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野下桑植民歌的创新研究*

2022-08-09黄彦熙子

大众文艺 2022年14期
关键词:民歌文化

黄彦熙子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湖南张家界 427000)

桑植民歌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桑植民歌是桑植人民千百年来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但是在近几十年来它失去了其传统的生存环境,加之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和现代审美意识的影响,使得桑植民歌的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尽管政府大力支持桑植民歌的发展,鼓励本土音乐人才进行创作、改编、传承等,但是桑植民歌的普及度不高,新编的桑植民歌受众不广,没有形成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其传承仍然面临着危机。

一、桑植民歌产生的背景及历史发展

桑植县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湖南省的西北部,是湖南通往大西北的北大门。桑植地形复杂,山地环绕,河流纵横,由于地形地貌差异大,气候变化表现为垂直规律。生活环境导致桑植人民生产生活方式较为单一,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人民日出而作,用歌声传情表意、消除疲劳。

桑植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桑植古称充县,隶属西楚荆州,这里产生了优秀的楚巫术文化。桑植民歌在历史上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它被记载于屈原《九歌·湘君》中以及《九歌·湘人》中。春秋战国时期,为了躲避连战争的部分巴人,迁徙到与世无争的桑植地区。他们的到来,使得桑植民歌又有了新的发展。

公元初年,相单程为了躲避沉重的赋税,率领武陵蛮夷揭竿而起,东汉王朝朝野震惊。相单程采取“乘高守隘”“升险鼓噪”的策略,以“蛮歌”来助长士气,动摇东汉王朝军心,后将王朝领兵大将马援困死于沅陵的二酉山下。马援临死时以一首《武溪深行》诗“滔滔武溪河深,鸟飞不渡,兽不敢临,嗟哉武溪多毒淫”记载了这次征剿失败。“滔滔武溪”即是马援笔下的“蛮歌”的威力,这是桑植民歌在反抗民族压迫战争中克敌制胜的最早记录,它展示了桑植民歌气势磅礴、气吞山河之势,显示了桑植民歌从生产斗争、军事斗争中演绎而来的辉煌纪录。

土司制度给桑植与外界的交往树立起一座天然屏障,桑植人民养成了勤劳俭朴、强悍重义的民族美德,桑植民歌保留了很多原生态的气息。

明朝时期,又有许多的桑植男儿响应朝廷号召,前去抗倭,民歌一直伴随他们,给予他们退敌的勇气和信心。改土归流打开了桑植封闭已久的大门,汉文化给桑植民歌带来了新的元素。

大革命时期,湘鄂革命根据地建立,来自各地的红军将自己家乡民歌带来桑植,桑植民歌将它们吸收并融合,使其又有了一轮发展,同时也带上了一些红歌色彩。

二、桑植民歌的特点、功能价值

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影响人的心态、性格,进而也会被带入到音乐创作中。桑植民歌的音乐不仅呈现出交融性特征,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多种功能价值。

(一)桑植民歌的特点

桑植境内有众多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环境使桑植民歌也呈现多元性特征。

桑植民歌的体裁和题材多样,有气势磅礴的号子,高亢悠长的山歌,优美婉转的小调、欢快活泼的花灯、哀怨低沉的挽曲,也有昂扬向上的革命歌曲,都是桑植人民群众生活、劳动的心声。桑植人说西南官话,其民歌用地方方言演唱,有时加入少数民族的一些词汇,且多使用衬字、衬词、衬句、衬段、儿化韵等。桑植方言调值变化起伏不大,受桑植语态的影响,桑植民歌旋律中四度、五度的跳进常与二度、三度级进结合使用,在运用“翻云天”“唢呐腔”演唱的等高腔山歌中也不乏七度、八度跳进的旋律音程使用,以四度三音组、五度三音组、三度三音组、二度三音组的结构使用,呈现出交融性特点。

桑植民歌其歌曲结构呈现出交融性特点,既有北方两句体,也有南方四句体,还有在北方两句体基础上发展来的三句体,以及在南方四句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句体。歌曲调式也呈现出交融性特点。在桑植民歌中,既有汉族地区分布较多的徵调式色彩,也有少数民族地区分部较多的羽调式色彩。

桑植人民在演唱民歌时常常会对其进行二度创作,润腔就是其二度创作表现形式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润腔的界定是“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对唱腔加以美化、装饰、润色的独特技法”。桑植民歌演唱中常用的润腔方式有:“翻云天”,即演唱者根据嗓音条件把歌曲翻高八度或更高演唱;“唢呐腔”,主要存在薅草锣鼓山歌中,模拟唢呐声;“哟嗬音”,常在歌曲演唱结束时加上衬词“哟嗬”进行收尾;“半声腔”,在音的前面加上倚音等装饰音;“滑音”,常用在乐句结尾处;“环绕式”唱法,即在其他声出现后又回到原来的声,在桑植民歌的发源地五道水、芭茅溪等地的山歌中常见。

