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植民歌“高腔山歌”与“翻天云”的演唱技巧

2015-01-15黄学军

艺海 2014年11期
关键词:桑植母音高腔

黄学军

〔摘要〕湖南桑植民歌中,当地人把曲调高亢激昂的高腔在外半县称为“翻天云”,而在内半县山歌则称为“高腔山歌”。本文就其演唱技巧谈些体会。

〔关键词〕桑植民歌高腔山歌翻天云

桑植民歌是世界民族音乐的奇葩,他有着丰富的演唱形式。桑植以山为界,因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不同,有内外半县之分。又因山歌在桑植有高腔、平腔、低腔之分,由此桑植当地人把曲调高亢激昂的高腔在外半县称为“翻天云”,而在内半县山歌则称为“高腔山歌”。而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使得“翻天云”与“高腔山歌”在桑植民歌的山歌演唱技巧中各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成为桑植民歌奇葩中两颗璀璨的明珠。它们特殊的演唱技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和深入研究。

一、“高腔山歌”与“翻天云”歌唱技术中的声音要求

1、男女同调同高演唱。桑植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峡谷幽深,森林茂密,千百年来桑植人就形成以歌传情、凭歌表意的习俗,为达到情感交融的目的,桑植的“高腔山歌”与“翻天云”在演唱时要求男女声音同高同调,女声演唱时是以真声为主,她们的起音一般在小字二组以上,由于男女生理的差异,男声演唱就需要高八度假声为主演唱来达到同高同调。

2、高位置演唱是“高腔山歌”与“翻天云”要求。山歌的演唱,因环境要求在高山之中,不管是对唱还是独唱,想要声音传出去就要用很高的声音来演唱。“翻天云”、“高腔山歌”在演唱时具有很高的声音位置。演唱过程中为追求声音的传播,喉位不同程度提高。因人而异,天生大嗓门与小嗓门在演唱中就有一定的区别。当然如果声音大而音域宽广且高位置者自然声音传播也会更远。

3、桑植方言的运用形成了桑植民歌“高腔山歌”与“翻天云”演唱的鲜明特色.语言最能体现民歌演唱的风格。桑植是一个28个民族杂居地,经过长时间的融合,形成了具有四川语系和北方语系融合的西南官话。平舌音“z、c、s”与卷舌音“zh、ch、sh、r”各音分得很清楚,在桑植民歌中广泛运用。同时对比较亲切的人和物普遍使用儿化音,使得桑植高腔山歌有着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如:土家族山歌翻天云—《卖草帽儿十八转》中的帽儿、哥哥儿、花儿。高腔山歌《高山砍柴不用刀》中的好姐儿、妹妹儿等。

二、“翻天云”与“高腔山歌”演唱方法的异同

1、桑植“翻天云”多是五句体。桑植民歌中高腔山歌“翻天云”(农民艺人们称“童儿音”)高音演唱时喉咙打开,声音走直线,高亢没有丝毫没有抖动的声音,同音重复和级进时,口腔缩小并发出很弱的颤音,让喉结上下轻微移动,用气演唱声音冲出又突然收回,通过气息的控制使第二句音产生微弱的叹息声,并产生特有的喉音把音乐句式托住,第三、四句声音又冲上云端,结尾句声音慢慢落下来用叹息哽咽声收口,这样强烈的高低音对比,使得“翻天云”演唱犹如翻越高山钻天入云,沉入谷底荡气回肠。谱例1中“吖”同音延长过程中,抖动喉咙和嘴唇,演唱到“鼓打边”旋律突然翻高八度,用“哟”的“e”母音延长,声音集中走直,第四小节下滑八度,“呵”用方言“o”母音演唱,然后拖音保持再转到“u”母音,收音时产生喉咙的叹息声,接下来演唱按前面演唱方法至结尾。

