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西之间

2015-01-19杰拉德·雷蒙德

译林 2014年2期
关键词:中式音乐剧蝴蝶

〔美国〕杰拉德·雷蒙德

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1957年出生于洛杉矶,著名美国华裔剧作家。

黄哲伦先后就读于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在斯坦福大学就读期间就写出了处女作《新移民》(FOB,1980),并得以公开上演。此后的《蝴蝶君》(M. Butterfly,1988)为黄哲伦赢得1988年度托尼奖,并奠定了他在美国戏剧界的地位。其他剧作还有:《家庭挚爱》(Family Devotions,1981)、《舞蹈与铁路》(The Dance and the Railroad,1981)、《富贵关系》(Rich Relations,1986)、《面值》(Face Value,1993)、《金童》(Golden Child,1998)以及《黄面孔》(Yellow Face,2007)等。

黄哲伦在戏剧界屡获大奖,其中包括奥比奖、托尼奖和普利策奖。除话剧外,他也参与音乐剧、歌剧和电影的编剧工作,作品曾经夺得美国唱片界的最高奖——格莱美奖。2011年,舞台喜剧《中式英语》(Chinglish)再次大获成功,票房创造了芝加哥古德曼剧场80多年来的新高。《中式英语》随后打进百老汇,一时好评如潮,更是被《时代周刊》评为百老汇2011年度十佳话剧/音乐剧。

《中式英语》讲述了一位美国商人丹尼尔来中国推销其传统家族生意——招牌制作时的离奇经历,黄哲伦在剧中探讨了翻译、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以及中美关系。以下是美国《观点杂志》记者杰拉德·雷蒙德对黄哲伦的专访。

《中式英语》来源于你访问中国的经历吗?

在过去的五六年间我经常访问中国。我第一次去中国是在1993年,但近来由于中国对百老汇音乐剧很感兴趣,我就去得频繁一点。他们会邀请我参与他们的音乐剧,虽然没有什么结果,但这给了我一个机会了解正在发展变化的中国。有一次我访问了一个全新的艺术中心,一切都美轮美奂——意大利瓷砖、巴西红木、日本音响系统,但却有很多翻译得很糟糕的指示牌,例如“残疾人卫生间”(The Handicapped Restroom)被翻译为“畸形人卫生间”(Deformed Mans Toilet)。我就想写一部关于如何在当今中国做生意的戏剧,有一点像电影《大亨游戏》,但本剧的重点在于语言,因为我觉得语言障碍才是最大的障碍。

你会说汉语吗?

事实上不会。我在大学时学习过汉语,但我说的其实是福建话,我外婆所用的方言。当我想做一部双语戏剧的时候,我找到了香港的独立剧作家庄梅岩(Candace Chong)来帮我做一些翻译工作,她是歌剧《中山逸仙》的作者,最近人气飙升。

你如何评价《中式英语》?

我认为本剧是关于人们如何在不同的层面上相互误解的。最浅显的层次是语言,我们几乎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即使我们能够理解对方的语言,但有时候由于文化和价值观的不同,我们所认为的最基本的东西也会不一样。一个臭名昭著的美国企业在中国会变成一个大明星,而那仅仅是因为中国人听说过这个企业。同样,我认为在旧世界的文化里面,不仅仅在亚洲,也包括欧洲,婚姻是一种制度,以至于在整个婚姻当中你不会期望和配偶拥有浪漫的爱情。在美国,我们会想,哦,你爱上了某人,浪漫的爱,你可能会渴望往前发展一步,建立不平常的关系。所以像爱、诚实这些东西,我们认为是最基本的东西,其实有着不同的文化阐释。

你把《中式英语》的场景设定在中国的省会城市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

作为一个美国人,我好像对贵州有着一种特别亲近的情感。位于四川和湖南之间的贵州其实是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之一,同时它也是正处于发展变化中的省份。贵阳有400万人口,但只有大约500个外国人住在贵阳。《中式英语》的主人公是一个来自美国中西部的美国白人,他不是来自纽约或者洛杉矶,所以我想让他去一个中国中西部的城市来平衡。当然在剧中,他没有选择去其他大都市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他的个人历史。

