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字文章这样做
2015-01-15兴农中学
文 / 兴农中学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兴农中学(以下简称兴农中学)创办于1993年,当时仅有36名学生,用农房作校舍,条件十分简陋。经过21年发展,目前已是贵州省民办学校中的首所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成为贵州省规模最大、办学条件较好、办学历史最长的民办全封闭寄宿制完全中学之一。
1993年的8月,兴农中学赶着“民办教育的春风”启程,当时用农房做校舍,只有36名学生(后增至43名),6名代课教师,条件十分艰苦。兴农中学顺应政策的指引,积极探索,到1999年,在校学生数量已经接近建校时的10倍,也有了新的校舍。
2000年以来,兴农中学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拥有校园近200亩,校舍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在校生规模6000人,123个教学班,教职员工600多人的民办完全中学,并于2005年经省教育部门批准成为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2012年,兴农中学又获得了中期发展规划用地150亩,用于扩建新校区和学生生产实践基地。
以“农”为核心
兴农中学大量招收农村孩子,既姓“民”又姓“农”,学校取名“兴农中学”,公开宣称为农民子弟服务,实施从农村打开缺口的战略,这可能是全国仅有的一所以“农”为核心的优质民办学校。
建校之初,蒲邦顺校长创造性地提出了“争公办学校之不争,补公办学校之薄弱”的办学理念,即民办学校要避开公办学校的锋芒,到公办学校相对薄弱而民办体制又有相对优势的地方去生存、去寻求生存必需的市场。地处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村教育相对薄弱,优质公办学校又不可能全都顾及得到,这便是兴农中学生存的广阔空间。只要办学质量上去了,而且服务周到,就不愁没有生源。
1993年建校初期招收的36名学生,全是贵阳市白云区附近农村的孩子。这些学生入学时学习基础很薄弱,有的连ABC都不会念。为此,蒲校长率领仅有的几名老师一头扎到学校里,为他们一一查缺补漏、巩固知识,同时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短时间内大幅提升了这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成绩。1994年,学校43名农村孩子有41名考上了中专,实现了跳出“农门”的传奇。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多农村孩子的理想是上大专或本科了。为此,1996年兴农中学扩大招生范围,招生对象除了原有的农民子弟,还扩大至公办学校无暇顾及的县、乡农村生源,此外还有在大多数学校最容易被忽略的学习成绩中等,甚至偏差的“中等生”。
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生源和越来越多的中等生成了兴农中学重要的生源基础。蒲校长认为,农村是最大的教育市场,农村的孩子有权利受到良好的教育,兴农中学应始终真诚服务于农民朋友。目前,兴农中学大多数的学生来自农村,学校为了支持他们稳定就学,每年都要拿出几百万元,资助其中20%以上的贫困学生。
在经济的支持、精神的鼓励、教育的培养下,2001年开始,兴农中学每年都有学生走进清华、北大、复旦、浙大等名牌大学。学校采取“先下再上”的发展战略,以教育相对薄弱的地州县市尤其是农村为立足点,扩大影响,积累实力。蒲校长说,“兴农中学这棵大树的根,应该伸到全省各县市,在那儿去汲取营养,才能枝繁叶茂。”兴农中学的生源在2005年以后覆盖了全省88个县市,这也为兴农中学赢得了兴旺发达的局面。
优差相帮、贫富相济
在“争公办学校之不争,补公办学校之薄弱”的办学策略下,兴农中学成功生存了下来。在以“农”为核心的同时,蒲邦顺校长又适时提出了一条“优差相帮、贫富相济”,实现学校内部良性循环的办学理念。
即把学校的中等生和农村优秀贫困生两种资源充分整合,既达到学校教育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取得社会效益;同时又解决办学所必需的积累,挖掘民间的经济潜力,支持学校的发展。蒲邦顺校长说,兴农中学以占学生大多数的中等生为主要生源,学校着力为他们“纠正习惯、补习基础、树立信心”,使他们在老师的教育下“品德有长进、学业有提高、升学有希望”,同时以在学费上“减、免、缓”等优惠政策,招收一定数量的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困的学生,作中等学生的榜样,让这两部分学生“优差相帮、贫富相济”。
“农村优秀贫困学生”是蒲邦顺校长提出的“中等生教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让品学兼优的农村贫困学生以他们优秀的品质、勤奋的精神,为中等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以优秀的贫困学生创下品牌,以他们为中等生的示范、榜样,带动中等生的成长、进步,这样学校的教育发展战略才能取得成功。在兴农中学,“我们不能挽回你过去虚度的年华,但在兴农中学不会让你虚度年华”,这句口号,让每一个中等生感到鞭策的力量。
