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中的语文试卷讲评课初探
2015-01-17丁振伟
丁振伟
在高效课堂的探索中,大部分教师的视角都关注在新授课的教法方面。但是,在进入高三后,学生做试卷的量显著增多。往往每周都有一次周练或高考语文模拟试题训练。试题做了以后,试卷的讲评就显得异常重要。可是,试卷讲评课该如何上才能高效呢?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此类文章还不是很多。实际授课中,教师会发现,每题必讲当然不好。那么选讲的标准又该如何把握呢?如何避免试卷讲评的盲目性呢?怎样才能上好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呢?
一、讲评前认真阅卷,分析错题类型,做好数据统计工作
教师不阅卷就讲评是低效甚至无效的,不阅卷就不了解学生做题的真实情况,不认真阅卷就不知道学生在答题时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在认真阅卷的过程中,可以收集到学生对知识点的反馈信息,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因此,在上讲评课前,教师必须认真分析错题类型,推导学生犯错的原因,登记典型错题学生的名单,找出错误的病根,在备课时做好讲评的重点和难点的标注。讲评时到底该如何处理,都要心中有数。最好讲评课前在班上找不同层次的学生了解交谈一下,这样,在讲评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讲评的效果。
二、讲评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重难点,突出针对性
试卷中的试题难易不一,完全没有必要每题都讲。否则,一份试卷三节课都讲评不完,影响教学进度。既然教师在课前做好了数据统计工作,那么讲评时就没有必要面面俱到。教师可以根据数据,针对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难点问题以及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和技能进行精讲,突出讲评的针对性。在试卷讲评中,一般一节课重点讲评一两个知识点。这次讲评重点讲病句,下次就重点讲诗词鉴赏,再下次就突出文言文。总之,贪多嚼不烂。如果真能把一两个知识点在一节课讲清楚,那也相当不错了。要让学生真正做到“题不二错”,讲过的知识点要过手,达到讲一题、会一类的效果。
三、讲评中重点讲思路,讲方法,讲答题技巧
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情况:这道题会了,下次换个“马甲”,虽然还是这道题又不会了。关键是不懂得类型题的解法,所以,在高三讲评课上,应在讲评中重点讲思路,讲方法,讲答题技巧。答案重要,解题方法更重要。讲清楚答案,学生只会这一道题;讲清楚解题方法,学生会的是一类题。试题难度的加大,更是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必须帮助学生找到类型题的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技巧。例如,高考现代文大阅读是学生感觉很头疼的一类题,因为它在语文试卷中分值大、难度高、得分低。因此,要让学生做好现代文大阅读这一类题,教师在讲评中就要有针对性地指出:首先是要读懂文本,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其次领会作者在文中的主旨情感和观点态度;最后才是按方法解答题目。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读懂文本并答题得高分呢?那就是讲答题技巧。如,抓五段(领起段、中心段、过渡段、归旨段、结语段),看五句(总括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照应句),盯五词(时间词、空间词、情感词、标志词、反复使用的同义词),等等。通过这些答题技巧的使用,让学生在高考现代文大阅读上得高分。
四、讲评中注重同类题型的发散,做到举一反三
每次考试学生遇到的题都不一样,但题型是一样的,知识点是一样的,高考语文所考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教师就应该教学生明白类型题的解法。试题不同,可以随意变化题意、角度,在题设条件、问题的设问方式上千变万化,让学生眼花缭乱。教师在试卷讲评中,就要通过具体问题拓展延伸,把试题进行变化,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应变能力。例如,在讲评诗词鉴赏中的古诗意境型试题时,一般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在讲评时就可以告诉学生,它还可以这样提问“这首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或“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让学生明白,其实这些都是同一类题型,解题方法都是一样的。学生再遇到这一类题型时,就会心中有数,起到对此类题举一反三的效果。
五、讲评中注意学生的主体原则,不能教师唱独角戏
在平时的试卷讲评课上,教师都已经习惯了台上一个人讲,台下一群人听。但其实这是不符合高效课堂的思想的,效果也不理想。好多时候,教师讲得声嘶力竭,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结果下次考试遇到讲过的题,学生还是做不起。因此,教师在试卷讲评中,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原则,不能自己唱独角戏。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讲评课的主人。在试卷讲评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做教师,在讲评课前,提前通知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让他们承担一部分试题的讲解任务。每次讲解的学生要尽量不一样,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这样的效果更好。
总之,试卷讲评课是高三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如果教师能够在讲评中做到高效性,讲评课的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