人生体验呈现出来的。读者只有调动起全部感官,以自身的生命感受、生活积累和社会经验对其进行“再度体验”,才能深切理解其中意蕴。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学这东西,尤其是诗歌,不但要分析的研究,还要综合的感受。所谓感受,就是读者的心和诗人的心起了共鸣,仿佛诗人说的正是读者自己的话,诗人宣泄的正是读者自己的感情似的。”[3]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实质是一种交融碰撞的过程,是阅读主体在感受、欣赏文学作品这个客体的过程中的一种交流与沟通。这就要求文学教育重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培养他们的综合感受。朱自清先生说:“感觉的享受似乎是直接的、本能的,即使是字面儿的影像所引起的感觉,也还多少有这种情形,……至于意义的欣赏,得靠综合诸感觉的想象力,这个得有长期的教养才行。”[3]这就要求文学教学偏重涵泳和体味。“因为文学和其他艺术制作一样,内容和形式分不开来,要了解它就得面对它本身,涵泳得深,体味得切,才能有所得;如果不面对它本身,而只凭‘提要’、‘释义’的方法来了解它,那就无论如何隔膜一层,得不到真正的了解”。也就是说,在读一篇精彩的文章时,通过反复的涵咏体会,能够领略其中韵味,达到与作者心灵的相通,这就是有了欣赏的能力。并且在综合感受的同时,善于分析研究,随时运用思考和判断,接着选择要点记忆,这样才能有所收获。所以,在文学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更要善于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的意义世界中,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涵泳、体味等,获得对作品的意义认识,达到对作品的欣赏和体悟。

(三)积累生活经验,培养敏锐语感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领悟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文学作品意蕴丰富,作者的表达“既是从旨趣到符号”,读者的努力自然是“从符号到旨趣”。所以,透彻了解语言文字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和情味才可以接近作者的旨趣。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文艺鉴赏还是得从透彻的了解语言文字入手。”[2]要了解语言文字,单靠通常的翻查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从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通感’”。他在《文艺作品鉴赏》这篇文章中讲道:夏丏尊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讲到语感:“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可见,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要用生活经验去对付的,生活经验愈丰富,愈能够咀嚼其中的意味”。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好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四)寻找作品留白,理解作者精魂

古人常说:“留白天地宽。”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中国的国画讲究留白,文学作品也讲究留白。文本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空白的位置,给予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给人意犹未尽之感。我们在读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或者剧本,一般只注意它的故事情节,如果情节变化曲折,就感兴趣,读过之后也只记住它的故事。但是未曾明白故事只是迹象,依据那迹象,作者表达的深刻的人生哲理、社会批判或者丰富的美感体验才是他们真正所要传达给我们的精魂。就像叶圣陶所说:“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3]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凭着故事情节,逐一追求作者要说而没有明白说出来的意思,才会与作者的精神相通。要与作者的精神想通,就“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作家在文学创作时总是伴随着合理的想象的,所以读者在阅读时也就需要借助想象来理解作品的内容。别林斯基说:“在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我们品味文学作品,目的就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如果拘于有迹象的文字,而抛荒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至多只能够欣赏一半;有时连一半也欣赏不到,因为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只有驱遣我们的想象力才能和作者的心灵相契合。

三、叶圣陶的文学教育思想对当下文学教育的启示

文学作品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美感培育功能。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使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道德水平和审美情趣。文学对人的这种教育功能不容忽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阐述的语文课程目标中的“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开拓、发现·创新”五大目标的具体内容就进一步明晰了文学教育的特征,也进一步明确了文学教育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当下语文课堂中的文学教育普遍存在问题:

