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趣的实验》教后
2015-01-20孟晓殝
孟晓殝
习作指导中,我们常常想进行这样的尝试 ,带着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次有趣的游戏,或是做一个神奇的实验,然后将这次活动过程写下来,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活动中获取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对于这类题材的指导,往往是课堂上玩得很热闹,学生却并不一定掌握写作的方法。如何让学生既玩得兴致盎然,又能满载而归,这需要教师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在《一次有趣的实验》一课中,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 明确学习任务:读例文,做实验、学方法
同学们听说这堂习作课要做实验,个个兴奋不已。上课伊始,我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但也注意不让导致学生过分兴奋,过分关注实验本身,从而忽略了语文学习任务。基于以上考虑,一上课,我就宣布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读读例文,做做实验,学习方法。这样一来,明确了方向,下面的每个实验步骤都能紧紧围绕习作学习任务推进。这是一节习作课,应重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二、 将例文还原为生活、带至学生身边。
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要开始实验,而我却不慌不忙地要求学生先认真读读例文,从例文中找找实验要准备哪些材料?实验分哪几步进行?学生耐着性子从例文中圈出实验材料,画出实验步骤。而我,则根据学生的口述,将实验材料一一备齐。
在这个步骤中,教师将例文中的文字还原为鲜活的生活,并指导学生投入实验。学生在实验操作时反复研读对照例文,不仅读懂了例文,也为下一步领悟、归纳写作方法做好了准备。
三、 从实验、观察和阅读的综合实践中凝练方法
实验材料备齐了,接下来要开始实验了。我请一位学生上台协助实验,要求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实验者的动作,并记在脑袋里。这是一个摩擦产生静电的实验。根据例文,要将塑料尺子在衣服上摩擦,然后靠近碎纸片,吸起纸片。
第一个女生上台来,她很腼腆,将尺子在衣服上蹭了两下,慢慢靠近碎纸片,纸片没有被吸起来。我趁热打铁,立刻请几位学生讲述了她的实验动作,然后表扬了他们的观察力。为什么实验没有成功?是不是没有严格按照例文来操作?引导学生再次认真默读了例文,发现文中要求的是“不停地摩擦”,然后“快速地靠近碎纸片”,这两个细节,第一个实验的同学都没有做到。
第二个男生上来了,他将塑料尺子使劲地在衣服上摩擦,然后赶紧靠近纸片,两片碎纸吸在了尺子上,一会儿又掉了下去。实验成功了!此时,我重复了同样的问题:“这个同学是怎么做的呢?先怎么做的?接着是怎么做的?”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将自己观察到的动作,有顺序地、细致具体地说了出来。我又提醒学生回忆:“纸片吸在尺子上是什么样子的?”“先吸在尺子上,很快又掉了下来。”有学生站起来说。
接下来的几个学生按照同样的步骤进行实验,都成功了。每一次实验过后,我都请学生说说实验者的动作和碎纸吸附在尺子上的样子。既然是一次实验,就一定会得到一些结论,学到一些科学知识。纸片为什么能吸起来,学生从例文中找到了科学原理。课堂上的实验过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这不是一堂科学课,而是一堂习作课。在这一过程中,全班学生积极参与,人人兴致勃勃地观察、思考表达,是一项综合训练。实验结束后,我带着学生理清了写作思路。突出了三个重点:按照实验的顺序来写;把实验者的动作写具体;介绍一下实验的原理。
四、 从多个角度进行口头表述练习
了解了写作思路,我要求学生回忆整堂课的实验过程,按照三个重点,各自小声地说说实验
过程,进行口头作文。在进行全班交流时,我分别要求实验者和观察者进行口述。
第一个参加实验的女生是这样说的:“我第一个上台,拿起尺子在自己的衣服上来回摩擦着,尺子在衣服上发出‘嚓嚓的声音。然后我拿起尺子,停顿了一下,靠近纸片,纸片没有吸起来,哎,实验失败了!我心里真是懊恼极了!”一个没有参加实验的男生,认真复述了实验过程:“马宏宇自信地走上讲台,他使劲地将尺子在衣服上摩擦着,然后很快地将尺子靠近纸片。两个碎纸片一下子被吸在了尺子上,过了三秒钟又掉了下来。全班同学都欢呼起来!这可真是太神奇了!”
口述时,学生将实验者和观察者全部考虑在内:作为实验者能细致地说清自己的动作和当时成功或失败时真实的心理感受;观察者能以第三方进行表述,并关注了班里其他同学的表现,这样引导学生从多个不同角度进行表述,拓展了学生表达的方式。
五、 强调精确的用词
学生在口头表述时,我认真聆听,及时引导学生对用词推敲、选择,力求更精准。如学生反复观察后将“使劲地摩擦”修正为“不停地摩擦”;将“靠过去”改为“快速地靠过去”;将“我停顿了一下”调整为“我迟疑了一下”。在口述时,注意修正提炼,就为准确、流畅的书面写作做好了准备。
实验完成后,学生小声进行了口述。这样做,的确能关注到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进行了实践。但在自我口述完成后,若再进行同桌互说,说给同桌听的时候,再进行口头修改;听同桌说的时候,认真学习对方的优点。这样一来,既有自我练习,又有伙伴交流,口头练习或许会更扎实,更透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用词选句的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南京国际实验小学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