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季保健养阳为主

2015-01-17高峰

红土地 2015年8期
关键词:养阳控制情绪立夏

高峰

夏季保健养阳为主

高峰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立夏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视“静养”,避免运动过后大汗淋漓,“汗”出伤阳,在饮食调养方面,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起床前可以做几个小动作,有利于增强体质。

注意养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极,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意思是说,春夏季节大自然气温回升,阳气逐渐旺盛,此时养生应该注意养阳,补充元气。盛夏时节,人体内的阳气达到旺盛的顶点后会慢慢下降,如果不注意养护的话,到了秋冬季节就会因阳气不足而导致各种疾病。

夏季养阳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要贪凉,尤其是要注意控制室内、外温差,不要将空调温度调得过低,室内温度保持在27℃左右即可。

控制情绪。立夏以后,天气转热,人的情绪容易产生波动,出现心神不宁、烦躁易怒。专家提醒,大怒不仅伤肝,还会引起血压上升,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肌梗塞、心力衰竭、中风等疾病。

因此,此时人们要格外重视精神的调养,不可情绪过激,应该保持愉快的心情,安闲自乐,切忌暴喜暴忧,要注意控制情绪,保持心情平和,平稳度夏。

保障睡眠。立夏之后,昼长夜短,气温偏高,许多人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受到影响,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长此以往,还会导致精神紧张,继而引发神经衰弱等疾病。

因此,保证足够的睡眠是夏季身体健康的重要前提。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能少于7个小时,中午最好有半小时左右的午睡或休息时间。

合理饮食。立夏过后,温度逐渐攀升,很多人受天气影响,出现烦躁上火、食欲不振、胃肠不适等症状。针对这种现象,专家建议,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尽量避免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可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并煮粥,放凉后食用,可起到健胃、驱暑的功效。同时,平时要注意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等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此外,立夏之后,温度升高,湿气加重,可适当食用祛暑利湿的食物,如绿豆粥、红小豆粥、冬瓜、白萝卜等。

适当健身。夏季适当健身对于身体健康十分有利,可以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此外,适当出汗还有利于排除体内的毒素。

当然,夏季运动不能太过激烈,也不要在强烈的阳光下进行,运动时还要注意补充水分,以弥补汗液流失防止血液粘稠度升高。适合夏季的运动有散步、慢跑、游泳等。

(作者:中国科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养阳控制情绪立夏
立夏喽,碰碰蛋
立夏
夏季为何要养阳
控制情绪 心情如花
春季养生,3种“耗阳”的事少做
Début de l’été
五月里迎夏天
春季养阳不失“调”
夏季也要注意“养阳”
引导孩子自我调节与控制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