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乐感培养探究
2015-01-17项慧敏
项慧敏
摘要:小学音乐课堂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形式化的东西,又如对新课标中的一些理念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等问题,都对学生乐感的培养造成了阻碍。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素质教育、提升乐感、加强实践教学、加强乐器的使用和训练以及抓住孩子们心理,开展个性化乐感培养教育等方式来提升对学生乐感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 乐感培养 问题 策略
一、影响小学音乐乐感培养的原因分析
(一)过于强调趣味,乐感培养走向偏离。新课标强调的是“以兴趣为动力”,“以兴趣为切入口”,可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课堂的趣味性,甚至有些哗众取宠的感觉,以至于背离了音乐本体,忽略了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及对音乐感悟力的培养。尽管课堂上的气氛很浓烈,学生们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被一些不必要的因素所吸引而造成偏离。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学生的乐感能力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因此,提升学生的乐感需要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而质量的提升不能够只注重形式忽视内容。
(二)对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理解上存在片面性。新课标明确指出:“软化学科边缘,增强对交叉学科的理解,对拓宽人文视野具有重要意义,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在培养学生的乐感中,多数教师并没有将音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就容易使学生感觉到音乐的飘渺性和虚无性,从而不能够更好地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从教育观念入手,加深素质教育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它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同时也是最能即时打动人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首先,教师要对新课标中提出的理念进行认真的研读和分析,力求能够对新课标中的理念做到全面把握,从而更好地运用到提升学生乐感的教学中来;其次,小学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对音乐课堂的原有看法,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动下更好地认识音乐,认识音乐教学,从而提升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继而提升自身的乐感能力。再次,素质教育不单单是理论上的教育,因此,教师需要将理论性的东西转化为实际的,能够有利于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的目的。
三、在实践课程中培养学生乐感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主动学习。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乐感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上的音乐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音乐的作用。学生不参与音乐实践就无法培养乐感。音乐课程实践的一个方面在音乐鉴赏课程上,如何上好实践课呢?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要在课前认真理解曲目的内涵和欣赏重点,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笔者在音乐鉴赏课经常会采用听、动作、歌唱、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切身体验音乐,但这些活动过程中,身为教师要少说,通过简单的提示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和想象。笔者在课前还会反复聆听曲目,对于重点片段,做好剪接,以避免课堂上手忙脚乱。其次,笔者认为好的视听器材也是上好音乐鉴赏课的重要途径,利用电脑多媒体等先进设备,让教学过程中更加生动形象。再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实际演唱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乐感。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开展班级演唱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将自己的拿手曲目表演出来,其他同学则需要做到认真听并提出建议等。在“找毛病”的过程中,学生的音乐知识可以得到强化,同时乐感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四、加强乐器的使用和训练
小学音乐课基本训练较多,有发声训练、节奏训练、听辩训练、声势训练、吹奏训练等等。首先,音乐课程实践环节的另一重点方面是将乐器引入音乐课堂。例如,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将葫芦丝引入了课堂教学当中,音乐课有了葫芦丝的伴奏,会极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习演奏感受和体会其中的音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乐感。加之葫芦丝造型美观,便于携带,价格适中,而且在演奏过程中气息流畅、演奏技巧容易掌握,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提升乐感。其次,将乐器引入小学音乐教育课堂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思想。通过葫芦丝教学,让学生学会通过葫芦丝来体验和表现音乐,这个过程也是学生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通过纯粹的旋律来体验音乐,表现音乐,让学生的联想力、发散性思维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将乐器引入小学音乐教育的课堂的真正目的是辅助音乐教学,为教学服务提供有力的服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所以加强乐器的引入将极大程度的优化小学音乐的课堂教育。再次,将乐器引入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训练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能够在兴趣爱好的引导下更好地学习乐器的使用原理,从而在反复的使用和练习中提升自身的乐感。
五、抓住孩子们心理,开展个性化乐感培养教育
小学时期是儿童开始学校生活的第一个阶段,孩子们在这个阶段正是学习和掌握各种基本技能的基本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虽然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鲜,但是他们缺乏耐力和对事情的持久性。结合心理学研究,抓住学生行为特点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感、提升乐感,进而加强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首先,笔者在教学实践当中,会根据孩子们贪玩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动起来,通过做游戏、舞蹈、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根据学生好奇心、接受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加入一些新的内容,让学生聆听一些与课程有关的曲目,扩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再次,根据学生自觉性和自律性差的特点,引用一些音乐口令或手势,用来规范学生的言行,保证课堂的学习氛围。最后,根据孩子们自我表现欲强的特点,进行“赏识教育”,主动征求孩子们的意见,采纳他们喜欢的上课方式。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现孩子们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办法,进行个性化教育,并将音乐融入到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逐渐培养学生的乐感,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同时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在不背离音乐本质的前提下转变教育模式,只有这样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才会有所提高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卢笛.中小学音乐教学法类型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4年.
[2]张乐意.从音乐审美心理角度对45篇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案例的分析报告[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3]刘杨庆子.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李瑞.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