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二级院系教学质量管理问题探析

2015-01-15未良莉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34期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未良莉

摘 要:二级院系是高校教学工作具体实施者,其教学工作成效决定学校教学工作质量。新建本科院校二级教学单位面临质量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普遍较低、教学质量管理的跟踪反馈环节薄弱、制度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后评估时期,新建本科院校二级单位应强化教师的质量保障意识,提高教学质量管理队伍专业水平,完善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管理模式,构建全方位立体动态监控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促进新建本科院校的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二级院系;教学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4-0202-02

教育部2003年启动的“五年一轮”的普通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积极促使新建本科院校“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使其在教学基础设施、教学内涵建设和教学管理创新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评估期间的教学质量管理问题也逐渐受到各新建本科院校的关注和重视。

二级院系是学校各项教学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者,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各项检查和评估是以二级院系为对象,其教学工作成效决定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后评估时期,重视二级教学单位的教学质量管理,构建二级院系的教学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可以使得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得到真正的落实,从根本上解决“水要流到头”的问题,真正实现新建本科院校的内涵式发展,使“量”的扩张与“质”的保障有效地达到统一。

一、高校二级院系教学质量管理的内涵

质量强校是高校发展之本。“高校的教学院系部通常是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实施二级教学管理,所以加强二级院系教学管理的核心是明确学校与各院系部各自的管理目标、分清责任、简政放权、管理重心下移。”[1] 校级教学管理重在目标管理,而其二级院系的教学质量管理则应侧重教学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监控,具体来说,就是在学校的宏观管理目标和相关规范要求下,二级院系结合各自的学科专业和人、财、物等资源条件,制定具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应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实施对日常各项教学活动的过程监控和管理[2]。

二、目前新建本科院校二级院系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二级院系教学管理模式不适应学院规模发展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新建地方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其办学层次、结构以及专业也需要因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而不断进行调整,随之而来产生了教学和教学管理经验不足、传承研究不够、教学管理队伍能力水平不能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要求等诸多问题,从而不能有效保障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随着学校的发展,其二级教学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最初拥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两个专业,随后相续增加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酒店管理等4个专业。截至2013年秋季,该院本科专业数目总计6个。在2013年秋季教育部专家进校评估之际,该院学生规模达到2 300人,30个教学班级。学院专业的快速发展是适应区域社会经济需求以及增强学校综合实力的必然结果,但同时其教学与教学管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加之合肥师范学院前身为安徽教育学院,受长期成人本科教学管理方式的影响,管理工作习惯粗放式和经验化,对质量管理、规范管理、科学管理规律认识尚处于摸索阶段,二级院系教学管理模式亟需创新和完善。

(二)二级院系教学质量管理队伍专业水平不高

目前,关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专项研究尚不系统和全面,缺乏分类分层的专业指导、专题培训和业务考核,教学质量管理多停留在经验化层次。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学校于2011年成立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处,并成立学校三级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其中院系一级的教学质量管理人员主要由教师兼任。合肥师范学院的二级教学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设立的院教学质量管理小组,共计8人,两名为院教学秘书,其余6人皆为专任教师,此外3名教研室质量管理员人员也均为一线教师。这些一线教师虽教学经验丰富,但对从事教学质量管理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不多,掌握不够,教学质量管理专业化水平不高。此外,由于日常教学任务和教学管理的琐碎与繁重,教学质量保障活动难以细致深入的展开,有些时候甚至成为一种“负担”,导致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不能够自动、平稳和有序运行。

(三)教学质量管理的跟踪反馈环节薄弱

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是教学质量管理的依据。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具有导向性和全面性,需要对各个教学环节制定出符合教学规律、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质量标准,通过标准的执行直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在质量管理过程上,对整个教育过程包括教学计划、课堂教学、课程考核、实践环节、毕业论文、毕业生质量等跟踪反馈等环节的控制管理缺乏有效的手段。比如合肥师范学院的二级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每学期均会开展期中教学检查,教学管理人员将学生所反映的教学问题汇总后反馈给相关教师,教师提出具体整改措施,但由于后期跟踪反馈监控手段不足,导致这种质量监控往往流于形式。学生的毕业实习环节也同样存在监控不足的问题。

