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

2015-01-15/

新校长 2015年4期
关键词:翔宇灯谜温州

文 / 安 迪

站在中国民办教育的引爆点上

2013年9月1日,温州翔宇中学经过8个月的筹备,正式开学,打开大门迎来了第一届学生。其中,初一年级721名,高一年级620名。

一所新学校的开办,原本并没有什么稀奇。但这所学校却有着特别的意义。

首先,它发生在温州,一座被国务院列为“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城市,民办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最前沿阵地;其次,它是当地政府面向全国公开招标而创办的民办中学,开创了“政府提供硬件,民间提供服务”的合作模式,这不仅在浙江省是第一个,在全国也是首例。

这所学校的开办,对中国民办教育有着深远的创新价值和样板效应。在全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看来,此事是“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政府和理论界也非常关注,教育部不仅多次来温州实地调研,还设立了科研课题,对这种模式进行专门总结和研究。

与此同时,从如何办出一所好学校这个意义上,温州翔宇中学同样有真材实料。为了建设学习资源,该校大手笔建设包括昆虫博物馆、贝壳博物馆等博物馆群,令人叹为观止。温州市教育局局长郑建海评价,“这么专业的科普博物馆建在学校里,不仅在温州绝无仅有,恐怕在全国也很难找到第二家”。

实践最能检验一件新生事物的生命力。不仅来温州翔宇中学的参观者络绎不绝,而且校长卢志文每周都会接到相同的电话,诚挚邀请他“到我们这里来,用同样的模式办学”。

这种电话每周都有。

卢志文分身乏术,当然无法再接受办学邀请。但一个判断在他的心中却越来越清晰,“中国的民办教育改革已经到了最后的那个引爆点,已经到了这个份上!”

从这个意义上讲,卢志文和温州翔宇中学,无疑是中国民办教育走向的探路者和风向标。

2014年岁末,本刊记者专程来到温州。为了能够准确体现该校的多重内涵,我们借助了宏观、中观、微观多种视角,借助了地图、照片、采访录音整理、建设规划图、微博截屏、考察报告等多种文体,用这些“长枪短炮”以大观小,以小观大,希望能呈现出它的深刻与丰富。

-宏观篇-政治经济视野下的民办教育

图上呈现的就是温州。绿色的是山,灰黄色的是水。就是在这里,仅次于钱塘江的浙江省第二大河流——瓯江,冲破层层山峦的最后阻挡,畅快地流入东海。

山与水不停你冲我挡,留给人们的平地并不多。也许正是“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资源状况,迫使温州人在改革开放之初就不得不走出家门,四处闯荡。他们展现出高超的工商业天分,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温州模式”,并很快富了起来。

红色“A”标出的地方,名叫瓯北,属于永嘉县。瓯北和温州市区只有一桥之隔,区位极佳,几年前被撤销了镇的建制,升级为城市发展新区。瓯北有着发达的民营经济,生长出奥康、红蜻蜓、报喜鸟等多家上市公司和王振滔等一大批颇有名气的企业家。

在瓯北,我们特意选择步行穿过一条条大街小巷。满街的私家车和年轻人入时的装扮显示了瓯北的富裕,但凌乱的街道布局和大量汽车因缺乏停车场而不得不摆在路边的现象,也多多少少说明,财富的积累速度和社会的发展速度来得实在太出人意料,以至于建设规划、街道管理等方面缺乏准备,不得不接受“先发展,后规划”的无奈现实。

是的,一个原来镇层面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新一轮城市化的大潮中捉襟见肘。其中,也包括教育。

永嘉的政治经济学

瓯北尽管不是永嘉县的行政中心,但它有31万常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40%,财政收入则约占全县的70%。在瓯江北岸这块难得的平坦土地上,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的富庶生活,可子女的教育问题让大家很不满意。

由于缺乏好学校,远远无法满足越来越挑剔的教育需求,家长们不得不把孩子们送出去读书,送到温州市区、送到临县、送到杭州,甚至还有送到上海、送到国外的。瓯北每年外流的生源,多达数百人。

不仅孩子出去了,不少父母也跟着出去陪读,甚至把家和公司也搬走了。这让政府的压力很大,教育问题解决不好,居然造成人才迁移、资金流失,人财两空,势必影响经济发展。

问题上升到这种高度,政府也不含糊,在寸土寸金的地段拿出248亩土地,投资4.7亿元建了一所可容纳90个班级的现代化中学。校园整洁开阔,蓝色与灰色的建筑外立面与背后的山峦相辉映,格外漂亮。

校园建好了,真正的问题却来了——让谁来经营?

分管民办教育的永嘉教育局副局长翁志奔为我们描述了当时的格局。永嘉全县有8所中学,位于第一阵营的是永嘉中学,是浙江省教育厅认定的全省首批32所“一级普通特色示范学校”之一;其次是罗浮中学,2005年曾被认定为“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位于第二阵营;另外的6所位于第三阵营。

永嘉人心里很清楚,如果这所新学校走公办的老路,短期内能达到罗浮中学的水平都是一种奢望,如果要达到永嘉中学的水平,10年内能实现都堪称奇迹。

这种方案社会和政府都无法接受。挑剔的瓯北人无法满意于新增一所普普通通的中学,何况现有的类似中学根本就招不满人,而政府也不愿数亿元的投入要到10年后才有回报。

这对于志在赶超平阳的永嘉教育来说,显得太迟了。永嘉和平阳同属温州,两县人口总量和生源数量也相当,但永嘉每年考入重点大学的只有400来人,平阳却有800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平阳不仅有一所公办的省一级重点中学,还有两所高质量的民办中学。

因此,引入优质民办教育资源,回应社会对高质量教育的强烈呼声,同时提升永嘉教育的整体水平,成了决策者理所当然的选择。

事实上,在这背后还有一个更宏大的考量。

位于双龙山脚下的秀美校园

随着经济的发展,温州人越来越意识到科技与教育的重要性。于是温州主政者做出了一个重要决策,那就是要打破长期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民办教育大发展,打造“学在温州”的教育高地。

2010年,温州市申报并被国务院列为“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城市;2011年,温州市出台《关于实施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及9个配套实施办法,简称“1+9”文件,从民办学校登记管理、教师身份等多个方面进行制度重建;2012年,温州市出台了收费政策补充规定、金融支持办法、最低工资指导线、会计核算办法、社保补充规定等5个配套补充政策,形成了升级版“1+14”政策体系。

