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2015-01-17王德堂
王德堂
语文教学应回归到“以人文教育为本位”的呼唤,是当前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股最强音。的确,提倡人文精神,进行人文教育,是语文教育教学“阵痛”后的思索。在语文教学中倡导人文教育的理念,渗透人文教育,理应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和实践的必然选择。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告诫人们,迈向21世纪,请带好两本护照,一本是知识护照,一本是道德护照。人的品质取决于人文教育的品质,社会良知是靠人文教化长期培育并代代相传。那么,作为文化载体的母语,道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阵地,语文教育能为人文精神的培养做些什么呢?
文以载道,语文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富有丰厚的人文内涵,充满人性之美,是一门人文底蕴极为深厚的学科。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也就是通过语文的教学,引导学生感悟文学作品中蕴涵的人类智慧和情感,陶冶性情,塑造情操和品格气节,学会读书做人的道理。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应该在精神领域内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自由骋翔的浩瀚天地,极其有利于学生品格方面的完善和修养的提升。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正可以利用精华荟萃的语文教材和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形式,并通过各种途径,实施对“人”的灵魂的塑造。
现在,语文课堂被异化了,把精神关在了门外,把功利放在最重要、最显赫的位置。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在长久以来的评课标准的引导下,语文课没有个性,没有独立思考,为了高考,大家统一答案,统一思想,连说出来的话也统一了。从中,看不到鲜活的生命,个人的体验就更不用提了,学生又怎样去感知文学作品的精神世界呢?学生想象的翅膀折断了,他们过早地消失了童趣,在威逼利诱下学习,连做梦的兴趣都没有了,成为了一种容器,一种待加工的产品。他们找不到学习的乐趣,被高考折磨着,他们丧失了自主意识,沦为考试的奴隶,教育的人文意义也丧失殆尽了。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教育命题:中学应该承担“精神家园”的教育功能。中学阶段,正是人生的起始阶段,是人的个体生命的“童年”,与人类生命的“原始”时期有一种同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中学校园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是一个“精神之乡”,中学阶段就开始构筑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即使带有梦幻色彩,却也会为终生精神发展垫底,成为照耀人生旅程的精神之光,中学教育的影响会辐射到人的一生。
中学教育应该承担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的责任,中学语文就应该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的摇篮,那么中学语文教师就应该是中国社会思想的孵化器。在中小学所有的课程中,语文课所担负的传播人类和民族文化的功能是首屈一指的,而文化正是语文课的“内核”。语文课主要是通过人类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来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而这样的传承又主要是通过经典名著的阅读来实现的。所以中学语文必须摆脱“应试”模式,回归自己本来的职能。
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性,并把它作为一种规范,是语文教育本真的回归。但是,要能真正将新课标的理念转化为一种语文教育的自觉,语文教师首先自身必须具有丰富的人文修养。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对学生富有爱心、懂得尊重的人,因而才可以把教学活动的目的和过程的设计完全指向“人”的培养,并在语文知识的传授中积极引导学生去寻求生命的意义,才能够将完善学生的人格、将把学生培养成有良好教养的人当作学科教育的终极目标。比如,培养学生自尊自爱,具有为社会服务、为人类献身的精神,等等。可见,没有相当的人文素养、没有高尚的精神品格和积极的生活态度的教师,是很难胜任语文教学的重任的。
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语文教育,期待着人文精神的回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