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2015-01-15郭艳秋
郭艳秋
摘 要:区域的发展情况不能单纯看绝对的产出,还应该结合利用效率来综合衡量,技术效率就是能揭示其利用情况的重要指标。利用随机前沿函数构建具有一般性的模型,并通过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得知:辽宁省整体对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是很高,社会的实际产出与理论的产出前沿面还有很大的距离。
关键词:区域资源利用效率;技术效率;随机前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4-0045-02
一、理论研究
技术效率指标,可以从衡量城市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来解释城市经济增长差异的形成。对城市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城市经济的发展质量。区域的发展情况不能单纯看绝对的产出,还应该结合利用效率来综合衡量,技术效率就是能揭示其利用情况的重要指标。
技术效率模型为:
lny=β0+(βLlnL+βKlnK+βElnE)+[βLL(lnL)2+βKK(lnK)2+βEE(lnE)2]+(βKLlnKlnL+βKElnKlnE+βELlnElnL)+εit
其中,i为城市序号;t为时间序号。y为城市生产总值,L为年末从业人员,K为资本存量,εit代表误差项。
应用Frontier,得到假设检验结果(见表1)。
从假设检验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因为对零假设的拒绝,显著存在着技术非效率,SFA技术的使用是有效的。构建模型选用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是有效的。随着时间的变化,技术非效率也是随之变化的。所以研究构建的模型对城市的技术效率水平能够进行有效的反映。
二、实证结果
以辽宁省14个城市十三年的经济发展数据为依据,利用所构建的模型进行测算,得到以下结果(见下页表2):
三、结果分析
从测算结果来看,第一,站在十三年发展的总体角度,辽宁省全省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6885,这个数值刚刚及格,显示辽宁省整体对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是很高,社会的实际产出与理论的产出前沿面还有很大的距离。现有技术和现有资源没有得到高效的利用,有相当一部分资源被搁置甚至被浪费了,不论是资本投入还是劳动力投入都没有得到应有的价值,还存在很大的蓝海区域,还有很大可以挖潜的空间。
第二,从面板数据横截面来看,技术效率数值,也就是资源利用的水平,都以一种逐步上升的趋势在发展。可以看出,2000年辽宁省平均技术效率为0.588,2007年平均技术效率为0.771,上升了31个百分点;2000年中部城市群平均技术效率为0.631,2007年中部城市群平均技术效率为0.796,上升了26个百分点;2000年沿海经济带平均技术效率为0.585,2007年沿海经济带平均技术效率为0.770,上升了31个百分点;2000年辽西北地区平均技术效率为0.631,2007年辽西北地区平均技术效率为0.796,上升了39个百分点。随着时间的发展,各个城市各个地区对于资源的利用水平都在稳步的提高。
第三,从面板数据纵截面来看,辽宁省14个城市之间的技术效率水平不均衡,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的是省会——沈阳市,2012年的技术效率为0.917,说明省会城市对各项资本投入利用的水平较高,与生产前沿面的差距很小。资源利用效率最差的是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市,2012年的技术效率为0.670,说明阜新市对于各项资本投入利用的情况不好,与理想前沿面的距离差距很大。
可以看出:资源利用效果最好的城市有沈阳、鞍山和锦州;资源利用效果中等的城市有大连、朝阳、辽阳、丹东、葫芦岛和盘锦;资源利用效果最差的城市营口、本溪、抚顺、铁岭和阜新。第一层次的城市集群,其平均技术效率水平都在0.8以上,第二层次的城市集群,其平均技术效率水平都在0.6~0.8之间,第三层次的城市集群,其平均技术效率都在0.6以下。利用效率低的城市应该内部寻找原因,注重资源的利用性,利用效率中等的城市要技术效率和创新共同发展,利用效率高的城市要利用技术创新,使理论前沿面再度提高,以此来刺激城市的更好发展。
第四,为了从集群的角度来研究辽宁省经济发展,所以,将各个城市分为三大领域,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区域是中部城市群,其平均技术效率为0.7193,比全省数值还高出3.5个百分点;资源利用效率居中的区域是沿海经济带,其数值为0.684,约等于全省的平均数值0.686;资源利用效率最低的区域是辽西北地区,其平均技术效率水平为0.6332,与辽宁省其他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各个区域的技术效率名次基本不变,说明在短时间内,经济发展的模式还是相对稳定的。endprint