一个崭新的时代舞台日渐升温。2012年11月,瓯北的这所新学校即将落成之时,永嘉县政府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办学主体。

为了心目中的好学校

这一阶段的翔宇教育集团,正处在一个非常时期。

2011年8月,翔宇旗下的宝应中学被政府收回,转回公办,距离2001年宝应中学的民营化转制刚好10年。

尽管翔宇在江苏淮安、扬州、苏州、湖北监利等地有10余所学校,但宝应中学却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当初翔宇教育集团的组建,地点就是在宝应,时间恰恰就是2001年。对于总校长卢志文更是如此,他的办公室就设在这里,虽然是淮安人,但在这10年中,每次外出开会或讲学结束,要回家时,那个“家”就是宝应。提起翔宇,了解的人也会首先想到宝应。

宝应中学不仅是翔宇的发祥之地,而且是龙头、窗口、神经中枢……它被转回公办对翔宇的冲击甚大,集团高层开会甚至形成了一个约定:不可再做基础教育项目。

然而,世事总是难料,柳暗往往花明。

作为新学校招标的具体负责人,翁志奔了解翔宇的实力,便发出了邀请。没想到,翔宇似乎并无兴趣。翁志奔不甘心,亲自来到位于上海浦东的翔宇总部,把整个项目里里外外做了介绍,但似乎并无实效。

正式会面之后,翁志奔邀请卢志文到黄浦江边去散步,期望换个更随意的氛围,也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彼此的兴趣爱好到相似的经历,两人聊得非常投机。最后,翁志奔说了几点,请卢志文重点考虑考虑。

首先,温州领全国风气之先,进行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出台的“1+9”政策含金量非常高,是个全国瞩目的民办教育大舞台,再加上温州经济较发达,对优质教育的需求非常大,一旦翔宇能够在温州创办一所名校,其意义和影响力不言而喻。

同时,在别的地方做民办教育,涉及拆迁、征地、规划和建设,周期长环节多,有资金和政策双重压力。但瓯北这个项目截然不同,政府已经建好,就等真正的教育家来大展拳脚,政府反过来会为校长服务,发挥的空间异常广阔。

最后,翁志奔说,“经济上有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我们把好的发展改革思路应用到教育上,未尝不能创造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这些话说到了卢志文的心里。他又说服了董事长和翔宇高层,全力投入竞标工作。

永嘉为瓯北项目开出的竞标条件相当苛刻,包括:有全国知名的校长、先进的办学理念、5年以上成功创办省一级重点中学的经历、优秀的教师队伍和办学必需的经济实力……

在对前来竞标的十几家知名民办教育机构进行反复考察对比后,最后剩下了5家,综合实力都在伯仲之间。但评委们不会忽视翔宇的一个独有的优势,那就是有一位更有教育思想和教育情怀的校长。

最后,永嘉提出了一个自己都认为很大胆的要求,“如果翔宇中标,必须卢志文本人来担任校长”。没想到,卢志文爽快地答应了。

结果不难预料,翔宇最终中标。14个评委,不约而同地给了翔宇14个第一。

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永嘉县将校园前3年免费交给翔宇使用,翔宇负责学校内部设施设备和环境建设投入。从第四年起,每年租金500万元,以后逐年递增50万元,并在财政奖补、税费优惠、教师社保、招生收费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温州翔宇中学则承担部分永嘉籍公费生培养任务,同时面向全社会自主招生;鼓励公办学校教师自由应聘到翔宇任教,不占用公办学校编制,合同期满亦可回原单位任教;按照相应的办学规模,还给翔宇一定的公办教师编制数,用于引进优秀毕业生和县外名师……这些诱人的举措,着力破除的是长期以来公办民办教师身份的政策壁垒,让教师真正在岗位上实现自由流动。

为确保大投入有大产出,从办学第四年起,永嘉委托第三方对翔宇中学办学水平进行评估,高中部达到永嘉中学办学水平或初中部达到温州市特色品牌学校要求的,免除当年租金;高中部达到全市一流优质办学水平的,再给予嘉奖。如果学校教育质量低下、管理混乱造成恶劣影响,一年内出现两次以上责令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永嘉县有权终止合同并收回校舍……

协议中类似资本界盛行的“对赌条款”,显示了双方都想大干一场的决心。(更多有关招标过程以及双方协议的内容,请参考本文附件)

2013年1月,双方正式签约。卢志文也如约把“新家”安在了这里。“世俗意义上的好学校我们已经办了好多,温州翔宇中学要办成我心目中的好学校,不把它办好,我是不会离开的。”

随着学校的如期开学,翔宇中学给永嘉带来的惊喜,一个接着一个。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统考初战告捷;初中数学竞赛永嘉获奖人数在全市大幅攀升,且过半出自翔宇;全市推进有效课堂变革,翔宇被列为首批示范学校……

判断一所学校好不好,根本不用等到第4年,也许家长和学生一天的真实体验就够了。一尘不染的校园,课堂上学生大胆自信的表现,可口的食堂饭菜,同样在食堂就餐的老师和校长,餐桌上不仅有餐巾纸,而且餐纸盒总是一条直线,上洗手间不必自带厕纸……这些看得见看不见的细节,都比枯燥的考试分数更接近教育的真正内涵。还不说翔宇中学大手笔建设的昆虫、贝壳、灯谜等10个博物馆,以及在浙江率先的一人一张课程表的走班制……

家长们对于翔宇的评价,已经远远不是“满意”一词可以表达的了。2014年,翔宇中学报名异常火爆,一位难求。以初中部为例,计划招生600余人,结果报名者超过了6000。

2013年11月,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视察翔宇中学,称赞“翔宇中学不仅能够享誉温州,也会享誉浙江”。

翔宇中学一炮而红,温州和永嘉两级政府也格外开心,并开始思考如何放大政策改革的红利:政府不仅动员翔宇创办翔宇小学和翔宇中学国际部,而且规划在翔宇中学附近的几平方公里范围内,再办几所民办名校,让瓯北成为中国民办教育的一个高地。

2014年12月1日,温州翔宇中学高一年级师生全员进入“分层走班时代”,领浙江之先。为此,学校进行了大量软硬件准备,这是为同学们定制的柜子。

温州模式

“政府提供硬件,民间提供服务”,永嘉与翔宇的这种崭新的合作模式,得到了很多关注和评价。

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认为:“永嘉算清两笔账,破除政策壁垒,着力发展民办教育,其做法符合改革的精神。”

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认为:“我们温州基础教育,能够以这种改革精神,做这种全新的探索,今天算是找到了样本!”

