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突破高考文言文的方法与策略

2015-01-17李彪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多义实词虚词

李彪

在高考中,很多学生对文言文普遍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其实,只要稍稍作一点准备,就会发现,历年的高考都有一定的规律。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符合这一要求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和《资治通鉴》中的名段,以《孟子》《韩非子》为代表的先秦浅易文言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笔记文,以《梦溪笔谈》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说。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的时代主题。

如何使文言文复习事半功倍,这是不少高三学子所面临的问题。其实,学好文言文并非难事,只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1.反复诵读。

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古人是聪明的,幼童入学,教师并不多讲理论,而是让他们一遍一遍、踏踏实实地去将看上去一字不通的《三字经》、“四书”、“五经”等背得烂熟于心,文章的意思也自然明白了。由此可见,学习文言文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就是多读多诵,然后才能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

2.字词积累。

1)积累实词。新教学大纲规定中学阶段要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这些实词都在中学课本中出现过。复习时,本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可有针对性地复习课文,加深对一些实词的理解与记忆。接着可分类复习,按通假字、异读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同形异义、偏义复词等给实词归类,以此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多而不乱。在这几种类型中,一词多义的情况最多,但一般地说,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几个义项都是从本义引申而来,有密切的联系。

2)突破虚词。文言虚词是构成文言语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和兼词。虽然数量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在汉语的发展中变化大。复习虚词,可根据必考的18个虚词的义项和用法,在课文中去找相应的例子。常见的用法无需多讲,复习重点应放在不常用、难以掌握的用法上。

3)语法归纳。一篇文言文中,通假活用、前置后置、古今异义等弄得学生晕头转向,其实可以用归纳法将它们分类总结。可画一简表,将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疑问句、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变式句分门别类标在表中,这样一目了然,记忆起来就很容易了。

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1.喜爱文言,培养兴趣。

有些学生抱怨:今天不用文言文,干嘛去学“之乎者也”?此言差矣:首先,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承载形式之一,无论是医学、数学、天文、地理都是用文言文写成,流传至今。文言文是渊源流长的瑰丽财富,不懂它,就不能领略中国文化的古典深厚、搏大精妙。其次,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和典故绝大部分来自文言文,那些脍炙人口、词简意达的成语和典故皆来自文言文。再次,文言文中蕴涵丰富的生活哲理,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又能指导学生如何为人处世。

2.克服懒惰,“勤”字当头。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的苦和勤在学习文言文上尤为突出,经典的文章要全篇背诵,密密麻麻的注释要一一背会,频频出现的语法要条条掌握,没有“勤”是断然不行的。学习文言文最大的敌人是懒惰,只有勤背勤记勤写的学生才能学好它。

三、掌握得当的答题策略

文言文的阅读主要是理解,理解和分析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和难点,要想突破这个重点和难点,就要讲究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解答文言文试题,要做到两个通读,一个是要通读全文,一个是要通读全部试题。通读可以帮助考生整体上粗知文章大意,整体上了解这道题考的是什么。在通读的过程中,要留心实词、虚词、文言常识、文言句式等内容。通读以后,对文本和试题就有一个五六分的理解了,这时先不要急于做文后的实词和虚词题,要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因为这类试题的四个选项,有的是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分析、归纳,有的是对文章所叙复杂事实的概述和分析。一般情况下,这四个选项的排列顺序与阅读材料的行文顺序也是大概一致的,因此这四个选项可以成为再读文章时的“导引”,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在完成这道题的基础上,再做前面的几道题,就容易多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多义实词虚词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把握“虚词于构句达意之作用”
试论成都方言的社会称谓语
掌握文言文阅读中的“实”与“虚”
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实词词义猜想与推断
《锦瑟》赏析
“好+谓词性成分(V/VP)”的组合情况分析
高考文言实词释义的误区与对策
虚词使用五种错误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