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恍惚”的道探析

2015-01-20邵晓林

文教资料 2014年27期
关键词:无物道德经谓之

邵晓林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老子“恍惚”的道探析

邵晓林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老子的道包容天地,是万物之始、之母,它神秘、神妙、妙不可言。本文从“恍惚”入手,以说明“恍惚”是对道存在状态的描述。其中的“有物有象”乃是道“恍惚”状态的推演之物,它们同样处于不断地流变之中。通过对“象”的溯源,得到道并非是超越时空的本体的结论。道是语言内部的一个永远无法圆满的漏洞,而反来说“恍惚”是对它最合适的描述。

老子 道 恍惚 象

综观《道德经》,老子其实并不是要探究道是什么,而更加侧重道之用。道是先天地而生的混沌,它的存在不容置疑,也不需要讨论,重要的是在道存在的前提下,万物如何存在。所以在这个角度上说,老子并非是所谓消极避世,满口虚无,自然而然的。他是真正从生之背面看向正面的人,是有热心肠的冷酷之人。

老子没有执著于何为道,因此在何为道的问题上留下了余地。它神秘,神妙,妙不可言,不能被人把握,但依然有迹可循。郑振伟在《道家与原始思维》中说:“當人類尚未有獨立意識的意識,內外或主客是完全同一的,也就是一種主客未分的狀態。這是一種原始的無意識狀態,仿如初生嬰兒的精神狀態,《老子》謂之‘恍惚’。”①恍惚可能就是理解道为何的一把钥匙。

一、老子的道是恍惚的

《道德经》中有两段关于道恍惚的描述:

视之不见曰夷,听之不闻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泯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復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静,其静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载,以此。

以此两段,道不可说,不可名,不可状,始于无,归于无,混而为一,齐众生,在幽深之处稍有显现,虽不可描述,但确实存在。恍惚一词基本上已经把老子的道说尽了。

(一)恍惚是对道存在状态的描述

恍惚本就是对疾速消失,微妙不可测的状态的描述,主要的侧重点在忽。恍,说文做怳,狂之貌,从心。忽,忘也,从心。杨树达《词诠》“忽,倏也,表动作之疾速时用。”毛居正《增修互注禮部韻略》中“忽,呼骨切,倐忽又滅也,輕也,忘也……”。《道德经》中对道的描述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反者,道之动。”以此,道本是处在不断的变易之中。用恍惚来描述道的存在状态,再合适不过了。具体说来,道之恍惚,不可定也。王弼注恍惚,“不可得而定也”,老子河上公注恍惚“道之于万物,独恍惚往来,而无所定也”。定,安也,安,静也。它来来往往而不停止,倏来倏亡而无所停留。由此,道不会凝固为某个具有物理性质的东西。道不定名,不定形。道可道,非常道也。道在天地存在之前就已经存在,“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为天地之母,自在自为,不受干扰。道乃混成,混混沌沌,恍恍惚惚,不知道如何形容。勉强才谓之道。道之恍惚,不可得也。“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得,行有所得也。得到,拥有。道无形无名,混沌恍惚,怎可握而有之?老子河上公注恍惚,“一忽忽恍恍,若存若亡,不可见之也”;徐梵澄《老子臆解》“微、希、夷谓其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触,换言之,非识感所得着”。②这就切断了人与道之间的联系。作为靠感知觉存在的人,除却了感知觉,又如何把握世界。道之恍惚,不可系也。王弼注恍惚“无形不系之叹”。“系”说文:“细丝也,象束丝之形”。来无影去无踪,道不定形,乃至于无形。它于万物无碍,万物亦与它无碍,它不系于任何具体的事物,乃至与万物连轻微的联系都不能有。又重复了道没有物理属性,与不定相对,与不可得相对。