站在永嘉县的立场上,副县长周俊武算了这样几笔账。

一是财政投入账。按培养1名初中学生测算,公办教育每年的生均教育事业费约11000元,而向民办学校买教育服务,只需其30%。以翔宇中学4000名学生、400名教师的办学规模,每年可减少教师工资、生均公用经费等公共财政支出4000多万元;

二是社会效益账。永嘉县每年因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有1000余名小学、中学新生外出求学,每人每年家庭教育支出增加约3万元。而翔宇中学的出现,不仅大大减少了生源的外流,还能吸引周边地区的优秀生源,增强了永嘉在吸引资金、产业发展的竞争力;

三是优质教育资源账。这几年永嘉县每年高考上一本线的有400多名,全部出自公办学校。如果三年后,温州翔宇中学赶上来,那么,公办民办两条腿走路,教育发展格局更健康稳定;

四是激活公办教育资源账。民办教育的风生水起,可以倒逼公办学校提高办学品质,整体提升公办教育水平。翔宇中学已经与永嘉的多所学校开展了合作,彼此实行教师交流,为公办学校的师资培训、课程改革等提供支持;

五是引进人才账。翔宇中学进来后,通过集团内部教师调配和优秀老师选聘,永嘉一下子引进了100多名优秀教师和管理者,其中特级教师3名、高级教师40名,实现了该县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教育人才引进。

因此,“用这么好的校园办一般的公办学校,为什么不用来办一所一流的民办学校?老百姓不管姓公姓民,他们需要的是优质教育资源”。

翁志奔介绍,开办一年多来,温州翔宇中学无论是教学成果、社会评价还是领导的认可,都远远超出预期,“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成功”。而且,教育部已经几次来调研,焦点就是这种模式。教育部还交给当地一个课题,对这种模式进行专门的研究。

可这个课题并不好做,就连如何对这种模式进行归类都成了问题。翁志奔和同事思索了很久,依然很困惑。他们一度倾向于认为这种模式是最近很热的PPP模式(既公私合营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记者注)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但似乎也不完全恰当。

2014年7月,美国麻州大学波士顿分校教育领导学系主任、国际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严文蕃教授来温州,翁志奔就这个问题向他请教。对于这种有着鲜明特点的模式,严文蕃博士的观点非常鲜明,“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没必要套用其他模式,完全可以就以‘温州模式’来命名”。…

-中观篇-操盘者手记:一所学校的立意与意义

那么,站在教育人的立场上,这种模式呈现的又是怎样一幅图景呢?温州翔宇中学具体又是如何构思和打造的呢?

卢志文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温州翔宇中学的立意和意义。(以下内容为采访的文字整理,小标题为记者所加。)

生存与理想

在我心目当中,一直希望做好学校、好教育,影响更多的人,无论是在公办学校,还是后来到民办学校,这个梦想一直是没变的。

看到今天教育的很多弊端,我们希望去改善它,或者说是改进它,可公办学校受制于体制,感觉像是戴着镣铐跳舞,实现起来难度很大,只能是苦苦挣扎。所以才有后来到民办学校去寻找机会。

到了民办学校之后,我们几乎经历了所有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变化。因为长期处在一个没有选择的计划体制下,所以民办教育刚出现时让家长有了选择,得到了家长的追捧,这种追捧有部分是盲目的。比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贵族学校热,收费都很高。在这种背景下,当翔宇的第一所学校让我来做校长时,我觉得不能这样做,当时提出了“创办老百姓上得起的优质民办学校”。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年确实有很多优质的民办学校,但老百姓上不起;老百姓上得起的,往往又不优质,比如为了满足打工子弟读书的一些学校,它不优质。旨在创办老百姓上得起的优质民办学校,这样一个定位反映了我们当时的一种追求。

在翔宇这些年的办学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尽管千呼万唤,但是它出台之后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让民办教育发展迎来一个春天。相反,民办教育这些年反而经历了一些波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得也比较辛苦。

由于大环境的原因,在我们做的教育形态当中,“面向市场、求生存”的成分就大于“面向理想、做教育”的成分。我们做了很多世俗意义上的好学校,但它们还不是我心目中的好学校。这与生存环境有关,如果民办学校生存环境好一些,追求的理想成分也就能多一些。

上面是说民办学校的生存环境,再让我们看看我国的民办教育制度。

中国的民办教育制度可以说是向资本开放,没有向教育家开放。你有资金投入,你才拥有办学权,基本上属于这种情况。在任何领域都是一样,既然有资金投入,自然就要有回报。但在保证教育投资的合理回报上,民办教育促进法没有落地,加剧了投资方的功利性,更不敢进行长远的投资。这也制约了民办教育的发展。因为只有产权越清晰,未来前景越好,人们才越愿意长远投入。

“有、管、评、办分离”

那温州模式它的特殊性在哪里?温州模式的特殊性在于“有、管、评、办分离”的机制,这种机制让教育家办学成为可能。

“有”是校舍的拥有者,“管”是教育主管部门,“评”就是社会第三方评价,“办”就是学校举办者。这四个分离带来了新的制度环境。学校的产权属于政府,政府拥有产权,但是可以把学校使用权租赁给别人。为了促进优质教育资源进来,迅速办出好学校,政府可以把条件放优惠一点,租金可以低一点,甚至可以不要租金。正因为条件优惠,政府才能在全国好中选优,才能对办学方提质量要求。

因此,它不是一种简单的房屋租赁关系,实际上是用这种方式来促进优质教育迅速地放大,适应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老百姓的强烈期盼。

同时,它大量地节约了民办学校的投资成本,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由于政府已经把学校建好,我们相当于是租来办学,那我们的投资成本就极大地降低了,相应地,还本付息等带来的生存压力就小了,自然就有更多资金投入到软件上。这才是我们敢于在温州翔宇中学建设10个博物馆的底气所在。

