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与成人扫盲

2015-01-14秦行音马跃陈婷婷

世界教育信息 2014年22期
关键词:文盲性别差异亚太地区

秦行音+++马跃+++陈婷婷

编者按:亚洲,有着把比较教育研究与国际教育合作相结合的优良传统;亚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设地区办事处的第一个大洲;亚洲,是第一个制订地区教育发展规划的大洲(1960年的卡拉奇计划)和第一个提出地区教育发展模式的大洲(1966年提出亚洲教育模式);亚洲,是第一个发起建立教育革新为发展服务计划的地区(1972年APEID),而且成为其他地区仿效的榜样;亚洲,同时也是第一个发起“全民教育计划”的地区(1986年APPEAL),是国际社会“全民教育”的先驱,也是《世界全民教育宣言》的诞生地(泰国宗滴恩,1990年)。这些计划和它们展开的无数双边、多边交流活动不但为地区教育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开创了在国际教育合作中把发展援助与比较教育结合、实际交流活动与理论研究结合、教育决策者与比较教育研究人员结合的宝贵经验。这种民主平等的国际教育合作精神,可以成为比较教育的精神;亚太国际教育合作强调增强参与国实行教育改革能力的目标也恰恰与比较教育的实际目标相一致;亚太国际教育合作的优先领域也可以成为比较教育重点研究课题的一部分(周南照,1996)。2015年是全民教育发展的新阶段,亚太地区的全民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新的进展。有鉴于此,为了更好地传播和呈现亚洲全民教育事业的规模和深度,分享区域内国家政府及相关机构在探索全民教育六大目标实现进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和值得借鉴的政策措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INRULED)组织编译了六篇报告,上一期刊登了前三篇,分别为《普及和改善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亚太地区全民教育目标一之十年回顾》《普及初等教育——亚太地区全民教育目标二的进展、挑战及政策建议》《生活技能与终身学习——亚太地区全民教育目标三的进展、挑战及政策建议》,本期刊登后三篇报告。 特此感谢INRULED副主任、世界教育信息杂志编委王力教授及他所领导的团队在报告策划与编译过程中所给予的帮助!

识字能使个体充分了解并享有他们的权利,包括健康权、信息权、公平权和自由权。同时,识字还能促使个体不断学习,在家庭和社会中形成终身学习理念。2000年,达喀尔世界教育论坛将扫盲列入全民教育的六项目标,即到2015年,将成人(尤其是女性)识字率提高50%,保证成人能够平等地获得接受基本教育及继续教育的机会。

尽管提高国民识字率对于实现各国的发展目标具有必要性,但即使到2015年,亚太地区的多数国家仍然很难实现全民教育的扫盲目标。亚太地区是成人文盲的主要集中地区,其成人文盲人数占世界成人文盲总数的65%,达5.13亿。世界上51.8%的成人文盲,约4.11亿人,生活在南亚和西亚地区。

《亚太地区全民教育目标四之十年回顾:青年与成人扫盲》(Asia-Pacific End of Decade Notes on Education for All Goal 4: Youth and Adult Literacy),通过定量及定性的分析,总结了各国取得的进步、存在的差距、遇到的挑战及相关问题,旨在激励亚太地区国家在之后的几年里制定新策略来加速全民教育扫盲目标的实现。报告着重分析了各国的总体识字率和文盲数量,同时也考虑到不同的人口亚组,使用了以性别、城市/农村、边缘人口(如少数族裔语言群体等)、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分类的数据。同时,报告还总结了《联合国扫盲十年国际行动计划》(United Nations Literacy Decade,UNLD)、“扫盲增能倡议”(Literacy Intiative for Empowerment,LIFE),以及全民教育能力发展项目(Capacity Development for Education for All Programme,Cap EFA)在亚太地区的实践。基于此分析,报告勾画了实现2015年全民教育目标四的愿景和意义,并就政府行动及国际支持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亚太地区在扫盲上的进步

扫盲的定义近几年来有所发展变化,新的扫盲观扩大了扫盲的范围。扫盲运动需要能够提升文化认同并增强民主参与。扫盲不局限在某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儿童或成人)、机构(如学校系统)、部门(如教育部门);扫盲与个体及社会生活发展的各个方面紧密相连;扫盲是终身学习的过程。这种全新的视角需要全新的行动方式、监督及问责机制。在过去的10年里,亚太地区在扫盲上取得了被广泛认可的进步。

