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高中:学习是怎样发生的
2015-01-15蒲公英教育智库副总裁泉源学校首席导师
文 / 张 良(蒲公英教育智库副总裁、泉源学校首席导师)
在泉源学校,我们希望老师是从事下面的工作:资源整合、知识分析、沟通、学习的深度对话。我们希望打破课程界限,打破学科界限,打破班级、学校的界限,最后我们希望造成的结果是,帮助学生实现我们所希望的最佳学习状态——有边界的运动,像做自由体操一样。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视频。(播放视频)
感谢沪江网的首席教育官吴虹老师,昨天晚上花了很多时间来制作这个PPT。刚才最后一个画面里提到,这群传统教育里不受重视的学生,到底现在怎样,这是很多人来问我的问题。那现在我想给大家讲6个同学的故事,我们第一届有6个学生,今年他们已经升入到高三了,目前我们学校有80多个学生。在泉源学校,我们的学习到底是如何发生的,我想通过一张课表,以及6个同学的故事来分享给大家。
六张课表与六个人的故事
这张课表(图1)我想所有的校长非常熟悉,我们天天看到,甚至觉得不需要对它再作任何的调整。从这张课表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课程,但是有很多的课程,在传统学校一定会逐渐消失掉的,比如说体育课、音乐课、社会实践课程,永远是课表争夺战的失败者。为什么呢?我想我们每个校长心里都非常清楚它的原因。因为我们必须保证所有主科课程的学习。
图1
每一位校长可能会经常面临一个头疼的问题:各科老师都在不遗余力地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更多上自习的时间,用更多的作业争取学生课后的时间。为什么会出现课表的争夺战,在我看来是因为我们把所有的时间放在一条时间线上面,我们所有的课程只是沿着一根时间线,往前流动。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我们的学习总是以齐头并进的方式来推进。我这堂课45分钟来学习语文,然后事成之后我们要转向数学学习。这样整齐划一的节奏,它到底是怎么来的,我想需要我们进行一个重新的思考。
大家可以扫一下,这是我的第一份课表,因为它的文字比较多,比较特别,不像一些常规的课表。扫描以后大家可以看到,它实际上是我们第一份的学习清单,我们很多的学习不再是以课表的方式来出现,我们可能会给学生一个特定的专题研究的任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未来的发展方向,分给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研究任务。
扫描获得第一份课表
我们这样学习
举一个学生的例子,我们的学习是以这种方式来进行的。这个同学叫舒译乐,他的任务是研究我们所在的那个村庄,它的旅游开发还很不成熟,那这个任务就是要结合高中地理、旅游地理相关知识的学习,一起来振兴村庄的旅游业。这个任务非常适合他的个性,因为他表现得活跃好动。为了做这个专题,舒译乐不仅仅把教材学通,他还通过电脑搜录相当多的资料,去村庄做很多调查。这个同学今年已经升到高三,他的目标是想进人大的社会学系。
我们再看看我们的课表(图2)。这是我们第一届的6个学生各自的学期任务。我们把学生的学习分成若干版块,给每一个版块分配一个版主,负责去做这个版块的专题研究。
我们看一位叫王兴江的同学,这个同学是一个公益机构介绍过来的,是贵州的一个苗族小孩,很小就失去了双亲。刚来的时候非常内向,但是在我们这里经过两年多的学习,这个月5号的时候他要去参加意大利语的第二等级的考试,因为他已经开始申请要去意大利留学。而两年多以前,他连贵州的大山都没有出过。当他提出自己留学目标的时候,我是吓一跳的,我说你为什么想要去意大利留学呢,这是一个非常冷门的国家。他说我已经准备了一个多月,我建立了一个系统,7个指标,把全球的大学都放在这个系统里面,最后意大利的大学得分最高。他还说,我不可能去美国,因为学费太贵。考虑到学费、大学学习水平等,最后发现意大利是最适合他的一个地方。那我们就配合他的需求,在上个学期,他每天下午就到外面去做意大利语的专项学习,目前的A1和A2的等级考试已经过了。
图2:学生课表(2013.1.18~ 2013.5.18)
我们再来看一看,这是我们上个学期的课表,2014年2月制定的。
扫描获得2014年春季学期学习安排
这个课表的左边我们称之为共同事务,语言、活动、个人专题、知识性的学习……所有学生的共同事务都在这里。个人事务是一个一个的小项目:英语组——他可能重点想在英语上突破一下,还有意大利组、商业组、机动组……机动组就是暂时没有想好未来往什么方向发展的同学。
