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堂的运用

2015-01-13翟淑萍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问题教学法运用

翟淑萍

摘要: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能巧妙置疑设问,必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拙劣的提问却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使学生陷入一种全然被动的状态,势必降低课堂效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思考和分析问题,问题的答案就不同,这种问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猜测是一种尝试学习策略,但课堂提问不能鼓励这种尝试,不要问鼓励猜测答案的问题,因为它强化的是学生混乱无序的学习经验和态度。本文从设计问题的原则、课堂中设置问题的方法入手,探讨如何提问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历史课堂;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320-01

问题,是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情感升华的钥匙。巧妙的提问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调控教学过程;而拙劣的提问却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使学生陷入一种全然被动的状态,势必降低课堂效率。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选择适当的问题提问

1.1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H·A·多勃洛留波夫说:"当学生乐意学习的时候就比被迫强制学习轻松得多,有效得多。"教师设计的问题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反应和积极思索,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人教版必修Ⅰ第八单元第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教学中,我导入新课时展示了以下材料:在20世纪末的1999年,先是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伟人"。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似乎早已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然后提问:马克思这个反资本主义的头号斗士为什么在这个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受到如此的推崇?这一问题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相矛盾,造成他们的认知失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热情。

1.2选择难度适中的问题。所提的问题太难和太容易都不能引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如果问题过于高深,脱离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学生因担心无法回答,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解决而失去思考和回答的兴趣,太易的问题学生则会因轻而易举就能回答而懒于思考。为了有效提问,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在讲授《罗斯福新政》时,老师们总是喜欢设计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是罗斯福总统你会怎么做?"问题的设计不是不好,只是让学生无从下手,毕竟学生的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有限。针对这样的情况,把问题设计的起点定在学生现有的一些常识上,学生接受和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因此,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来设计问题,问题就简单多了。问题设计如下:

问题一:银行倒闭,金融瘫痪,如果你父母手中的支票、存折无法兑现,你希望政府采取哪些政策?

问题二:如果你父母失业了,他们的自尊心都很强,不愿意接受简单的救济,你希望政府怎样做既兼顾他们的尊严又能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

问题三:如果你家是农民,父母辛辛苦苦劳作,但农副产品价格极低,你希望政府采取怎样的决策?

问题四: 如果你是小工厂的老板,你希望政府如何控制盲目竞争,保护你的利益?

1.3选择开放性的问题。课堂提问时设计的问题不一定只有一个答案,有的问题会有几种结论。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思考和分析问题,问题的答案就不同,这种问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多方寻求问题答案。

2.在历史课堂中几种有效的问题设置法

2.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指教师在历史教学课堂中,根据所学习到的历史阶段和时期,创设当时的情况,假设当时的历史情景,让学生进入当时的情况进行思考分析,如果自己处在当时的情况,是当时的历史人物,自己会做出怎样的判断和决策,这种创设情景就会让学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欲望,让他积极地投身其中进行思考,如在讲授西安事变这个事件时,我创设了以下情景:(1)蒋介石叛变革命,屠杀大量中国共产党人(2)南京国民党内部分成两派:亲日派何应钦等,极力主张"讨伐"张、杨,炸平西安;亲英美派宋子文、宋美龄等,反对"讨伐",力主用和平方式营救蒋介石。(3)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乘西安事变之机,扩大中国内战。我请学生们扮演当时各派别历史人物,请他们回答应怎样面对混乱的政局、如何处理蒋介石。通过创设此类情景,学生往往情不自禁地参与到思考和回答问题中去,都会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意见,这样的问题设置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展开讨论解决有争议问题。讨论式设问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意义的主题或带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抛开教科书上的现成知识,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思考、解决问题。如在教学人教版必修Ⅰ《辛亥革命》一课时,我组织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教师不提供任何观点,只印发了有关辛亥革命的一些史料和参考书,给学生提供搜集资料的网站,叫同学们去收集资料。引导学生通过收集阅读这些史料、参考书和资料,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积极讨论,并举用具体史实论证自己的观点,批判与己不同的观点,甚至唇枪舌战。通过讨论既培养了学生收集、阅读、分析、提炼史料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不断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也产生不同的认识,效果很好。

2.3比较式设问。即对具有相同点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比如,我在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课时,把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放在一起列表比较,使学生比较这些战争的爆发的原因、借口、结果、影响等。这样通过比较使原本繁杂的问题简单、清晰,不仅学习了新知识,而且可以巩固旧知识。

3.有效提问应注意问题

3.1提问过程中有问必证。教师授课的所有意图,都可以提问形式表达,教师只问不答,由学生去阅读、思考进而解答。不管解答质量如何,教师都要立即追问:"你有什么证据、理由或推论来支持你的答案?" 只要学生选择了回答,他们就得为老师证明--选正确答案的理由,不选错误答案的理由,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可以让提问目标更集中,更能杜绝盲目猜测的侥幸。

3.2禁止猜测,难度递减。。同样,也不能随意接受学生的"我不知道"的回答,因为它会成为学生不参与、不努力的借口。如果学生说不知道,教师的反应可以是:(1)重复原来的问题;(2)措辞改变但保留原来问题的要点;(3)缩小问题的范围或降低对学生的要求。

总之,课堂提问策略、技能的培养,是历史有效教学的重要标准之一。掌握并经常应用这种技能的教师和学生,必能从容不迫、积极自信的面对高考。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问题教学法运用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问题教学法在思修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