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北时期浙大农学院研究(1939—1946)

2015-01-15孙祥伟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34期
关键词:求是刺梨蚕桑

孙祥伟

摘 要:1939—1946年,国内抗战。这期间浙大农学院西迁至遵义湄潭,并在此办学七年,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及浙大师生以“求是”为校训,百折不挠,克难攻坚,取得了很多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并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浙大农学院当时也是在极其困苦的条件下,秉承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实践,取得了很多的成绩,这些科研成就被用于当地的农业,为农民提供了农业技术,改变了当地农业极其落后的局面。

关键词:浙大农学院;蚕桑;茶;刺梨;“求是”精神;黔北时期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4-0283-03

1937年11月,抗日战争的硝烟逼近杭州,杭州大学不得不举校西迁,这次西迁途经浙、赣、湘、粤、桂、黔6省区,行程2 600多公里,最终于1940年1月自广西宜山迁抵贵州遵义。2月22日恢复上课,直到抗战胜利,浙大在贵州办学七年内,史称浙大校史上的“黔北时期”。浙大在黔北办学的七年中,浙大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超过当时所有的中国大学,中国的物理学会连续4次在湄潭召开。浙江大学在1936年有教授、副教授70人,学生512人,文理、工、农3个学院共16个系,1946年回迁杭州时,已有教授、副教授201人,学生2 171人,7个学院共28个系。在湄潭生活过的师生中,后来成为院士的有50多位。当时浙大农学院的发展历程成为黔北时期发展为综合性大学的缩影,浙大的“黔北现象“对于今天的高校教育与改革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一、农学院的概况

浙江大学农学院的前身是浙江农业教员养成所农学科,1914年改为浙江省立农业学校农学科,1929年成立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下设农艺、园艺、农化、病虫害、蚕桑、农业经济等六系。在抗战期间浙大农学院几经搬迁。

浙大农学院在遵义湄潭定居后,规模逐渐扩大。1940年秋,浙大农学院恢复了农业推广部,1942年4月,又增设了农科研究所农业经济学部,并招收了研究生。这时学生增加到246人。浙江大学到达湄潭后,在当时浙大竺可桢校长提出的“要坚定求是精神,就必须有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和在教学中“要坚持学以致用,要与生产教育结合,培养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号召下,农学院在科研这方面迈开了步子,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浙大农学院在湄潭的教研工作

浙江大学农学院在定居遵义湄潭后,一直秉承着竺校长的“求是”校训,并且在抗战时期那种极其困苦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下,拥有湄潭这一方净土的资源,克服着各种艰难。因此农学院的师生开始对当地及周边地区的植物资源、农业生产、农业经济等方面进行实际调查,并组织教授和研究生从事专题研究。并由各系的教授、讲师任课。在学习中,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所以,一般就要求师生上午上课,下午实习,并实地就在农场进行农事操作,或者与推广部密切结合,到附近农村进行调查、访问、研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农学院的师生们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绩,并且对湄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较突出的有:

1.浙大农学院的蚕桑学系及其研究

贵州是中国四大柞蚕区之一,遵义当时设有专门研究柞蚕的研究所。浙大蚕桑系为此开拓了新的科研领域,决定研究当地的柞蚕。研究的蚕种是从研究所买来的,又从当地农家租用一座长满麻栎树的山坡,开始了柞蚕放养的新课题。结果和桑蚕一样,柞蚕也获得了丰收。老蒲场的养蚕工作虽然只有半年,但保存了桑蚕品种,对当地的蚕农起了示范作用,同时又学习和研究了当地放养柞蚕的方法,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开拓了新的领域。

浙大农学院定居湄潭后,蚕桑系把丰收的成果带到湄潭,并在湄潭建立了一所新的研究所。当时湄潭并没有现成的科研设备,只有两间简易蚕室,四间工作室兼卧室。在湄潭,即使冬季到来,气温也不低,有时竟高达10℃以上,但是,这样的气温就不能保护蚕种过冬。然而当时没有冰箱,没有电源,无法进行蚕种冷藏。蚕桑系的师生最后发现观音洞,洞内漆黑,就带着手电筒、温度计前去探测,得知洞内温度能保持在10℃以下,所以这个洞就成为一个天然冷藏库。为了防止潮湿,蚕桑系的师生们就用大白铁箱密封蚕种并把它吊在洞内,使蚕种能够顺利越过冬天,直到第二年春天又取出来孵化。