不是我们以前不想这么干,是因为环境没有给我们干的空间和可能,生存的压力过大,我们必须要算这所学校怎么活下去,根本就无法把资金朝这方面投。现在,因为想做心目中的好学校,我们就需要在这块投入,这也是这个模式带来的效应。

“有、管、评、办分离”,其实它理顺了关系。第一个,政府是资产拥有者,学校资产还是政府的,固定资产没有损失,是保值的。你看,好学校来了,土地也增值了,房子也增值了——政府资产都增值了。不像我们投入进去的装修等费用,很快就贬值了。所以,政府也看到了这一点,政府的利益是有保障的,不存在国有资产的流失。

第二个就是“管”,政府作为主管部门,像管其他民办学校一样地管这个学校。法律关系非常清晰,完全可以纳入到本土学校的管理体系当中去,不需要特殊的政策,只需要依法管理。

“评”则是请第三方评价,不是政府或某个人说这个学校好还是不好,也不是我们自己说这所学校好还是不好,而是双方共同约定,委托社会第三方来评价这所学校好不好,能不能达到约定的要求。这样比较公平,也比较有契约精神。

第四个就是“办”,我们是完全的办学主体。并不因为这个学校是政府建的,就一定由政府办,不是。双方已经通过租赁关系,把这个问题理清了,所以办学主体是我们,100%属于翔宇。

“有、管、评、办分离”这种模式非常好,你看我们这所学校的注册就非常有讲究。如果按照过去的思路,这所学校就没办法注册了。因为政府投入4.7亿元建学校,翔宇投入几千万搞内部设施和环境,这股份比例怎么算?但是现在,学校产权属于政府不变,我们通过合同向政府租赁校园来办学。翔宇拥有这个学校100%的股权。翔宇中学的注册资本金是500万。其实,注册一个民办非企业的学校,最低10万元都可以。这就是教育家办学的意义所在。

对于翔宇教育集团而言,并不是投资硬件来办这所学校,而是通过软件、通过品牌和管理来办,因此教育本身的成分超过投资的成分,所以就更符合教育理想,更能办成一个我们心目当中的好学校的样子。

教育家型校长为何缺乏

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这所学校。

大家对民国时期的教育都非常推崇。其实,这是有误差的,怎么讲?你想想,战乱年代,中国的教育基础那么薄弱,当年小学录取率才百分之十几,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样子,跟今天怎么比?!今天教育的成就太巨大了。

为什么很多人对民国时期群星璀璨的教育家们很神往,对那些学校很神往?是什么道理呢?今天的教育确实通过国家的力量,实现了大面积的普及和整体的提升,这个是巨大的进步,不用怀疑。但是由于国家办学,统一管理,它使得学校的个性有所削弱,千校一面,万校一面。这种状况比较普遍,就算是一些有个性的学校,在高度上也还不够。这个也得承认。

换句话说,虽然今天校长的数量大大增加了,但是教育家型的校长出不来。人们希望校长有理想,有情怀,有专业,有担当,但是他常常还有脾气,有个性,有风骨。特别是教育家型的校长,更是有脾气,有个性,有风骨,在今天恰恰没有上岗的可能和在岗的土壤。所以高品质、有个性的学校就比较难办了。

民办教育中本来应该出现一批有个性的学校,起带头作用,但总体上对民办教育的扶植政策不到位,使得民办学校生存比较艰难,就更不要谈发展了。

刚才提到,我们国家的民办教育政策是把民办学校向资本开放,换句话说只有资本家才能获得办学权。教育家又没权、又没钱,他根本就没有办法独立获得办学权。教育家要办学,一个是依附于权力,在公办学校获得办学权,但必须成为权力希望的样子,接受权力的约束和管理。这种办学权是有限的。还有一个可能是在民办学校获得办学权,但必须接受资本的约束,他实际上成为了资本的附庸,他不是一个合作者,实际上是一个打工者。这个时候他怎么来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办学?不可能。

这两条路注定教育家要想办学,只能戴着镣铐跳舞。

温州模式开了什么先河

我们在温州的这个模式一旦开了先河以后,就意味着更多教育家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获得办学权。

比如说,他可以通过与资本合作,在民办学校获得办学权。你看现在地产商建的学校到处都是,都需要好校长去经营;也可以通过像委托管理等方式,跟公办学校合作办学获得办学权。他还可以通过向政府租赁校舍来办学。现在闲置的校舍很多,通过租赁校舍,他就获得完全的办学自主权,可以办成民办学校,而且资金门槛也不高。

资金门槛一旦不高,教育家们就有可能实现办学的梦想,因为他不需要太依赖资本和特殊政策,这样就会有一批有情怀的教育家出现。

当然,这不是说温州翔宇中学就是这样干的,不是的。它是在翔宇教育集团的旗下。翔宇教育这么多年发展过来,是一个独特的民办教育品牌,它在资本和教育之间的协作方面,我认为到今天走得还是不错的。

不过,现在的管理团队与集团的关系不再是翔宇以前的模式了。在以前的模式中,我和整个管理团队都是应聘过来的,是应聘者。现在不是,是合作者了。这个是很大的不同。所以,温州翔宇中学是给教育家们探探路。

而翔宇到温州来,绝非是因为某项个别政策的原因,而是它背后有一整套的政策体系。一些地方为了增加自身吸引力,弄出一个很优惠的政策,这种情况我们已经不感兴趣了。因为这种政策是临时的、零散的、个别的,是一些领导人决策出来的,换了一届领导人很可能不再认可,就变了。我们也经历过这类事情。

而在温州,政府主动改革营造的大政策环境相对比较稳定,我们愿意选择在这儿生根。这种环境富有契约精神,大家的边界是很清楚的,产权也是很明晰的,我们也的确是着眼于长远来做的。

我们的直觉,中国的民办教育改革已经到了最后的那个引爆点了。在这个背景下,温州翔宇中学这个案例的模式创新价值和意义是非常深远的,甚至有着跨时代的意义。当中国教育真正能够做到向教育家开放、教育家办学成为现实的时候,中国教育就真的百花齐放了,这对中国的意义也是巨大的。