(一)亚太地区在扫盲上的进步

世界上大部分的成人文盲集中在亚太地区。人口的快速增长、无法保证所有适龄儿童接受优质教育等现实因素抹杀了为降低文盲率所做的努力。许多国家的小学教学质量低且语言课程过于复杂,导致了很多学生辍学,从而使这些学生失去了学习读写的机会。

世界上各地区的青年识字率要明显高于成人识字率。对于世界总体而言,青年识字率接近90%,然而,其他地区在本世纪初已达到此水平的同时,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阿拉伯国家以及南亚、西亚地区尚未达到此水平。

2000年,南亚、西亚地区的成人识字率为58.8%,其青年识字率大约要高15%,为73.7%;2009年,其成人识字率增长到62.3%,青年识字率增长速度更快,达到了79.7%。毫无疑问,较高的青年识字率是过去20年普及初等教育的直接结果。自2000年以来,包括南亚、西亚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国共减少文盲1200万名。

然而,南亚、西亚地区仍有6500万名青年文盲,世界上仍存在1.27亿名青年文盲,且文盲数量仍会增长。进一步加大普及初等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力度对于控制地区内的成人文盲数量至关重要。亚太地区在扫盲上取得的进步能够对全球扫盲产生重要影响。

(二)亚太地区国家的扫盲状况

在本报告涉及的35个亚太国家中只有9个国家(朝鲜、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马尔代夫、萨摩亚、塔吉克斯坦、汤加、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识字率达到了98%及以上。这一水平显示了一种文化普及的环境,使每个人都认识到了识字的必要性。

其余的26个亚太国家的成人识字率具有很大的差异,从阿富汗的26%到蒙古的97%不等。2005-2009年的数据显示,有13个国家的识字率为91%~97%,达到了可持续的识字状态;有5个国家(柬埔寨、伊朗、老挝、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处于中等水平,识字率为73%~85%;其余的8个国家的识字率各不相同,从阿富汗的26%到印度的63%不等。在这些国家中,具有识字能力的成人不足2/3,而阿富汗的这一数字则不到1/3。这些国家必须注重提高扫盲率。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成人文盲国家。据统计,2006年,印度有2.83亿文盲;2008-2009年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各有5000万文盲;2008年,印度尼西亚有1300万文盲。其他文盲数量比较多的国家有阿富汗(950万)、伊朗(830万)、尼泊尔(760万)。

亚太地区国家15~24岁青年的识字率高于成人的识字率。24个国家的青年识字率达到了90%以上,超过了其余10个国家最高识字率的2/3,其中阿富汗是唯一青年识字率低于40%的国家。

青年识字率明显高于成人识字率的事实让我们对扫盲充满希望(初等教育的大力普及减少了青年文盲数量)。根据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印度、伊朗、老挝、尼泊尔、巴基斯坦、东帝汶、瓦努阿图等国家的统计数据可以明显看出,青年识字率与成年识字率间有着超过10%的差距。扫盲能够进一步普及高质量的初等教育,使青年识字率提高到90%以上。

(三)实现全民教育关于扫盲目标的愿景

2009年,11个国家及地区(文莱、中国、印度尼西亚、中国澳门、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的扫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估计其成人识字率将超过90%,能够完成全民教育中的识字率提高50%的目标。2000年以来,缅甸、斯里兰卡和泰国的识字率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只有加快速度才能完成全民教育的扫盲目标。

2009年,识字率为77%~85%的5个国家中,所罗门群岛和伊朗很可能在2015年前完成全民教育的扫盲目标。柬埔寨、老挝及瓦努阿图也有很大进步,但是还不能保证到2015年顺利完成全民教育的扫盲目标。这3个国家需要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扩大和加速扫盲行动。

在8个成人识字率较低的国家中,有6个国家(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印度、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识字率自2000年以来增长速度缓慢。如果普及初等教育和提高成人识字率不能双管齐下的话,那么这些国家很可能无法完成2015年全民教育识字目标。尼泊尔和东帝汶已取得了降低文盲率的进步,如果能够继续保持并加大努力,那么很有可能到2015年完成提高50%识字率的目标。