例1:“翻天云”《风吹荷叶自团圆》

2、“高腔山歌”,高音演唱时喉咙充分打开,先让气息控制把声音延长,犹如一根钢丝不能颤抖直入云霄。继而由母音的不同转换成“i”或“ou”母音,接着延长“i”、“ou”母音再让下巴快速抖动,形成一种特殊的气声演唱方法。下滑音在演唱中也时有出现,这样高低音落差加大,体现出高腔山歌独特魅力。“高腔山歌”歌词一般是四句。谱例2中“来”“哇”是高腔山歌极具特点的字,高音“来”,在演唱延长转母音“i”,要求声音非常集中,要有穿山裂石之感,收音前快速抖动下巴,低音“哇”演唱时,延长“u”母音,较前高音“i”母音,稍慢速抖动下巴。整首作品由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歌词在演唱结尾处声音下滑,产生“uo”的特殊效果。这样演唱的“i、u”延长母音,结合抖动的下巴,让人感觉山谷回响的艺术效果。

例2:“高腔山歌”《叫我唱歌就唱歌》

3、“翻天云”与“高腔山歌”共同点。a、高音声带张力强,声音集中,向外呼喊,高音延长,以窄母音“i、e”为演唱母音。b、低音声带相对松弛,抖动喉咙或下巴,用“u、o”宽母音演唱。目的是让身体得到充分放松,气息回到身体。为下句高音做准备。C、“翻天云”与“高腔山歌”由于在野外即兴独唱或即兴对唱,演唱过程中歌词就是即兴编唱,演唱者根据固定旋律带有一定程式的演唱重复旋律,一般歌词的根据方言而押韵。演唱者在下滑或停顿时,存在即兴思考创作歌词的过程。

三、桑植“高腔山歌”和“翻天云”与西洋美声唱法的相同之处

歌唱是通过声音与受众进行交流,那么声音自然成为歌唱中的桥梁。不同的唱法对声音有着不同的要求,西洋美声不管是艺术歌曲还是歌剧演唱,都在室内演唱。西洋美声演唱时要求低喉位,有良好共鸣的演唱。桑植民歌在演唱时也有着自己的韵腔方法,与西洋的美声演唱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桑植“翻天云”演唱有这样一段歌词:“骑马要骑响铜铃,唱歌要唱童儿音呃,马骑十里铜铃响,歌唱十里有人听,阳雀高叫远传明”,由此可见古老的桑植民歌在演唱中,对歌唱声音的审美就有一定的要求,要求民歌演唱的声音要像童儿般的声音,这就跟西洋美声唱法要求是不谋而合。莎拉布莱曼演唱的《我和你》跟巴托丽在广州大剧院独唱音乐会演唱的声音,她们都具有婴儿般声音。在《帕瓦罗蒂自传》一书中,帕瓦罗蒂谈到歌唱时,也要求声音要像婴儿哭泣般的声音。

桑植民歌的魅力一直吸引着每一个歌者。五道水镇73岁朱子姑和官地坪镇72岁古彩花两位演唱的“高腔山歌”,人潮溪乡72岁张巧珍和长潭坪乡81岁抗美援朝老英雄唐朝广演唱的“翻天云”,他们是桑植这片山水养育出来的真正歌唱高手,桑植民歌已经融入了老一辈血液中,歌唱已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需品。以前社会的落后封闭了大山与外界的文化经济的交流,却让桑植结出了桑植民歌这颗奇果。现代文明加强了桑植与外界交流,年轻一辈知识渊博眼界开阔,古老的桑植民歌还在他们口中传唱,更加进了现代文明的痕迹。如何让桑植民歌得以很好的挖掘和整理,保护和传承、传播等已成为全社会的责任。

(责任编辑:曹艳)

猜你喜欢

桑植母音高腔
乡村振兴视野下桑植民歌的创新研究*
瓯剧高腔与南戏渊源关系考
《御制满株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与《蒙语老乞大》中的蒙古语第一音节母音比较研究
辰溪县社塘村辰河高腔木偶戏调查研究
桑植隧道监测方案研究
《高腔》小说意象叙事与美学意蕴分析
浅谈“o”母音在声乐训练中的作用
岳西高腔的发展历史述略
浅谈桑植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以传承人向佐绒为例
换声区唱法在男声歌唱教学中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