(二)桑植民歌的功能价值

桑植民歌是劳动人民自己创作的,具有多功能性。首先,它具有抒情、娱乐功能。它可以是自娱的,用来表达喜怒哀乐,抒发情感;还可以作为青年男女间感情交流的媒介。其次,桑植民歌有着习俗、礼仪的功能,如婚礼上的“哭嫁歌”、梯玛仪式上的“神歌”、祭奠亲人去世的“丧歌”,“薅草锣鼓歌”中的“杨歌”等,用于红白喜事等各种礼仪和习俗中。最后,桑植民歌具有教育功能,起到易风易俗和德、智、体、美兼备的全面教育作用。它可以充当记在历史的史书,也可以宣扬民族英雄史迹,还可以传授生产、生活知识,教育晚辈伦理道德等。

桑植民歌是民间的百科全书,有着重要的价值。首先,桑植民歌具有旅游经济价值,桑植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民歌作为地域文化的象征,可以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其次,桑植民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桑植民歌的歌词中反映了桑植社会历史的发展,弥补了官方记在的不足。桑植民歌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农耕时期,后来受到楚巫音乐文化的影响口传心授至今,当地交通落后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最后,它还有这独特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创作价值。桑植民歌的歌词具有声韵之美,如押韵、儿化韵、拟声、方言词汇的使用。桑植民歌歌词中大量地使用了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体现了歌词的章句之美,有着重要的文学价值。桑植民歌又为其他民间音乐形式的发展提供了素材,如桑植花灯戏、阳戏、傩戏中很多曲调来自桑植民歌。同时,它还是现代新音乐创作的素材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反映了当地社会生活的全貌。

三、桑植民歌的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现代文明、审美、科技等冲击着传统的艺术形式,桑植民歌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不同年龄阶层的人其审美、思想认识不同是造成民歌传承困难的重要原因,所以桑植民歌在如何保持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又与时代相结合是一个难题。现在为了结合时代创作出来的一些与说唱相结合的桑植民歌在年轻人的审美观念中并不觉得好听,跟社会中一些流行歌手组合演唱的音乐如出一辙,也没有太大的创新。

桑植民歌乐音的带腔性使得它通过书面乐谱传承并不足以能够表达出其风格特色,必须要通过“口耳相传”才能把握好其演唱特点。老一辈民间艺人大多年事已高,能唱的桑植民歌很多,也想主动将其传承下去,但是年轻人中间除了专业学音乐的人之外,大多对这类古老的艺术不太感兴趣。在传承中出现了断层,主动去学习桑植民歌的比较少。

本土的音乐创作比较薄弱。当地从事专业音乐创作的人非常少,创作出来的作品数量也很少。目前的新作品中没有见到桑植民歌中的一些传统的唱腔,如薅草锣鼓中的“唢呐腔”,“环绕式”唱法等,这些唱腔都是桑植民歌的文化标识。如果没有传承下来这些明显的文化标识,就会缺乏文化的竞争力。

民歌功能的退化。桑植民歌具有交际功能、习俗礼仪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等,但随着现在习俗礼仪的简化,桑植民歌的习俗礼仪功能也退出历史舞台。目前学校所教授的桑植民歌多是爱情歌曲,对于一些传统具有德育功能的民歌传承的很少。

如今社会的风气需要焕然一新,需要崇尚真善美。而乡村振兴就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乡村振兴还应该有文化自信的修复,而民歌就是文化呈现的最好载体,也是乡民们接受伦理道德教育最便捷的途径。

四、乡村振兴视野下桑植民歌的创新发展路径

(一)挖掘民歌的文化内涵

桑植民歌有着重要教育功能。目前收集到桑植民歌的有10000多首,但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多是爱情相关的内容。桑植民歌其他题材的有很多,如记载历史的,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感怀的,赞颂英雄人物的,传授伦理道德的,传授生产生活知识的,讲述文化习俗的等。这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桑植民歌应该得到大力的挖掘,它在陶冶人的思想与道德方面有着重大的作用。通过桑植民歌等艺术形式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在欣赏、学习民歌作品时,也能感知到创作者表达的价值,利用桑植民歌的文化内涵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和道德水平。利用桑植民歌宣传弘扬优秀文化,引导人民群众崇尚科学,移风易俗等,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因此,要充分挖掘桑植民歌的文化内涵,发挥好民歌的教育功能。

(二)重视人才的培养

乡村振兴不仅靠资本靠技术,更要靠人才,学校是培养桑植民歌传承人的重要场所。张家界地区的大、中、小学应该把桑植民歌纳入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尤其设有音乐专业的大学和职业学校,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桑植民歌,宣传桑植民歌,引导学生学习它的唱腔,把握其风格特点以及深层次的学习其中的文化内涵,用桑植民歌进行审美教育,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他们对桑植民歌的热爱之情,从而更好地传承桑植民歌。相关的部门可以联合学校举办各类型的民歌传承活动,让更多的人感受桑植民歌的魅力,并通过这样的活动推动乡风文明的建设。

