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用于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差错实践
2015-01-19杨安辉刘建华郭志军
杨安辉,刘建华,郭志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科,福建 莆田 351100)
品质管理圈(QCC)简称品管圈,主要是由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类似的基层人员为自发进行品质管理活动而组成的小组。它注重营造愉快、团结的团队氛围,鼓励每位圈员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身聪明才智,灵活运用各种统计方法,以全员参与的方式不断维护及改善工作现场。需特别强调的是,组圈人员必须是基层人员,中层及以上干部不得参加。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药物配置差错直接影响医院医疗安全。由于PIVAS 人员多、环节多、流程复杂、工作烦琐,易出差错,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模式来转变服务理念,增强责任意识,才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我院PIVAS 成立于2009 年4 月,由药学科主管、具有药学专业职称的药士(师)参与工作,为16 个病区日调配输液3 000 袋左右,平时在药物配置过程中确实存在配置差错问题。为此,该院尝试应用品管圈模式[1]来减少PIVAS 中的差错发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4 年4 月至9 月我院PIVAS 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在药物配置过程中发生差错的数据。药物配置管理系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研发的VER 1.1.0 版本。
1.2 方法[2]
1.2.1 组圈与主题选定
品管圈小组成员分别由PIVAS 审方组、库房组、排药组、冲配组、工勤组随机自愿组合12 名PIVAS 成员,负责人为辅导员,确定圈名为“亮点圈”。针对PIVAS 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3 个候选主题:“降低PIVAS 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差错件数”“降低药物的损耗率”“缩短输液送达病区的时间”。以评价法选定主题,分别以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作为评价项目对3 个候选主题进行打分,得分最高的“降低PIVAS 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差错件数”为本次QCC 活动的主题。以平均每周差错件数作为最终衡量指标。
1.2.2 计划拟订和现状把握
根据PIVAS 流程(见图1)收集2014 年4 月至9 月药物配置流程中各环节差错的数据,统计活动前平均每周配置差错件数(见表1)。对各环节的工作内容进行分析,确定容易发生差错的相关环节。依照“二八法则”,差错的主要表现有药品品项错误、药品数量错误、核对错误、批次错误、冲配错误,因此本次主题的改善重点即为这5 项指标。累计平均每周差错件数=该项指标平均每周差错件数+前几项指标平均每周差错件数;累计百分比=累计平均每周差错件数/总平均每周差错件数×100%。
图1 PIVAS 工作流程图
表1 “亮点圈”活动前差错数据分析
1.2.3 目标设定
改善后差错件数目标值为平均每周45.94 件。设定理由: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90.93 -(90.93 ×82.45% ×60%)=45.94 件(每周)。其中,改善重点是根据“二八法则”得出的累计百分比。圈能力可根据圈的实际情况设定,一般为50% ~100%;由于PIVAS 工作流程复杂,本圈为了加强圈员的信心,避免目标值过高,设为60%。
1.2.4 解析
通过特性要因分析,从人员、流程、药品、设备、环境等几方面分析,查找导致以上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见表2),寻求解决方法,全体圈员共选出7 条对策。
表2 差错原因分析
1.2.5 对策拟订与实施
根据上述差错原因,圈员们通过头脑风暴法,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依据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等依次拟订相应对策。
引入目视管理,减少差错发生[3]:放置“近期先用”“先拆先用”警示牌,对高危、多规格、相似药品标签处贴上对应图案以提醒,高危药品统一红底黑字,其余药品白底黑字,以示区别。在各岗位工作场所张贴工作职责与操作流程,并设有关键词提醒。
重视核对规程,落实各自职责:1)职责分开,操作者与核对者不能为同1 人。如排药前打印单病区《药品汇总单》由库房组人员发放,排药人员根据《药品汇总单》核对品项和数量后再进行单患者排药。2)流水式多环节核对。每道工序均安排人员对本流程结果进行核对,且核对人员不重复。1 袋输液从医嘱审方到配置成品下送到病区,需经6 个流程,共由6 个不同人员核对,确保输液成品零差错。3)采用核对倒逼法,落实差错责任。乙人尽职核对出甲人差错,即问责甲人;乙人未核对出甲人差错,被丙人核对出甲人差错,则问责乙人核对不尽职。4)改善核对区域环境,体现人文关怀。孕妇不适宜接触具有生物毒性药品,不宜承担核对工作,若要承担则应提供专用区域和专用座椅,让孕妇能舒适、专心地工作。5)病区退回的药品由库房专职人员归类上架,做好先用的标识。