(四)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

作为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子系统,目前二级院系教学质量管理制度通常是直接将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拿来用,但许多教学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本院系部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实际。甚至有些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根本就没有可以依据的质量管理和监控制度,进一步造成二级院系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随意性。这必然会造成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影响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针对学校规章制度,结合二级院系特色和发展需要,亟需建立和健全二级院系的相应教学环节的规章制度、质量标准,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三、构建新建本科院校二级教学质量管理保障体系的建议

(一)强化一线教师的质量保障意识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管理永恒的主题。教学工作的主导是教师,在教学质量管理中,工作的重点和重心是强化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质量意识,提高对教学质量的意义的认识,树立全员质量监控观念。调动他们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和积极性,自觉自愿地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改进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要使全体教职员工从生存和发展高度认识教育教学质量,强调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各项工作都应围绕教学来展开,服务于教学,有利于教学。院系应在教育观念、责任意识上充分认识,不能让院系教学工作满足于不出问题的质量标准,要切实去研究、制定政策、落实实施,把对于教学质量的要求内化到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的心中。二级院系可以通过各种评价活动和各种评优活动的引导,激发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热情和质量意识,提高广大教学管理人员的质量保障意识和精力投入,齐心协力投身教学,保障教学中心地位。endprint

(二)提高教学质量管理队伍专业水平

一是加强学习。以掌握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为目标,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加强交流和研讨,强化考核,颁发合格证书。加大组织教学质量管理人员“走出去”学习力度,拓宽工作视野。二是改善结构。调整、充实和稳定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将愿管理、能管理、善管理的人员吸收进队伍,提高队伍的整体专业化水平。三是加强研究。设立校级“质量工程”教学质量管理专项,引导教学质量管理人员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研究,反哺教学管理。

(三)完善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管理模式

教研室是进行教学活动及教学管理的最基层组织,具体的日常工作包括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试卷的命题与批阅、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学团队建设等。教研室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教研室必将成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主要对象。若教研室缺乏生机和活力,缺乏凝聚力,则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无法形成学科、专业群体优势从而影响教学质量。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建立教研室设置方法、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教研室等级评定办法和奖惩制度,以此来引导、规范、约束教研室的行为,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评估指标必须以教学质量为最高标准,注重主要教学环节,强化过程管理,将定性与定量考核、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将考核、评价结果与教研室主任、老师的切身利益挂钩,以体现管理的科学性、公平性和效率性[3]。此外,教研室还需要建立档案,做好教学文件和资料归档管理工作。目前,合肥师范学院校质量工程项目中,正在着手“校示范教研室”的项目研究,以此抓手,必然可以有效促进教研室的规范建设与发展,以更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构建全方位立体动态监控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涉及范围广、部门多、环节杂,是一项系统工程。新建本科院校在依靠教学督导和学校领导的“随堂听课”监督等外部动力的同时,应重点寻求建立内部动力系统,“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教学质量督导体系、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体系、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教学质量改进体系组成的五位一体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及运行机制。”[4]在教学计划、课堂教学、课程考核等环节,吸纳教学质量管理部门、督导部门、教师、学生等内部力量参与到评价体系中来;在实践环节、毕业论文、毕业生质量等监控环节要吸纳地方政府机构、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和新闻媒体等外部力量参与到评价体系中来,构建多层多维、多元评价主体、全方位立体动态监控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而保证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小亮,周德荣.论加强高校二级院系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性[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6):80.

[2] 许平华.关于实施与完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8,(5):133.

[3] 徐建平,周德俭.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与教研室建设问题探讨[J].高教论坛,2006,(5):167.

[4] 彭晓云.形成五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J].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26-28.[责任编辑 安世友]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建本科院校
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新建本科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实践与分析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建设探讨
新建本科院校校内专业评估体系构建与思考
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考试管理工作现状及思考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