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悬吊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

2015-01-19王英飞

中国医药导报 2015年29期
关键词:直肠开腹根治术

王英飞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普外一科,辽宁辽阳 111000

直肠癌作为消化系统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以及年轻化趋势[1],占大肠癌总发病率的60%~70%[2],严重影响的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的生理心理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目前临床上对于直肠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同时,术前、术后的化疗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手术治疗的效果[3]。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腹腔镜以其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等优势在临床上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及认可[4]。因此,本研究选择辽阳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52 例,并采用外悬吊法腹腔镜根治术进行治疗,旨在能够进一步提高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腹腔镜在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 年7 月~2014 年1 月我院收治的97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 例,女39 例,年龄42~78 岁,平均(57.93±9.18)岁。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经术前病理学活检或纤维结直肠镜确诊为直肠癌。肿瘤大小:1.1~5.2 cm,平均(3.08±1.06)cm。 高分化52例,中-低分化45 例;TNM 分期:Ⅰ~Ⅱ期43 例,Ⅲ期54 例;Dixon 手术63 例,Miles 手术34 例。 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 例)和研究组(52 例)。对照组,男27例,女18 例;平均年龄为(57.39±10.21)岁;平均肿瘤大小为(3.02±1.10)cm;高分化22 例,中-低分化23 例;TNM 分期:Ⅰ~Ⅱ期18 例,Ⅲ期27 例。 研究组,男31例,女21 例;平均年龄为(58.06±9.01)岁;平均肿瘤大小为(3.12±0.98)cm;高分化30 例,中-低分化22 例;TNM 分期:Ⅰ~Ⅱ期25 例,Ⅲ期27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化及分期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活检明确诊断为直肠癌;②所有患者原发病灶均为直肠,且无转移发生;③愿意积极参与本研究治疗。 排除标准[5]:①患有严重门静脉高压和肝病史的患者;②术前有过放疗和化疗治疗的患者;③发生远处转移及肠梗阻症的患者; ④术前肝功能Child-Paugh 分级低于B 级的患者;⑤患有严重心、肾、肺等重要脏器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研究组患者采用外悬吊法腹腔镜直肠根治术进行治疗。具体方法:患者全麻后,取膀胱截石位,在脐上约1 cm 处建立气腹,压力维持在10~15 mmHg(1 mmHg=0.133 kPa), 置入10 mm Toracr 进行腹腔镜探查,明确肿瘤的具体位置和转移情况。 在脐部水平两侧腹,连同左右麦氏点分别建立操作孔,并置入5 cm Toracr,并与耻骨联合上方置入5 cm Toracr 及结扎带,以牵引直肠。 再分别于两侧锁骨中线平脐部分别置入5 cm Toracr。分离乙状结肠、游离乙状结肠、直肠系膜,并对双侧输尿管进行保护, 当肠系膜下动静脉显露出来时,在其根部进行夹闭及离断。 对盆筋膜脏层及壁层进行锐性分离,分别剪开骶骨筋膜和肛尾韧带,以及部分耻骨尾骨肌,将直肠系膜完整切除。 经肛门置入灌装吻合器,在镜下完成肠吻合。 术毕后常规腹腔置管引流。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手术具体方法除未置入腹腔镜外, 其他与研究组相同。两组患者术后常规给予镇痛及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术后预后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6]。术中相关指标包括: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 术后预后情况包括:镇痛时间、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肠梗阻以及肺部感染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 对数据进行分析, 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的比较(s)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的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例数 切口长度(cm)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研究组对照组52 45 4.68±0.52*14.16±3.53 65.82±9.37*108.39±24.21 137.15±42.26*159.88±51.13

2.2 两组患者术后预后情况的比较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镇痛时间、排气时间、 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预后情况的比较(d,s)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预后情况的比较(d,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例数 镇痛时间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研究组对照组52 45 2.27±0.76*3.46±0.62 2.41±0.76*2.93±0.57 3.47±1.09*6.03±1.36 12.03±3.26*16.25±3.31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采用外悬吊法腹腔镜直肠根治术的患者, 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 肠梗阻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3。

表3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我国直肠癌患者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成为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6-7]。由于直肠癌患者早期症状特异性较差,多于患者的饮食、遗传以及慢性炎性反应等因素相关。一般直肠癌患者多为高龄患者,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及肾功能不全等, 手术的耐受性较低,术后容易引发慢性疾病、 隐匿性疾病的急性发作,导致重要器官或组织系统的功能衰竭等,威胁患者的生命,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严重的影响[8]。传统临床上主要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该方法不仅创伤大,患者出血量及相关并发症均较多,患者预后并不理想[9]。尤其对老年患者来说,传统的开腹手术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10]。

