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效力不平衡研究
2015-01-15高鹏
高鹏
摘要:本文建立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检验地区包括广西、贵州、云南、广东、浙江和江苏。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效力具有区域的不平衡性:西部地区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要小于东部地区,资本从西部流向东部。这种差异实际上弱化了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加剧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本文从总供给曲线、东西部资本流动、信贷机构覆盖面和资本市场发展四个方面分析我国西部地区货币政策效力较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区域经济;区域不平衡;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8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4)12006606
一、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地区间梯度发展战略,东、中、西三大地区社会经济差距越来越大,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我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实行统一的货币调控政策,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忽视了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程度、金融机制完善程度上都要远远领先于西部地区的现实。研究货币政策的区域不平衡性成为理论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国外关于货币政策对不同区域影响差异的研究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已开始,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进行完善。Scott \[1\]用自由储备率的变动与各地银行储备之间的关系,研究了货币政策的差异性影响。Barro \[2\]、Garrison和Chang \[3\]、Beare \[4\]、Mathur和Stein \[5\]、Garrison和Kort \[6\]等,运用圣路易斯模型回归居民收入(或就业)与政府税收、政府支出以及联邦货币,来分析货币政策的区域影响。而Carlino和De Fina \[7\]、De Lucio和Izquierdo \[8\]、Di Giacinto \[9\]等,则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性差异。
在欧洲中央银行发行单一货币欧元的实践中,显示了很多货币政策效力区域非对称的问题。Ramaswamy和Sloek \[10\]运用VAR对欧盟各国进行了考察,发现紧缩货币政策在德国、英国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几乎是在法国、丹麦的两倍,但是时滞更长。Huchet \[11\]对欧元区货币的非对称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预期和非预期的货币政策对各国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非预期的货币政策冲击存在地理上的非对称性:法国、德国、西班牙和奥地利对非预期的利率上升反应更敏感。Cecchetti \[12\]对欧盟11个成员国的宏观数据进行了回归,发现在这些国家里,银行的规模和集中度、银行体系的健康状况以及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的便利程度不同,最终导致了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不同。Elbourne和De Haan \[13\]利用十个中欧国家的宏观数据进行了研究,发现银行的规模和集中度、银行体系的健康状况以及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的便利程度在这些国家均不同,但是这些差异没有导致货币政策传递效果的不同,这与很多学者的研究是相反的。Stanek \[14\]指出,单一货币政策成功实施的基础是有一个最优货币区,即在这一最优货币区内,各国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之上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性。
国内关于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性差异的研究正处在起步阶段。直接研究货币政策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差异的文献比较少,只有相关的金融发展指标的区域差异性研究,而且这些相关研究以采用描述性研究、一般回归和因果分析等方法的居多\[15\]。如张志军\[16\]、李成和赵鹏\[17\]、王子明和周立\[18\]、肖建国\[19\]、周好文和钟永红\[20\]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研究区域的金融发展不平衡,大都认为应该实施一定差别的货币政策,特别要向欠发达地区倾斜。
本文将从Mundell最优货币区理论模型出发,提出假设,并运用向量自回归(VAR)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理论模型,并提出本文的假设,第三部分为研究方法介绍,第四部分为实证研究,第五部分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理论模型
Mundell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是区域单一货币理论的理论基础。Mundell认为,在实行统一货币时,各国虽然放弃了货币主权,但是能够促使物价更透明、更稳定,降低外汇交易成本,刺激投资。Mundell认为在最优货币区内部,货币的区域效应将不存在。Mundell最优货币区要满足四个条件:第一,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第二,产品多样化;第三,经济开放;第四,通货膨胀率相似。
1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和资本。在劳动力方面,我国东部地区为劳动力净流入地区,中西部为净流出地区,且流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较低。资本是我国生产要素流动的主要构成因素,但东西部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如表 1所示,资本明显向东部沿海倾斜。因此我国不满足Mundell所提出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标准。
摘要:本文建立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检验地区包括广西、贵州、云南、广东、浙江和江苏。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效力具有区域的不平衡性:西部地区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要小于东部地区,资本从西部流向东部。这种差异实际上弱化了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加剧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本文从总供给曲线、东西部资本流动、信贷机构覆盖面和资本市场发展四个方面分析我国西部地区货币政策效力较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区域经济;区域不平衡;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8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4)12006606
一、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地区间梯度发展战略,东、中、西三大地区社会经济差距越来越大,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我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实行统一的货币调控政策,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忽视了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程度、金融机制完善程度上都要远远领先于西部地区的现实。研究货币政策的区域不平衡性成为理论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国外关于货币政策对不同区域影响差异的研究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已开始,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进行完善。Scott \[1\]用自由储备率的变动与各地银行储备之间的关系,研究了货币政策的差异性影响。Barro \[2\]、Garrison和Chang \[3\]、Beare \[4\]、Mathur和Stein \[5\]、Garrison和Kort \[6\]等,运用圣路易斯模型回归居民收入(或就业)与政府税收、政府支出以及联邦货币,来分析货币政策的区域影响。而Carlino和De Fina \[7\]、De Lucio和Izquierdo \[8\]、Di Giacinto \[9\]等,则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性差异。
