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醉”非彼“醉”
2015-01-14夏欣翠
夏欣翠
【案例背景】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听了一节在五年级上的李清照《如梦令》。课堂快结束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词人的心情。一个坐我身边、表现很活跃、估计也很聪明的学生说出了“词人当时很难受”的答案……
【案例描述】
一次提问:满脸疑惑
……
师:现在,请同学们说说词人李清照当时的心情怎样。你怎么理解“沉醉”?
生:我觉得李清照很快乐,因为词中出现了“兴尽”,“沉醉”说明她陶醉了。
生:我也觉得李清照很快乐,因为和朋友们在一起,而且玩得都忘记回家的路了。
生:我不同意她们的观点。我认为李清照的心情是很难受的,“沉醉”一词告诉我们,词人喝了很多酒,而我们经常看到“借酒浇愁”一词,说明李清照当时是不快乐的。
师:那李清照到底是快乐还是难受呢?有没有谁再来说说?
(学生沉默,无人举手。)
师:我赞同第一个同学的观点,词人当时是快乐的,因为她和朋友们玩得很开心。现在,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朗读这首词。
(此时,我仔细观察了那位表达不同意见的学生,他皱着双眉,满脸疑惑。)
……
一次试上:进入“沉醉”
正巧,我带的也是五年级,于是,我在自己班上进行了一次试上。
我先组织学生们大致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后,用“串讲画面”的方法理解了词意。然后,我引出了同样的话题。
师:同学们,我们了解了词人,明白了词意,你能联系全词说说“沉醉”的意思吗?
生:“沉醉”就是“陶醉”,陶醉在美景中了。
生:“沉醉”就是指词人喝醉了酒,误入藕花深处,都不知道回家的路了。
师:此处的“醉”到底是“喝醉”还是“陶醉”呢?
生:我觉得两个意思都有。既有多喝了,不认识回家的路的意思,也指李清照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陶醉其中了。
生:我觉得应该更加偏向于“陶醉”。因为我们刚才学习的几幅画面中,都表达出了词人喜悦的心情。
生:我觉得词人当时是很快乐的。你想啊,她品着美酒,赏着美景,闻着花香,怎么能不醉呢?早就“酒不醉人人自醉”了。
生:我也同意这个观点,因为后文中还出现了“惊”这个字。虽然它在词里表面上指的是“惊动了一滩鸥鹭”,但我还能读出词人好不容易找到回家的路时,“惊喜”的心情。老师,您不是经常告诉我们,聪明的孩子还要会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吗?还有,您也经常说:要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教室里一片掌声)
生:我觉得也可以理解为“喝醉”的意思。因为这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而当时的她天真无邪,生活条件优越,和朋友们喝醉是经常的事情。
师:是的,李清照早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在她的作品中,也多次出现了“醉”的画面。(课件出示《声声慢》)请认真朗读,看看你从这首词中,能读出怎样的“醉”?
生大声朗读,有的轻声讨论。
生:我读出了李清照苍凉悲愁的心境,那应该是她的后期作品。
(说完后,颇有感情地朗读了一遍)
生:我也从《声声慢》中读出了词人的生活很凄凉,当时的生活情况应该很糟糕。“凄凄惨惨戚戚”就足以说明她的愁苦,所以我觉得这首词中虽然没有直接出现“醉”,却能从全诗读出一个伤心欲绝的醉酒女子。
生:我看过一份资料,说李清照是一个很爱喝酒的女子,但她的酒就和她的诗词一样随着她人生经历的跌宕起伏而变化,显得多姿多彩。而《声声慢》中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就说明她饱尝了人间的辛酸冷暖,因此这首词中的“醉”应该是伤心的醉、绝望的醉,和我们今天学的“沉醉不知归路”中的“醉”完全不同。
师:(课件出示李清照晚年生活状况资料)是的,请大家看看这段资料。资料里告诉我们,当时的李清照国破家亡,最爱的丈夫也因病去世,她自己晚年无家可归,流亡在外,饱尝生活的艰辛。怎么能不是“怎一个愁字了得”呢?下面,请将两首词对照读一读。
……
【案例反思】
古典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璀璨的明珠,也是语文教学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在高年级诗词教学中,除了要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词精美的语言外,还要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所创设的意境,进而准确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意境应该由学生自己去体会,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
一、扣住“词眼”教诗词
诗人、词人往往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方寸之中,读起来令人神思激荡。“词眼”就是指全诗词中最精彩和关键性的字。欣赏古代诗词时,我们应该抓住诗词的“诗眼”“词眼”,这样才能在诗词鉴赏中真正感受诗词的境界,深刻体味到诗词的意境。这首只有33个字的《如梦令》,稍加品味,词人无比喜悦的心情就可以悟得。去野外风景绝妙处“溪亭”游玩应该很欢快,因为欢快就喝多了酒,因为醉酒后沉沉睡去,在太阳快落山时醒来才匆忙驾船回家。这喝酒是助兴,喝醉酒更是爽快尽兴。
接着,通过不同的“醉”体会词人不同时期、同一主题的作品。生活变化的对比,情感生活的对比,都能引导学生体会到作品中意境的不同、词人心境的不同。《如梦令》中的“醉”是快乐的,尽兴的,全词洋溢着醉后的酣畅与爽朗,美好的生活就让词人陶醉了;《声声慢》中虽然没有直接出现“醉”字,“淡酒”却是凄凉、惨淡、愁苦的直接表达。词人本想借酒浇愁,却是“愁更愁”,最后终以“怎一个愁字了得”作结,与前一首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次试上,紧扣“醉”字,由浅入深,层层引导,把握词意,想象意境,体会情感,收效明显。
二、不要轻易放弃课堂生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越来越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相互探讨的互动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课堂上随时可能“节外生枝”,发生事先没有预料的“意外事故”,如学生的回答或发问出乎教师的意料,学生的行为令教师始料不及等。这样的生成,如能好好利用,说不定就是课堂的亮点,我们怎么能轻言放弃?
第一次的《如梦令》中,当学生提出“词人当时很难受”的答案时,正说明了以这个学生为代表的部分学生,还没有理解全词的意境。这其实是语文课堂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需要教师顺学而导的地方。如果教师能让学生就此讨论,或者引导学生围绕插图等一些资料进行探讨,而不是简单地以“我赞同第一种观点”强行灌输,那么,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也会增加,也能更加感受到诗词的魅力。上课前,我们若能做好提前预设、精心设计、不断增加自身积累,就会更有把握地利用生成,让学生陶醉于我们的课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