制作各种登记本,完善登统计制度:PIVAS 的工作流程多、人员杂,一旦出现差错易互相推诿,因此可制作各种登记本,如交接班登记本、差错登记本、电话登记本和破损登记本等,将这些记录定期统计、张贴公示,并与绩效考核挂钩,可操作性强,效果明显。
对新进人员进行上岗培训:新进人员在熟悉工作制度、操作规范、岗位职责和易混淆药品介绍等(包括包装相似、药名相似、贵重药品目录等)的同时,对其实行考核准入制度;实习学生进行相应培训后,采用“一带一”学习模式,实行带教负责制度,其操作必须由带教老师在旁监督指导,同时由另一位药师进行核对,减少差错。
加强药品冲配管理,科学排班:1)对参与PIVAS 冲配的药师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灌输无菌观念。2)严格按“四查十对”操作。在冲配前,对有特殊标记的生物毒性、高危药品,冷藏药品要格外小心。冲配后,要将已抽空的安瓿和西林瓶置于排药框中随成品出仓备查;冷藏药品置于冰箱中,每天冲配前由值班人员取出放置排药框中,同时另有核对人员对冷藏药品及时盘点,发现账目不符时,马上倒查,及时排除差错。3)非整剂量药品冲配后,在药品名旁盖章确认加量,且将剩余药品留置加药注射器内以便核对。4)缩短持续配药时间。配置药物2 h 后,轮流休息20 min,以缓解精神高度集中带来的紧张、疲劳及重复性操作形成的思维定势,降低差错发生率[4]。
提高审方药师专业技术水平:审方药师应尽量安排中级职称以上的药师担任,若中级药师不够,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提高新药师的专业知识。利用先进、合理的用药软件,协助药师审方,节省审方时间,缓解药师的工作压力。
通过增强配液软件功能,满足日益提升的需求:标签标识清楚,确保计算机及标签上通用名、商品名同时可见。将特殊标识标注在标签上的特殊药品品名前,如将“★”标注在高危药品品名前,“◆”标注在细胞毒药品品名前;非整剂量药品在使用剂量下有“下划线”标识;在打印标签时按流程需求设置打印顺序,可按批次、病区、溶剂、主药等功能选择打印,增加批次框色和制作病区的标识牌,利用色差避免批次分错、病区混放现象;如遇医嘱停止的输液和不同病区的输液混在一起,则提示音响起,同时弹出对话框,提醒药师将该份药品拿出。
2 结果
2.1 有形成果
通过比较活动前后平均每周差错件数可见,药物在配置过程中的差错由活动前的平均每周90.93 件减少到平均每周31.51件,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31.51 -90.93)/(45.94 -90.93)×100% =132.07%。活动后平均每周差错件数见表1。
2.2 无形成果
实施“亮点圈”活动后,工作流程更加顺畅,全面提升了PIVAS的管理品质,增加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减少了医院PIVAS 的运营成本和医院的管理成本[5]。同时各圈员个人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圈员的自信心、责任心、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凝聚力等均有一定程度提高,详见图2,表明圈员能力提高,方向为正向。
图2 无形成果雷达图
2.3 资料标准化
制订差错登记统计制度,实习生、新进人员上岗培训制度,核对制度,药品退药、上架制度,排班与调班制度,并作为部门标准化文件,在日常工作流程中施行,以规范操作行为,减少差错。
2.4 改进
活动后期,针对有效的对策拟订方案,将其作为PIVAS 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优化纳入标准操作规程(SOP)中,在今后的工作流程中贯彻执行,并对活动中不完善之处进行总结,以期在今后活动中加以改进。
3 结语
QCC 模式强调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有效结合,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合理补充,可降低PIVAS 药品配置过程中的差错。同时,正是因为这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能使基层配置人员有机会接受训练,学习新的品管知识,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此外,需要注意的是,QCC 不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组圈、待问题解决后就将圈解散的,因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问题无处不在。QCC 属于常设性质,可将PIVAS药品配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个击破。
[1] 钟朝蒿. 品管圈实务[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9.
[2] 张幸国. 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
[3] 唐 勇,田继书,杨兴春,等. 目视管理在输血两人核对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3):754 -755.
[4] 刘 铮. PIVAS 缺陷管理与改进措施[J].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 519.
[5] 陈旭青,冷 静,陶瑛瑛,等. 品管圈在病区药房的应用[J]. 中国药业,2013,22(2):71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