在欧洲中央银行发行单一货币欧元的实践中,显示了很多货币政策效力区域非对称的问题。Ramaswamy和Sloek \[10\]运用VAR对欧盟各国进行了考察,发现紧缩货币政策在德国、英国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几乎是在法国、丹麦的两倍,但是时滞更长。Huchet \[11\]对欧元区货币的非对称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预期和非预期的货币政策对各国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非预期的货币政策冲击存在地理上的非对称性:法国、德国、西班牙和奥地利对非预期的利率上升反应更敏感。Cecchetti \[12\]对欧盟11个成员国的宏观数据进行了回归,发现在这些国家里,银行的规模和集中度、银行体系的健康状况以及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的便利程度不同,最终导致了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不同。Elbourne和De Haan \[13\]利用十个中欧国家的宏观数据进行了研究,发现银行的规模和集中度、银行体系的健康状况以及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的便利程度在这些国家均不同,但是这些差异没有导致货币政策传递效果的不同,这与很多学者的研究是相反的。Stanek \[14\]指出,单一货币政策成功实施的基础是有一个最优货币区,即在这一最优货币区内,各国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之上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性。
国内关于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性差异的研究正处在起步阶段。直接研究货币政策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差异的文献比较少,只有相关的金融发展指标的区域差异性研究,而且这些相关研究以采用描述性研究、一般回归和因果分析等方法的居多\[15\]。如张志军\[16\]、李成和赵鹏\[17\]、王子明和周立\[18\]、肖建国\[19\]、周好文和钟永红\[20\]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研究区域的金融发展不平衡,大都认为应该实施一定差别的货币政策,特别要向欠发达地区倾斜。
本文将从Mundell最优货币区理论模型出发,提出假设,并运用向量自回归(VAR)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理论模型,并提出本文的假设,第三部分为研究方法介绍,第四部分为实证研究,第五部分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理论模型
Mundell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是区域单一货币理论的理论基础。Mundell认为,在实行统一货币时,各国虽然放弃了货币主权,但是能够促使物价更透明、更稳定,降低外汇交易成本,刺激投资。Mundell认为在最优货币区内部,货币的区域效应将不存在。Mundell最优货币区要满足四个条件:第一,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第二,产品多样化;第三,经济开放;第四,通货膨胀率相似。
1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和资本。在劳动力方面,我国东部地区为劳动力净流入地区,中西部为净流出地区,且流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较低。资本是我国生产要素流动的主要构成因素,但东西部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如表 1所示,资本明显向东部沿海倾斜。因此我国不满足Mundell所提出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标准。
摘要:本文建立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检验地区包括广西、贵州、云南、广东、浙江和江苏。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效力具有区域的不平衡性:西部地区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要小于东部地区,资本从西部流向东部。这种差异实际上弱化了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加剧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本文从总供给曲线、东西部资本流动、信贷机构覆盖面和资本市场发展四个方面分析我国西部地区货币政策效力较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区域经济;区域不平衡;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8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4)12006606
一、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地区间梯度发展战略,东、中、西三大地区社会经济差距越来越大,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我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实行统一的货币调控政策,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忽视了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程度、金融机制完善程度上都要远远领先于西部地区的现实。研究货币政策的区域不平衡性成为理论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国外关于货币政策对不同区域影响差异的研究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已开始,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进行完善。Scott \[1\]用自由储备率的变动与各地银行储备之间的关系,研究了货币政策的差异性影响。Barro \[2\]、Garrison和Chang \[3\]、Beare \[4\]、Mathur和Stein \[5\]、Garrison和Kort \[6\]等,运用圣路易斯模型回归居民收入(或就业)与政府税收、政府支出以及联邦货币,来分析货币政策的区域影响。而Carlino和De Fina \[7\]、De Lucio和Izquierdo \[8\]、Di Giacinto \[9\]等,则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性差异。
在欧洲中央银行发行单一货币欧元的实践中,显示了很多货币政策效力区域非对称的问题。Ramaswamy和Sloek \[10\]运用VAR对欧盟各国进行了考察,发现紧缩货币政策在德国、英国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几乎是在法国、丹麦的两倍,但是时滞更长。Huchet \[11\]对欧元区货币的非对称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预期和非预期的货币政策对各国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非预期的货币政策冲击存在地理上的非对称性:法国、德国、西班牙和奥地利对非预期的利率上升反应更敏感。Cecchetti \[12\]对欧盟11个成员国的宏观数据进行了回归,发现在这些国家里,银行的规模和集中度、银行体系的健康状况以及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的便利程度不同,最终导致了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不同。Elbourne和De Haan \[13\]利用十个中欧国家的宏观数据进行了研究,发现银行的规模和集中度、银行体系的健康状况以及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的便利程度在这些国家均不同,但是这些差异没有导致货币政策传递效果的不同,这与很多学者的研究是相反的。Stanek \[14\]指出,单一货币政策成功实施的基础是有一个最优货币区,即在这一最优货币区内,各国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之上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性。
国内关于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性差异的研究正处在起步阶段。直接研究货币政策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差异的文献比较少,只有相关的金融发展指标的区域差异性研究,而且这些相关研究以采用描述性研究、一般回归和因果分析等方法的居多\[15\]。如张志军\[16\]、李成和赵鹏\[17\]、王子明和周立\[18\]、肖建国\[19\]、周好文和钟永红\[20\]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研究区域的金融发展不平衡,大都认为应该实施一定差别的货币政策,特别要向欠发达地区倾斜。
本文将从Mundell最优货币区理论模型出发,提出假设,并运用向量自回归(VAR)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理论模型,并提出本文的假设,第三部分为研究方法介绍,第四部分为实证研究,第五部分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理论模型
Mundell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是区域单一货币理论的理论基础。Mundell认为,在实行统一货币时,各国虽然放弃了货币主权,但是能够促使物价更透明、更稳定,降低外汇交易成本,刺激投资。Mundell认为在最优货币区内部,货币的区域效应将不存在。Mundell最优货币区要满足四个条件:第一,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第二,产品多样化;第三,经济开放;第四,通货膨胀率相似。
1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和资本。在劳动力方面,我国东部地区为劳动力净流入地区,中西部为净流出地区,且流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较低。资本是我国生产要素流动的主要构成因素,但东西部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如表 1所示,资本明显向东部沿海倾斜。因此我国不满足Mundell所提出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