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体育人口现状的调查研究
2015-01-16王小美余道明
樊 帅,王小美,余道明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为研究信阳市农村体育人口现状,选择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为调查区域,采用我国在1997 年和2001 年调研后制定的标准:(1)每星期体育锻炼次数为3 次及其以上;(2)每次体育锻炼时长为30min及其以上;(3)每次体育锻炼程度中等强度及其以上;通过对信阳市民参与锻炼的时间、内容、项目、地点及参与锻炼的动机进行分析,了解市民整体参与锻炼的整体现状(时间、强度、次数、地点、项目),找到指导人们参与体育锻炼正确的方法,让市民接触、认识、了解“体育人口”一 词,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有效地体育锻炼对人身心健康的益处,自觉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从锻炼中了解体育的魅力,从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宣传、带动、指导其他人正确的参与体育锻炼,以“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的体育人口现状展开问卷调查。为全面了解信阳市群众体育发展的情况,贯彻落实《信阳市全民健身计划 (2011—2015)》,提高市民体育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制订全民健身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信阳市体育人口现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为问卷设计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提供参考 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本文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与PPS 入户抽样的方法,对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两区500 户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走访,选择18 周岁以上的居民(包括18 周岁)为走访对象,调查从2014 年9 月至次年5 月。为增加问卷效果让收集到信息更加准确,使用现填现收的方法进行问卷工作。此次总共发放问卷500 份,回收问卷500 份,有效问卷456 份,有效回收率为91%。运用内容效度的检验方法,经过导师与专家的指导与帮助,就问卷的效度进行了检验,在正式调查前采用重测信度的检验方法对五星街道、金牛山街道80 名社区居民进行前后间隔1 个月的问卷调查。重测信度皮尔逊相关系数 r=0.94 高度相关(P<0.01)。
1.2.3 数理统计法 研究结果使用统计数据分析软件SPSS 17.0 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每星期参加体育锻炼次数的分析
据统计,每周参加体育锻炼1 次的有121 人,占到总比的35.2%,每周参与体育锻炼2 次的有104 人,为总人数的30.3%,每星期参与体育锻炼3 次及以上的有118 人,占到总数的34.3%。
2.2 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分析
从锻炼的时长来看,参与体育锻炼小于30min 的有113 人;每次锻炼在0.5h~ 1h 的有167 人;每次锻炼超过1h 的有63人,说明信阳市居民只要参与体育锻炼,每次锻炼时长基本上都超过30min。
2.3 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强度感受分析
通过对参加体育活动的运动强度调查得知,参加运动时,呼吸、心跳与不锻炼时相比变化不大的有167 人;呼吸微 喘、心率在120~150 次/分,微汗的有102 人;呼吸喘,心率在150~180 次/分,分泌汗液较多的有74 人,从上可知,信阳市居民参与锻炼的运动强度以小强度为主,也反映出大多数人在锻炼时不知如何调控运动强度,或进行运动时以休闲为主要目的。
在对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进行综合统计分析时,发现到达“每星期参加体育锻炼的3 次及以上、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长超过30min、每次参加体育活动为中度以上强度的”人数为158 人,即信阳市体育人口比率为32.9%,低于全国平均 水平。
2.4 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时间段分析
根据统计结果,信阳市居民早晨锻炼 的有106 人,大部分是已经参加工作的青年人,由于工作原因只有在早晨有锻炼时间;选择上午锻炼的有12 人,主要是已经离休的人员;下午进行体育锻炼的有85 人;选在傍晚或下班后的有25 人;晚饭后的人数为88 人;选择随意,无固定规律的人数为27 人。
2.5 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分析
由图1 可知,公共体育场馆、公园和大型广场是人们体育锻炼的主要去处,分别到达63 人次、79 人次和113 人次,公共体育场所是人们主要的活动区域,所以,提高体育人口的数量,促进人们参与体育锻炼,要加强公共体育场所的建设。
图1 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
2.6 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
由图2 可知,个人自发地锻炼、与亲戚朋友组织参与体育活动的居民占总比的前3 名,而参加公立组织举办的体育活动相对较少,说明人们体育锻炼的组织性比较差,或社会缺少有效的体育组织引导人们参加体育活动、参与体育锻炼。
2.7 参加体育活动时所选择的主要活动项目
2.8 参加体育活动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图2 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
图3 主要活动项目
图4 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
通过对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影响因素的 调查发现,觉得体育活动有意思,因此愿意参加有146 人次,位列第1;从小养成体育活动的习惯有144 人;与在学校读书时受到体育教育的结果有118 人次,位列第2 和第3。可见,学校体育教育对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是非常之大。所以,中小学应加强体育教育,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
2.9 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分析
从图4 可看出,选择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多种多样,其中大部分人以强健体魄、增进健康作为共同的出发点。以放松情绪、陶冶情操与朋友、同事的交流分别位列第2 和第3 位,这反映了现代人们期望以体育活动为媒介来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3 结论与建议
3.1 进一步提高市民对体育健身的正确认识,转变体育锻炼思路,从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宣传、带动、指导他人进行正确的体育锻炼,促进大众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
3.2 加强公共体育场所建设和提高利用率,特别是扩大学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 放。此外,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与培养,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质 量,实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全民化,常态化,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在指导中获得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从而指导市民进行正确的体育锻炼。
3.3 以地方政府群众体育组织为主导,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经常性地组织与开展多样化的、居民喜闻乐见的带有民间传统特色的体育竞赛,提高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意识。
3.4 广泛建立社区体育站点、群众体育组织,以全国自行车赛为契机带动促进群众体育事业的全面开展,逐渐形成以群众体育组织为主体开展群众体育活动。
[ 1 ] 仇军.中国体育人口的结构[ J ].中国体育科技,2002,38(8):1002-9826.
[ 2 ] 张胜海,向勇,周勇,等.湘鄂渝三省市农村体育人口现状的调查研究[ 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6).
[ 3 ] 李京.鄂西地区体育人口的现状调查[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 4 ] 谭达顺.“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留守儿童体育活动调查与分析:以贵州省农村少数民族地区为例[ 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1):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