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2015-01-13陈立平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游戏课堂

陈立平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296-01

1.愉快教学策略应用于教学中的背景与意义

新的课程改革实行以来,把"以人为本"作为教学理念的核心。自从2008年以来,本人所在的呼市土默特学校实施教学改革,即学习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三三六"教学模式(即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的自主学习模式。在这样的课堂上,几乎颠覆了传统思想中的教学过程,而是尽可能的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学习潜力,积极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尽显、张扬学生们的个性,充分体现出一种"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的课堂学习氛围。 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应用中,不但需要教师精心备课,而且备课时更需要教师搜集和掌握尽可能多的相关教学资料。即使这样在关键时候还是有可能会成为学生的"俘虏"。因为,在预习交流这个环节中班上的几十名同学他们可以通过很多的方式和渠道,搜集到大量的与本节教学相关的辅助资料,展示形式多种多样(如小品、相声、情景剧、三句半、歌曲等)如果教师课前不做好大量的准备,用心的备课,教学过程中就很难恰如其分的启发、点拨和指导学生,导致课堂效率大大降低!

如何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地学习氛围,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直接的关系,结合初中地理教学实际,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愉快式教学,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结合我市初中地理教学实际,七年级、八年级共四个学期讲授新课,每周2课时,九年级共两个学期进行系统复习,一般情况每周1课时。对于呼市地区而言,地理学科在中考中属于考试科目,分值为30分,约占中考总分1/20,虽然所占比值不大但学习难度较大,加之课时紧张,地理学科作为一个小科目很难引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基础较差,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感到疲劳大大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在现有条件下必须想办法让学生喜欢学,使学生变"不得不学"为"自主学",变"愁学"为"乐学"。将愉快教学策略应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学习热情,减轻学习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也能够促进学生非认知品质的良好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同时,也在不断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享受"乐导的情趣",拥有"会导的本领"。为能够更好的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愉快教学策略,应科学地设计教学方案,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为更好的学习杜郎口中学的这种教学模式,笔者对愉快教学策略如何应用于地理课堂中进行了研究。

心理学家佛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做游戏可以满足他们爱动好玩的心理,使他们的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在游戏中,儿童的情绪始终很高涨,并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着。初中学生仍然具有好玩、爱动的特点,初中地理课堂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做一些游戏,不仅能够揭示一些地理现象、让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地理基础知识、把握基本原理,建立地理空间思维,而且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笔者认为让游戏与地理教学"接轨",有助于初中地理愉快教学策略的实施。可进行游戏式的地理教学内容举例如下:

2.地理教学与环保教育

环境是人类赖于生存的空间,组成环境各要素的变化、发展,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地理学科要研究的重要内容。当前人类所面临人口膨胀、物种灭绝、水土流失、荒漠化、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在地理教学中,把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可以激发他们对环境的高度关注,增强他们保护环境的高度危机感和强烈责任感。

2.1 利用地理事实,进行环保教育。事实具有针对性、直接性,运用地理事实进行环保教育,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和深化学生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它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事实教育人。例如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的衰落、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土地沙化与盐碱化、泥石流等,这一系列地理事实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生态关系,认识到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树立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2.2 地理学科环保教育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在注重课堂渗透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如有针对性地开展环保跟踪调查、举办绿色环保图片展、组织学生观看环保影片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向人们宣传环保知识,参加环保实践活动。这样既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扩大环保的普及面,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学习环保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感,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3.地理教学的理想教学方式――"教学互动"

网络的普及使时代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为广泛,地理课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将教学互动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已是当务之急,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初中生很乐于参与教学过程,和教师一起探讨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让学生自己组织地理知识竞赛、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教师只做"技术指导"。又如在学习我国的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学生围绕问题,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曾有一位男同学一本正经地提出,从甘肃兰州到河南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我没有指责、嘲笑这位同学的幼稚、天真,也没有回避。在表扬他有大胆设想的同时,我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现在黄河流经的附近地区,你们是否同意他的意见,为什么?"由此,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使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也让学生理解到:要解决实际问题,更要从实际考虑,只有理论上的想法是远远不够的。

总之,地理教学引入游戏教学非常好,但不能把教学当做游戏操作,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节课需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教法,才能达成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游戏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