自从1991 年Jacobs 首次报道成功运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方式切除结肠后,成为微创技术在结直肠手术道路上的里程碑,使得微创技术在结直肠外科领域中逐步开展起来,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多项随机临床试验的验证。随着腹腔镜外科手术的不断进步和微创观念的不断深入,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 有效性和美观性都得到了有利的证实[11]。 这种治疗方法的优势主要有术中局部解剖结构清晰,出血相对较少,术后疼痛感轻,胃肠功能恢复较快,出院较早以及机体免疫功能更好地保存等。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损伤较小,术后疼痛较轻,相关并发症较少,住院时间较短等特点[12]。 腹腔镜手术能够在狭小的腔隙内,对各个角度进行观察,从而获得更为清晰的手术野,促进了操作的准确性,提高了止血的彻底性,进而降低了患者术后疼痛的发生以及镇痛药物的使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13-16]。另外,由于腹腔镜的手术切口较小,从而降低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程度,对周围神经和血管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进而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7]。另外从美观角度出发, 因为外悬吊腹腔镜切口小,恢复好,瘢痕小,避免了传统开腹手术后患者留下长条瘢痕,更为美观,让患者更容易接受[18]。

我院结合直肠结构特点采用外悬吊技术, 使用结扎带在肿物近端结扎, 通过下腹穿刺孔悬吊于下腹壁,不但可以防止肿瘤在肠腔内种植转移,而且还可以充分展开结直肠系膜, 既有利于显露结直肠系膜根部,对于其根部血管展示有很大优势,又有利于暴露结直肠内外侧系膜。 该悬吊法不增加新的手术设备, 没有增加手术成本, 使术野显露有了明显改观,手术操作简化,手术时间缩短,手术费用减低。 本研究在下腹横切口切开皮肤, 沿腹白线纵行切开腹直肌,主要优点为术后切口疝的发生明显减少;不需要离断肌肉,创伤较小;术后疼痛轻,术后瘢痕不适感不明显,同时由于位置较低,衣着遮挡较为容易,美容性强。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长度、 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明显减少,镇痛时间、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而两组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肠梗阻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可见,外悬吊法腹腔镜直肠根治术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切口小、术中失血少、术后疼痛小、恢复快、在肿瘤治疗的根治性、安全性和远期生存率方面已达到与常规开腹手术相似的水平,并且其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 开展此项技术,明显减少了患者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该手术方式属于国内先进水平,在辽阳市尚属空白。 减少了转诊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和损失。该技术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备、实用性强,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新技术。 然而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虽然外悬吊法腹腔镜直肠根治术可以达到开腹手术的目的和疗效,但是由于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术前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一旦在术中出现任何异常情况或发生困难时,中转为开腹手术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主要手段[19]。 可见,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并不是相互独立,甚至对立的,而是以根治为最终目的两种手术方式,应该根据患者情况合理的使用[20]。

综上所述,外悬吊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促进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直肠癌治疗方案而进一步推广应用。

[1] 朱玉萍,冯海洋,刘卓,等.手辅助腹腔镜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对比研究[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4,3(4):257-230.

[2] 宋斌.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疗 效 比 较[J].新 乡 医学院学报,2013,30(3):221-222,226.

[3] 李懿,高勇,尚晓云.腹腔镜辅助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临 床 疗 效 比 较[J].现 代 医 药 卫 生,2014,30(23):3593-3594.

[4] 李太原,张海涛,刘东宁,等.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同期开腹手术近远期疗效的单中心对比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8(24):4341-4345.

[5] 成军,陈涛,李铮,等.金属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直肠癌梗阻[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6):506-508.

[6] 熊波,尹光平,冯连吉.开腹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分析[J].贵州医药,2014,38(12):1088-1089.

[7] 姚宏伟,修典荣,付卫,等.腹腔镜手术治疗可切除的结直肠癌伴肝转移的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14,52(12):919-923.

[8] 沈荐,李敏哲,杜燕夫,等.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与否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20(1):22-24,28.

[9] Baik SH,Gincherman M,Mutch MG,et al. Laparoscopic vs open resection for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comparison of perioperative outcomes and long-term survival [J]. Dis Colon Rectum,2011,54(1):6-14.

[10] 潘文君.外悬吊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78 例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4):88-89.

[11] 佟昕,谢艳敏.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术中配合[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6):574-576.

[12] 孟继红.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J].吉林医学,2012,33(32):7151-7152.

[13] 何正峰,曹胜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2(2):133-135.

[14] 唐滔,李德宁,吴高松,等.快速康复治疗模式对腹腔镜直肠癌患者价值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28):97-100.

[15] 胡筱壮.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4,17(12):984-985,992.

[16] 许钊荣,池畔.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分析[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3,12(6):477-480.

[17] 黄作勤,潘玉满,邱鹏.开腹直肠癌根治术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直肠癌老年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2):133-135.

[18] 蒋波,谢小亮,李恒.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疗效的Meta 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12):1395-1397.

[19] 张冲,任泽强,丁伟超,等.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3,33(9) :618-619.

[20] 底卫东,贺艳平,徐钧,等.直肠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 :57-59.

猜你喜欢

直肠开腹根治术
18F-FDG PET/CT在结直肠偶发局灶性18F-FDG摄取增高灶诊断中的价值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1 32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避免中转开腹的治疗体会
改良扩大根治术治疗合并感染的先天性耳瘘管48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