除此之外,蚕桑系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湄潭当地的有利条件,突破了重重难关。比如蚕室加温的问题,要求蚕室的温度不能过高,又要均匀,于是,大家就根据日本的“埋薪法”,在蚕室地下挖出长方形火坑,坑内埋几层青杠柴,在柴上填满草木灰,又在草木灰上加烧红的木炭再用灰盖住,木柴就能够慢慢燃烧,整整一个蚕期不用再加燃料。在夜间饲养蚕种时用桐油灯油烟太大,用卷油灯亮度太低,最后改用费巩教授制作的“费巩灯”,那么,夜间饲蚕问题就解决了。他们还用菜油灯加温制成恒温箱、做柞蚕卵的切片、研究卵的染色体数等,这些实验都获得成功。蚕桑系看到当地蚕农用拓叶饲养三眠土种蚕,他们也用拓叶饲养改良蚕,这样的实验不仅获得成功,而且积累了用拓叶养蚕的好经验。在湄潭的六年,蚕桑系土洋结合,不断填充科研设备,饲养室、催青室、贮桑室、实验室以及桑园、柞树林等等,应有尽有。也正因为湄潭人民对浙大师生满腔热忱,这样的热情也为科研提供了许多方便。同时,浙大也为湄潭、遵义、贵州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1943年,贵州省教育厅在湄潭创办了一所茶蚕职业学校,这所茶蚕职业学校的校长丘璧光先生最初就是浙大师院教育系的学生。茶蚕职业学校刚成立时,缺少专业课的老师,茶业专业课就由浙大蚕学系承担下来。

浙大蚕桑系的师生除了给贵州省茶蚕职业学校培训技术人才外,还做过部分调查研究工作,提出了改进贵州省蚕业生产的初步规划与设想,涵盖了柞蚕与家蚕两大蚕业生产的发展。贵州省的天然柞蚕林蕴藏着丰富的潜力,柞树是黔北一带经常用于生产优质木炭的材料,或用于种植白木耳的优良原木。柞叶被用于饲养柞蚕。但由于柞叶用于饲养柞蚕的历史太过长久,放养柞蚕的技术是很陈旧的。当时柞蚕茧的收益不高。曾慎教授对此非常感慨,最后他不厌其烦地写出了野蚕学讲义。针对柞蚕放养技术的革新,柞蚕品种的复壮等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生产上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endprint

1946年,浙大师生返回杭州。但是贵州省蚕业的振兴绝不因浙大蚕桑学系离开黔北而停滞不前。事实证明,蚕桑学系为当时的黔北蚕桑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蚕桑生产技术至今仍对黔北地区产生积极的影响。

2.浙大农学院在湄潭的茶研究

湄潭县地处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土地肥沃,当这就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较好的环境条件。湄潭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清《贵州通志》载:“黔省所属皆产茶……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浙江大学迁到遵义后,浙大师生立即在对湄潭的土壤、气候及茶业发展的历史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因此,浙大农学院便决定留在当地挖掘湄潭的茶资源,并引入浙江杭州“龙井茶”先进的种茶和制茶技术。