在文盲人口数量达18万~180万的国家中,只有老挝成功地将文盲数量从100万降低到了92万。为了达到2015年提高50%识字率的目标,老挝政府将继续降低文盲数量,直至74.1万人。

其他国家,如不丹、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几内亚、斯里兰卡及东帝汶则呈现出了不同的趋势——2000-2009年,文盲数量有所增长。东帝汶的文盲数量从2000年的22.2万增长到2009年的23.3万。为完成2015年全民教育识字目标,东帝汶必须减少3.9万名文盲,使其降低到19.4万。不丹的文盲数量从23.3万增长到28.8万,必须减少文盲至19.4万才能达到全民教育的扫盲目标。同样,斯里兰卡必须减少一半成人文盲数量直至76.1万,巴布亚新几内亚必须从160万文盲数量降低到100万,这样才能完成2015年全民教育扫盲目标。

6个东南亚国家在过去的10年中已取得文盲人口数降低的进步。据估计,菲律宾在2009年已经成功完成全民教育的识字目标,并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将继续降低成人文盲数。其余5个国家(柬埔寨、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为完成2015年全民教育扫盲目标,还需继续加速扫盲进程。

在文盲数量达500~1700万的4个国家中,阿富汗的形势有所恶化,伊朗和印度尼西亚的形势有所改善。为完成2015年全民教育扫盲目标,尼泊尔必须将文盲数量降低到580万,阿富汗、伊朗和印度尼西亚必须分别把文盲数量降低到780万、780万和1070万。

到2015年,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印度必须克服困难,分别把文盲人口降低到3000万、3500万和1.84亿,即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印度需分别减少1400万、1200万和1.17亿文盲。尽管印度正在实施一系列的扫盲项目,但是要想完成扫盲的目标,必须在全国范围,尤其是社区层面做到不懈的努力。

二、边缘群体的识字差异

在过去的20年中,文盲引起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不同群体(妇女和女童、偏远地区人群、家境贫寒人群、少数族裔、移民人群、身体残疾等边缘化群体)之间存在的持续性的识字差异。

(一)亚太地区识字的性别差异

读写等文化素养对于提高女性自信心、促进女性参与社会经济活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女性自信心对生殖健康、儿童教育、生活幸福会产生重要影响。

与文化水平较低的女性相比,文化素养较高的女性更倾向于晚婚、少生孩子、更积极地参与家庭决策,也会遭遇更少的家庭暴力。成人教育及终身学习能提高女性的文化素养与生活技能,促进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幸福,加强其公共事务参与度,并保证其享受公平的待遇。

据估计,2009年全球男性识字率为88.3%,女性识字率为79.2%,男女之间存在9.1%的差距。在同一时期,全球性别识字差异指数从0.89增长到0.90。这意味着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间成人性别差异并没有缩小,差异仍然比较显著。

从地区来看,男女识字差异在南亚、西亚地区最为显著,根据1995-2004年的统计,男性平均识字率为73.5%,女性仅为51.3%,两者存在22.2%的差距,远远高于9.1%的世界平均值。2009年,南亚、西亚地区的男女识字差异指数为0.7,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为0.95,中亚为1.00,以上几个地区的男女识字差异较大。

在过去的10年中,女性仍占世界成人文盲总数的2/3。男性文盲数量在此期间降低了160万,而女性则增加了180万,2009年达到了5.08亿。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降低女性文盲率、缩小与男性差距上投入更大的努力。

2009年,南亚、西亚地区有2.61亿女性文盲,远远多于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200万。2004-2009年,东亚、西亚地区女性文盲数量大约增长了1500万。

2009年,全球男性青年识字率为91.9%,女性青年识字率为86.8%,两者存在5.1%的差距,性别差异指数为0.94。中亚、东亚及太平洋部分地区的全球青年识字率超过了98%,性别差异指数为1.00。在南亚和西亚地区,男性青年识字率为85.9%,女性青年识字率为73.8%,两者之间的差距为12.1%,性别差异指数为0.86。

据估计,2009年全球女性文盲数量为7700万,比男性文盲数量多2700万,占全球文盲总数的60.7%。东亚、太平洋地区,女性文盲数量与男性文盲数量大致相同(青年女性文盲占52.4%)。在中亚,男性文盲数量高于女性,但总体来看,识字率达到了99%以上。然而,生活在南亚、西亚地区的4100万女性文盲占世界文盲总数的53.2%,存在很大的问题。全球扫盲运动必须优先扫除女性文盲,同时采取保证女童入学的特殊行动。

