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音乐课堂中情感体验的思考

2015-01-17傅美云

艺术评鉴 2014年23期
关键词:情感共鸣情感体验

傅美云

摘要:音乐是“音响”的艺术,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更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在音乐教学中要把丰富学生的情感放在总目标的首位,注重情感体验,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可见,音乐是灵魂的艺术,音乐是情感的极佳载体,音乐教学离不开情感,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学生的心。因此,音乐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体会音乐内在的情感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艺术满足,从而滋润学生的内心世界,陶冶学生的情操。

关键词:温馨愉悦 情感共鸣 情感内涵 情感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指人在活动中对待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情感教学既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教学目标赖以实现的重要手段。众所周知,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总是与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生活经历、自我素养及不同的需求密切相关。在教学活动中,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覆盖了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适时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努力地开发教学中的情感效能,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得到情感上的感染,情操上的陶冶。那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进行情感教学呢?

一、以情换情,建构温馨愉悦、平等和谐的音乐课堂

音乐课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更注重情感的交流、情绪的体验。音乐教师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理性知识的执行官,更是一个净化人类心灵的天使。当音乐教师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成为了朋友,音乐课堂会变得温馨愉悦、趣味精彩。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的那种教师”。由此可见,情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中。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调动所有的情绪细胞,走下讲台,关注学生的每一份情感,把热切的关怀流露在目光里,对学生多一份关心、多一份尊重、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同情、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情感的投入,用温暖的手去抚摸一下学生的头,用明朗的笑容去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这样不会失去威信,反而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任,学生会理解老师的一片真心,会接受老师的一腔热情,我们的音乐课堂也会成为一个充满情趣的、温馨愉悦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双方主动投入、相互吸引的情感交流的课堂。

二、以情影情,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影响学生情感共鸣的关键

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离开了可以使你激昂、感动的东西,音乐教育就失去了最有效的感染力。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要使学生感动,首先要教师感动。”也正如贺拉斯所说:“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容。同样,你自己得先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可见,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影响学生情感共鸣的关键,教师热爱音乐,才能带动学生一起在音乐的国度里畅游!因为只有爱音乐的教师才能更好地教会学生去感受音乐;只有真正欣赏音乐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去被音乐所感动。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在“说”上体现得动情;在“唱”上体现得深情;在“奏”上体现得形象;在“演”上体现得逼真;给学生一个听得着、看得见、体会和感受得到的情感境界,让他们的天性随着真情的流露自然而然地表现,从而牵动每一位学生的心。以笔者排练合唱《爱的人间》时的情景为例。由于经验的缺乏,我一味的强调音准、节奏、演唱技巧,缺少了课堂教学中多向的情感交流,一段时间下来学生根本就无心演唱,甚至到了应付的地步。此刻作为指挥者的我不知所措,好在一位热心的同事提醒了我。在接下来的排练中我把枯燥的练声曲赋予情感,然后在示范时自己先沉浸在乐曲那难以名状的感觉中。一个、两个……渐渐地所有同学都投入到了歌曲的意境中来,那似乎是一次圣殿中的洗礼,洗去了心灵上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的灰烬,洗出了自然的亮色和心灵的一片净土;又仿佛是一次母女般的交谈,那么亲切,那么真实,甚至超出了我所预计的。可见,教师的语言、体态的表演比起说教,更能使学生产生与音乐相应的想象,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影响学生情感共鸣的关键。

三、创设情境,拉近音乐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

为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能力,创设一定的意境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创设适当的环境气氛,拉近音乐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闻其声如见其人,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国歌》一课为例。我在同年级的两个班进行了不同的教学尝试。一个班我采用了传统的歌唱教学方式,先给学生放录音教唱,接着在黑板上讲解三连音,然后分析歌词等等,结果学生根本无心演唱,难点没解决,教学目标未完成。而在另一个班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观看革命烈士的英雄伟绩和天安门广场上神圣庄严的升旗仪式,然后把学生带到主席台前让学生亲自感受、体验,当国歌奏响,五星红旗伴随着朝阳徐徐升起时,同学们的眼睛里充满了激动的泪花。我相信,此时孩子们对于爱国主义已经有了更深地理解,这种体验对于学生心灵的震撼,远远超过在教室里一遍遍地教唱和讲解。可见,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往往能通过作品感受到作者曾经感受过的情感,因此适当加入一些与音乐表现内容一致的画面或声情并茂的解说以及创设与作品内容相吻合的情境,更容易抓住学生的“心”,使其对音乐中的角色产生亲切感,从而引发内心深处的情感,达到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的目的。

四、挖掘作品的情感内涵,帮助学生理解音乐

音乐课是一门情感的艺术课,音乐能使人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由于音乐通过乐音的高低、强弱,节奏的张弛等音响的变化,来进行概括性的表现,这就需要欣赏者对作品进行反复聆听,从中挖掘作品的情感内涵。在教学实践与日常生活中,我们多少会有这样的感触:某演奏家技巧无懈可击或某歌手音准、节奏十分准确,毫无问题,却引不起听者的情感共鸣。原因是表演者缺少情感体验,从而导致了艺术感染力的匮乏。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常会给学生讲一些音乐典故,使得他们在这些音乐小故事中了解音乐,并从导言、范唱、歌词的讲解、作者的生平、作品的时代等入手,以歌词为依托,以文学形象为指向,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特定的意境,从而引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最终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五、知识技能与情感体验两者之间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情感以认识为基础,知识越丰富,道理越深刻,情感就会越深厚。俗语说:“知之深,爱之切。” 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教师就应该对音乐表现的要素、作品的风格特征等作必要的分析与思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以引发学生健康的、有益于身心的情感体验。因此艺术的学习绝不能停留在感官愉悦阶段,只有以音乐知识技能为支撑,才能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去评价艺术作品,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在音乐教学中,虽然我们不能一味地只重音乐知识,而忽略情感体验,但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才能更好地把握音乐表现的各种要素,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因此在小学中高段唱歌教学中,要有普及性的技能训练内容,如吐字、发声、气息训练等,同时让学生多读文学作品,多听多看音像资料。众所周知,当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积累的东西越多,分析作品情感内涵的能力就会越强。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一起将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有机的整合,让学生用心去触摸歌曲的灵魂,从而在音乐的王国里展翅翱翔吧!

六、情感体验来自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人的情感经验来自于主动探索,要想孩子们更好地领悟音乐的情感以及深刻的内涵,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就应立足教材,设计一些学生乐于主动参与探索创新的音乐活动,从而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著名音乐评论家李凌在《音乐美学漫笔》中就说过:“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唱歌就是唱情,声音只是工具。”因此在歌唱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更多地自主参与歌曲的处理,有了自己的感受,歌声所流露出来的情感就会更真实、更动人。同时还要提供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行组成不同兴趣小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根据音乐进行探究合作。其实,学生与老师一样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我们不应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人类与生俱来的那种源于心灵深处的音乐感受本能,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推动音乐教学的情感化、艺术化,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创造欲望,为学生提供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更多的审美愉悦,培养高度理智与高涨情感相互平衡、协调发展的人才,是当今的音乐教育主题。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应让学生的心静下来,让他们真正用心去体验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让他们亲身去感受人生的美好,把音符和乐谱背后真正的含义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张之沧.艺术与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情感共鸣情感体验
情理和谐 成长相伴
如何通过朗读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巧读古诗词 趣用古诗词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谈音乐欣赏活动中学生情感体验的激发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消费热潮下新都市电影的审思
论治愈系插画的精神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