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

开办之初,我们给了温州翔宇中学这样几个定位。

首先,既然它要给教育家们探探路,这所学校就要办成中国民办教育体制创新的示范学校。

第二,因为我们志在办优质的学校,所以要把这所学校办成浙江基础教育和民办教育的窗口学校。

第三,我们希望这所学校办成温州家长和学子热心向往的民办学校。

第四,我们要把这所学校办成促进永嘉教育事业整体协调发展的龙头学校。

这四个定位是需要坚持的。同时,因为我们一直注重新教育实验,因此它应该是新教育的一所实验学校,或者说是基地学校、示范学校,能够践行新教育理念,让老师和孩子“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呢?我们找到了“三化”,就是“国际化、优质化、特色化”。

国际化就是向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看齐。我们现在的办学理念是“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它是“培育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的升级版。原来翔宇的办学理念其实也很先进,“培育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这句话本身也一样具有先进性,但是到了温州以后,我认为这句话是不够用的。为什么不够用呢?是因为我们的追求更加高远,也因为这个区域的特殊性。

提出“培育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是在改革开放的中期,当时很具有引领作用,因为我们封闭了那么多年,国门打开之后,我们知道这个地球上有一个更先进的世界,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能走得出去。在这个理念中,第一个就是育人,第二个是育中国人,第三个是育现代中国人,第四个是育能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这句话的含义有四重性,我们培育的是能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但是能走向世界似乎意味着世界在另外一个地方,我们在此岸,世界在彼岸。

可是,经历了这几十年的开放和发展,中国已经发展起来了,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了。换一句话说,我们已经无需非要把孩子培养得能到世界其他的某个地方去,不是的。我们已经可以到地球的任何地方去,哪怕我们不去,也是能跟整个世界站在一起,或者说我们这儿也是世界的中心。

尤其是对于温州人,他们早已走向了世界。你再说走向世界,对温州的老百姓来说引领价值就不够。所以,我们就把核心理念升级为“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

“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还基于对教育的国际化的把握。说到国际化,很多人的理解很狭义,认为就是把孩子送到美国、送到其他国家去上学。我们这个国际化不止于此,虽然我们学校里也有国际部,也会送一批孩子出去,但是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孩子送出去,而是我们自己办的教育就是要跟整个国际先进的东西站在一起。

“优质化”,就是要办一所“孩子喜欢,家长信任,同行佩服,领导信赖,社会认同”的学校。这所学校,将彰显教育理想与公益精神,办真教育;这所学校,将会聚教育精英,实行名师执教,专家治学;这所学校,将践行教育服务,推行精致管理,提高教育品质,让孩子追求满分、感受满意、体验满足;这所学校,将充满创意、创新和创造,让学生们在这里成人、成才、成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非常强烈,温州政府引进我们的目的也是办优质教育,这也是我们能做到的。中国优质教育资源紧缺,我们要办好教育。优质化是我们永久的、不变的追求。

第三个为什么是“特色化”呢?它是说我们这所学校如何办出个性,办出特色,寻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在这些方面,我们有深度的思考。

“特色化”,就是要办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新教育实验学校”。“无限相信师生的潜能”;“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把‘幸福’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而不是仅仅追求‘成功’”;“关注孩子今天走得快不快,更关注孩子明天走得远不远”;“以完整的学习性质量、发展性质量和生命性质量,作为质量指标,而不是只有‘分数’”。

课堂、课程、学习资源

目前,我们学校的发展,分为三部曲,一个是课堂,一个是课程,一个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资源建设”。为什么这么做,也是基于国际化、优质化和特色化的要求。

说到我们的课堂,核心就是转型,把“课堂”从“讲堂”变成“学堂”,也就是先学后教。

我们的先学后教跟其他学校的先学后教是不一样的。这是一种从“教学”到“学教”的转型。“先学后教,边学边教,以教促学,教学相长”。

先学后教,是学生先学,学生后教;边学边教,是学生边学,学生边教;以教促学,不是教师以教促学,是学生以教促学,以学生的教促学生的学;教学相长不是教师跟学生一起长,是学生在教的过程中和学的过程中都获得了成长。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我们是在朝这个方向走。

不仅课堂变了,我们在课程改革上力度也很大,像高一年级全部走班,687名学生、55名老师、16个传统班级、176种组合、5892种可能,一人一张课表,这已经全部实现了。

这两件事(课堂和课程改革)做完之后,我们发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资源不够。总不可能提供给孩子的全是文本,让孩子远离自然,远离现实!所以,必须在这所学校里大力推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资源建设。

规划10个博物馆,就是为了建设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并不是单纯为哪个学科而建设的,比如海洋博物馆、昆虫馆,它不仅是生物老师带孩子上课的地方,或者说跟生物有关课程的上课的地方,不是。它可能是语文老师带孩子上课的地方,也可能是美术老师带孩子上课的地方。因为在其中可以生发出若干美术的课程,生发出若干文学的课程。它是一个载体,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场域。以后,我们的图书馆、阅览室、各种实验室孩子刷卡就可以进,都是触手可及的学习资源。按照规划,我们有很多专业教室,地理、历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都有专业教室,力度很大,都建设得很不错。

前不久,来了一批美国校长。我们本来是希望建立联系,能让我们的老师和校长去美国的学校参观学习。但他们看了我们的学校后,最后反过来要求把我们的学校当成他们过来学习的目的地。他们觉得这所学校太有得学了,特别是蝴蝶馆、昆虫馆等正在建设的10大博物馆,在美国的学校也很难做到。

让校园成为场域

对学校的构思,我们费尽了心思。比如校园的绿化,就不是简单的绿化和美化了。我们在绿化、美化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教化功能。比如校园种什么植物,既征求生物老师的意见,又征求语文老师的意见,还征求美术老师的意见,咨询他们在整个教学和课程规划过程中会需要怎样的校园植物环境,应该如何提供。然后,就最大程度去满足他们。

这样去规划,我们希望校园会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一个场域。

比如说学美术的孩子,他拿着画架在校园里就可以写生,根本不需要背着画架跑到其他什么地方去。他去校园就够了,从专业的眼光来看,无论远景、近景、中景,还是各种色彩、各种造型,都能够满足孩子写生的需要。这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并不复杂。

这几天,我们正在订木屋,为什么学校要木屋呢?因为要在学校做一片林子,在林子边上要弄一个木屋。木屋放在林子的环境里面,给孩子画山水画,画油画,画素描。孩子们需要,那我们就要去做。有了这样一个幽静的环境,孩子还可以在这里沉思、思考,周围很安静,没有人打扰。

