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知教学与语文素质教育
2015-01-17罗阳
罗阳
一、情知教学博采众家之长,揭示了教学的本质
1982年,出现了以冷冉为代表的情知教学论。他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因素有两类:一类是情意因素,例如,学习动机、态度、情感、兴趣、意志等,这类因素构成感受——情绪——意志性格的过程;另一类是认知因素,例如,感知,想象、思维、记忆等,这类因素构成感知——思维——知识智慧的过程。上述这两个过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相互统一,称之为情知教学论。
情知教学论是对中外教学理论的批判继承和创新,它博采众家之长,以情意与认知相统一的观点,解释了教学的本质问题。情知教学论与各种教学论的不同之处,是它把教学心理化了。它借助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了人的情意因素(又可称为非智力因素)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在情知教学实践中,情意因素(非智力因素)和认知因素(智力因素)相统一,充分利用情意因素的动力作用去发挥认知因素的潜能,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效率、提高素质教育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情知教学的特点及其在中学语文素质教育中的运用
中学语文教师难当,语文课难教,中学生不重视语文,中、后进等生多,并且难以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未能把情意因素(非智力因素)和认知因素(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相互统一,学生的情意因素的动力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而以情知教学论为指导的情知教学,能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情感,唤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大面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教育的质量。
(一)在情知教学活动中培养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日本一位教育家曾说:“你想创造庸才吗?那很简单,就是让他对什么也不感兴趣。”心理学研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它是和人的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是在情知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向和途径,中学语文运用情知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中学生语文素质教育质量的目的。
1.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需要感,以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中学语文学习的目的教育,要贯串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每个单元,每篇课文,每一节课,教师都必须事先把教学目的要求、教学步骤、学习方法告诉学生。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了解学习目的及其价值后,就会激发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因而智力也就上了一个新台阶,语文素质也就提高了。
2.质疑问难,提出能够开拓学生思维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无疑则无思,无思则无以为学。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质疑,巧设问题,提出一些可开拓学生思维的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在生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达到传播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目的。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中学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达到叶圣陶先生指出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语文素质教育境界,教师就要把有关读写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掌握了某些读写的方法,就会增强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有效地进行读写训练,迅速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
4.让中学生在猎取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学习的上进心,产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最能使他们受到鼓舞,成为他们继续求知的动力。如果他们在语文的学习中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那么,他们以后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更高,学习的兴趣就会更浓;反之,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厌恶语文学习的心理。因此,语文教师要深入备课,精心设计教案,力求把每节课的内容讲透;同时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当学生在学习中每取得一个进步时,都要给以表扬、鼓励,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从而产生旺盛的学习动力。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行将传播知识、发展智能、思想品德教育熔为一炉的教学法。
情知教学的目标,强调以传播知识作为教学主线,重在发展智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学水平。知识是发展智能的基础,智能是获取知识的前提,而思想教育是寓于知识教育之中的。由知识化为思想观点,思想观点又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力。因此,知识、智能、思想教育三者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这三者的教学目标同时实现,才是高水平的教学。情知教学的目标,完全符合中学语文的性质和教学规律,也符合大语文教育、素质教育的观点。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知教学,就能全面完成语文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提高语文素质教育的整体水平。
(三)改变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法,实行以教师为主导与以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法,充分发挥师生双方之间教与学的能动作用。
情知教学强调破除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法,实行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教法。倡导民主教学,要求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教与学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为用,缺一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决定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选择教法、设计教学程序、启发、引导等方面,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是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自觉地参与学习活动、思维活跃、勇于探索等。
据此,实行情知教学,要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以下教学法比字词句、段落主题、写作特点、逐项分析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有更多的优点,有利于整体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教育的水平。
1.设情置境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引导、思考——讲授、总结、训练。
运用这一教法,教师导入新课的话要简洁、新鲜、富于情感而有趣,以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教态要亲切、自然,语言要力求做到声情并茂,绘声绘色,要尽量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点读导练法。
教学过程:点——读——导——练。点,即点出课文学习的重点、特点;读,即学生阅读课文,发现、领略教师点出的有关问题;导,即导讲,教师如导游带领游客游览名胜一样,带领学生游弋于课文之中,轻松愉快地鉴赏课文精妙之处,导讲语言要精练。
3.读议讲练法。
教学过程:学生自读——学生议论——教师精讲重点、难点——布置综合训练,加深理解。
4.导读自学释疑法。
教学过程:提出问题(提出导读提纲)——学生读书思考——组织学生讨论——教师精讲释疑——总结、训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