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

2015-01-13林品华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改革小学语文

林品华

摘要:阅读教学是构成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通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小学生的语言素养,更能培养学生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在新形势下加强对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想做好阅读教学工作,就要以《新课改》为前提,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作者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为出发点,并结合自身的一些执教经验,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104-01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的瑰宝,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她有着无穷的魅力。学习和掌握汉字对学生来说是举足轻重的,因为她是人们交流和学习一切学科的基础,掌握汉字的关键要从娃娃抓起。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提高全民素质战略目标的实现。

1.低年级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起始阶段,抓好词汇的教学则显得尤为重要

在低年级这个特殊群体中既要兼顾儿童认识、理解能力不高,又要看到词汇的多样性,因此,要有不同的方法:(1)直观。常用的方法是:借助于一些实物标本、图片、幻灯片等,使学生观察到事物的具体形象而得到清晰的认识,也可以用动作、手势、表情等帮助学生理解。(2)结合课文。这种方法对于指导学生切实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究竟是什么意思有很大帮助。例如:《秋天》中稻子"熟了"中的"熟",可结合课文中"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知道是稻子的果实成熟的意思。另外有些词语的意思可以从文中揣摩出来,如《骆驼和羊》中"大模大样",可以从羊到园子里去吃草,而骆驼却进不去,羊所表现出的那种得意的神情。(3)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例如《初冬》中"模模糊糊"就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在雾中看东西的那种感觉。(4)比较辨析。例如《小蝌蚪找妈妈》中"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中的不同动作,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指导观察插图,帮助学生体会这几个词语用得准确。在这里,还必须要注意到对于词汇的理解不能忘记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写清字形。

2. 在低年级,还要对学生进一步地建立句子的概念

必须强调一句话要表达出完整的意思,通过不断地训练,使他们逐步认识到句子的主要部分:"谁"或"什么","干什么","怎么样",我们还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那些典型的句子。一种方法是联系上下文:就是把这个句子与上文、下文中意思有关联的结合在一起思考,从而体会到句子的意思。例如《小马过河》中的"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理解这个句子,就要把小马亲自试试的结果与前面老牛说的河水很浅,松鼠说河水很深的话联系起来。二就是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句子。这样能启发学生在已知和新知之间建立联系,还有助于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低年级,主要帮助学生建立句子的概念,学会理解内容和结构比较简单的句子。

3.低年级阅读教学,还要培养和逐步形成学生的阅读技能即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等

这里应把低年级朗读训练作为理解的一个重要手段,把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首先训练正确地读,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做到"用普通话读,发音标准、眭字清晰、声音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按句逗停顿,不重复字句,不顿读,不指读,不唱读"。在正确朗读基础上读流利、读出感情。在这里教师要加强指导,方法包括:范读、齐读、个人读、分角色朗读等,对于这些方法,要根据课文内容特点和教学的需要恰当地选用,讲求实效,防止单纯追求形式的多样化。

4.提高语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所谓语文合作学习,就是以学习语文为基点,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由教师进行合理地点拨、引导,各小组分别进行互助性、自学探究性的学习,最终实现各小组成员之间共同进步的学习目标。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它改变了传统的学生以'个体学习'为主的模式,加强了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与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使学生养成主动参与、主动质疑、主动探索、主动思考的良好习惯,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作性。比如在讲《落花生》一课时,我故意问大家:同学们,你们是喜欢像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喜欢像苹果、石榴、桃子那样的人?为什么?此时,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落花生那样的人,因为花生代表着默默无闻、淡泊名利、不卑不亢等品质。于是,我又反问:你们都不喜欢像苹果、石榴、桃子那样的人吗?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大舞台,需要我们勇敢地表现自我,展现自我。随之,有同学立马回应:其实,我喜欢像苹果、石榴、桃子那样的人,他们既漂亮,又神气,同时也要做个好人。教师给予肯定:嗯,人不但要有外在美,还要有内在美,这样的话何乐而不为呢?这时我将小组分成两个阵营,让他们进行辩论:是像花生那样的人好呢?还是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好呢?两个阵营分别展开激烈的讨论,每个成员都各抒己见,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大家得出一致结论,外表美也好,心灵美也罢,只要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对别人有好处的人就行。通过这次活动,学生的学习态度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同时,对于《落花生》一课的课堂知识重点,大家都有着十分深刻的印象。

5.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孩子阅读的平台

随着孩子对阅读的深入,老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孩子们充分利用语文课后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个平台,进一步培养他们去阅读,并且学会有选择的读书,查找相关资料,这样学生的能力会得到不断的提高,不仅仅会读书,还懂得把读的书为我所用。这一学期开始我在二年级就让孩子们专门制定了一个"精彩"句段本,在每一页上我设计了几项有:"我的收获――总结一周来学习、生活或者观察到的一切"、"好词佳句―20个"、"格言警句――摘抄三、五句"、"我背诵的课文"、"老师的话――老师评价",背面就是孩子们通过一单元的学习写下的周记,还可以把孩子们喜欢的画配上一段话,形式多样,学生很有兴趣,这样改变了以往学生不喜欢写日记或小短文的毛病,孩子们都能积极参加。

例如我教《关于名人》的一组课文时,我就布置学生回去查找你了解的名人的故事,摘抄其中好的语句,第二步,让学生读一本关于写名人的书,第三步,谈谈你喜欢的名人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这样层层深入,学生不但要找书,还要读、抄,同时还要思考。这样让学生不再是被动的阅读,而是无形中把阅读渗透到活动中,也增强了孩子们协作交流、绘画等各种能力。如果长此以往的训练,我想学生一定会收获很多,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阅读能力会明显增高。

总之,在阅读这块有待开发的神圣领地里,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道路和积累经验,让我们把人类精神上的食量带给我们的孩子们,让他们都能找到课外阅读的乐趣,找到课外阅读的金钥匙,那就从低年级孩子训练开始吧!有了好的开端,就有了成功的希望,就会有丰收的喜悦。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改革小学语文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改革创新(二)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