为了让孩子能更自主地学习,目前我正在琢磨能不能实行这样的制度——学生考试只要考到前10%,那他就可以不上课,因为“我已经考到前10%了,我干嘛还要再做作业,还要再上课,还要再……呢?”也就是说,他可以获得更大的学习自主权,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泡在实验室、图书馆、博物馆等地方。这是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如果考到后10%,我觉得这些学生也可以获得不上课的权利和不做作业的权利。为什么?“我听你老师的话,我听你的课,我做你的作业,我最后还是考个倒数,我干嘛还要听你的呢,那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了!”这样的孩子他已经倒数10%了,你说他再低能低到哪里去?我认为没有必要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题目了。

那中间的学生呢?他可以通过努力跑到前面去,就获得了自由;他也可以说“我做不到,我就故意考差一点”。如果学生真是这样选择,我也支持他。他有很强烈的愿望获得这种自由,那就说明他获得自由以后得到的东西肯定是高附加值的,我愿意支持他。

当然,他有这个权利和自由,并不是一定都不上课或者不做作业。具体如何选择,可以与自己的导师沟通。我们实行走班制之后,行政班的力量削弱了,我们动员所有的老师,包括校长和各位主任,担任导师,带学生。我就是几个学生的导师,他们一有什么事情就来找我。

当然,理想课堂、走班制、学习资源建设、师资提升……任何工作都是永无止境的,都是我们长期的任务,需要不断去做。

二维码拓展阅读:温州翔宇中学学校文化核心理念及其解读

-微观篇-好学校是一连串的事

微观视角一:理想课堂什么样

与翔宇教育集团的其他学校一样,温州翔宇中学采用的是“理想课堂”的“学教”模式。

2014年1月,《浙江日报》记者徐齐走进温州翔宇中学的教室,并留下了这样的描述——

“离上课还有3分钟,大家静一下心。”在初一(10)班教室,记者看到,和其他学校不同的是,这个学校所有班级的学生都按小组围坐在一起。铃声响了,这是节语文复习课,主题是说明文。每个学生面前摆着一份“导学案”,是老师编写的课程引导“路线图”。上课前,学生们都已完成了预习。

老师让大家准备3分钟,并由每组上来讲解一篇说明文。话音刚落,组员们围成一小圈热烈讨论起来。3分钟一到,一个小组全员举手,被老师请上了台。“在我分析之前,请大家齐声将第一段读一遍。”女生陈愉慧第一个讲。话音刚落,所有的同学都齐声朗读起来,训练有素。待陈愉慧分析完后,下面有人举手,表示有不同观点。

小组成员依次讲解完毕,老师要给小组展示评分。在征求大家意见时,一名男生站了起来:“他们小组中有一人基本没发挥作用,像来打酱油的,按照今天全员参与的原则,应该酌情扣分。”大伙笑了,老师也微笑着谢谢他的提醒,并最终给出了一个分数,写在组名下面。

学生唱主角、小组间竞争,这是特有的“翔宇文化”。记者旁听了好几个班级的课,每个班莫不如此。

“学生的素质教育到底在哪里解决?翔宇的答案是在课堂上。”卢志文介绍,这样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而最让卢志文看重的,是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会竞争又会合作,会抗争又懂妥协,这样的学生走到哪里都不怕!”

学生唱主角的理想课堂

2014年4月30日,在“温州市第二届校长讲坛”上,卢志文做了主题演讲,其中对“理想课堂”也做了深入的阐述——

教育的产品是服务,服务的核心是课程,课程的载体是课堂。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几乎所有关于教育的弊端和困惑,最终都能从课堂上找到症结;几乎所有关于教育的改革和探索,归根结底也都要回归到课堂中去。因此,打造理想课堂,提高课堂效益无疑就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

“翔宇有美丽的校园,但翔宇最美的风景在课堂”,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闪耀智慧光芒的课堂,洋溢成长气息的课堂,才是真正的理想课堂。

如同自然环境,理想课堂需要建设和打造,更需要保护和回归。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教室充盈民主的气息;把创造还给师生,让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把发展还给师生,让课堂成为成长的家园。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在翔宇中学的课堂上,孩子既是学生也是老师,既知不足又知困,既自反又自强,他们“既学又教”、“先学后教”、“边学边教”、“教后复学”、“为教而学”、“教学相长”。我们提倡的是,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为此,学校特别进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资源建设,建造了如昆虫馆、贝壳馆、综合馆、书法馆、科学馆、生态馆、生命教育馆、创意设计馆、灯谜艺术馆、音乐主题餐厅等博物馆群。

理想课堂是学堂,不是讲堂;是练功房,不是表演场。理想课堂是有导游参与的自助旅游,目标明确,过程精彩,随时都有可能发现令人惊喜的风景和不期而遇的小路。理想课堂不是由领导组织的例行参观,线路预设,程序固定,激情缺失。理想课堂的高效益应该建筑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上,应该建筑在科学的课堂结构上,应该建筑在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上,而不仅建筑在教师的个体素质高低上。

课堂是河道,课程是水流,两者相得益彰,才会涌现教育精彩。

微观视角二:从抽象文本回归真实世界

看过翔宇贝壳博物馆的参观者,往往会发出叹为观止的感慨。

翔宇贝壳博物馆

翔宇的贝壳博物馆面积700多平方米,里面有2000多种贝壳。其中包括两个90厘米的大型砗磲(镇馆级宝贝)和绝大多数的世界名贝名螺,如黄金宝螺、富人帝氏宝螺、风景榧螺、海之荣光芋螺……作为世界四大名螺的鹦鹉螺、法螺、唐冠螺、万宝螺等都是从小到大多枚。另有工艺用贝壳标本超过15000个。

这座博物馆建成后,不仅会让翔宇的学子受益无穷,而且会永久免费向其他学校学生开放。

在这座博物馆里,卢志文向《新校长》记者解释了建设它的初衷。

“现在社会发展太快,知识的产生和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因此,我们希望孩子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于是,这些所谓的知识在被处理之后,灌输给了孩子。你会发现,现在的孩子远离了大自然,远离了真实的生活,远离了真实的社会。这是有严重问题的。因为自然、社会才是真正的老师,只有把孩子放到真实的自然和社会当中去,才会有源头活水。可到校园里去看看,我们提供给孩子的是什么?文本!最多再加点图片等内容。”