摘 要:区域的发展情况不能单纯看绝对的产出,还应该结合利用效率来综合衡量,技术效率就是能揭示其利用情况的重要指标。利用随机前沿函数构建具有一般性的模型,并通过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得知:辽宁省整体对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是很高,社会的实际产出与理论的产出前沿面还有很大的距离。
关键词:区域资源利用效率;技术效率;随机前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4-0045-02
一、理论研究
技术效率指标,可以从衡量城市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来解释城市经济增长差异的形成。对城市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城市经济的发展质量。区域的发展情况不能单纯看绝对的产出,还应该结合利用效率来综合衡量,技术效率就是能揭示其利用情况的重要指标。
技术效率模型为:
lny=β0+(βLlnL+βKlnK+βElnE)+[βLL(lnL)2+βKK(lnK)2+βEE(lnE)2]+(βKLlnKlnL+βKElnKlnE+βELlnElnL)+εit
其中,i为城市序号;t为时间序号。y为城市生产总值,L为年末从业人员,K为资本存量,εit代表误差项。
应用Frontier,得到假设检验结果(见表1)。
从假设检验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因为对零假设的拒绝,显著存在着技术非效率,SFA技术的使用是有效的。构建模型选用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是有效的。随着时间的变化,技术非效率也是随之变化的。所以研究构建的模型对城市的技术效率水平能够进行有效的反映。
二、实证结果
以辽宁省14个城市十三年的经济发展数据为依据,利用所构建的模型进行测算,得到以下结果(见下页表2):
三、结果分析
从测算结果来看,第一,站在十三年发展的总体角度,辽宁省全省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6885,这个数值刚刚及格,显示辽宁省整体对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是很高,社会的实际产出与理论的产出前沿面还有很大的距离。现有技术和现有资源没有得到高效的利用,有相当一部分资源被搁置甚至被浪费了,不论是资本投入还是劳动力投入都没有得到应有的价值,还存在很大的蓝海区域,还有很大可以挖潜的空间。
第二,从面板数据横截面来看,技术效率数值,也就是资源利用的水平,都以一种逐步上升的趋势在发展。可以看出,2000年辽宁省平均技术效率为0.588,2007年平均技术效率为0.771,上升了31个百分点;2000年中部城市群平均技术效率为0.631,2007年中部城市群平均技术效率为0.796,上升了26个百分点;2000年沿海经济带平均技术效率为0.585,2007年沿海经济带平均技术效率为0.770,上升了31个百分点;2000年辽西北地区平均技术效率为0.631,2007年辽西北地区平均技术效率为0.796,上升了39个百分点。随着时间的发展,各个城市各个地区对于资源的利用水平都在稳步的提高。
第三,从面板数据纵截面来看,辽宁省14个城市之间的技术效率水平不均衡,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的是省会——沈阳市,2012年的技术效率为0.917,说明省会城市对各项资本投入利用的水平较高,与生产前沿面的差距很小。资源利用效率最差的是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市,2012年的技术效率为0.670,说明阜新市对于各项资本投入利用的情况不好,与理想前沿面的距离差距很大。
可以看出:资源利用效果最好的城市有沈阳、鞍山和锦州;资源利用效果中等的城市有大连、朝阳、辽阳、丹东、葫芦岛和盘锦;资源利用效果最差的城市营口、本溪、抚顺、铁岭和阜新。第一层次的城市集群,其平均技术效率水平都在0.8以上,第二层次的城市集群,其平均技术效率水平都在0.6~0.8之间,第三层次的城市集群,其平均技术效率都在0.6以下。利用效率低的城市应该内部寻找原因,注重资源的利用性,利用效率中等的城市要技术效率和创新共同发展,利用效率高的城市要利用技术创新,使理论前沿面再度提高,以此来刺激城市的更好发展。
第四,为了从集群的角度来研究辽宁省经济发展,所以,将各个城市分为三大领域,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区域是中部城市群,其平均技术效率为0.7193,比全省数值还高出3.5个百分点;资源利用效率居中的区域是沿海经济带,其数值为0.684,约等于全省的平均数值0.686;资源利用效率最低的区域是辽西北地区,其平均技术效率水平为0.6332,与辽宁省其他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各个区域的技术效率名次基本不变,说明在短时间内,经济发展的模式还是相对稳定的。endprint
