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择人物主题 提升人格修养

2015-01-17梁姣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范仲淹版块诸葛亮

梁姣

如何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既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渐次提升其人格修养呢?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抱负与志趣”单元,赞扬孟子、墨子、杜甫、诸葛亮等志士仁人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这对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理想具有较好地引导作用。于是,我依托本单元教学内容,设计了“选择人物主题,提升人格修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教师引领,师生共同商议的基础上,我们的综合性学习分三个版块:

一、了解人物

要让学生通过感受成功人物为了实现个人理想,不懈努力的奋斗历程,不断地提高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感受自我价值的能力,就要让学生先了解人物。

通过九年的学习,学生对于孟子、杜甫、诸葛亮、范仲淹、白居易等历史人物,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其中的某些人也已有所了解,甚至也有自己喜欢的人物。但总体来看,这种印象还不丰富,尤其是具体到某个人物时,大部分人还处于提起来知道、说起来模糊的层次。为了增强学生对人物的认识,我决定让学生先从众多的人物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三个人,搜集他们的详细资料,包括人生经历、相关评价等等,再依据自己的理解整合信息,形成对人物较为清晰的认识,做好与同学们分享的准备。

分享时,采取同一人物一人主讲,其他学生补充介绍的方式进行。这样学生既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又从其他同学的介绍中对这个人物有了更多的认识。这样举众人之力,合集体之慧,全班学生对本单元的人物就有了全面的了解,由此激发出他们热爱人物、探究人物的热情,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走近人物

对人物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是不够的,这样的了解过于笼统、散乱,不利于形成对人物形象正确、全面的把握。基于此,在第一版块的基础上,教师提议选择同一人物的学生自主组合成合作小组,在挖掘出人物的主要精神品质的基础上,列出子主题。小组成员先分头按子主题的要求搜集资料,然后对资料整合,真正走近人物内心。

选择“范仲淹”为主题的小组,在初步认识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要精神品质后,分列出如下子主题:①讲范仲淹的故事;②吟范仲淹的诗文;③对范仲淹的对联;④赞范仲淹的功绩;⑤悟范仲淹的魅力。交流中,学生们不仅谈到了范仲淹少年时“昼夜不息,冬日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范中淹全集》)的刻苦读书情形;谈到了他任兴化县令时,带领官民治理黄海的故事;谈到了他因犯颜直谏,受宰相吕夷简迫害,屡遭贬谪,后因西夏入侵,得以重用,最终使西北局势转危为安的坎坷经历;还有学生即兴背诵了他的《岳阳楼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异》等诗文……有了这样的交流,学生对“公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欧阳修为范仲淹刻墓碑语)的人格就有了非常丰满的认识。范仲淹这个人物在学生的心目中就立起来了,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符号。

在这个版块中,合作小组的建立促进了小组内和小组间的竞争。在竞争的压力下,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形成合力,他们为解决问题,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对其进行选择、批判、解释、运用,从而提高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为了使合作更有效,他们必须进行交流,这也较好地提高了他们互助合作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书写人物

讲是口头表达,写是书面表达。虽同属表达范畴,但写的要求比讲更高,因为书面语言更注重条理性、逻辑性。在讲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写一写人物,学生会对人物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充分了解、走进人物后,我以“我眼中的 ”(填人物)为题,引导学生放飞灵感,写一写自己对该人物的看法、感悟,并在小组展示后全班大展示。

大展示中,很多学生的作品让师生惊叹。遥遥同学写道:“我眼中的诸葛亮是一株清净之莲,在三国乱世中悠然开放、吐露芬芳。他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如莲清高庄重;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如莲志洁行廉;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如莲芬芳灿烂。”同样写“我眼中的诸葛亮”的蔡蔡同学写道:“他,不是一个时代的王者,却能如王者般气势如虹指点江山;他,不是一位豪情的诗人,却能如诗人般泪沾衣襟留下绝唱。他,羽扇纶巾,小扇一摇,就是整个蜀汉。他,就是诸葛亮。”这样优美的文字,不通过动笔写是难以产生的;同时,在写的过程中,学生对人物的认识又得到了进一步地升华。

以人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感受到语文姓“语”名“文”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文学素养,而且有利于学生在体会人物精神品质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

责任编辑 姜楚华

猜你喜欢

范仲淹版块诸葛亮
《科学与社会》“STS研究”版块2021年征稿启事
加大对“无抗”、“替抗”的产品的研发,润盈明年要在中草药版块再度发力
范仲淹词的传播与接受
诸葛亮喂鸡求学
关于范仲淹的称谓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
拾起遗落在祖国版块上的明珠
范仲淹教子俭朴
诸葛亮“七擒孟获”说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