在这一办学思想指导下,兴农中学让那些占60%“进重点中学、重点班无门”的中等生和20%学习偏差生在这里实现了人生的首次起飞:优秀贫困学生完成了高中学业,几乎百分之百走进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重点大学殿堂,大多数中等生圆了他们及其家长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大学梦想。
分层教学+预科教育
兴农中学在高中采取预科班、普通班、奥赛班、实验班等分层次教学,针对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模式的教学,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才的希望。在兴农中学,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同学,采取小班制教学,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每个学生的培养计划。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高中预科教育。
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便会形成一个断层,这部分孩子不少流落社会,个人成长和社会都会出现隐患。2006年,兴农中学开全国之先河,首创高中预科班,在高中三年之前加设一年预科班。预科班的各科教材都是老师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编写的。同时,精心配备教师,教学与教育并重。
在预科班教育上,蒲校长的主导思想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树立应该是自编教材的核心内容。兴农中学编写的语文教材,就蕴含了这些内容。同时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进行强化,关注亲情,让学生制作“亲人档案”,以此了解父母,让学生主动为父母做一件事,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写作“真情伴我成长”的作文……让中考失利、基础差的学生,通过一年的预科学习,从知识上进行补充,从心态上进行调整,不仅使4年前中考300多分上不了高中的多数学生有了走进大学殿堂的机会,而且使更多的学生在这里走出了中考的阴霾,适应了高中的生活,收获了自己的自信和理想。家长们都纷纷感叹,“幸好我们说服孩子进了以‘补习基础、纠正习惯’为主要目的的预科,要是硬着头皮去上高中,学习废了,孩子这一生也可能废了”。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一年的预科学习,都能使这些学生受益终身。
据统计,在办预科的8年中,有学生高考超过一本线,三分之一以上学生高考超过二本线,85%以上学生超过三本线。
心中有爱是最高标准
蒲邦顺校长的教育理念吸引了很多愿与他一同创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兴农中学的教师招聘的核心条件:要爱学生的老师,而不是对学生没有丝毫感情的知识贩子。“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自己的孩子是人”是兴农中学提得最响的师德口号,具不具备“教育爱”是兴农中学选择留用教师的最高标准,对老师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你来兴农中学,必须爱兴农的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兴农。
兴农中学把“爱兴农、更爱兴农的学生”作为第一标准,从湖北、山东、四川、重庆、湖南、东北三省等教育发达地区引进90%以上的教师。教师食宿均在学校,学校强化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实行教师优化组合,薪酬优化分配,不以职称分高下,只凭德能论优劣,教师不能在校外补课,专心致志教书育人。在兴农教书,是一项辛苦的工作。面对寄宿学生,老师不仅负责教育教学,还要负责学生生活,经常是早上六点起床,凌晨一两点才能睡觉。寄宿制教学,也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学生,拥有更强的责任心。教师的敬业、24小时的悉心管理、校园学习氛围的浓厚,几乎被所有学生认为是他们取得进步的主要因素。
不少省外知名学校的教师、退休返聘的教师和教育专家以及教育发达地区的教师,都看中了兴农中学良好的教学平台,舍弃公办学校的铁饭碗,加入兴农的事业。通过每年公开面向全国的教师选拔招聘,学校师资力量稳中有升,已经建设起一支教学能力强、爱岗敬业、以中青年为主的400多人的师资队伍。这使得发达地区的老师流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贵州,使兴农中学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合理而优化的配置。