个性化的学习任务
有些学生他可能确实不爱学习,但我觉得不爱学习确实不算什么问题。在一些学校,一个不爱学习成绩又差的学生,往往成为师生眼里的“病虫害”,被冷眼相看,冷嘲热讽。那这样的学生,他在我们的课表中也有位置吗?有位置。
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有个学生对学习没有太大的热情,我给他安排了一些任务是看电影。当然电影不能简单地看,不是娱乐。我给他看一些情节复杂的电影,让他用思维导图,把人物的关系,很清晰地梳理出来。这样可以训练他的思维能力,他在这个过程中间,仍然可以得到很大的成长。
同学们在福建培田村游学的时候,围绕这个村子,我们设置了八个学习专题,既和书本知识结合,也和这座古村落的一些文化特征相结合。学生也有自己单独的安排,比如我们有一个商业组,就是对商业感兴趣的同学,我们开设了一系列商业的课程。在这个村落,商业组就做一个商业实操的项目,他们寻找发现合适的村庄景观,把图案印在T恤衫上,自己去设计,找人加工,自己设计“易拉宝”,然后带到村庄去卖给游客。这是他们商业组的一次期末考试,我要求的是能赚到第一桶金,结果赚了一千多元。
这是我们今年新招学生的课表,大家会发现,这个表仿佛已经回到传统的课表样式了。(图略)确实是的,新生过来,我们一般会有半年的适应期。上午只有两节课,下午只有一节课,我们一节课的时间大概都有一个半小时,因为结合我们专题研究式的学习,常规上课时间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那即使它现在看起来好像回归传统的课表,但每个同学在这里面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看下面这个课表安排(图3),这里标红色的就是他可以选择不参加的课程。在我们这里给学生很大的一个选择权,但是这个选择不是基于逃避的选择,当你想退出某个课程计划的时候,你需要给我们一个你的新计划。
比如潘逸铭,他父母送他过来的时候,说拿他没办法,这个小孩心里面有问题,还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但其实这是一个极其有天赋、非常有想法的学生。他现在去美国的申请已经初步通过了,下一学期就过去。
图3:潘逸铭个人安排
固定课时的边界逐步瓦解
这是我们最新的一个课表(图4),大家看到我们这里面没有课时的界限,它被彻底打破。这三天的时间里面,我们只指定了四门学科,把他们放在一块儿学习。因为在实践过程中间我们发现,为什么要把英文课学习限制在40分钟呢?在三天的界限里面,我们给四门课定出一个学习目标,三天的时间自由分配,我们愿意把这个分配权交给学生。
可能很多校长会担心把这个时间交给学生,他们不会把时间浪费掉吗?恰恰不会,比如说一个学生物理学习成绩很好,在这三天他可能只愿意在物理上花3个小时,他可以拿其他的时间去补他比较薄弱的地理。但如果让我们整齐划一地在课堂上面把时间分割干净,他是没有自主灵活权利来整合时间的。最后我们评估下来,学生的时间使用效率,比老师事前去规定这个时间与课表一定是高了很多。
这是我们一个学生的学习情景,他是坐在教室外面的,在早晨的阳光下面非常专注地学习,他面前放的是一个手机,他正在听微课。我们把视频微课放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里面,我们还录了很多音频微课,放在电台,我们也建立了一个全功能教室电台。
我们在前面做了很多的课表重塑的工作,实际上都只在完成这一件事,我把它叫作“教学价值链”。传统的教学,教和学都是在这一根线上,在同一个时空里面发生。但事实上,我觉得信息化时代提供了很多机会,教和学可以分开了,而且可以以多种时间线同步推进,就像我们最后一张课表所呈现的,在一个大的课堂下面,学生在某个时段选择学习哪个课程,是可以自主选择的。把这个时间交给孩子,意味着学习在同步发生。
图4:固定课时的边界逐步瓦解
反过来再到我们老师的定位,也必须做一个调整。我们知道传统课堂,老师讲课占了85%的时间。但是在泉源学校,我们希望老师是从事下面的工作:资源整合、知识分析、沟通、学习的深度对话。我们希望打破课程界限,打破学科的界限,打破班级、学校的界限,最后我们希望造成的结果是,帮助学生实现我们所希望的最佳学习状态——有边界的运动,像做自由体操一样。
这是我女儿,她今年刚刚升入高一,也在泉源学习班里面,在上周,她和我们一个学员,在互联网上建立了一个泉源高中的社团,她为此写了一篇文章《致慷慨共赴的你们》。我读了也确实非常感动,大家可以扫描获得。
好,这是我的发言,谢谢大家。
扫描获得《致慷慨共赴的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