摘 要:区域的发展情况不能单纯看绝对的产出,还应该结合利用效率来综合衡量,技术效率就是能揭示其利用情况的重要指标。利用随机前沿函数构建具有一般性的模型,并通过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得知:辽宁省整体对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是很高,社会的实际产出与理论的产出前沿面还有很大的距离。
关键词:区域资源利用效率;技术效率;随机前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4-0045-02
一、理论研究
技术效率指标,可以从衡量城市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来解释城市经济增长差异的形成。对城市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城市经济的发展质量。区域的发展情况不能单纯看绝对的产出,还应该结合利用效率来综合衡量,技术效率就是能揭示其利用情况的重要指标。
技术效率模型为:
lny=β0+(βLlnL+βKlnK+βElnE)+[βLL(lnL)2+βKK(lnK)2+βEE(lnE)2]+(βKLlnKlnL+βKElnKlnE+βELlnElnL)+εit
其中,i为城市序号;t为时间序号。y为城市生产总值,L为年末从业人员,K为资本存量,εit代表误差项。
应用Frontier,得到假设检验结果(见表1)。
从假设检验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因为对零假设的拒绝,显著存在着技术非效率,SFA技术的使用是有效的。构建模型选用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是有效的。随着时间的变化,技术非效率也是随之变化的。所以研究构建的模型对城市的技术效率水平能够进行有效的反映。
二、实证结果
以辽宁省14个城市十三年的经济发展数据为依据,利用所构建的模型进行测算,得到以下结果(见下页表2):
三、结果分析
从测算结果来看,第一,站在十三年发展的总体角度,辽宁省全省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6885,这个数值刚刚及格,显示辽宁省整体对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是很高,社会的实际产出与理论的产出前沿面还有很大的距离。现有技术和现有资源没有得到高效的利用,有相当一部分资源被搁置甚至被浪费了,不论是资本投入还是劳动力投入都没有得到应有的价值,还存在很大的蓝海区域,还有很大可以挖潜的空间。
第二,从面板数据横截面来看,技术效率数值,也就是资源利用的水平,都以一种逐步上升的趋势在发展。可以看出,2000年辽宁省平均技术效率为0.588,2007年平均技术效率为0.771,上升了31个百分点;2000年中部城市群平均技术效率为0.631,2007年中部城市群平均技术效率为0.796,上升了26个百分点;2000年沿海经济带平均技术效率为0.585,2007年沿海经济带平均技术效率为0.770,上升了31个百分点;2000年辽西北地区平均技术效率为0.631,2007年辽西北地区平均技术效率为0.796,上升了39个百分点。随着时间的发展,各个城市各个地区对于资源的利用水平都在稳步的提高。
第三,从面板数据纵截面来看,辽宁省14个城市之间的技术效率水平不均衡,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的是省会——沈阳市,2012年的技术效率为0.917,说明省会城市对各项资本投入利用的水平较高,与生产前沿面的差距很小。资源利用效率最差的是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市,2012年的技术效率为0.670,说明阜新市对于各项资本投入利用的情况不好,与理想前沿面的距离差距很大。
可以看出:资源利用效果最好的城市有沈阳、鞍山和锦州;资源利用效果中等的城市有大连、朝阳、辽阳、丹东、葫芦岛和盘锦;资源利用效果最差的城市营口、本溪、抚顺、铁岭和阜新。第一层次的城市集群,其平均技术效率水平都在0.8以上,第二层次的城市集群,其平均技术效率水平都在0.6~0.8之间,第三层次的城市集群,其平均技术效率都在0.6以下。利用效率低的城市应该内部寻找原因,注重资源的利用性,利用效率中等的城市要技术效率和创新共同发展,利用效率高的城市要利用技术创新,使理论前沿面再度提高,以此来刺激城市的更好发展。
第四,为了从集群的角度来研究辽宁省经济发展,所以,将各个城市分为三大领域,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区域是中部城市群,其平均技术效率为0.7193,比全省数值还高出3.5个百分点;资源利用效率居中的区域是沿海经济带,其数值为0.684,约等于全省的平均数值0.686;资源利用效率最低的区域是辽西北地区,其平均技术效率水平为0.6332,与辽宁省其他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各个区域的技术效率名次基本不变,说明在短时间内,经济发展的模式还是相对稳定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