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教学之“小见”

2015-01-17吕玲娜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酵母菌点石成金前置

吕玲娜

一、一双发现的眼睛

人们总是为理科科学的感性之美所打动,总惊叹于化学周期表的精美绝伦,总惊叹于数学曲线的完美无比,总认为那是科学,那是光。但是提到语文这门学科,很多人认为,语文是花,是感性的代名词,其实,语文也有理性的美。

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讲,任何语法意义都要有外在的语法形式,只是有的语法形式外在一些,有的语法形式内在一些。在梳理古代文言句式的时候,应该还给学生发现的机会。比如,“宾语前置句 ”的六个例子“豫州今欲何至、欲安所归乎、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籍何以至此、何辞为、莫不欲求忠以自为”,应该这样设计:这六个句子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是什么?

这样,学生就会对这些句子进行研究,从各个角度对句子进行思考,观察这些句子的共同点,也许在外观上没有相同的字样,但是有没有共同的词类呢?有没有相同的结构呢?

这样做,引导学生拥有发现的眼睛,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如果学生的思维活跃,那么他们探究出那朵规律之花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二、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做法

所谓,穷则思变,置之死地而后生。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如果每次都直接把正确的做法告诉他,就像一位母亲告诉年轻的女儿不要走那条错误的爱情之路一样,年轻的女儿是不会采纳她的意见的,同样,学生被动的接受也不会珍惜老师的建议。

对于文言文来讲,这种做法尤为明显。为什么一定要说这些句子是宾语前置?为什么一定是定语后置?就要让学生先走进死胡同,按照原有的顺序翻译不过来,撞上南墙之后,学生就会产生疑问,并且有求生的本能,要怎么做才能对。这时候,学生就是主动的询问者,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就能牢牢记住走过的错误的道路,很快就能掌握这种求生本领,事半功倍。

三、一种点石成金的能力

教师不再是纯理论地讲授、强硬地灌输知识,而是在学生自主梳理的过程中随时纠正,这个过程就是“点化”、点拨、升华。

一堆看似无关的材料,如何引导学生变凌乱为条理,变材料为规律,老师具有的点石成金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但是有的时候,这个点化的程度值得所有人进行思索。有的时候,点化得不够,就像是酵母菌用的不够多,面总是发不起来一样,学生是干着急,摸不着头绪;而更多的时候,是酵母菌用的太多了,面不费劲就发起来了,这时候,面就没有劲道了,发虚,发飘,一捏就剩下一小团。

所以,这个点化的程度要根据学情控制好,做到既能让学生“够”得着,又得让学生跳起来“够”。这样的点化,才是真正锻炼学生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个问题。endprint

猜你喜欢

酵母菌点石成金前置
“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中前置学习任务的设计
核磁共振对妊娠晚期子宫后壁前置胎盘的诊断效果分析
创意条形码
Exploring the link between educ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教育和气候变化之间有何联系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牛粪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碳源代谢分析
带前置功能的词形《 в сопоставлениис 》的结构与搭配
自媒体,高中生物前置性学习的“好帮手”
酵母菌感染,怎样才能不误诊?
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