(二)部分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国家扫盲的性别差异

识字率的性别差异在选取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国家中,从菲律宾、蒙古的女性超过男性0.8%,到巴基斯坦、阿富汗的男性超过女性28.8%、26.8%不等。性别差异小于6%的文莱、中国、中国澳门、马来西亚、马绍尔群岛、缅甸、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瓦努阿图、越南等国家与地区,基本上实现了成人识字率的性别平等目标。

根据2005-2009年数据,7个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国家(孟加拉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伊朗、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东帝汶)国民的识字率性别差距为6%~15%,显示了在扫盲方面取得性别平等目标上的极大潜力,但更应在女性和女童扫盲上倾注更多的努力。

阿富汗、不丹、印度、老挝、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的识字率性别差异大于15%,这些国家要加大力度缩小在扫盲上的性别差异,促进识字率的整体提升。

与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国家的成人识字率性别差异相比,青年识字率性别差异要小的多。2005-2009年,大多数国家的青年识字率的性别差异低于6%。由此看来,保证适龄女童进入小学学习对于实现性别平等的目标是非常可行的方法。

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青年识字率性别差异分别为29%和18.2%,需要加大力度保证女童接受初等教育的机会,向那些因各种原因而无法进入正规学校学习的女童提供非正规教育。印度(性别差异为14.1%)、不丹(性别差异为12.1%)、老挝(性别差异为10.4%)和尼泊尔(性别差异为10.2%)同样在未来的几年中要采取类似的行动策略。由于这些国家的成人识字率的性别差异较大,因此需要对那些离开学校者提供后续支持,以保证他们能够持续提高识字读写能力。

(三)年龄差异:人口

阿富汗和孟加拉国每个青年年龄组人口都不断扩大。这标志着青年文盲人数众多,每个年龄组都有很多人没有进入小学学习或完成小学教育,这些人长大后将成为成人文盲。

在阿富汗,除了男性15~19岁年龄组,其余每一个年龄组的文盲人数都超过了识字人数。这可能反映了男性小学入学率近期增长的影响。女性文盲(除65岁以上人群)也远远多于识字的女性人数和男性文盲数。还有一种情况,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项双管齐下的扫除文盲的运动,采取各种适应文盲和其他处境不利的条件的人的多种策略。

类似的模式可以在孟加拉国看到,各年龄组男性和女性文盲的差距比阿富汗的情况稍好。此外,非文盲与文盲人口的相对规模在所有年龄组和性别组都大致相当。

印度每个青年年龄组文盲人数都在稳步下降。伴随着青年识字人口的相应增长,说明近几年来扫盲在改进小学入学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印度在识字方面还是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几乎所有年龄组的女性文盲都多于男性文盲。要想纠正这种性别失衡,不仅要发起成年女性识字行动,而且要提高女童的入学率。

尼泊尔在人口增长方面则呈现出不同的趋势。15~19岁年龄组人口急剧膨胀,尼泊尔政府近几年在提高初等教育入学率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多数年龄组,人口和文盲的数量都存在显著的性别失衡。此外,尼泊尔男性和女性文盲之间的不平衡更加明显,尤其是在35~39岁和60~64岁这两个年龄组。

柬埔寨的情况显示了不断好转的形势。与20~24岁年龄组相比, 15~19岁年龄组的人口开始缩减,表明人口增长速度在降低。在每个青年年龄组,文盲和识字人口的平衡也开始向识字人口倾斜。与尼泊尔和印度相比,柬埔寨的男性文盲和女性文盲的数量差距在逐渐缩小。除了普及初等教育,减少年轻文盲数量之外,柬埔寨还应优先实施识字及非正规教育项目,尤其是针对年龄在20~49岁,数量最多、最具有生产能力的人群。

然而,在亚太地区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男性识字率远高于女性。这也进一步说明识字应该优先关注女童和妇女。所有的国家都应该利用好近期人口普查的结果,首先确认文盲人口的分布、性别和年龄群体,并研究其家庭、社会、经济、文化特点,以制定和实施对文盲群体最适用和最有效的识字行动。