其实,当时在湄潭,就有1939年成立的湄潭茶科所,它原本是由国民政府经济部所属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合办的湄潭实验茶场,茶场由浙大农学院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刘淦芝担任场长。这个实验茶场成立之初,不仅人员少,设备差,而且就连茶叶和土垠分析化验工作也没有办法开展。但在这个时候,浙大农学院就给予了茶场积极的帮助。浙大农学院聘请刘淦芝博士为浙大教授,刘教授带领浙大师生李成章、曹景熹、寿宇、姚瑗、张逊言、谭延权等具体参与了湄潭123户茶农作茶产调查外,还对湄潭茶树的栽培、茶叶的制作,土壤的分析,病虫害的防治等各方面作了细致的研究。他们经过调查,贵州省当时全是晒青茶制法的产品,少量品质高档的毛尖茶,虽有全炒青的制法,但其中多数仍为晒青。在茶叶的形态方面,多为松泡的条形毛茶,也有一些极少量特殊形态的茶,如贞丰坡柳茶、小砖茶等,但因产量特少,一直难以形成商品。可供外销的红茶、绿茶、炒青、烘青等完全不会生产。因此,刘淦芝、张天福等试制工夫红茶和全炒青、半烘炒、烘青等制法的绿茶,引进龙井茶制造工艺,试生产龙井。经过几年的努力,先后生产出“湄红”、“湄绿”两个外销产品和少量仿龙井茶,后改名为湄江茶。同时还试制乌龙茶、桂花茶、沱茶。在浙江大学西迁湄潭的七年中,与民国农林部所属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业公司合办的湄潭实验茶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做了大量的茶业科研工作,不仅对湄潭的历史、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湄潭茶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贵州高原的茶业和茶文化以及贵州早期的茶业科学技术活动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946年浙江大学回迁杭州后,中央农林部农林所湄潭实验茶场的主要人员也同时迁去,但是,湄潭实验茶场却永远留在了湄潭,农林部中央农业试验所的所在地及主要器材,也永远留在了湄潭,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贵州省茶业科学研究所和贵州省国营湄潭茶场。

解放后,原贵州省委书记周林同志来湄潭茶场视察时,肯定了龙井茶的品质,并亲自更名为“湄江茶”,现在湄江红茶远销国内外,这样的成果与浙大农学院当时所作的努力是完全分不开的。现在的湄潭茶园成片,茶楼遍立,茶文化气息无处不在,并拥有“茶乡”的美誉。

3.罗登义及他的刺梨研究

湄潭深藏在贵州大山的中心,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在这里,虽然交通闭塞,教学科研设备紧张,药品仪器十分缺乏,但是却有当时国内其他地方所没有的相对安静。“七七事变”后,罗登义教授不顾个人的安危,辗转西北农学院、浙江大学等学院,特别是随浙江大学西迁贵州遵义湄潭等地,虽然社会动荡,生活艰苦,教学设备简陋,但他不改初衷,仍致力于教学和科研。罗登义先生在湄潭浙江大学呆了六年,正是这六年,罗登义先生在生化营养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成名作——《有关刺梨的研究成果》,就是在湄潭浙江大学简易的实验室中完成的。

刺梨学名缫丝花,俗称刺梨、木梨子,其果实富含维生素C,每百克果肉含维生素C 2 435~4 500毫克,比号称“水果之王”的猕猴桃还高6~10倍,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野生水果。它主产于贵州,在中国四川、云南、江苏、湖北等地亦有分布,长期以来贵州各族人民对刺梨深爱喜食,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常用野生果品。抗战时期,中国生化营养学界的学者王成发、罗登义、李琼华、张宽厚等对于主产于贵州的刺梨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其中罗登义教授在《新中华》月刊及《中国化学杂志》等刊物上,发表的“再谈国人营养中之维生素C”、“野菜和野果的营养”、“刺梨的营养化学”等温线及其所著的《营养论丛》第二集中,他在《再谈国人营养中之维生素C》中写道:“最近中国营养界发现一种含维生素C极高的水果,名叫刺梨。它是滇黔等省的一种特产水果,广生于山坡荒野之间……滇黔居民折去其刺,或生吃,或糖渍,或提其香味作酒,或晒干而入药,市价极其廉贱,乃最平民化之水果也。它是水果中的维生素C大王,正常成人每日食刺梨半个,即可满足其维生素C的需要。真是天赐我们的营养宝贝,价廉物美的国产山珍!”

