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利用小组讨论,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2015-01-13李聪明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提高效率

李聪明

摘要:在数学课堂中有效的利用小组讨论,利于学生自我探索,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利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组讨论;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246-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讨论既能促使学生及时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在数学课堂中有效的利用小组讨论,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投入自我探索,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激发,尤其利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根据因需而论的思想,充分利用有效的小组讨论,可以大大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1.创设自然和谐的课堂气氛,引入有效的小组讨论

教学中,教师根据需要设计好小组讨论任务后,就应设法将小组讨论任务放到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之中,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然后适时地引导学生进入小组讨论之中。我们可以想象:一位紧张害怕的学生,满脑子想的是如何控制自己别犯错误,紧张的猜测任课教师的意图,他还有精力做好小组讨论吗?在教学中,如何创设学生兴趣的情境呢?可以通过一段短片放松学生的心情;可以通过展示数学广泛的应用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可以挖掘数学自身的魅力给学生以数学美的感受;可以做一些有趣的数字游戏来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例如:在讲代数式一节时,老师让学生自己在心中选一个数,对这个数做一系列的加、减、乘、除运算后,请一位同学说出运算的结果,老师就可以很快的猜中学生心中想的数字。其实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代数式化简问题,但这种游戏却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学生探究规律的欲望,从而引入小组讨论中,可见适当的数学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兴趣的前提,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2.明确成员分工,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

小组是讨论的基本单位,每个小组可以由4-6名学生组成,但这4-6名学生的组织需要考虑学生自身的性格品质、学习成绩、教室内座位分布等方面的情况,最好能做到性格互补、学习成绩相近、座位相邻。小组一旦形成,在一段时间内应保持成员的相对稳定。讨论前形成一名记录员,讨论后形成一名对外发言人,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中还应有组织人和资料员等角色。讨论前,教师尽量围绕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有梯度、有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例如,在一次数学课上需要解决这样一道应用题:现有24人分别乘两辆小面包车赶往火车站,其中一辆小面包车在距离火车站15千米的地方出了故障,此时离火车停止检票还有42分钟,这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只有一小面包车,连司机在内限乘13人,这两小面包车的行驶限速为60千米/小时。问:这24人都能赶上火车吗?这道题对于学生来说并不算困难,很多学生马上算出了结果:一辆小面包车来回3个15千米所用时间为:(15÷60)×60×3=45分钟>42分钟,所以相差3分钟不能赶上火车。一名同学叹息了一句:"就差3分钟,有点太可惜了。"这时老师反问:"那么,你有什么办法赶上火车吗?"这样在班内又引起了一场合作的大讨论。在排除了超载、超速、再选择其他交通工具的办法之后,同学们终于想到了可以在小面包车送第一组人去火车站时,第二组人可以先步行向火车站走去,那么小面包车就可以少走两次第二组人步行走过的距离了,能不能节省下来这3分钟,这样再次引导学生进入深层次的讨论,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3.给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发现规律

在数学课堂中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有了明确的讨论目标,围绕这一些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过程反复地把外来新信息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比对,从多角度、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新信息的含义。张奠宙认为合作至少有三种:力量不够时通力合作;人手不够时分工合作;不同思考之后的交流合作。小组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因此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应让学生通过不同思考后的交流,构建新认识。这个过程是通过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表达、交流、评判、检验、反思和改进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是新知识的讲授者,而应该成为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甚至是学习者。这时应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学生亲自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切忌在给出学生问题后,迫不及待的讲解出自己的思路,让学生沿着自己的思路考虑问题。这样不但不能起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而且长此下去,学生还会对老师产生依赖心理。老师也可能会在又讨论又讲解的课堂里白白浪费时间,使课堂效率低下。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不妨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听一听学生的思路,想一想他们解决问题时出现的困难。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提高效率。

4.组织小组讨论成果交流,注重拓展学生思维

英国教育家哈里.麦多斯在所著的《学习方略》一书中说:在小组讨论和小组学习中,任何个人都要"受着榜样和别人成绩的影响, 这是相当普通的真理","若要使你的成绩保持在高水平上,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和哪些在学习上很努力的人交往"。 实践表明,有效的讨论,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投入积极的自我探索,可以提高课堂小组讨论的参与率,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入参与讨论的程度。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各小组介绍讨论的成果,从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同时,教师应该注意指出典型的错解,推广简洁、新颖的解题方法,让学生懂得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学会选择较好的解题方法来解题。每小组选出发言人阐述小组讨论中发现的规律和发现规律的方法,当所有小组的发言人全部阐述完毕后,其余同学可以发表意见,可以针对某小组的某一观点,也可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之间通过互相的启发、相互促进可将各小组的认知成果转化为全班全体同学的认知结果。在每小组内部,学生之间相互找到差距,共同进步;在全班学生之间,小组之间再一次寻找差距,最后达到全班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的目的,真正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崔双平,王琦.《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在法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29(3):91-93.

[2]张奠宙 对〈九年义务教育数课程标准〉理念部分的意见 2010-10-22

[3]哈里.麦克多斯. 英国教育家.《学习方略》。

作者简介:

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提高效率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跟踪导练(一)2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钱”、“事”脱节效率低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