与《蝴蝶君》一样,《中式英语》描述了中国和西方的交流。这两部戏剧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蝴蝶君》23年前已经上演了。芝加哥的很多评论都认为《中式英语》是《蝴蝶君》的续集。我理解这一点,但我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我想写的其实就是一部由于语言交流错位而引起误会的喜剧,在创作的过程中我是带着许多个人疑问的。就我个人而言,与小时候相比,我对中国的印象已经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中式英语》的写作使我意识到事实上我对中国有着非常复杂的情感。中国有很多让我欣赏的东西,但也有让我感到不安的东西,所以就有了《中式英语》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白人来到亚洲,爱上了一个亚洲女人,发生了很多意料之外的事。但是《蝴蝶君》的技巧在于使观众蒙在鼓里——宋丽玲其实是个男人,我们需要蒙蔽观众两个小时。如果说这两者有关系的话,那就是《中式英语》的技巧在于透明。因为有英语翻译,观众能理解演员所有的对话,但不是每个角色都知道他们在台上说的中文台词是什么意思。

你对中美关系的未来有什么看法?

我听说在2015年至2025年间,中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我想战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坏主意,所以我们必须接受这一点并且在如何成为好的合作伙伴和互相尊重方面做出明智的选择。美国和中国都太以自我为中心了,要使中美双方从对方的立场来思考确实是个挑战,但是我们必须这样做。美国不能摧毁中国,中国也不能摧毁美国,所以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共存的方式。我越来越觉得,特别是最近,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自由市场理念和经济理论的国家,政府干涉得越少,经济就越好,因为政府有时会把一切搞坏。中国有着强大的集中经济规划,政府几乎参与了一切经济领域,所以中国在过去的20年间取得了令人惊讶的经济增长。现在看起来,在未来的10年中国的经济会持续增长,然后会减速。我们的看法是政府干涉得越少,经济就发展得越好,这怎么来解释中国的经济增长呢?这是非常有趣的政治矛盾。

你认为中国的崛起对亚裔美国人有什么影响?

我小时候从来没想到中国会变得这么酷。中国崛起对亚裔美国人来说当然有益,但是世事无常,我在我的《黄面孔》里面写到了这一点。希望中美两国在未来的二三十年能继续保持良好的关系。上帝保佑,千万不要,但是万一中美之间有战争或者说经济摩擦,如同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和日本的关系一样,我们(亚裔美国人)将首先成为受害者。

当你在中国的时候,他们是如何看待你的?

我现在去中国比较频繁,他们知道我在美国做什么。我总是感觉到他们会想“你不会说汉语”,“作为中国人你太逊了”,有人会让我很尴尬,但也有人以我为傲。尽管我是个海外华人,因为我是汉族,所以我还被认为是中国人。这有点种族主义色彩在里面,但这也有好处。

你的新剧又在百老汇上演,你的写作计划是什么?

在《金童》和《黄面孔》之间的10年里我没有写作。现在我又回来了,很激动。我感觉我对《黄面孔》有话要说,所以就写了《中式英语》。《黄面孔》表达了我对多元文化主义的看法,现在我对我们身处的新国际时代更感兴趣。我眼下感兴趣的戏剧有两部,一部是关于美国在菲律宾的殖民时代,因为我个人经历与菲律宾有很多交集,但我从来没有写过这一点。美国不认为自己是殖民者,很多人已经忘记了那个时代。另外,我在做一部关于周采芹(演员)的戏剧,是根据她的传记创作的。她的形象出现在《金童》里,出现在伦敦,她是《蝴蝶君》里的陈小姐,那就是我想做这个戏剧的原因。

《中式英语》的写作能帮助你理解你开始写作时的疑惑吗?

我发现我对中国崛起的感觉是复杂而矛盾的。我现在比刚动笔写这部剧时更加迷恋中国,更加了解中国的崛起对世界的重大意义和中国的内部事务如何与美国息息相关。尽管我要进入下一个写作阶段——菲律宾,但是我依然对中美关系题材很感兴趣,让我们拭目以待吧。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式音乐剧蝴蝶
新·中式生活美学Chinese NewAge
最美中式酒店,你去过几个?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音乐剧新闻
近期国内歌剧/ 音乐剧演出预告
为了蝴蝶
捉蝴蝶
中式烹饪营养与健康
捉蝴蝶
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