第一,中学生普遍对文学名著的阅读不感兴趣,尤其是四大名著,感觉很枯燥。原因是:这一代孩子从小阅读资源比较丰富,看得更多的是漫画书籍,在他们的审美阅读概念中,很难接受全是文字的书籍。第二,对于选入教材当中名著篇目,例如鲁迅等大家的文章,思想性太强;《项链》、《装在套子里的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作品所反映的内容距离现在的时代太遥远,学生没有相应的具体语境和环境感知,也无丰富的生活经验召唤体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自然学习起来也就感觉比较枯燥难懂。第三,当前的文学教学课堂中多注重所谓多媒体技术、问题教学等的技术分析,教学形式也多注重文章脉络的把握、故事情节的梳理,而放弃文学作品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总是悬在文学的上空,未真正贴近文学教学层面,导致语文课程本来具有的文化功能流失。第四,课堂教学过加分注重理性知识的传授,削弱了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忽视了许多语文课程中文学作品的具体形象性和阅读中表达个人感受的独特性等。

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叶圣陶先生的文学教育思想,对当下的文学教学有如下启示:

(一)选择贴近时代的作品,培养文学兴趣

1989年,于漪老师在《爱的事业》一文中说:“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欲望。”当下的学生为什么会对选入课本当中的文学作品不感兴趣,原因就在于选入课本的文章已远离了学生生活的时代,学生对作品传达的思想情感的来由和根源很陌生,理解起来也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从下手,导致的结果便是:台上老师讲解口吐白沫,台下学生听讲昏昏欲睡。既不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又不符合其阅读的心理特点。叶圣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认为:“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理的学科。”不仅提议改革教材和教学内容,而且依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亲自编写课本,在试验中推进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国文的兴趣。1932年和1934年完成了两套《国语课本》,分别是为初小学生和高小学生编写的,这些课本中的文章都注重趣味性。1924年,与顾颉刚合编《除中国与教科书》按照“文学读本”的思路选文。1938年又与夏丏尊合作编写了《国文百八讲》,将文话、文选、文法修辞、练习融为一体,使全书成为一个严谨整体,文学作品的教学也依次进行。

在当下倡导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号召下,我们是否也应该选择一些与当地的实际相关的文学作品供孩子们阅读?或者选择一些时代性较强的、能反映当代中学生生活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所了解到的、所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如:郭敬明、韩寒等的作品。这也是文学作品,也能够培养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可以在读这些小说的过程中先培养起兴趣和习惯,掌握一些鉴赏的方法,然后开始阅读我们的古典名著估计情形就会大不相同。

(二)坚持自主阅读,在实际教学中注重体味涵泳

所谓自主阅读,就是学生在自我感知文本的同时要有自己个性化的见解和主张。《语文课程标准(试验)》明确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运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讲,在阅读过程中要大胆讲出自己的感受,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并在不脱离文本的前提下,倡导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同时,要将文学作品上成一节有趣味的语文课,还得采用叶圣陶先生的“体味涵泳”策略,真正从语言文字入手体味中国文学中固有的智慧、感性、经验、个性、想象力、道德感、原创力、审美意识、生命理想、生存世界等,从而真正得到文学审美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体悟。

(三)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重视文学作品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

语感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包括语音感受、语义感受、语意色彩的感受等。语感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理念中要求:“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要积累语言就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自我感知,以自我认知为前提积累适合自己运用的语言,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在此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语言整体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感受、品味、揣摩、意会,接受语言所蕴含的情感、思想、情操的熏陶,从而建立自己的语感系统。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多读、多体味。最后,在对语言的揣摩和体味中更深切的体会汉语言文字所表达出来的文学艺术的魅力,即从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中升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更高层次的认识,达到熏陶感染的目的,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结语

文学中渗透着民族文化的特质,凝结着作者的审美感情,而文学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这种审美情感的培养,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形象中感受文学的魅力,提高思想道德认识和对人生的体悟。这比那种耳提面命的思想道德教育说教,要更加深入和扎实,也可能更加持久和内在。所以,我们更应该学习叶圣陶先生提出的而文学教学思想,重视文学教育在培养和熏陶学生优美情感方面的作用,改进文学教育方式和方法,让文学更好地为语文课堂服务。

[1]金生鈜.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717.

[2]叶圣陶.文艺谈·十[M].叶圣陶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22.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叶圣陶.叶圣陶集第十六卷:六年一贯制中学国文课程标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36-37.

[5]杜草雨.叶圣陶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58.

猜你喜欢

叶圣陶文学作品语感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霜的工作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