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习题,以“形”提“质”

2015-01-17赵俊涛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正方形习题规律

赵俊涛

华罗庚先生说,读书有多重境界,开始要把“书读厚了”,接着再把“书读薄了”,其观点是基于知识的吸收、拓展、消化和灵活应用等能力。数学习题设计也应如此,不论是化抽象为形象,还是化新知为旧知,思考的核心都是着力实现“举一反三”“纲举目张”的成效。但是,如何创新设计习题,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展开学生思维的羽翼,让学生兴趣盎然、思绪飞扬地畅游数学的智慧乐园,真正实现学生有个性、有生长性、有创造性的数学学习呢?这是时下数学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现将教学实践中的研究心得与读者分享如下。

一、图形结合,变抽象为有形

众所周知,数学题一般都是以文字或数字呈现的,而小学生的思维却主要以形象直观为主,他们不喜欢也不善于从一堆数字的数列中去寻找规律,如果教师能以形助数、数形结合,运用图形的直观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就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以形象为载体,变抽象的规律为有形可依,在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的同时,易于学生推理、发现,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中,曾遇到一个让学生从算式中找规律填空的题:

1=12

1+3=22

1+3+5=32

1+3+5+7=( )=( )2

1+3+5+7+9=( )2

1+3+5+……+95+97+99=( )2

对于这样的题目,学生开始不易理解题意,轻则找不到思路,出现差错,重则导致钻牛角尖,思维进入“死胡同”。在这种情况下,我出示了点阵图(图1),学生利用点阵很快从数与形的联系中发现了内在的规律:点数之和等于项数的平方,进而学生在我的鼓励下推测出1+3+5+……+95+97+99=(50)2。其实,创新设计这种习题必须将数的规律和图的直观结合起来,使学生借助对图形的直观观察、思考,发现规律并会用数的规律反推其形,解析其状。

二、活化概念,变枯燥为有味

数学概念的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往往使学生望而却步,所以考查学生的数学概念,不能僵化为考查机械记忆和简单判断,而是要通过设计灵活多样又富有思维含量的趣味变式练习,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具体情况下,灵活运用概念的本质属性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使枯燥的概念变得鲜活而有味。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会在这样的品味中走向清晰、深刻。

在教学完《因数和倍数》这一单元后,为深化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我设计了一个填数游戏题:“一个含有因数3的四位数,它的千位上的数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百位上既是偶数又是质数,十位上既不是合数也不是质数,个位上是质数,这个数写作( )。”这道题是运用这一单元的重要知识点,针对概念的特点,突破思维的定式,加以创新而来。看似简单的填数游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在变化中思考、辨析,还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内化知识,进而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活化概念的内涵。

三、开放操作,变指令为欲望

常规的习题往往仅限于对基础知识的指令性操作,对学生的思维要求不高。学生只是按照指令,机械地重复操作,很难激起学习的欲望。然而,创设没有现成解题模式的习题,需要从多角度思考和探索的习题,不确定固定答案的习题,则可以挑战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念可想,激发主动参与的欲望。

教学中,曾经设计过这样一道习题:“怎样从三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中分别剪去一个长方形,使剩下部分的周长比原正方形的周长短,与原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比原正方形的周长长?”这道看似简单的操作题,从常规走向特殊,难度逐渐提高,对学生的思维挑战也逐步提升,更有利于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发散思维。

因此,唯有具备开放性、挑战性、思考性和趣味性特点的创新习题,才能使学生在思考中操作,在操作中思考,在获得数学技能锻炼的同时,收获智力发展的体验。但是也不能随意拔高操作的难度,降低学生参与的兴趣。

四、细化过程,变空泛为有迹

实际教学中,偶尔也会遇到令师生都头痛的问题:题目的思维难度过高,难以用准确的语言表述。这时,就需要教师铺设一些思维的踏板,给学生指出思维的方向和表述的模式。这样直接给出学生答题的参考范例,是对学生思维“由扶到放”过渡的引导。此举,不仅使学生不至于因审题不清而迷失方向,或因表述障碍而无从下手,还可以帮助学生细化思维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有的放矢、有模可仿、有迹可循。

在一次数学广角的教学中,遇到这样一道题:“下列图中正方形的个数分别是多少?”

图2

图3

图4

面对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都采取了易漏数、易出错的方法——逐个数方格。鉴于这种情况,我给学生列出了以下范式:

(1)可以这样数:由1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有 个,由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有 个,共有 个;

(2)可以这样数:由 组成的有 个,由 组成的有 个,由 组成的有 个,共有 个;

(3)你是怎样数的?共有多少个?

如此提供表达范式,为学生提供思维的踏板,阐明解题模式,细化思维的方式的做法,可以指明学生思考的方向,扫除学生表达的障碍,以致于他们会集中全部精力,用以探索此问题的内在规律。

魏书生常说,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保证。虽然,习题的创新设计只是一种“形”的创新,但是,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影响到学生“质”的提升。因为,“形”的创新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真正实现学生“质”的提升——有个性、有生长性、有创造性的数学学习。

责任编辑 陈建军

猜你喜欢

正方形习题规律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抓住习题深探索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剪正方形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剪拼正方形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