“永嘉可能是浙江蝴蝶品种最多的地区,为了让孩子们认知大自然,我们建立了昆虫蝴蝶馆;温州是海边城市,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海洋的博大,我们建立了贝壳博物馆。”

“类似的学习资源一些城市可能也有,比如学校旁边就是文化宫、就是博物馆,为何非要自己建呢?一个原因是不方便,比如你是故宫旁边的学校,但未必可以把课堂放在故宫里去。另外,故宫也不可能按照教育的需求来为你布置。我们的博物馆都是服务于教学的,从教育的角度来做的,意义不同。”

微观视角三:灯谜馆与一所中学的气魄

熟悉的人都知道,卢志文多才多艺,书法、篆刻、灯谜……都是他的爱好。

卢志文读高中的时候,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条谜语,“人有它大,天没它大”。谜底是“一”。被其中的巧妙构思所吸引,卢志文从此踏上“谜途”,至今已30年,乐此不疲。

他不仅是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专家,还主编了国内第一部教程类谜书《中华灯谜教程》。当然,他也没忘把这项传统文化的宝贝放到课堂上。翔宇中学不仅开设灯谜选修课,还通过举办谜会等多种形式开展灯谜活动。

2014年1月,云南卫视推出《中国灯谜大会》节目,邀请卢志文到昆明,担任节目点评嘉宾。一起担任点评嘉宾的,还有来自厦门的郭少敏。郭少敏是著名灯谜艺术家、顶尖猜谜高手,在我国各种灯谜大赛中至今共夺得个人冠军21次、团体冠军19次,战绩之彪悍世人难出其右。

在昆明,谜界的新老才俊济济一堂,相见甚欢。卢志文萌发了建设一座灯谜艺术馆的想法,并邀请郭少敏亲自担任馆长。对此,不仅郭少敏欣然答应,而且还得到了国内众多知名谜家的支持,答应向该馆捐赠他们珍藏的灯谜资料。

经过近1年的建设,这座拥有多项…“世界之最”的灯谜馆的各个场馆陆续建成,其中灯谜活动竞赛馆已经投入使用,举办了首届“雏鹰杯”校园灯谜赛。

从郭少敏馆长提供的这张规划蓝图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一所中学的气魄和雄心。

温州翔宇中学灯谜馆建设方案

一、宗旨

建立一座规模大、立意新、“最灯谜”的灯谜馆,融合历史厚重感和现代时尚感,兼具灯谜文化展示、灯谜艺术研究、灯谜竞赛活动、灯谜知识教育、灯谜刊物出版五大功能。

通过谜馆,加强灯谜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大力推广灯谜文化,培养高素质、正能量的灯谜人才,为学校营造灯谜教育特色,为传统灯谜文化留一块传承基地。

二、名称

谜馆全称为“翔宇中华灯谜馆”,简称“翔宇灯谜馆”。

三、地址

温州翔宇中学

四、谜馆外观图

五、建馆缘由

中华灯谜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兴衰而不灭。灯谜是我国国粹之一,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集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雅俗共赏的一门综合艺术。传承这个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当代谜人的历史使命。长期以来,由于灯谜教育的薄弱,灯谜传承和传播,一直面临爱好者群体数量过少,和后备人才匮乏的挑战。2014年云南卫视《中国灯谜大会》和央视《中国谜语大会》的相继播出,掀起了一股灯谜热潮,灯谜文化有重获新生之势。在这种大好局面下,顺势而为,建立一所内涵丰富、面面俱到、功能齐全的大型灯谜馆,作为中华灯谜文化又一处强有力的传承、传播基地,无疑是适时和必要的。

六、优势

永嘉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新兴城市——温州,位于美丽的瓯江之畔,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自古以来,诗人墨客,多会于此,可谓文脉久远。从灯谜地域上看,上可以衔接谜事方兴未艾的吴越胜境,下可以联袂谜风一贯火热的闽粤大地,两头便利。此地谜人兼具江浙人的风雅和福建人的精明,是一支谜坛不容忽视、必将大有作为的人脉。大美永嘉,是挖掘灯谜创作灵感的富矿,是灯谜艺术繁荣发展的风水宝地,把灯谜馆建在此处,可谓得其所也!

温州翔宇中学结合永嘉独特的文化基因和翔宇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校园原有规划基础上增设了“书法馆”、“贝壳馆”、“昆虫馆”、“科学宫”等多个博物馆、艺术馆,让学生不出校门,即能认知世界、感受艺术、沐浴文化。灯谜馆可以和其他馆组成馆群,优势互补,更好地服务教育。

卢志文先生既为知名教育专家又为知名谜人,云南卫视《中国灯谜大会》出任点评嘉宾期间,力邀谜坛骁将郭少敏先生专职出任翔宇灯谜馆馆长,加之《文虎摘锦》团队班底支持,江浙闽粤等周边地区乃至全国众多谜友资源的有力支撑,又适逢文化繁荣的时代机遇,兴此谜业,优势得天独厚。

七、规模

拟设立四个分馆,建成之后为当今谜坛第一大馆。

灯谜文化博物馆:

以历史推进空间转移,以图片、实物、影像、声光、3D场景模拟等现代化手段和“谜主题”艺术品(如书画、木石雕、印章等),全面展示中华灯谜从奴隶社会时期发源至今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展示经典灯谜作品,供参观者欣赏猜射。

灯谜活动竞赛馆:

满足当代灯谜竞技、比赛、训练的各项需求,能够作为大型谜会的主会场。

灯谜艺术休闲馆:

各类灯谜图书陈列室、阅览室,谜人接待室,谜馆人员办公室。

高科技灯谜体验馆:

运用最新的高科技手段和自助亲身体验模式,对灯谜的知识、猜射、创作、鉴赏等各方面进行普及、训练和辅导。

八、后续发展规划

创立中华灯谜研究院:吸收谜界精英为研究员,广泛开展灯谜学术研究和创作活动,开发灯谜教程,编写基础教育段系列灯谜教材,策划或参与各类灯谜文化活动;

发行《文虎摘锦》普及版《猜灯谜》期刊,办成以趣味灯谜为载体的普及、益智读物,公开出版,争取谜圈之外的广大群众读者;

开设灯谜选修课,成立学校灯谜教研组,组织学校灯谜社团,训练学校灯谜参赛队伍;