以恍惚描述的道,是一个复归于无的循环。徐梵澄认为,“名言相状,皆非此物也。名之名之,而终非也,则‘復归于无物’。”即葛瑞汉所言,“言语的问题并非在于根本不合适,而是它们总是不合适;只有每个不恰当的表达都被往其他方向偏离的对立面所平衡,这才能帮助我们接近于道。”③这是从语言层面上,从结果,即有名,向万物之母处推演,去掉所有非道,最后所得,仍然是混沌,是恍惚,是无。但是,抛开语言层面,当道进入用的阶段,无并不代表无物,虚无,什么也没有。再看“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在这里,老子并不是在说无,而是在说虚,或者是空。梅勒的《〈道德经〉的哲学》中的第一章《如何阅读〈道德经〉》就是找到了“谷”,以“谷”统观老子的思想和哲学。“我循着谷,第一个结果是推论出它是一个消极的、中空的和无形式的意象,因而谷代表了现实化之前的空。”④“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当道进入用,它最后要复归的无并不是本来的抽象的道,而是中空,或者是中虚的一种状态。不管是中虚的山谷,还是流动无形的河水,或者是刚出生的婴儿和充满母性生殖崇拜的玄牝之门,这些拥有空和虚的可以被描述的存在体,都可以被看成是道复归的地方。从这些复归之处,再重新进入循环系统,生生不息。这个循环中的道是一个幻影,一个幻觉,如徐梵澄所言,是柏拉图认为的真理在巨石上的影子。这个晃动的影子,不会干涉任何事情,也就是无为以及自然而然。因此天地可以长久,谷神不死,绵绵若存。在此动态之中的道,是谓恍惚。

处在恍惚状态中的道,无可定名,无可定形,亦无可言说。它从消失中来,即从无中来,又回到消失中去,即复归于无。自在自为而绵绵不绝,周行不殆。

如此,以恍惚为存在状态的道,又该如何把握呢?

(二)恍惚中的“有物有象”

恍惚亦可作感觉讲,毛居正《增修互注礼部韵略》:“班固叙传造计抄忽,刘徳曰,忽蜘蛛网者也,又荒忽,惚□,惚亦作曶,曶扬雄传神心曶恍,法言作恍惚,赋云蚃曶如神,蚃曶神速貌,恍惚微眇不测貌,又心志惝罔也……”由此,恍惚与人心志相关。与人心志有关的恍惚,即是对道恍惚存在状态的感知。倏忽而至倏忽而逝。强谓之曰恍惚。本于人的存在绝缘的道,与人同处一个世界的不同维度的道。老子勉强描述一下它的存在状态,即人对道的体察可以归为两个字,恍惚。它是老子个人对道存在状态的感受,通过感受对道本来状态的把握。若有若无,似有似无。在这似有似无的状态中,“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物,说文,万物也。是具体的存在体,可感可观可闻。象,说文,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象形。《尚书》中“予欲观古人之象”,这里的象已经不是大象了,而是外界事物在记忆里的投射,一个模糊的印象或者是感受。因此,象又引申为模仿,效法,仿拟以及想象,如《韩非子》中“人希言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按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所以,应该是先有物,才能有象。象是物的模拟,是模拟之后的记忆,是记忆的凝固即图像。但是老子却说“无物之象”。象是存在的,或者说是在恍惚中道的显现。老子河上公注“一无物质,而为万物设形象也。”这句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相对,逼近道的第一显现一,而万物由一而来。一是抽象的数字,或者说是对混沌和无的描述。但是万物由此而来,即“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就再次进入老子设好的逻辑轨道。那象也就具有了先于万物的第一性,而物反而在其后了。老子河上公注“其中有象”,“道唯忽恍无形,其中独有万物法象。”法象,《子夏易传》,“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管子》“天之道满而不溢,盛而不衰,明主法象天道,故贵而不骄,富而不奢,行理而不惰。”由上可知,所谓法象,是效法天象的意思。而“其中独有万物法象”的意思应该是,其中有万物需要效法的象,这个象并非是天象,或者说是自然现象,人间万象,而是前面所说到的,从无,从一,从三所生的象,具有先于物的第一性的象。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也讨论到这个问题,他说“有人根据王弼注,以为原本当是‘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句在先,‘惚兮恍兮,其中有象’二句应在后。这是‘物生而有象’的说法。却不知道老子偏要说‘象生而后有物’。他前文曾说‘无物之象’可以作证。老子的意思大概以为先有一种‘无物之象’,后来从这些法象上渐渐生出万物来。”⑤可以看出胡适应该也是借鉴过老子河上公注的。对于物先于象还是象先于物的问题,在不久之前还是立场的问题。但是现在看来,所谓的象和物,都是在老子内循环中的一环,它们都在自己合适的位子上,而离了恍惚的道,单独看物和象,那也没有意义了。总体来说,象和物是从道推演出来的,是猜测,也同样模糊不清,或许它们仅仅存在于恍惚的状态之中,似是而非,似非而是,若有若无,若存若不存。就像是不能第二次踏进的河水,永远都在流变之中。这才是道以及,道的显现物和象的恍惚存在状态。