(四)识字率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变化

国家人口普查和户籍调查的资料表明,多数国家的城市识字率超过了70%,但至少还有5个亚太国家农村人口的识字率在50%左右。城乡人口识字率的差异过大,老挝为29.1%,巴基斯坦为28%,尼泊尔为26.1%,印度为22.3%。考虑到亚太地区国家中的多数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农村人口的低识字率在很大程度上冲淡了城市地区在提升识字水平上取得的成就。城乡识字差异反映出亚洲城乡发展的二元差异,而且这种二元差异将继续存在。要想达到全民教育和千年发展目标,必须把缩小城乡识字差异放在首要环节。政府在制定识字政策、策略和计划时也必须包括优先减少农村文盲数量的内容。

城乡识字差异也存在于其他有高识字率的亚太国家。例如,在印度尼西亚,城市识字率比农村识字率高6.4%,在这个方面,越南为4.8%,中国为4%。提高识字率,特别是农村人口的识字率,是这些国家的首要选择。在一些国家,这些差异被解释为少数族裔不会使用官方语言。在某些情况下,亚洲的少数族裔所使用的语言的文字系统与其所在国官方语言的文字系统不同。

在有些国家,城乡识字差异进一步恶化。例如,2006年,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有93.6%的城市男性受过教育,而西台拉地区城市男性的识字率仅为80.6%,两地之间存在13%的差距。而在尼泊尔的乡村地区,农村女性识字率在西山地区(50.4%)和中台拉地区(28.1%)有22.3%的差距。将处境最不利群体和处境最有利的群体相比较时,问题则显得更糟,比如,加德满都谷地城市男性识字率(93.6%)和中台拉地区女性识字率(28.1%)的差异竟然达到了65.5%。同样,乡村男性识字率只是和发达地区城市女性识字率相当,这表明城乡差异加上性别差异的共同作用,进一步拉大了识字差异。

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如道路和其他通信渠道的修缮,可以缩小城乡人口的识字差异和农村地区内部的识字差异。在老挝,道路相对通畅的农村地区人口的识字率高于道路不甚通畅地区人口的识字率。修缮道路和完善通信手段可以方便人们参与扫盲班,也可以使扫盲人员到达偏远地区。

(五)识字率的种族和语言差异

众所周知,亚太地区在文化、传统和语言上呈现出很大的多样性。那些讲本民族语言而不是国家语言的少数族裔最有可能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些群体的识字水平通常是非常低的,他们对使用官方语言、参加教学活动并不感兴趣。

2006年,老挝使用国家语言(老挝语)的群体的识字率为75.7%,而使用少数族裔语言的群体的识字率则低得多。

2006年,尼泊尔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群和讲尼泊尔语的人群的识字率显著高于国家平均水平,而那些社会地位较低的人群和讲少数族裔语言的人群的识字率明显偏低。社会地位较高和讲尼泊尔语的人群的识字率的性别差异也更低。

(六)识字率的经济差异

贫穷既是导致识字差异的关键因素,也是识字差异的直接结果。在尼泊尔、孟加拉国、老挝和印度4个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中,在最富有的1/5的人口中,识字率为72.5%~91%,这表明那些国家的大多数富人已经识字,而在这个群体中的不识字的人也很可能会变成识字的人,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有强烈识字意识的环境中。

在尼泊尔,占全国人口1/5的贫困人口的识字率低于30%,而占全国人口1/5的富裕人口的识字率为72%。在孟加拉国,2008年,76%的富裕人口具有识字能力,是贫困人口的3倍多。在总体识字率稍高的老挝,最贫困与最富有人群识字率的差异为35.7%~89.2%。以上实例显示了文盲率与贫困状况的关系。

财富与识字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即人们越富有,识字率越高;反之亦然。这说明识字在反贫困中的重要作用。

三、主要的扫盲行动

以下为亚太地区国家积极参与的国际社会关于扫盲的主要行动。

(一)联合国扫盲十年行动(2003-2012年)