与老鹰灯谜俱乐部等合作设立温州灯谜活动基地:建灯谜比赛活动室、现代化猜谜训练室、谜人聚会休闲场所;

开发灯谜文化产品。

微观视角四:在餐厅,和世界站在一起

在温州翔宇中学,学生可以取自己小组、寝室的名字,比如有的孩子给自己的寝室取名“联合国”。还有一个孩子居然把自己寝室叫“校长室”,生活老师觉得有点不妥,不同意。卢志文知道后,认为应该给予鼓励。孩子心中有梦想,不应该去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这方面,学校有足够的宽容。不过,卢志文有时也非常坚持。

校长的电子信箱曾收到一封署名为“勇敢的心”的学生来信。因为吃不惯食堂里的菜放辣椒,信里这名学生一口气罗列了七个吃辣椒的害处,并断言温州这地方比不得江苏与湖北,根本不能碰一丁点辣椒。末尾该学生强调说,如果学校还不管管“胡作非为”的厨师们,他和他的舍友就一直在宿舍里泡方便面吃。

而这已不是学校第一次收到学生有关食堂问题的来信,之前有学生抱怨菜不对胃口,无法下筷子;也有人说菜太淡,餐厅胖厨师连盐都舍不得往汤里搁……

另一方面,来自全国尤其是湖北、湖南和四川等省份的教职工又大叹苦经——吃遍千般味,单单少辣椒,不习惯!尽管学校隔三差五在指定窗口特别做了些辣菜调剂,但家乡味道太难割舍,他们只得每周末去校外川菜、湘菜馆聚餐打牙祭。

餐桌上不仅随时有餐巾纸,而且餐纸盒总是在指定位置

众口难调,似乎永远都是个难题。

卢志文认为,“学校不能只是简单地迎合学生口味,不然学生就会爱挑食;也不能很强势地让学生吃指定的菜品,这样反而会造成学生厌食情绪。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慢慢的引导。”

很快,“校园饮食文化节”的系列活动在温州翔宇中学热热闹闹地开展起来。校园饮食文化节的第一季是“川菜系列”,第二季是“粤菜系列”,叉烧里脊、爆炒鱿鱼花、麒麟豆腐、咕老肉、北菇蒸滑鸡……光听名字就让人流口水。接着又是鲁菜系列、湘菜系列……

每次美食节持续一个礼拜,每名厨师都大显身手推出一道“拿手菜”,这些菜品介绍会被做成宣传栏提前放于食堂门口预热。而品尝完美食后,学校还会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你最合口味的菜是哪道?”“你对下次饮食节有哪些建议?”

投票结果,山城毛血旺、叉烧里脊荣登学生最爱的川菜和粤菜榜首。

随着“饮食文化节”活动的推进开展,川菜、粤菜、淮扬菜等菜肴背后隐藏着的文化故事正被师生口口相传。餐厅内部,面点制作大赛、红案刀工表演等系列操作技能比赛举办,更有来自各省各地的翔宇大厨们切磋技艺。牛排、汉堡、意大利面等常见西式餐点,也开始在餐厅指定窗口销售,让翔宇外教史迪夫也竖起了大拇指。

“饮食文化节”活动的成功让卢志文非常开心,“半个中国的人都喜欢吃辣,如果连辣椒都不敢碰,肯定大半个中国都不能去,又怎能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美食节让学生们对饮食的包容程度越大,越容易走出去接轨世界。

“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这句话在翔宇的餐厅同样有着具体的意义。

微观视角五:一草一木皆学问

在温州翔宇中学,一草一木都用尽了心思。

楼名命名很有特点,教学楼的名字全部是用永嘉县的“嘉”字开头,分别是嘉仪、嘉言、嘉行、嘉德、嘉风、嘉则。其中的每个字,都经过了卢志文的反复推敲,有着丰富、独特的内涵。

在卢志文2014年2月27日的腾讯微博上,我们找到了他对这些名称的解释。比如,“嘉仪”的内涵是“容端、态正、度雅”,“嘉言”的内涵是“言信、言达、言和”……

卢志文2014年2月27日腾讯微博截屏

楼名书法,用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集字

学校还专门集启功先生的字,作为楼名书法。

有“嘉”就有“永”,男生宿舍楼的第二个字都是“永”(乐永居、康永居、志永居)。女生宿舍用的却是温州的两条著名河流:楠溪江和西溪,分别命名为:楠溪阁、西溪阁。

它们的具体内涵是:教学楼——嘉仪楼(嘉仪:容端、态正、度雅),嘉言楼(嘉言:言信、言达、言和),嘉行楼(嘉行:律己、容人、奉公),嘉德楼(嘉德:求真、至善、臻美),嘉风楼(嘉风:尚俭、尚勤、尚谦),嘉则楼(嘉则:守法、守约、守义)。宿舍楼——乐永居(心当永乐),康永居(身当永康),修永居(德当永修),志永居(恩当永志);楠溪阁(上善若水),西溪阁(大美于璞)。

翔宇教育集团董事长王玉芬亲任设计师,在校园园林工程方面投入巨资,香樟大道、香橼大道、含笑大道、银杏大道、桂花大道惊艳亮相,樱花园、海棠园、紫薇园、梅花园、兰花园等鲜花四季轮次绽放。

学校努力让物质景观成为凝固的音乐,成为课程的载体。例如,2014年10月21日,初中部的李良永老师就在“桂花王”树下,给师生们上了别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文化课。“桂花王”是一株有着百年历史的桂花树,树冠足有16米,是学校的“镇校之宝”。

傍晚,夕阳熔金。卢志文陪记者走过校园。路在林中,楼在绿中,人在景中,让人赏心悦目,如沐春风。卢志文不时与走过的同学们打着招呼,突然,他看到路边有张被风吹来的纸片,便若无其事地走过去弯腰捡起,丢入几米外的垃圾桶里。

这一刻,记者又想起了卢志文的那句话,“温州翔宇中学要办成我心目中的好学校,不把它办好,我是不会离开的”。

嘉德楼及周边绿化

猜你喜欢

翔宇灯谜温州
我爱冬天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Multiple current peaks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helium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s with repetitive unipolar narrow pulse excitation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s of Calligraphy Criticism
刘军、叶翔宇、周博作品
猜灯谜,过新年
元宵猜灯谜
猜灯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