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研究
2015-01-17祁娟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党的十八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无比丰厚的民族文化根基,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当今社会主义新时代相结合的丰硕成果,因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研究意义深远,需要我们知意知行。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亲密关系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7-0189-02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傳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神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国家层面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笔者将从这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进一步的对比分析研究。
在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时,首先要强调的一点是,传统文化孕育于农耕社会,这就注定其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和狭隘的民族局限性,如强调身份等级等的问题。但是这里我们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摒弃了这些封建糟粕的优秀传统文化。其次要强调的是这三个层面也不是互不干涉、各自为政的,而是相互渗透,不分彼此的。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植根于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知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人”是基础,国家、社会、民族的意识都承载、渗透于“人”的意识之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的基本要求,其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爱国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报效国家”的忠君爱国、精忠报国思想一脉相承。爱国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传承,是一种文化的流传:“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临患不忘国”(《左传》)、“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臣轨·至忠章》)、“位卑未敢忘国忧”(陆游《病起书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志录》)、“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这些至理名言正是中华儿女爱国精神的缩影;爱国是个人最高的价值体现,是个人对自己祖国深深的依恋,渗透于我们民族发展历史的血液之中。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更是“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近代中国孙中山等仁人志士更是为国家民族的兴亡奔走。新中国成立以后,许多像钱学森一样的海外学子冲破重重阻力回国,投身祖国建设。因此,爱国思想植根于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正是在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才涌现出一代又一代无私奉献的人,使得我们的国家民族虽数经浩劫却依然可以重获新生。敬业、诚信、友善基于“自强不息、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文化思想。中华民族被誉为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这个勤劳勇敢体现在个人品格上就是敬业,追溯到传统文化就是自强不息,古语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昌黎先生集》),《老子·第三十三章》云:“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就是警示个人要勤奋、敬业。敬业也是良好个人素养的体现,更关系到国家经济的良好发展、物质基础的雄厚积累。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敬业精神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素质,也是民族实现腾飞的精神支柱。诚信,在传统文化中有“诚故信”(张载《正蒙·天道》)、“欲上下之信,唯至诚而已。”(程颐《周易程氏传》)还有一些古典文学名著如《三国》《水浒传》关于诚信的诠释都告诉我们,诚信是做人立世的基点,是社会的基石和立国的根本。《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则写道:“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贞观政要》中记载魏徵说:“德礼诚信,国之大纲。”诚信不单针对个人品德也是立国之本。到今天,习近平说:“传统文化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所以说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从个人交往到治国理政,在规范人的行为、稳定社会关系中起着不可比拟的作用,是传统文化留给后世的瑰宝之一。友善是一种对事、对人的态度。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进一步的还有“仁者爱人”,在孔子看来,要把人当作与自己同样看待,做到尊重别人,推己及人,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这样的友善观念难能可贵。《道德经》中还有“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传达出的恭敬与谦让,告诉世人怎么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以及与不同人交往的方式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不正是对传统文化中这种思想的继承发扬吗?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传承。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很大程度上是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对西方价值文化的吸收借鉴,但细细品味与传统文化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道家崇尚真实、自由、对人宽容,《庄子》中“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是何等的自由境界,就连儒家也不忘自由,《论语》有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告诉我们自由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墨家的“兼爱”“非攻”和佛家的“众生平等”思想说明“平等、公正、法治”并不是没有传统文化的影子,《管子·形势》中说“因天公平而无私,所以美与恶无所不覆;因地公平而无私,所以小与大无所不载。”《论语》中有“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墨子·尚贤上》中的“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可见这平等、公正古来有之。当然儒家的“仁”中也包含了平等思想,“仁”要求克制自己私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近代的谭嗣同还这样释义了平等,他将仁视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指出仁的本质是通,因为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因而也是平等的。法家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使现代的法治有了一定的渊源,《韩非子》中的“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管子》中的“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当然,古代的法治思想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但是法治的思想因子却流传下来。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再次升华。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更是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传统文化中“小康”“大同社会”的国家理想不可不提。其中“小康”当然低“大同”社会一级,《孟子》中所描述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以及《桃花源记》中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是对“小康”社会的向往,透漏出“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国家状态,更进一步的“大同”社会则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尚书》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及《荀子》的“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等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当然也有民主的思想因子在其中。說到文明,对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五千年的中国来说,“文明”是不容置疑的,《易经》中有“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大学》中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文明是中华民族从未中断的追求。和谐文化的思想观念在中国古代发展很广泛,这也是儒释道相通的地方,都无比崇尚和谐。在《论语》中孔子曰“和为贵”,他还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记·中庸》更明确强调:“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将自然万物的生生不息归结到“中和”,认为“中和”状态可以使天地各得其位,万物生长发育。将“中和”看作天地宇宙的最高法则。在道家的学说中,《道德经》中这样记载了“和谐”思想:“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将“阴阳和”视为世间万物的普遍法则。《管子·内业》中则更为直接地说“和乃生,不和不生”。《庄子·天道篇》中有“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可见道家尚和思想也十分鲜明。“和”“大一统”“天下”的传统文化思想孕育出现代社会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观念的追求。
追根溯源,每一个国人的身体里都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液,传统文化是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的源泉。从对个人要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到追求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再到励志建立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这都与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总之一句话: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孕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历史依托和思想源泉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升华、创新和超越。
参考文献:
[1]中华文化学院.世纪回眸:中国大学文化研究中华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2]张锡勤.中国传统道德举要[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王雅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当代价值探析[D].沈阳:辽宁大学,2012.
[4]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8.
收稿日期:2014-12-28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校级创新项目(YJSCX2014-151HLJU)
作者简介:祁娟(1987-),女,甘肃武威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与德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