罗登义教授对刺梨的研究震动了科学界,并接收到了对中国科学史颇有研究的英国科学家、著名的生物化学家李约瑟教授的称道,特地称刺梨果为“登义果” 。顿时使刺梨身价百倍,一跃成为富含维生素丙的蔬果之王,并且以刺梨为原料制成的系列食品和饮料,如今已远销中外各地。罗登义的刺梨研究就是在湄潭发现和完成的,湄潭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浙江大学农学院师生的研究提供了很多的便利,这些成就也对湄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秉承“求是”校训,积极服务地方

浙江大学在黔北办学过程中始终不忘为社会造福的办学宗旨。浙大农学院为加强对贵州农业生产特点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当时浙大农学院共设有农艺、园艺、农化、蚕桑、病虫害、农经等6个系,1942年为适应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又增设了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农业经济学部,专门培养研究生。还建立了生物统计室、作物实验室、麦作室、棉作室、谷类分级室和禾谷类细胞遗传研究室,坚持开展农业科学研究。根据《浙江农业大学校史》有关资料,当时农艺系育成水稻良种5个,小麦良种两个,杂交油菜良种1个,均较本地品种增产。还搜集水稻品种1 200多个,小麦品种1 483个,园艺系选出果树优良品种9个,并试种成功了洋葱、番茄、甜瓜等作物;搜集湄潭奇异花卉200余种。病虫害系进行了白木耳人工培植研究,产量比土法生产高23.58倍;并进行湄潭茶树病害调查,蚕树虫害调查,五倍子研究,水稻害虫防治的研究等。农经系注重抓了遵义、湄潭、德江等县的农经调查,组织教授和研究生从事专题研究。以上取得的成果,大都能及时推广应用,特别是茶叶、五倍子、刺梨的研究,更为贵州经济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为普及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将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1940年在农学院内恢复了农业推广部。在此时期,除先后进行植物资源、农业生产、农业经济等的社会调查外,又先后在湄潭、遵义等地推广了马铃薯、番茄等的栽培,黔北病虫害的防治,蔬菜良种的推广,胡桃育苗和西瓜种植的推广等,很受农民的欢迎。由于这些技术的实验推广,使当时的黔北地区特别是遵义、湄潭两县,在西瓜、油菜(甘蓝型)、甜瓜、番茄、洋葱种植方面有了较快发展。学院还举办各种学术会,常有当地群众参加,浙大师生还帮助地方举办职业教育和各种短期培训班,推广优良品种和实用技术。同时还出版《浙农通讯》、《农院专刊》、《蚕声》、《农化通讯》、《农经通讯》、《农业经济学报》、《病虫知识》、《作物通讯》等不定期刊物,广泛与各方面进行学术交流,推动了贵州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的进步。为贵州培育了大批农业专业人才。提供了培育期间,在贵州遵义定居的七年时间中,浙江大学农学院经办了贵州的农业职业教育,兴建门谈农场,规划、计划湄潭八景,并先后在遵义和湄潭两地,进行马铃薯、番茄种植的推广,黔北病虫害防治的推广,优良蔬菜品种如洋葱、花椰菜等种子的推广,西瓜种植及胡桃育种的推广工作等。

1938年11月19日,浙江大学在西迁途中,竺可桢在宜山召开的校务会议上,就决定以“求是”为校训,以此作为探求高深知识,培养健全人格的标准,从此之后,“求是”学风更加深入浙大全校师生的心中,并在抗战非常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扬。浙大农学院在随本部西迁,后在湄潭办学七载,全院师生员工在西迁过程中饱经沧桑,历尽千辛万苦,尽凭“求是”的信念,刻苦自励,使得“求是”学风和“勤朴”的校风得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曾庆于.浙大农学院西迁湄潭时的科技活动[J].贵州文史丛刊,1989,(1).

[2] 贵州遵义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浙江大学在遵义[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

[3] 罗登义.营养论丛:第二集[M].北京:中华书局,1948.

[4] 练农.浙大农学院西迁中对黔北农业科研上的深远影响[Z].贵州省湄潭县文史资料:第6辑.

[责任编辑 王晓燕]endprint

猜你喜欢

求是刺梨蚕桑
贵州刺梨专题书法作品
贵州刺梨专题纂刻作品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不同施肥水平对金刺梨生长的影响
“求是”薪火耀宜州
刺梨和矿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