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现策略

2015-01-20吴红梅

文教资料 2014年27期
关键词:综合性形式活动

吴红梅

(南京高淳外国语学校,江苏 南京 211300)

试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现策略

吴红梅

(南京高淳外国语学校,江苏 南京 211300)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改的一个亮点,是语文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划整统一,对语文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课改十多年来,语文综合性学习并没有如当初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如火如荼地开展,究其原因有很多。本文仅就教学策略的层面,对如何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效率作探究。

初中语文 综合性学习 活动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1]从中不难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其实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它以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为基点,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调动学生主体创造性解决问题,有机地将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融为一体,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而真正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从本质上讲,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归根结底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本文以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为例,对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一活动的教学功能做研讨。

一、正确认识活动的意义

自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施以来,不少教师对于活动的理解存在偏差。有的教师认为只要由活动主宰课堂、气氛热闹、活跃就实践了新课改理念,教学思维始终停留在诸如“这堂课有没有开展活动”、“开展了几次活动”等问题上,忽略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而是通过活动感知、体验、分析、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现行中考体制下,由于教学成绩和升学率的压力,一些教师认为综合性学习太过浪费时间,因而不敢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实践,这些都造成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很难有大的作为,更别说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了。

二、准确把握活动的性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2]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明白,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姓“语”的。这就决定了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语文能力。

令人遗憾的是,在当下的综合性学习课堂上,我们却能时常看到许多非语文现象的发生。一些老师只注重了课堂的综合性,将语文学习和科学、历史、生物、地理甚至美术、音乐、舞蹈、摄影等相关学科糅合在一起,成了一锅大杂烩,形成了颇有特色的“科学探索”、“生物揭秘”、“地理探险”课。这些借助“综合”的外衣,严重脱离“语文味”的活动,严重违背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初衷,偏离了新课标的要求。《课标》虽然提倡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在内容上的综合,但无论语文与其他学科综合的程度如何,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三、精准定位活动角色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必须明确师生角色的精准定位。教师是活动的主导,扮演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是思考者、探索者、发现者,掌握学习与实践的主动权。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活动,并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和独特的视角观察社会现象,思考、分析、研究各种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显著特征之一。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导致学生成为参加活动的工具。

四、选择恰当的活动形式

“综合性学习”教学是一种活动教学方式,是实现语文课教学目标的方式和手段,教师在设计每个活动时,必须思考和明确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落脚点和活动的价值在哪里,要从活动的“质”上思考、取舍,选择恰当的活动形式。

1.从学习目标出发优选活动形式。教学方式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手段,是为完成学习任务服务的,每节课学习目标、任务不同,所设计的活动方式也应不同。语文教师在选择活动形式之前,应该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并以此为出发点,从众多活动形式中选择一种或几种最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活动形式,确保有效实现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

比如在开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让世界充满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围绕学习目标“感悟‘爱’、学会‘爱’”,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活动形式:一是收集“爱”的故事;二是讲述“爱”的故事;三是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爱”的感受;四是听听“爱”的歌曲;五是写写“爱”的启发。整个活动的形式就是学生听说读写的发展过程,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从开始准备到结尾评价,侧重了活动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2.从学习内容出发优选活动形式。活动课学习目标,是通过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实现的,教师应根据具体学习内容选择最有效、最合适的活动形式,如学习主题是知人论世的,可以选择情景模拟、交流感受等活动形式;学习内容是事物说明、知识介绍,可选择实物展示、社会调查等活动形式。

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围绕“黄河”,我让学生结合历史、地理、美术、音乐,甚至利用影视、戏剧等相关资源,选出了图片展示、诗歌朗诵、歌唱、影视、戏剧表演等几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欣赏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伟景观,领略了黄河的气势礴磅,理解了黄河是孕育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母亲河,明白了黄河环保的伟大意义。

3.从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出发优选活动形式。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要真正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尊重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心理规律、学习能力、心理发展水平等。如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进入中学,还保留小学生的许多学习特点,可以多选择形象直观、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如模拟表演、讲故事、视频展示甚至社会实践等;八年级学生年龄一般在13岁左右,心理学家称这个年龄段为“危险期”,男生容易傲慢、好斗,女生则容易分心,应多选择一些能激发兴趣、较能集中注意力的活动,如辩论、小组竞赛等活动形式;九年级学生独立意识增强,面对升学压力,他们的体验意识和求知欲表现较强烈,对调查活动、戏剧表演等活动比较感兴趣。

如教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马的世界》综合性学习时,我带领学生参观了“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通过参观、调查、采访,亲自体验,学生把自己实践活动成果以汇报的形式展示出来:有的是投影、速写、观察日记,有的介绍有关马的科普知识。正是这种实地参观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完成任务,效果很好。不仅大大调动了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还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将语文知识与周围生活相联系的能力,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起劲。

五、优化活动的方案

活动方案的基本项目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形式、活动过程、活动成果、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对策,等等。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首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拟订适合学生的活动计划,要深入把握,灵活地处理教材并补充一些新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之余,拓展课外知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相信学生。同时,老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发挥引路的作用。具体而言,在活动的三个阶段中,教师首先要确定每次活动的主题和活动目标,并为活动的开展做好前期的铺垫工作,引领学生逐步进入情景。其次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难题,并注意问题的生成性,及时调整学习活动的内容和方向。最后是总结交流,教师要引领学生分析活动的成败得失,从而为下次的活动开展积累丰富的经验,还要引导学生在总结交流中学会分析和思考,学会寻找方法解决问题。

六、精选活动的素材

为追求综合性学习的实效性,活动中,一些教师会利用文本、数字、网络、自然、社会、人文资源等创设活动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这些资源都可以被称为活动素材。活动素材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活动目标的实现。教师在选择活动素材时既要紧扣教材又要贴近生活。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最基本的依据,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所选活动素材要与重要的知识和活动主题密切相关。教师应该看到现实生活对学生的影响是多元的,语文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所接触的生活实际,特别是他们有浓厚兴趣的东西。把这些东西作为生活素材纳入到教学中,让他们觉得语文课来源于活生生的生活,让他们在语文课上感悟到“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就有多大”的真正内涵。

七、积极策划全员参与

教学中任何活动的组织都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全体学生全面参与到活动过程中。要达到全员、全面参与,除了前面提到的选择活动形式、优化活动设计外,教师还要善于联系学生的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自然合理地提出富有趣味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或者有意设置障碍,引起自我挑战,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控课堂中的各种情况。积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探索热情更高涨,参与热情随之提高。

八、多元而准确的评价

评价过程是学习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对于学习效果检验的重要标准。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是综合性学习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时时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时刻调整,以发展的眼光,从多个角度、多方面看待每一个学生,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首先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3],力求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恰如其分的评价和激励,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尊、自信中快乐成长,以此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喜爱之情。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意评价的准确性,让学生在评价中知道成功、不足之处,找到自己下一步努力的方向,真正落实“以评价促发展”的教学理念[4]。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积极转变观念,不断地摸索和实践,在把握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开发多种资源,利用各种途径,丰富课堂形式,通过活动实践的不断积累和优化,使语文综合性学习变得越来越趣味盎然、精彩纷呈,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M].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综合性形式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
综合性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