二、以恍惚状态存在的道是超时空的吗

徐梵澄在《老子臆解》中说:“此意亦通于易系:‘见乃谓之象。’老氏未尝否定存在。谓恍惚中有象有物。不见其首尾后先,第谓‘不见’之耳。由是亦与绝对之‘虚无主义’(nihilism)不同,亦与‘心有境物’之说异撰。仍可以王辅嗣之语解之曰:‘老子是(言)有者也。”⑥他的主要辅助论是“见乃谓之象”,既然道可以被看见或者是显现,那它就是在说存在的东西,而不是超时空的东西。所以,他进一步认为“谓首尾后先不可得,是综合观于空间、时间,空无际,时亦无穷也。若谓因生缘起,则因无限,缘亦无尽也。是于纠极皆不可知,于人生有尽之时空内,得其今之少分而已矣。”⑦他进一步把道放进了时间空间之内,排除了它是超时空的可能。

首先还是“象”的问题,因为老子中只有这两段不那么抽象,聊起了人可以把握的物和象的问题,并且设定了一个不稳定的背景,恍惚。“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正义》:“《易》卦者写万物之形象。”《尚氏学》;“凡《易》辞无不从象生。韩宣子适鲁,不曰见《周易》。而曰‘见《易象》与《鲁春秋》’,诚意‘《易》者,象也’,‘象者,像也’,言万物虽多,而八卦无不像之也。 ‘像’,俗字,《释文》:孟、京、虞、董、姚还作‘象’。”⑧由上象是指卦象像万物之象。而观卦象就可以反观万物之象。“见乃谓之象”出自《系辞上传》“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⑨说《周易》体现着阴阳变化生物生息的变化。这里的象指的是变化所显示出来的表象,“《集解》引荀爽曰:‘谓日月星辰,光见在天而成象也……’”。总结一下,周易中的象是可见的,不管是卜筮结果呈现的卦象,还是已经凝固其上的天象、地象、人象、众生象。那此象是“无物之象”“其中有象”的象吗?如果是,无物之象似乎也可以解释得通。所以,继续讨论,《易传》的成书年代以及它们之间是否有影响关系,才能确定。因为以上的讨论借助的是约汉代的老子河上公注。但是,本人还是倾向于,象是道的推演物,它是恍惚幽冥之中先于物的存在,是道链条上一环。

那道就超时空了么?成为了本体?并不是。老子的道,并非是天道轮回,也不是自然之道,也不是四时变化之道。它是一个言语的行为,是语言内部的一个不能自我完善的内部现象。无法表达清楚,只能无限接近的语言上的一个漏洞。它就是那个东西,但是无法表述。它可以附着在天道轮回上,自然之道上,四时变化上。仅此而已。

而恍惚,应该是最恰当的描述。

注释:

①郑振伟.道家与原始思维.汉学研究,2002.19(2):114.

②徐梵澄.老子臆解.中华书局,1988:19.

③葛瑞汉著.张海宴译.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20.

④汉斯—格奥尔格·梅勒著.刘增光译.道德经的哲学——一个德国人眼中的老子.人民出版社,2010:12.

⑤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东方出版社,1996:70.

⑥徐梵澄.老子臆解.中华书局,1988:19.

⑦徐梵澄.老子臆解.中华书局,1988:19-20.

⑧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406-407.

⑨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92.

[1]徐梵澄.老子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王卞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王弼注.老子道德经[M].上海:上海书店,1986.

[4]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5]葛瑞汉著.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汉斯—格奥尔格·梅勒.道德经的哲学——一个德国人眼中的老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7]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8]姜金元.大象无形——老子美学思想与中国文学本体论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9]郑振伟.道家与原始思维[J].汉学研究,2002(19)

[10]毛居正.增修互注禮部韻略[M].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1]卜商.子夏易傳[M].周易清通志堂經解本.

[12]管仲.管子[M].四部叢刊景宋本.

[13]杨树达.词诠[M].北京:中华书局,1978.

猜你喜欢

无物道德经谓之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何 芳
Using Contemporary Logic to Analyze Pre-Qin Logic*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o” and “Implement” in Translation
从“世间无物非草书”浅探当代需要的艺术精神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无物我对待的诗意栖居——评黎族舞蹈诗《五指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