全方位服务于学生
兴农中学以“服务让家长省心,教育让学生安心,管理让家长放心,质量让家长信任”为治校方针并狠抓落实,在蒲校长的带领下,把“兴农”教育的价值观,通过教和学的过程,深深地嵌入在学校的结构、管理、政策、语言和各种关系中。
兴农中学有一个严格的规定,学校为全体教师提供免费伙食,但教师必须轮流与学生共同进餐,增进师生感情,维持就餐秩序,德育处要考核,若无故不吃,将受到批评处罚,这是全国学校都没有的管理条款。这个管理条款源于这样的思想:仅仅有良好的服务、关爱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教育,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
严格科学的管理,在学校日常的具体工作中也随处可见。学校规定:只要有10个学生以上的县份,家长会要尽量开到县上去,不论有多远(如偏远的习水、玉屏、关岭、仁怀、大方、黔西等县);学生犯了错误、有了麻烦,请家长来校必须通过执行校长或年级主任批准;学生生病住院,必须有班主任到医院,校领导去看望,先由学校垫钱治病等等。要求校报《骍龙报》每期有一个专版,专门刊登教师中关爱学生的感人事例和学生、家长对教师的称赞。学校以党支部牵头,总务处、教学处、教务处、德育处负责,定期进行学生、家长问卷调查,收集对学校工作尤其是教师、员工的服务工作的意见,并设有意见箱,鼓励学生向学校领导反映情况等等。远道学生回不去,学校派有专门部门和专职人员负责对留校生进行管理。不少教师把学生带到自己家里包饺子,做饭吃……
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不补课的学生凤毛麟角。兴农中学对跟不上进度的学生也补课,但他们补课却在校内,也不用付补课费,教师的补课费都由学校发放,保证了学校教师一心一意抓教学效果。不仅如此,老师还陪着学生坐在教室学习。
在“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四方有机配合、共同努力下,兴农中学与时俱进、不断升华,教育教学的成果也越来越令人瞩目。兴农中学从姓“农”、“民办”两个弱势,经过21年的奋斗,去“弱”变强,不但屡创高考佳绩,更改变了众多农家子女、贫困学生和“中等生”的命运,甚至影响了无数家庭。
2000年有高中毕业生以来,为高等学校输送了二本以上学生近8000人,其中重点院校近3000人。连年有考入北大、清华、浙大、复旦等院校的学生。
资源输出,建立分校
为了充分发挥民办教育机构体制优势,贵阳市政府部门和市教育部门将一所只能容纳300多学生寄宿的初中移交给兴农中学“零租金”领办。经兴农中学贷款投资1000万元装修改造后可容纳1500名学生寄宿。既增加了学位,又减轻了政府长期承担教育经费的负担。
黔南州独山县是国家少数民族贫困县,在国家、省、市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教育硬件设施投入非常到位,可高中教育质量一直上不去,使得大量优秀生源舍近求远到贵阳、都匀甚至省外“名校”求学,不但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更严重挫伤了本土教师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独山县政府部门一直在寻求走出困境的办法。他们曾想引进贵阳一所全省公办名校,但这样的“名校”只招尖子生,独山县没有那么多尖子生。当了解到兴农中学既以减、免、缓学费招收品学兼优农村贫困学生作“表率”、“榜样”,又以中等生为主要生源,实行“优差相帮、贫富相济”,认为这一办学理念符合独山县实际。
经县政府部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暗中探访分析对比后,结合独山县教育实际,着眼本县城乡各种层次学生都能得到合适的发展,决定选择民办的兴农中学到独山县合作办学。当时兴农中学在贵阳市已有6000多人的办学规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均好,暂时没有到外地投资办学的愿望。如果到独山县投资办学,巨额建校成本必然使收费较高,独山县一般老百姓也读不起。鉴于此,独山县政府部门决定在开办初期,以零租金提供校舍及教育教学生活设备设施,在短期内,提供从独山县在编教师中招聘的教师基本工资,待站稳脚跟形成规模后,再向政府交付适当的租金,自行负担教师工资。2013年5月,独山县政府部门和兴农中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国有民办的“独山县兴农中学”成立。
由于办学体制的改变,开办仅一年,独山县在全州的统考和高考中名次迅速提升。秋季招生,优秀学生外流很少,过去在外地求学的学生不少转回独山县读书,整个学校校风、学风、教风焕然一新。独山县教育出现了转机。
在我国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兴农中学创新民办教育发展的经验,不仅迎来了新的机遇,更成为中国特色教育发展的一条可以借鉴和复制的可行路径。地处西部的兴农中学的民办教育平民化高质量发展经验,对民办教育发展具有很好的典型示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