亚太地区的许多国家也发起了全国性的扫盲行动,孟加拉国、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越南等国的议会成员、政府代表以及在教育和发展机构工作的人员一起参加了该项行动。在此次行动中,部分国家积累了有意义的经验,包括鼓励地方参与,将扫盲行动与减少贫穷的战略相联系;实施更具弹性的扫盲项目,适应当地条件,为学习者提供更正规的学习机会;进行能力建设,帮助扫盲教员、管理者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以支持政策转变和革新;让社区参与扫盲行动;为扫盲项目的监测与评估制订更可靠的指标,既看重参与者的数量,也看重整体影响。

(二)扫盲增能行动(2005-2015年)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扫盲增能行动以加快实现联合国扫盲十年行动和全民教育扫盲的目标。在亚太地区,有9个国家参加了扫盲增能行动,分别是阿富汗、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尼泊尔、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扫盲增能行动的目的在于加强对扫盲的国家和国际的承诺,支持可持续扫盲政策的衔接,增强国家能力,从整体上改善国家在提供扫盲学习机会方面的创新行动。

首先,每个国家在2005年开展了预备工作以制订扫盲的国家框架。之后,成立指导委员会,并且在制定行动计划之前进行需求评估。扫盲增能行动的主要目标是以国家为主导,增强在扫盲行动者中的合作、伙伴和协同关系,制定和更新扫盲政策、计划以及实施机制。扫盲国家与国际发展合作伙伴的合作起到了加快实现联合国扫盲十年行动和全民教育扫盲目标的作用。

(三)全民教育能力发展项目

全民教育能力发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算外的一个项目,该项目旨在支持和改善部分成员的教育质量及相关活动。在亚太地区,已有9个国家(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老挝、柬埔寨、越南、巴布亚新几内亚、阿富汗、东帝汶)开始实施全民教育能力发展项目。

全民教育能力发展项目专注于扫盲和非正规教育。阿富汗有一些捐赠者支持扫盲行动。全民教育能力发展项目在老挝主要表现为扫盲运动。

大多数专注于扫盲、非正规教育及全民教育能力发展实施的国家已经将其扫盲活动与联合国扫盲十年行动和扫盲增能行动结合起来,包括为扫盲制定更广泛的框架、增强合作伙伴关系、加大监测与评估、改善实施机制。

四、2015年实现全民教育扫盲目标的展望

成人扫盲是全民教育六大目标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目标。强调成人扫盲问题,实现全民教育目标四是一个复杂但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成人扫盲目标首先要求政府有强烈的政治意愿,加大扫盲政策实施力度、制定可行的扫盲行动方案、增加财政支持、扩大目前的项目,以帮助数百万的成人文盲,尤其是生活在本地区的女性和处境不利群体提高识字水平。这种承诺包括政府采取的持续行动以及每个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其他举措。

(一)政府行动

政府要在现有的低年级、青年及成人识字网络的基础上,在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上,在更广泛的提供者和行动者之间强化协调机制。各国政府要将识字目标纳入国家主要政策框架和协调机制中,从而提高青年及成年识字学习者、教师和扫盲机构的能力。

定期地更新扫盲现状调查是政府应该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可以确定文盲主要集中在哪里,哪些人是文盲,从而有利于制定更加现实的扫盲目标和规划。政府应制定全面的、目标清晰的加速扫盲的计划,并将其纳入国家与地区的发展计划和策略中。第一,应通过扩展学校、社区学习中心及其他地方培训中心之间的联系,提高制订扫盲政策研究和实施扫盲项目的能力。第二,加强扫盲后继续教育,从而使其他技能培训得以持续。第三,通过国家非正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系统的监督及评价体系。

(二)国际社会支持

第一,促进各国及国际组织达成扫盲共识,提醒政策制定者迅速将共识转化为有效的行动;第二,在有需要的地区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第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在“亚太地区全民教育项目”与全民教育的协调下,开展“扫盲增能倡议”国家的突出经验及优秀实践的分享交流;第四,加大对国家间扫盲行动和“扫盲增能倡议”活动的支持,向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者、机构组织、发展合作者发出行动倡议。

编辑 郭伟 许方舟

猜你喜欢

文盲性别差异亚太地区
提高相对贫困识别质量:性别差异视角下多维动态测度及分解
《假文盲》的启示
不同任务类型中性别差异对外语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新文盲时代”
亚太地区AI系统支出额持续增长
2017年底亚太地区私人财富总额将首次超越西欧
明证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对运动的影响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全民扫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