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驻华大使顾山谈《查理周刊》事件
2015-01-15
南方周末记者 吴梦启
2015年1月8日,发生在巴黎的对《查理周刊》袭击事件还在继续。1月17日,南方周末记者在北京就此专访了法国驻华大使顾山。
宗教信仰“不属于公共领域”
南方周末:现在法国国内是否对《查理周刊》袭击案以及与之相关的恐怖事件形成了共识?
顾山:1月11日在法国有大约占全国人口10%的人上街游行,以完全和平的方式,在全国(不仅在巴黎)进行游行,全法国各行各业、各个社会群体、各个宗教团体都参与了游行。在《查理周刊》遭受袭击以及人质事件之后,这(游行)反映了法国人民所具有的共识。法国人民已经做出了自己的表态。在法国人民选出的总统推动下,我们将会有新的举措。
游行反映出了法兰西共和国的核心价值。以这些价值为基础,我们有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这些价值也是我们法国宪法的核心,那就是自由、反对各种形式的极端主义。
自由在法国还有一种具有法国特点的含义,那就是世俗化的概念。有宗教自由,但是宗教信仰是私人行为,不属于公共领域。我在私人空间里有自己的信仰,但是在公共领域里,我和与我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和平相处。我有信仰自由的权利,但法国的公共领域则是一个世俗化的领域。
世俗化也跟法国的历史密切相关,法国历史上有几个世纪处于宗教冲突当中。190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就决定实行政教分离,为了保障社会和平而实施世俗化。法国人民希望保持社会和平,这也是上周末进行大游行的原因之一。
法国不承认特定族群
南方周末:这几个恐怖分子实际上是在法国出生长大、在法国接受教育的年轻人。那么,法国的穆斯林社区是否存在着无法融入法国主流社会的问题?如果有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做?
顾山:我们首先要注意到每个公民在法国所享有的权利,其次就是经济情况。说到某些(穆斯林)社区受到歧视的说法,是个错误的说法。你说到的这个“社区”的概念,在法国宪法当中没有这个概念。我们在宪法里定义的是“法国公民”,“法国公民”在宪法里是享有平等权利的。无论你是在法国出生,还是后来入籍,你只要是法国公民,都享有一样的权利得到国家的教育和医保等公共服务。
我们在法律上的环境一样明确,无论你来自哪里,哪个种族和哪个宗教,都享有一样的权利。而且为了保证权利平等,我们有专门的法院,每年有一系列报告,以及一直在进行监督的工作,在法国没有种族和宗教的不平等。
你说的这些可能是因为经济和教育环境这些因素导致的,在这些方面我们确实要进一步努力。所以,我们要实现融合,就是要向所有法国公民提供最好的教育,向他们提供就业机会。
对于某些“社区”,不应该特别对待。因为你提到了某个“社区”,就会把它从整个国家当中孤立出来。我们在法国没有社区,只有公民。所有公民都参加整个国家的建设事业,这就是法国一直以来的目标。
我非常欣赏中文“国家”这个词,在一个国度里有“家”的概念。我们都住在同一个家里。
将与中方加强反恐合作
南方周末:据我了解,这几个制造血案的恐怖分子其实已经受到法国反恐部门的关注。他们也受到美国的反恐机构的关注,他们已经进入了反恐组织的视线,但是血案还是发生了。以后法国是否会加强和别的国家的反恐合作,以提升反恐水平,比如说,加强和中国的合作?
顾山:我认为恐怖主义是一个重大的国际危险。它们的目标是摧毁社会,所以我们一定会加强反恐工作。法国政府将采取新的措施。我们也会在反恐问题上和中方合作。在这方面,我们和中方已经有对话的渠道。中国也遭受了恐怖主义的危害。在中国,也有无辜者遭遇了伤害。
南方周末:跟中方仅限于反恐方面的对话?
顾山: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仅仅有对话是没有用的。
南方周末:最后,能否预测经过了《查理周刊》以及相关恐怖案件之后,法国社会会发生什么变化?
顾山:我们要分析和更好地了解那些标榜代表伊斯兰教的极端分子的问题;我们要应对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伊斯兰国”的问题;我们也要打击在网络上煽动战争的行为;我们要在维护我们自由的同时,为打击恐怖主义采取更加有效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