(三)保留传统唱腔,打造文化符号

桑植民歌在保留其音乐风格特点的基础上不能盲目地融入现代元素,中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演唱方法,并形成其文化符号。例如,朝鲜族民歌有特色的“摇声”唱法;藏族山歌中有“昂叠”唱法;蒙古族长调中的“喉颤音”、浩林潮尔中的“呼麦”;彝族“海菜腔”中的真假声转换等等。桑植民歌中百分之八十都是土家族民歌,但是在目前流传的桑植民歌中,其特色的唱腔保留不并不乐观,没有形成其文化符号。桑植民歌薅草锣鼓中的“唢呐腔”极具特色,声音高亢、嘹亮,用人声模拟出唢呐的音响效果。还有“童儿音”,男性高八度用假声演唱,也叫“翻云天”,声音极富穿透力,仿佛在天际飘荡一般。这些特殊的唱腔代表了桑植民歌的演唱特色。可以将这些唱腔融入现在新创作的一些新民歌中,比如歌曲《山歌美景醉天下》《相依》,在其引子、结尾的部分就加入了彝族原生态的“海菜腔”,增强了歌曲的民族特色。再如,歌唱家谭维维在她的通俗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中就融入了黄土高坡最早的“摇滚”-华阴老腔,高亢磅礴,粗犷豪迈,增强了歌曲的艺术感染力和地方特色。还有Ugly-z演唱的说唱音乐《阿里郎》,很好地将我国的民间歌曲曲调同嘻哈说唱结合起来,富有时代气息。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经验,传承桑植民歌要把特色的演唱方法传承下来,形成自己的文化符号,才能增强其竞争力。

(四)拓宽传承路径

1.融合桑植红色文化。大革命年代,桑植民歌在鼓舞桑植儿女争取民族解放中发挥了巨大的鼓舞作用。例如,任弼时在省委召开扩军会议上带头指挥唱《送郎当红军》,激发了人民参加军的热潮。桑植是一块红色土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吸引了各地的游客,如洪家关的贺龙故居、廖汉生故居、桑植刘家坪长征纪念馆等。桑植民歌的发展离不开厚重的历史底蕴所诞生的红色文化。听一曲桑植民歌,了解一段凝重的革命历史,这些革命红歌数量多,体裁多样:歌颂军民情、歌颂农民运动等,这些桑植民歌记录了大革命年代的英雄人物,有着深厚的历史价值。如果将这些作品结合乡村旅游,不仅推广了桑植民歌,提高了它的知名度及桑植人民的文化自信,而且使游客也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于乡村振兴,既产生了旅游经济价值,也起到了铭记历史的教育作用。

2.结合旅游休闲娱乐。桑植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这里有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八大公山原始森林、风景名胜区-九天洞、茅岩河等。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将桑植民歌和乡村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丽江泸沽湖畔周围居住的摩梭人,晚饭后他们会自发组织起来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唱的是自己民族的民歌,跳的广场舞也是极具民族特色的舞蹈-“打跳”。如果游客想要参与,需要缴纳门票费便可以加入进来,摩梭人会很热情地教游客唱歌跳舞,一方面在娱乐休闲中让游客感受这里的民风民俗,一方面取得了经济效益。

桑植聚集着土家族、白族等少数民族,这里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乡村旅游的亮点,村民们本身也有跳广场舞来锻炼身体的习惯,何不借这里少数民族文化的优势来吸引游客参与当地的民俗活动呢?将桑植民歌、土家族的摆手舞、白族的杖鼓舞等同旅游休闲结合起来创造旅游经济价值,既可以锻炼身体,也丰富了精神生活。让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这里秀丽的风景,而且还可以体验民俗活动的乐趣。除了小规模的举行这样的民俗歌舞活动外,还可以打造“文化+”的产业模式,每年定期举行大型的民族文化节,将民俗文化资源要素与乡村内其他资源要素相融合,成为民歌文化品牌,将文化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3.举办合唱歌咏活动。好的音乐在战争年代起着鼓舞的作用,在和平年代起着治国安邦的作用,尤其是大合唱这种群众性的歌咏活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形式变得多种多样。不仅有专业的合唱团队,在民间很多群众也会自发组织合唱队。

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在2022年4月份开始与湖南省合唱协会一起合作开展合唱与指挥基础培训,目的是帮助乡村学校的音乐老师开展合唱教学、组建合唱团、进行常规合唱训练,助力“乡村振兴”。如果将更多的桑植民歌改编成适用于群众演唱的合唱歌曲,不仅可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审美。同时,也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尤其是在共同地域下产生的桑植民歌,本身就可以引起桑植人民群众的共鸣,增强民族团结。

结语

桑植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桑植民歌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要遵循社会经济规律等有效策略,切实加强乡村文化软实力。将桑植民歌作为文化资源来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促进乡村产业和文化振兴,同时也能促进桑植民歌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民族优秀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标志性的文化符号,使桑植成为美丽的特色乡村。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4月第一版,第552页.

猜你喜欢

民歌文化
南闸民歌 留住乡愁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谁远谁近?
穿花衣 唱民歌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
蜗牛与黄鹂鸟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